教师指南行旅(第二册)

教师指南行旅(第二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Kenneth Wapnick Ph.D.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教师指南〉是《奇蹟课程》三部书的最后一部,它以「如何才是上主之师」为主轴,提纲挈领地梳理出〈正文〉的核心观念,全书以提问的形式铺叙而成,为其他两部书作了最实用的补充。

  肯恩在逐句解说〈教师指南〉时,环绕着两个主题:「个别利益」对照「共同福祉」,以及「向圣灵求助」。因为若不懂得向圣灵求助,我们根本学不会「共享福祉」这门功课。当然,全书也穿插不少副题,如「形式与内涵」、「放下判断」等等,就像贝多芬的伟大乐章那样,不时编入数小节旋律,让主题曲与变奏曲衔接得更加天衣无缝。肯恩说:「我希望借由本书让学员看出,耶稣是如何高明地把他的基本讯息串连为一个整体,一如交响乐以主旋律与变奏曲那般交叉呈现、回旋反覆地将我们领上心灵的旅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Kenneth Wapnick, Ph.D. 1942~2013)


  为最初与笔录者海伦共同编辑《奇蹟课程》之人。肯尼斯是临床心理学博士,深晓传统心理治疗的瓶颈,直到邂逅了《奇蹟课程》,才找到了他安心立命之处,决定终此一生为它服务,创立了「奇蹟课程基金会」,成为《奇蹟课程》的指定教学机构,开始了他讲授《奇蹟课程》的生涯。

  《奇蹟课程》自七0年代问世以来,逐渐成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圣经。有人曲解其意,为自己的理念撑腰;有人攀附《课程》,以一代宗师自居;也有人视之为致命威胁,大加挞伐;只有肯尼斯不为各种乱象所动,始终坚持以《奇蹟课程》的话来诠释《奇蹟课程》,且将形上理念与现实生活熔于一炉,四十年如一日,俨然成为《奇蹟课程》的中流砥柱。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贰拾肆﹒ 真有轮回这一回事吗?

耶稣在前一篇已论及「妄用象征」的问题,这一主题继续延伸到随后的两篇。耶稣借着「轮回」与「通灵能力」两项议题,对我们提出预警:我们很可能会为了特殊性与个别利益而掉入妄用象征这一陷阱。此外,他还进一步爲我们指出身体与心灵的关键性分野。
 
轮回的观念在《奇蹟课程》里屡见不鲜,书中多次暗示,我们绝非仅此一次活在这个梦幻世界里,耶稣甚至私下跟海伦和比尔提过他俩前世的关系。然而他在此篇却告诉我们,相信轮回与否,跟我们的救恩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只需接受救赎,救恩便当下现前。为此,不论我们相信自己来过人间一次还是几百次,都没有任何差别。因为时间并非线性的,其本质虚幻无比,究竟说来,轮回观念本身并无多大意义。

(1:1~3) 究竟说来,不可能有轮回这一回事的。既然没有过去或未来,那么投胎一次或者多次的说法就失去了意义。因此,确切地说,轮回不可能是真的。

轮回观只有在人生的梦境里才显得有其意义。既然连身体都不曾真正存在过,我们怎么可能投胎于此,更别说投胎千百万次了。这一观点,可说是耶稣针对「基督降生为人」的教义(出自约翰福音 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提出的一个反驳。他在〈正文〉直截了当地讲:「严格地说,这是不可能的事。」(T-8.VII.7:2)救赎,也就是圣言或圣爱之念,是不可能变成血肉幻相的。既然连世界本身都是一个幻相,轮回观本质上就没有什么意义。话虽如此,耶稣继续开导我们:

(1:4~7) 我们最多只能这样问:「轮回观对人有没有任何益处?」这当然要看你如何运用这一观念而定。如果它能加深人们对生命永恆本质的认识,当然有所帮助。此外,还有什么问法能够照亮人心?    

〈教师指南〉多次提到「目的」这个主题。耶稣在〈正文〉也明说了,不论任何事情,我们只需反问自己一句话:「目的何在?」(T-4.V.6:8~11) 这也是本段的要旨。换言之,轮回的信念可能为正念之心效力,也可能会为妄念之心撑腰。信念本身并非关键,它背后的目的才是重点。也就是说,你相信轮回的「目的何在」?相信轮回,若能帮助我们认清这具身体并不是真的我,且明白自己的生命并非表面这个样子,那么它就是有益的。然而,耶稣紧接着对我们耳提面命: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