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台湾老人学〉
一、 前言
当今台湾的老人值得探讨与研究,因为人口老化速度很快,问题严重,老人的生活现象多样复杂,问题也多,不仅老人本身需要自我了解,看清自己;年轻的大众与政府也都要有认识,使老年人的生活适应能较顺利,减少其本身问题及他人与社会的负担。也期望能促进老人生活的乐趣与意义,以及构成社会的和乐与安定。
过去学界对老人的研究不少,人口学界对人口老化的着述尤多,主要着眼在老人数量与比率的增加及其原因后果等。医学、社会工作、社会福利与社会行政学界的探讨也不少,主要着眼点则在应对人口老化的照护工作及福利措施等。我以对社会研究有兴趣的一分子,对于老人的探讨喜欢持较综合性的看法,包括看其总体与个体现象,看其外显行为与内在心声,看各行各业类型,也看其公共与私密领域,这样广泛的看老人,不一定能看得更透彻,但可看到更周全,较多彩多姿,也较趣味盎然。
我想对老人的了解,也因自己进入老年境界,想观看到的老人现象很多,对自己老态也有较多感受与心得。料想这些观察与感受也应是许多老年人所关切,也是有心的年轻人所要事先准备面对者。老人的生命有如夕阳西下,接近黄昏,所剩有限,一方面是热力消失,少能作为,另一方面则时间不多,无限宝贵,应多珍惜,也应善为利用。我乃也想利用所剩不多的日子,以老人之身,面对老人情境,观看与领悟老人的生活特性,供众多老人一起体会,也供众多年青世代一起领悟。
二、老人的总体观
对于老人的认识与了解可从总体与个体两方面观察,总体是指全面的,个体是指个别的。不论是总体或个体方面,老人可供讨论的议题很多,在此仅作些选择加以讨论。
(一) 人口老化
从总体面看老人,最基本的现象是人口老化。社会上老人所占比例逐渐升高,依据内政部发表的最新人口统计资料,至2018年7月,台湾满65岁人口共有3,353,514人,占全部人口23,576,705人的14.22%。人口扶养比为37.44,老化指数(以65岁以上人数除以未满15岁人数所得之数)破百,增至109.29。各县市以嘉义县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最高,为18.61%,六都中以台北市的16.58%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