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你是被迫工作还是被动致富?:想脱离月底吃土的贫性循环,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钞机,三阶段赚钱术,保证提早财富自由。

10年后,你是被迫工作还是被动致富?:想脱离月底吃土的贫性循环,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钞机,三阶段赚钱术,保证提早财富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个人成长
  • 理财
  • 财富自由
  • 赚钱技巧
  • 投资
  • 思维模式
  • 财务规划
  • 副业
  • 自我提升
  • 职场进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8年某个早上,我在办公室终于见到狄骧本人,那天我终于相信,
  那个写书、理财,竟能提早退休、被动收入致富的『笔名』,原来真有其人。」──本书小编


  狄骧,台湾最神祕、最引发争议的畅销励志作家,
  他的30系列累计销量突破30万本,长踞网路书店销售排行榜冠军,
  《商业周刊》专栏每週有百万粉丝追踪,
  是台湾最受欢迎、但也经常引起两方人马网路笔战的职场专栏作家。

  他的上一本书《30岁后,你会站在哪里?》
  揭露的是那些老师不教、父母不说,但30岁前你一定要知道的「社会真相」。

  这本《10年后,你是被迫工作还是被动致富?》更提醒你:
  M型社会早就结束,钻石与乞丐在街道共存的V型社会已经开始。

  光是积极工作、努力存钱,已不再是让你生活永保安康的免死金牌,
  因为你的薪水绝对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只会让你越做越穷,
  想要脱贫致富,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钞机。

  ‧资本主义最可怕之处──诱惑你享受「零下资产」的生活:
  以前的贫穷,指的是「趋近于零」,最惨的状况顶多省吃俭用;
  但现在的穷却是零下资产──你不仅没有资产,还负债,
  偏偏你还很享受这个负债:车贷、吃高档餐厅、出国、拼命刷,让债务不断扩大。
  简单来说,如果你月薪不到6万元,根本没有资格买车。

  ‧物价指数是无法回头的「吃人火车头」:
  资本主义的特性就是:钱只会越来越薄,100元以下的东西将越来越少,
  怎么抵抗这无法避免的通膨怪兽?除了买房与投资股票,
  狄骧还有一个稳定又安全的方法。

  ‧脱贫致富前,先搞清楚自己在哪个象限:
  负债50万元和负债500万元的人,谁比较穷?
  月入5万元的人一定比月入4万元的人有钱?
  学理财的第一步,是先弄清楚自己的财务状况:
  你是传统储蓄族、中年散户族还是青贫上班族,各有解决之道。

  ‧10年后,你是被迫工作还是被动致富?你得学会三种「有水喝的方法」:
  水桶型收入,就是劳务所得。努力把水桶装满,是你出社会前10年最重要的事。
  水管型收入,让非劳务所得超过薪资所得,这是你工作第二个10年的关键。
  水库型收入,建立一个印钞机(系统),你的时间、体力都更自由。
  这三阶段该如何创造?上班族怎么建立系统收入?狄骧有方法。

  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
  全世界的钱都在美国人手里,而美国人的钱都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想知道犹太人为什么这么有钱?本书有答案。

各界推荐

  《我的购物车选股法,年赚30%》作者/许凯廸(阿格力)
  阅读人主编/郑俊德
  「一个分析师的阅读时间」版主/黄瑞祥
  《股海老牛专挑抱紧股,稳稳赚100%》作者/股海老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狄骧


  早年为媒体工作者,同时也是两岸资深投资人。目前专职写作,着作曾多次登上博客来网路书店「商业理财类」畅销排行榜第一名。此外,多年来也是《商业周刊》网站专栏作家。

  着有《30岁后,你会站在哪里?》(大是文化出版)、《富不是命定,而是习性使然》1~3集、《其实,钞票不是钱,不景气也不是坏事》等书。

  脸书粉丝专页:狄骧的资本主义求生笔记。
  PressPlay订阅:狄骧《白话总经投资学院》。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别成为资本世界的祭品/许凯廸(阿格力)
推荐序二 别再盲目工作,要先懂得用钱才能好好赚钱/郑俊德
推荐序三 投资已是当代显学,你应该趁早/黄瑞祥
自序 V型社会:钻石和乞丐并存的街道
前言 看清规则,先求脱贫,再求致富

Part1 你每天割自己的肉送人,还替人数钞票?
──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的骇人真相

真相1 股市不是随机开奖的乐透,而是被操作的赌盘
真相2 资本主义最可怕之处:享受「零下资产」
真相3 物价指数是无法回头的「吃人火车头」
真相4 巴菲特不敢碰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我们却买了
真相5 失业率和停滞性通膨
真相6 暗无天日的金融黑箱作业
真相7 永远仅供参考的财报和信评

Part2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却有昂贵的毒药?
──真实需求与假需求的隐性诡雷

诡雷1 制造假需求:花高价买毒药
诡雷2 踩油门经济的消费主义
诡雷3 回旋镖效应,利用你的人性弱点
诡雷4 炫耀消费的毒瘾经济模式
诡雷5 通膨只需要管理,通缩问题就大了

Part3 十年后,你是被迫工作还是被动致富?
──V型社会的致胜战略

战略1 脱贫致富前,先搞清楚自己在哪个象限
战略2 改善或优化你的「资产体质」
战略3 用最笨的方法储备「启动资本」
战略4 开始进入「资产青春期」
战略5 学会三种「喝水的方法」
战略6 丢掉水桶,进入「系统建构期」
战略7 提高「劳务所得替代率」
战略8 按下「大水库」发电厂的开关
战略9 进入资产自动繁殖的「黄金增值期」


 

图书序言

自序

V型社会:钻石和乞丐并存的街道


  唐朝诗人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用来形容目前台湾恶劣的经济环境。

  无论东京、纽约、伦敦或巴黎,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白领阶级的办公大楼底下,正有年收入不到300美元的游民,靠乞讨与拾荒度日。然而不管楼上楼下,却同样受到全球景气的影响,不断调整生活模式。

  景气好的时候,1美元掉在地上,没人去捡;景气不好的时候,不仅路边可以捡到的纸箱、饮料罐减少,就连垃圾桶里的食物也变少,且拾荒的人以倍数增加,甚至有些国家还锁上街头垃圾桶,防止因捡拾垃圾而造成环境脏乱。

  这些大量增加的人是从哪里来的?正是来自日本着名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所说的「蒸发的中产阶级」。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活在被资本主义(详见投资一点灵。本书针对许多与经济相关的专有名词,会在内文穿插补充说明)控制的社会,却不见得了解,资本主义和自己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简单来说,资本主义和你爱不爱赚钱无关,而是和你用什么赚钱有关。首先,你必须拥有资本,才真正属于资本主义的一分子。

  再者,不仅人人要有资本,甚至要把「成为资本家」当作人生以及财务规划的最后目标。尤其越不爱工作赚钱的人,更要懂得资本运作,才能够真正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而不是终其一生为钱所苦。

  在理想的资本主义金字塔架构中,最上层的是纯资本家,次之是专业人士加资本家,再下来是上班族加资本家,最后则是纯上班族。每个资本家的不同之处,只在于资本大小和专业度高低的差别而已,无关乎职业。换言之,不论你是老师或艺术家,最后都要成为自己的资本家。

  简单的说,在我们初出社会时,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为人工作的上班族,想要从单纯上班族,攀升到光是靠资本就能悠闲度日的纯粹资本家,要增加的不仅只是升职加薪需要的专业知识,也包括你凭借着正确的财务规划,累积下来的资本。

  不是只有资本家才有资本,资本家只是拥有够多的资本,所以不用工作也能开心过日子。这些从年轻时就开始累积,用钱去赚钱的「资本」,才是真正比10%、20%的退休金,更能提供财务自由与生活自由的保障,了解「资本」跟自己一辈子的关系有多密切的人,根本不会有时间抱怨生活很无聊。

  大前研一以前提出的「M型社会」(按:早见于美国作家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着作《M型社会》〔The M-Form Society〕)至今言犹在耳。自从2008年的金融海啸重创世界经济结构以来,不仅中产阶级蒸发的速度增加,现在就连车市也完全呈现L型成长──一边是从双B起跳的富豪阶级,另一边则是连国民车都买不起的新贫阶级。

  我甚至可以预言,不出10年,M型社会将走向V型社会──一边是拥有资本的资本家阶级,另一边则是没钱、与负债共存的贫穷阶级。错把资本主义当成福利国家来过日子,不懂得在资本主义下必须靠资本保障生活的经济型态,下场就是永远待在贫穷、负债的那一边。

  V型社会的来临,代表资本主义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在大环境的政经结构澈底洗牌之前,只有两种人能存活:一种是提供劳务的螺丝钉,另一种是决定螺丝钉命运的资本家和系统拥有者。

  只要稍微想像一下,工业时代的工厂拥有者和一台机器设备上的小螺丝钉,就可以知道两者的差距有多大。小螺丝钉随时都会面临被丢弃的命运,只有工厂老板,才能凭借着全年无休的机器运作赚进大把钞票。

  10年后,你是被迫工作还是被动致富?还要当朝不保夕的小螺丝钉多久?这根据你读完这本书之后,为自己累积多少资本来决定。

推荐序

别成为资本世界的祭品

《我的购物车选股法,年赚30%》作者/许凯廸(阿格力)


  大众总认为资本主义是个可恨的世界,甚至到老年或离世后,都无法摸透其游戏规则,终其一生处于「资本俘虏」的状态。因此如何在资本世界中脱颖而出,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终于等到这本书可以为大家解惑,揭秘资本主义的运行法则。

  资本主义是强者恆强的丛林世界,残酷程度超越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我们可将资本世界视为一个竞争场,强者会不断掠夺弱者,直到弱者灭亡前,都不放过任何侵略的机会,毫无任何怜悯可言。

  举例来说,大众对于资本主义最有感的事,莫过于物价一直上涨但薪水没涨,这不只是台湾仅有的特殊怪象,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如此。如何在这个世界中脱颖而出,则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关卡,我常笑称没办法含着金汤匙出生当富二代,那就主动成为白手起家的富一代。但要成功活在资本丛林中,谈何容易?光是不被淘汰就极为困难,更别提如何从资本小绵羊,慢慢进化成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了。

  我在学生时期曾是月领2,000元津贴的博士生,借由多份兼差才得以勉强平衡开支。当时我常想,10年后的我到底会在哪?成就又会是如何?并认为资本世界是非常稳固的阶级制度,要挑战或加入有钱人的行列,势必要进入他们的竞技场中。一般人连参观「竞技场角力赛」的门票都买不起,就不用提如何参加比赛甚至获胜了。不过随着社会经验不断累积,加上努力适应并理解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后,我开始懂得把钱放对地方变成资产,而非成为资本世界的祭品。

  相信读者在研读本书后,会发现对资本丛林的原有认知仅是以管窥天,这场游戏的真面目比你想的更深不可测。书中最精彩即是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贯穿整体架构,并透过每篇补充的投资知识,带领读者认识各种经济与投资的基本概念。

  本书前段即开门见山破解资本世界的运作方式,说明一切都是人为操作,并玩着少数聪明人控制多数人的游戏。再来诉说商人如何利用行销包装出假需求,甚至有不肖业者以老鼠会的方式,让人慢慢踏入陷阱中,不知不觉吃下潘朵拉的毒药。所幸最后作者提供读者明哲保身的致胜关键,只要先搞清楚目前自己的角色及人生阶段,并运用「可执行的策略」后,逆转当前的劣势而反败为胜并非难事。

  这本书绝对不是传统上被归类为「商业理财」的鸡汤,而是会刺痛人心的鸡骨。其探讨深度堪比马里亚纳海沟一般,广度则横跨政治、经济、商业、投资以及心理面向来探讨,大到总体经济,小至每个人日常的开销分配。与其说这是一本商业书籍,我认为这是每个人进入资本丛林前必懂的教战守则。

别再盲目工作,要先懂得用钱才能好好赚钱

阅读人主编/郑俊德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三位经济研究学者获得,他们的研究主题是人们为何会贫穷,贫穷又为何难以翻身?
  过去人们总认为,人只要好手好脚,努力打拚就能拥有一片天;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懒,或有太多欲望所以无法存钱。

  但三位经济学者的研究结果出来后,跌破大家的眼镜,他们甚至出书解答:无论有钱人或穷人都拥有欲望,穷人并不是单纯因为懒惰、欲望多造成消费过度而贫穷,真正的主因在于没得选择。

  这怎么说?穷人因为穷所以选择少,必须花许多时间比价;因为穷无法选择好食物,健康成为重大隐忧,医疗费甚至常会成为压垮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另外,也因为缺乏对产品价值的真正认知,无法清楚分辨想要与需要,容易被行销话术或诈骗牵着走,因此更穷。

  所以,造成贫穷循环的主因在于缺乏对金钱的正确认知,这样的贫穷会持续存在甚至影响到下一代,因为孩子只能从父母那一代学会持续贫穷的方法。

  谈完贫穷循环,接着来谈赚钱。

  你是否曾想过拥有多少收入才算富有?每个月百万元、千万元?回归现实,这些数字不适用于多数的人,但如果希望每个月能稳定获得5万、8万或10万元的收入,只要投入一定的努力与专业,应该有机会可以办到。

  我们想个一般人的高标──月入10万元,你可能会想说,如果每个月能赚10万元,就可以开心生活、没有压力了。

  但曾有新闻提到,有对夫妻收入加起来不多不少就是10万元,他们却在网路上哭穷。当事人公开了家庭开支,引发许多网友热烈讨论。

  夫妻的月薪合计10万元,但每个月房贷4万元、两个孩子的保母费4万元、两个大人一个月开销和杂费2万元,这样算下来,基本上就是月光族。因此他们希望网友给予一些建议。

  当然,网友的意见不一,「房子买太好,为何不租房?」、「没钱别生小孩。」、「熬到小孩小学就会好一点,不过高中以后又会是大开销。」这些建议似乎没能带来太多帮助,不过可以让我们好好想想。

  这样看来,无论穷人或月薪有10万元,如果金钱管理有问题,依旧很难摆脱经济上的压力难题,无论你赚多少,都会因为不同的生活水平与开销,而有不同的经济问题。

  这本书要告诉你,别再盲目工作,先拥有正确的金钱认知,你才能透过工作创造正确的价值,也更懂得如何用钱来赚钱,为自己创造更多被动的系统收入。

  工作的意义不是单纯为了活下去,而是要让自己活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不假!当你有了正确认知,财富将伴随而来。

投资已是当代显学,你应该趁早

「一个分析师的阅读时间」版主/黄瑞祥


  10年后的2029年,你在哪里?你退休了吗?你离退休还有几年?

  现在,台湾战后婴儿潮世代已经逐渐退休,抛下过去繁重的工作与家庭,开始过起「慢老」的第二生活。对于目前工作大约十年的劳动人口而言,看着自己的父母或主管悠哉享老,似乎很难想像以后的退休生活。毕竟我们所处的社会薪资不涨、物价狂飙,让人不禁烦恼,现在存的这些钱,够吗?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消费辉煌、储蓄黯淡的世代。我发现近年来许多投资书,都不是教你投资技术或心法,而是从更基本的「你为什么要投资」开始谈起,你现在正在阅读的也是这样的一本书。这自然是个有趣的现象,显示有许多人开始不断质疑当下的生活,思考如何透过投资改变人生。

  人为什么要投资?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本书作者从资本主义的运作开始谈起,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走到无效率的末期,在这个末期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就是财富集中于少数人、其他人皆为赤贫阶层的「V型社会」。换言之,别以为贫穷离你很远,如果不想办法让自己有钱,那就笃定沦落为贫穷的一方。

  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随着时间推展,已经跟过去不同。过去中产阶级象征的是以专业技能获得劳务收入,努力工作仍有机会脱贫;如今中产阶级的消失,代表你所拥有的专业技能,已经无法保证自己不沦贫。

  但这并不表示专业技能无用。如果你不是出生于富贵家庭,最好的脱贫方式,是先利用专业知识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基础」,再透过投资扩大储蓄,才有办法对抗不断上升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否则就等着自己的劳务所得被物价侵蚀。因此只有专业技能不够,最终仍得靠投资。

  那么,该怎么做?作者提出的策略,一言以蔽之就是「建立系统」。系统,是一种不需要你每天花费劳力维持的机制,作者也特别提醒,许多人误以为创业就是建立系统,但如果创业后须花费更多心力管理,那就不算系统。将资产化为资本,使资本能24小时不断自我运作、创造财富,这才是最终极的目标。建立系统谈何容易?本书提供你九大战略,帮助你建立属于自己的系统。

  对于台湾人而言,劳退基金恐怕无法运作下去是个既存、但还无人能解决的事实。根据推估,目前四十岁左右的世代,可能是缴了最多钱、但一毛都领不回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千万不要觉得退休离自己还很远,上一辈依靠的系统,可能无法在你退休后提供任何回馈。如今,投资已经是当代显学,任何时候学都不晚,那你为什么不趁早?
 

图书试读

资本主义最可怕之处:享受「零下资产」
 
你的身上有背贷款吗?你每个月的信用卡费总是只缴最低金额吗?那么,你正是金钱版饥饿游戏里被归类在「零下资产」的一分子,也是最容易在这场游戏中被猎杀的高危险族群。
 
从前的「贫穷」指的是「趋近于零」。每个月薪水扣掉柴米油盐酱醋茶,剩下来的几乎是零,这是传统典型的贫穷处境。
 
资本主义在现代社会中不断操控世界经济,对各种商业消费踩油门。最让人恐慌的不是没有存款、没有资产,或者每个月的收支总和为零,而是你的资产不仅是零,甚至以负一百、负两百……负一千、负两千……的负数增加中,成长的不是你的资产,而是「债务」。当你累积的债务大过拥有的资产,就叫做「零下资产」。
 
在以前过着趋近于零的生活,了不起就是省吃俭用而已,每天的小计是零,每个月的总和顶多也就是零,最大的焦虑只在于这个月的存款是零。现在不一样,每天在零下模式展开日常生活作息,光是吃一顿饭,就会让你的资产从零以下深度扩张。
 
简单的说,你每多活一天,负债就加重一分,而清偿的机率却越来越小,「资产负成长」每天都在拉开你回到原点的距离,同时也成为你无法挣脱的生活模式。
 
假设你每个月存款1万元,并且花1万元还信用卡欠款,乍看之下你以为收支打平。但其实这样的算法是错误的,因为1.5%的定存利率。永远也不可能追得上18%的信用卡循环利息;又假设你今年负债100万元,那么明年之前你要先还掉18万元,平均每个月得缴交1.5万元,才能把负债额度维持在100万元,这18万元只是你超额消费的门票而已。事实上,你原本积欠的债务本金根本还没开始偿还。
 
假如你有房贷呢?贷款金额500万元,期限20年,平均一年就要增加5万元利息,20年期满的利息,刚好缴掉另一栋房子的头期款。
 
一般人除了买房,还有买车的需求,现在一台国民车每个月车贷大约1万元左右,再加上停车费、保养费、罚单、油钱、燃料税……其他周边开销又得再花上1万元。根据理财三三三原则(按:将收入分成三等分,分别花在生活开销、储蓄、投资),如果你是月薪不到6万元的上班族,那么你根本没有资格买车。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