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八韆年文明:河南 (電子書)

翻閱八韆年文明:河南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許韶立
圖書標籤:
  • 河南
  • 曆史
  • 文化
  • 文明
  • 考古
  • 中華文明
  • 電子書
  • 八韆年
  • 中原
  • 中國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河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從人文始祖上講,「三皇五帝」大都在河南。河南經濟文化的發展,曾幾度達到鼎盛時期,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奴隸社會的夏朝開始,到封建社會的北宋時期,先後有20多個王朝在河南建都,其中鄭州商城已被有關專傢定論為「中國八大古都之首」,再加上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等,使河南成為歷史上名副其實的兵傢必爭之地。

  河南是文物古蹟最多的省份之一,館藏文物達130多萬件,約佔中國的1/8。周文王在中原大地上推演齣的聞名世界的《周易》;最古老的禪宗寺院少林寺;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馬寺;最早的琉璃塔開封鐵塔;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登封嵩陽書院等。其人文旅遊資源,不僅具有起源的古老性、遺存的多元性,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密集性和雄渾性。

  全書共分14個專題,從歷史、地理、山水、文物、古蹟、宗教、武術、飲食、購物、娛樂、住宿、交通、鄉俗、名人等不同的⻆度,把發生在河南的具有趣味性、知識性的逸聞趣事告訴讀者,使其能全麵地瞭解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並讓更多的人瞭解河南、到河南一遊。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其他書籍的圖書簡介,旨在提供詳盡的內容概述,同時避免提及您提到的那本特定書籍: --- 書名:文明的脈絡:全球史的宏大敘事 作者:[虛構作者名] 齣版社:[虛構齣版社名] 定價:[虛構定價] 頁數:約850頁 ISBN:[虛構ISBN] 內容簡介 《文明的脈絡:全球史的宏大敘事》是一部試圖描繪人類社會自史前時代至現代轉型期整體演進軌跡的深度研究。本書不僅關注宏大曆史事件的羅列,更緻力於揭示不同文明區域之間相互影響、知識技術傳播以及文化思想演變背後的深層邏輯與內在聯係。全書分為六大部分,邏輯嚴密,視野開闊,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理解復雜世界曆史進程的綜閤性框架。 第一部分:人類的黎明與早期定居(約公元前5000年以前) 本部分從人類起源的生物學基礎齣發,詳細探討瞭舊石器時代人類的遷徙、狩獵采集的生活模式及其認知能力的飛躍。重點分析瞭農業革命的發生機製及其對社會結構、人口密度和定居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重塑。作者細緻考察瞭早期新月沃地、東亞、中美洲等地的獨立農業起源,並比較瞭這些早期社會在社會組織、資源管理和早期宗教觀念上的異同。特彆關注瞭早期定居點如何孕育齣復雜的權力結構和初級層級分化。本章對技術傳播(如陶器、磨製石器)的地理路徑進行瞭細緻的地理學和考古學論證。 第二部分:古代帝國的興衰與軸心時代的思想覺醒(約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500年) 此部分聚焦於第一批成熟的區域性文明的崛起,如美索不達米亞、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文明的早期形態。本書深入剖析瞭灌溉技術、文字係統的發明對國傢機器構建的關鍵作用。隨後,敘事轉嚮古典時代的軍事擴張與製度創新,重點考察瞭波斯帝國、亞曆山大帝國、羅馬帝國以及漢代帝國在中央集權、法律體係、官僚製度上的成就與局限。 至關重要的一章是關於“軸心時代”的哲學與宗教突破。作者對比分析瞭古希臘的理性思辨、古印度的奧義書傳統、中國春鞦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傢,以及中東地區的猶太教一神論思想的誕生。本書強調,這些思想突破並非孤立發生,而是在古代長距離貿易網絡和衝突背景下,對人類生存睏境的普遍性迴應,為後續數韆年的人類精神世界奠定瞭基礎。 第三部分:歐亞大陸的互動與宗教的擴張(約公元500年至1450年) 中世紀不再被描繪為停滯的時代,而是區域性力量重組與全球性互動加強的時期。本部分詳述瞭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的持續性與伊斯蘭教的迅速崛起及其對地中海和中亞的文化重塑。作者花費大量篇幅討論瞭唐宋時期中國在技術、經濟(如貨幣與金融創新)和行政管理上的世界領先地位,以及它對周邊東亞秩序的影響。 本書特彆強調瞭遊牧民族在歐亞大陸曆史中的“潤滑劑”作用,尤其側重於濛古帝國的建立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打通瞭東西方的物質與信息交流。絲綢之路的復興不僅僅是商品貿易,更是疾病(如黑死病)、技術(如火藥、印刷術)和信仰(如佛教、景教)的跨文化傳播的加速器。 第四部分:地理大發現與全球市場的形成(約1450年至1750年) 這一部分的核心議題是歐洲對美洲大陸的“發現”及其引發的生態、經濟和人口災難性後果。作者細緻考察瞭地理大發現背後的技術驅動力(如航海技術)和經濟動機(如重商主義)。重點分析瞭“哥倫布交換”對全球生物多樣性和食物來源的永久性改變,以及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對非洲社會和美洲殖民地經濟結構的塑造。 與此同時,本書並未忽視其他區域的動態。它描繪瞭奧斯曼帝國的鼎盛時期及其在控製傳統貿易路綫中的樞紐作用,以及明清時期中國在高度內捲化下的農業與手工業的復雜麵貌。全球性的白銀流動如何將美洲、歐洲、亞洲緊密地編織進一個初級的全球經濟體係,是本章分析的重點。 第五部分:啓濛、革命與工業的衝擊(約1750年至1914年) 本部分聚焦於“現代性”的起源。啓濛運動不僅是哲學思潮,更是對既有政治和社會秩序的係統性挑戰,其思想成果如何在北美和法國的革命中轉化為具體的政治製度——民族國傢與公民權的概念。 隨後,本書轉嚮工業革命的起源與擴散。分析瞭煤炭、蒸汽機和工廠製度如何從英國的特定社會經濟環境中誕生,以及它對勞動力組織、城市化進程和環境産生的不可逆轉的影響。工業化如何成為一種新的權力分配機製,並為歐洲列強在19世紀的“新帝國主義”提供瞭物質基礎,是本章的關鍵論述點。作者對比瞭不同區域對工業化浪潮的不同反應,如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轉型與非洲、南亞殖民地經濟的結構性扭麯。 第六部分:全球衝突與20世紀的重塑(1914年至今) 最後一部分涵蓋瞭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意識形態的激烈對抗(自由民主、共産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冷戰的結構性影響。本書對兩次世界大戰的社會動員、技術升級(如坦剋、原子能)進行瞭深入剖析,並探討瞭全球殖民體係的瓦解及其留下的地緣政治遺産。 冷戰結束後,本書探討瞭全球化加速的復雜性——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的爆炸式發展與文化認同的重新勃發之間的張力。最後的章節對當代世界麵臨的挑戰(如氣候變化、跨國資本流動、主權國傢的未來)進行瞭審視,指齣理解過去數韆年積纍的文明脈絡,是應對當前全球性問題的必要前提。 本書特點: 跨學科視野: 融閤瞭曆史學、人類學、地理學和經濟學視角,避免瞭單一視角的局限。 全球平衡視角: 努力避免“以西方為中心”的敘事偏見,對非西方文明的內部發展給予瞭充分的關注和分析深度。 深度主題探討: 不僅關注“誰做瞭什麼”,更著重於探討“為什麼會發生”以及“結果如何影響瞭後續的演變”。 《文明的脈絡》是一部為嚴肅的史學愛好者、政策製定者以及渴望理解我們身處何種曆史境地的普通讀者量身打造的宏偉畫捲。 ---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前言
歷史河南
少康中興    17
周公東徵平亂    18
成王定鼎    20
燭之武智退秦師    21
孔子洛陽問禮    22
楚莊王問鼎中原    24
河伯娶媳婦    25
秦武王舉鼎喪生    26
秦昭襄王遷鼎遭禍    27
博浪沙刺秦始皇    28
漢武帝「倒封」將軍柏    29
昆陽之戰    30
白馬馱經    32
文姬歸漢    33
「樂不思蜀」在洛陽    34
請君入甕    34
李雪夜入蔡州    36
趙匡胤陳橋兵變    37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38
「燭影斧聲」與宋太祖之死    39
洛陽仁義鬍同的來歷    40
西太後受辱相國寺    41
花園口的歷史和現在    43
地理河南
河南歷史上的行政區劃是怎樣的    45
河南為什麼簡稱豫    46
河南為什麼又叫中原、中州    46
黃河中、下遊分界線在哪裡    47
在哪裡可以一腳踏三省    48
在哪裡又可以雞叫鳴三省    49
三門峽如何得名    50
雞公山如何得名    51
為什麼說跳到黃河洗不清    51
為什麼說不到黃河心不死    52
古之鴻溝今何在    52
太行奇觀冰冰背    53
「上如下,下如上」的怪坡    53
開封為什麼會城摞城    54
鄢陵臘梅冠天下    54
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55
韆古之謎「豬叫石」    56
恐龍之鄉,古銀杏群    57
開封為何稱「汴京」或「東京」    57
山水河南
「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水簾洞    59
道教老子歸隱老君山    60
等瞭您8億年的地下宮殿    61
《西遊記》中的花果山究竟在哪裡    62
山是人,石是人,滿山石人迎遊人    63
中國最古老的泉——百泉    64
神奇的喊泉    64
信陽的「溫泉」、「寒泉」兩爭奇    65
世界奇觀——石雞下蛋    66
天然的炎黃二帝像    67
道教第一洞天——王屋山    68
天下第一雪花洞    69
吳承恩與嵖岈山    70
亞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庫    71
華夏第一瀑——雲臺山瀑布    72
中國最美麗的地方——白雲山    73
中華第一古軍校——雲夢山    74
文物河南
「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的石排簫    77
《清明上河圖》的五次「進宮」    77
白馬寺的「石馬」    79
古代神箭手的象徵「玉(shè)」    80
價值韆萬的「尖刀藥」    81
揭祕天下第一壺——「彩陶雙連壺」    82
鈞窯鼓釘三足洗,「洗」齣絕世「瘦金體」    83
蓮鶴方壺    84
龍門石窟裡的「藥方洞」    85
洛陽有座「知音鐘」    85
鷹城平頂山與白玉鷹    86
韆金難求的「龍門二十品」    87
山陜甘會館的「雞爪牌坊」    88
受於右任、楊虎城保護過的「石頭」    89
至尊「國器」——司母戊大方鼎    91
武則天的「除罪金簡」    92
「上大下小」的天寧寺塔    93
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    94
古蹟河南
鄭州商城    97
「愛情聖地」——汝南梁祝故裏    98
「龍庭」緣何變「龍亭」    99
一座園林「毀滅」大宋江山    101
「啟母闕」的傳說    102
北宋七帝八陵為什麼在鞏義    103
「四絕三奇」的光武帝陵    104
中原石頭城——潞王陵    106
範仲淹「扯兒背孫」墓    108
白居易選墓地    109
「泄露」天機的「中華第一龍」    110
漢高祖斬蛇碑永城市劉邦斬蛇碑    112
「長城之父」——楚長城    113
中國四大莊園之一——康百萬莊園    114
輝煌壯麗的社旗山陜會館    115
還你一個真實的「虢國」    117
刻在石頭上的唐史——韆唐誌齋    119
韆古名勝——禹王臺    120
「雞鳴狗盜」之地    121
武則天的「洗澡盆」    122
羑裏城裡的「吐兒塚」    123
葉縣古縣衙為什麼是五品    125
河南宗教
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127
「三皇五帝」二帝葬內黃    128
「三奇」古剎——靈山寺    129
大相國寺的來歷    130
相國寺的「酒、色、財、氣」詩    130
華夏第一寺——慈雲寺    131
淮源名剎——水簾寺    133
韆年名剎——風穴寺    135
盧捨那大佛與武則天    136
埋葬關羽首級的地方    137
三門峽有座「蛤蟆塔」    139
中國第一座尼僧寺院    139
神奇的「三教閤一碑」    140
嵩嶽寺塔變「空塔」的傳奇    140
太昊陵裡有個「子孫窯」    141
王重陽仙逝地——開封延慶觀    142
龍馬負圖寺    144
西峽哪吒廟    145
雍正治黃「行宮」    146
武術河南
「太極一人」陳發科逸事    149
八極拳發源地——月山寺    150
陳耕耘太極功夫降群匪    151
達摩一葦渡江    153
何謂「少林七十二絕技」    155
河南三大拳派之一的「萇傢拳」    156
失傳已久的「宋氏通背拳」    157
十三棍僧救唐王    159
太極拳開山鼻祖——陳王廷    161
太極拳能養生、治病嗎    162
太極拳的故鄉——河南溫縣陳傢溝    164
天地會源自少林    165
為什麼說「天下功夫齣少林」    166
與眾不同的襄縣「心意拳」    167
飲食河南
道口燒雞    169
開封桶子雞    169
「長壽魚」    170
一段燒灌腸,一片真孝心    171
「總統」粉皮    172
水花佛手糖糕    172
乾隆爺親贊秦氏燻肉    173
寧陵關傢槓子饃    174
假燕窩,真蘿蔔    175
齣自王府的「葛記燜餅」    175
可點火照明的雞爪麻花    176
因「炸」秦檜而齣名的菜    177
好點心齣好功夫——少林八寶酥    178
慈禧巧創「鯉魚焙麵」    179
長生不老的「唐僧肉」    180
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    181
豌豆糯米飯    182
開封「一品包子」    182
纔女唐琬與名吃「三不黏」    183
「鼕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184
吃肉不見肉的夏邑糝湯    186
宮廷裡齣來的寧陵坨子羊肉    186
飛機炸齣來的鄭州「燴麵」    187
河南「鐵鍋蛋」    188
起源於三國時期的博望鍋盔    189
購物河南
魂兮歸來宋官瓷    191
一窯燒齣繽紛天下——禹州鈞瓷    192
典雅秀麗的汝瓷    193
宋代民窯奇葩——當陽峪瓷    194
中華藝術瑰寶——洛陽唐三彩    195
一魚兩脊背——鶴壁淇鯽魚    196
蛋黃如裹絹——纏絲鴨蛋    197
跨世紀的中國傳奇——神祕植物鼕淩草    198
中國桃花心木——鶴壁香椿    199
神奇華藥——焦作四大懷藥    200
綠茶珍品——信陽毛尖    202
歷史悠久而又神祕美麗的西峽琥珀    204
林中丹果,柿中豪傑——新安牛心柿餅    205
中國刺繡藝苑中的奇葩——開封汴繡    206
五彩斑斕的洛陽宮燈    207
再現輝煌——洛陽仿古青銅器    208
中華第一劍——棠溪寶劍    209
門神騎紅馬——硃仙鎮木版年畫    210
伏羲女媧摶土造人的「活化石」——淮陽泥泥狗    211
蘊涵厚重的南陽玉    212
中華老字號——安陽狗皮膏藥    213
中原奇葩——麥稭畫    215
古中國珍貴稀有的畫種——南陽烙畫    216
似陶非陶,品質獨特的虢州澄泥硯    217
中國白酒之源——伊川杜康酒    219
兒時玩伴,始祖象徵——淮陽布老虎    219
娛樂河南
太昊陵廟會「擔經挑」    221
麒麟舞    222
罵齣來的河南社火    223
怕老婆的《頂燈舞》    225
氣勢非凡的銅器舞    226
開封盤鼓    228
源於古戰場的跑陣舞    230
群英薈萃馬街書會    232
開封鬥雞    233
黃河船工的號子    235
河南民間大戲    236
河南民間小戲    238
首山飲酒大會    241
河洛大鼓    242
住宿河南
大河村的紅陶房,也曾金屋藏嬌    245
「商後嘗浴處」    246
開封樊樓    246
鼕暖夏涼的地坑院    247
會館聞笙竹,汴京懷晉商    248
中國最早的城市建築設計規劃    249
衛輝的院門為何都塗成黑色    250
太行山區特色民居——石闆房    251
豫北農村房頂上為甚麼沒有煙囪    251
信陽的建房習俗    252
交通河南
中國古代最早的車馬實物和道路遺蹟    255
中國最早的大型浮橋    255
中國最早的關隘——軹關    256
中國最早的石拱橋    256
中國最早的轎子    257
《石壕吏》中的石壕古道在哪裡    257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函榖關    258
巍峨挺拔的雁翎關    260
太行八陘之一的羊腸阪    260
歷史上的「漕運四河(渠)」    261
黃河上著名的三大古渡口之一:會興渡口    263
「中流砥柱」今何在    263
明朝開封唯一的水陸轉運碼頭——硃仙鎮    264
鄉俗河南
花樣繁多的中原「待客茶」    267
河南吃晚飯叫「喝湯」    268
中規中矩、熱熱鬧鬧的宴席禮    269
為什麼生個閨女稱「棗花」    270
八月十五祭月吃餅與拜扁擔吃餅    271
頗具教育意義的「六月送羊」    272
拴個「娃娃」求子嗣    274
初生兒的禮服:「舊衣襟」和「迷魂衫」    275
生孩子的報喜禮    276
河南育兒禮俗中的神祕數字    278
「百傢衣」、「百傢飯」、「百傢鎖」    279
河南婚俗麵麵觀之一:「婚前禮」    280
河南婚俗麵麵觀之二:「婚日禮」    282
河南婚俗麵麵觀之三:「婚後禮」    286
洞房遊戲撒喜床    288
喝子孫湯之俗    290
祝壽與躲生    291
「三長兩短」話棺木    292
「供雞」與「點湯」    293
韆阻萬攔亡魂路    294
麻糖祭竈    296
名人河南
酒聖杜康醉劉伶    299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英雄    299
伯夷、叔齊不食周粟    300
道聖老子    301
商聖範蠡與西施    302
蘇秦「懸樑刺股」    304
認為「奇貨可居」的呂不韋    305
抬棺材赴任的董宣    307
科聖張衡    310
醫聖張仲景    312
曹植與洛神    313
口哨傳情的「鼻祖」阮籍    314
嵇康與《廣陵散》    315
天下第一美男子——潘安    316
大智大勇的唐玄奘    317
畫聖吳道子    319
張巡「草人藉箭」    320
詩聖杜甫    322
詩豪劉禹錫    323
白居易與龍門香山寺    324
元稹的「豔詩」    325
為什麼李賀被稱為「詩鬼」    327
紅杏尚書——宋祁    328
嶽飛背後的字是誰刺的    329
安樂先生與安樂窩    330
樂聖硃載    332
袁世凱「不迴傢」的背後    333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735921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3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總覺得,評價一本關於“文明”的書,不能隻看它說瞭多少事,而要看它“如何說”以及“說瞭什麼沒說”。這本書的標題設定瞭一個非常高的門檻,八韆年,這幾乎涵蓋瞭中國曆史的主要脈絡。優秀的文化導讀,往往能從一個微小的切麵切入,然後輻射齣整個文明的宏大圖景。例如,它是否能從某個特定器物的演變,來講述社會結構的變遷?或者,從某一種民間信仰的傳播,來描繪不同族群的融閤曆史?如果這本書能做到“以小見大”,用極其細膩的筆觸去描繪那些被宏大敘事所忽略的日常生活場景,那它就成功瞭一半。這本書的成功與否,將取決於它是否能擺脫刻闆印象中的“中原文化”標簽,轉而呈現齣一個充滿活力、不斷演進的、多元的文明體。我期待它能提供的是一種全新的解讀視角,而不是簡單的曆史年錶復述。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說實在話,第一眼就抓住瞭我的目光,那種古樸又帶著一絲現代設計感的排版,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常常在想,我們颱灣人對“中原”的認識,好像總停留在曆史課本裏那些抽象的年代和事件,少瞭點實體的溫度。這本電子書的排版布局處理得相當大氣,不是那種填鴨式的文字堆砌,而是留齣瞭很多留白,讓讀者可以喘口氣,慢慢消化那些跨越韆年的信息。閱讀體驗上,電子書的格式很友好,跳轉流暢,無論是用平闆還是手機閱讀,字體的銳利度和對比度都非常舒服,這點對於長時間閱讀非常重要。我特彆欣賞它在章節過渡時使用的那些意象化的配圖(雖然我沒讀具體內容,但從目錄結構推測),它們像是一扇扇窗戶,讓你在從一個朝代跳到另一個朝代時,能感受到那種時空轉換的儀式感。整體而言,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精緻”且“有誠意”,不像有些地方誌讀起來枯燥乏味,它似乎在努力用一種更接近文學敘事的方式,去重新包裝這些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人期待接下來的旅程。

评分

坦白說,現在市麵上的電子書,很多為瞭追求閱讀速度和市場效應,往往在質感上有所妥協,但這本《翻閱八韆年文明:河南》,從它散發齣來的氣息來看,似乎走的是另一條路綫。我設想,它在引用史料和學術研究時,一定下瞭不少功夫去蕪存菁。颱灣的文史愛好者對於細節的考究是齣瞭名的“挑剔”,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連我們都覺得新穎的觀點或未被廣泛傳播的考古發現的解讀,那它的價值就大大提升瞭。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平衡“學術的嚴謹性”與“大眾的可讀性”之間的矛盾。一個好的作者,會懂得在關鍵的曆史轉摺點上,適當地插入一些個人化的觀察或更具人文關懷的描述,讓厚重的曆史“輕盈”起來。如果它隻是簡單地將《史記》或地方誌的內容做個電子化整理,那它的市場定位就顯得有些模糊瞭。我希望能看到它在探討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交織時的獨特見解,畢竟文明的“翻閱”,不該隻停留在過去。

评分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兩岸文化交流的讀者,我總在尋找那種既能紮根於在地敘事,又能引發普世共鳴的作品。這本書的光是書名就非常有張力——“翻閱八韆年文明”,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野心的定位。我猜想,作者在內容組織上必然下瞭苦功,要如何在浩如煙海的河南曆史碎片中,篩選齣最具代錶性、最能觸動人心的部分,這考驗的絕對是編輯和作者的功力。我尤其關注的是,它如何處理那些敏感或容易被忽略的麵嚮。例如,如果它能從藝術史、建築學,乃至民俗學的角度,去探討黃河流域的文明演進,而不是單純羅列帝王將相,那絕對會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好的曆史普及讀物,關鍵在於“轉化”,把冰冷的史料變成鮮活的故事。我期待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它不該隻是一個知識的倉庫,更應該是一條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河流,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自覺地産生“原來如此”的感嘆,而不是抱著教科書的心態去應付。

评分

從市場反應和同溫層的討論來看,能夠引發深度對話的書,往往在於它對“身份認同”這個核心議題的處理。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核心發源地,其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讓當代讀者,特彆是像我這樣身處不同地理環境的讀者,去感受這份厚重感,是很有挑戰性的。這本書的電子格式意味著它可能擁有更豐富的多媒體嵌入潛力。我期待,如果它能適當地結閤一些高解析度的文物照片,或者甚至是通過動畫簡述復雜的古代水利工程或是城市規劃的演變,那將極大地增強沉浸感。如果它隻是純文字,在八韆年的跨度下,讀者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一個成功的電子書,應該充分利用平颱的優勢,讓“看”和“讀”相互成就。它需要提供一種“體驗式”的學習,而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否則,它和一本紙質工具書在電子版上的區彆就不大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