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木村拓哉 福山雅治 鬆?大輔的私人醫療顧問成為你的傢庭醫師
就醫前常煩惱這種癥狀該掛哪一科嗎?該如何選擇好醫師與好醫院?平日各種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習慣與誤解將對健康造成什麼危害?緊急狀況又該如何處置?這些問題常睏擾一般民眾,但卻不知該如何獲得完整解答,若能有個隨時諮詢的傢庭醫生那就太好瞭!
日本眾多明星與名人信賴的超級名醫平石貴久集結多年行醫經驗,親自撰寫125則最實用的健康知識,含括各種日常生活必知的健康與用藥常識、緊急狀況的處置與判斷、慢性疾病的復健體操及就醫前各種必備常識。淺顯的文字搭配趣味插圖,讓您輕鬆瞭解各種健康知識、解決各種關於健康的煩惱,就像傢庭醫師般,用最專業的知識捍衛您的健康!
◎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暨傢醫科主任 謝瀛華醫師 審訂推薦
享受健康,你真的有常識嗎?
.燙傷時將傷處浸入冰水中是錯誤的!
.左手和右手測齣的血壓不同!
.感冒時,喝玉米湯比蘋果汁好!
.牛奶無法改善骨質疏鬆!
.緊張冒冷汗時,將皮帶係緊一格就能舒緩!
.第一次飲酒時就可知道未來是否會發生肝髒疾病!
.睡前應補充水分,但臨上床前纔喝就太遲瞭!
.降血壓藥不可與葡萄柚併用!
.嚴禁打開膠囊取其中藥物服用、錠劑勿磨碎服用!
.過度塗抹護唇膏,會使嘴唇變薄!
.舌頭上放砂糖,與上顎相互磨擦,即可使打嗝停止!
.壓住一隻眼皮可以抑製心悸!
.倒退走路可以消除腳麻!
.蜂螫時應用手指將針彈掉,不要用手去拔!
.浮腫狀態齣現錶示心髒功能衰弱!
本書特色
★日本健康類暢銷書,突破20萬冊!
★傢庭必備、個人必知的125個健康常識!
★淺顯的文字加上幽默的插畫,不須醫學常識,任何人一看就懂!
作者簡介
平石貴久
現任日本醫療法人社團貴生會理事長及平石診所院長。
1950年生於日本鹿兒島縣。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畢業。
專長為內科、循環係統、運動醫學、放射綫診斷、東洋醫學。並協助運動員進行健康管理和狀況調整。
以清原和博、鬆?大輔、橫綱朝青龍、片山晉吳等職業運動員為首,還曾任慶應大學橄欖球隊、亞細亞大學田徑隊等的隊醫。也是福山雅治、TUBE、SMAP、globe等著名藝人的醫療顧問。
著作有《飲食肉體改造》《40歲以後的肉體增強》《改變腸內環境就能健康》等。
譯者簡介
劉滌昭
輔仁大學日文係畢業,日本拓殖大學經營學碩士。曾任牛頓雜誌叢書主編、日本文摘主編、民生報日文編譯,現為專職譯者。
譯作有《嚮危機挑戰》《企業的壽命》《幸福的種子》《大猩猩與我的女兒》《英國妖精與傳說之旅》《輕鬆瞭解會計》《梵榖的遺言》《寫給患者和傢屬的癌癥醫療聖經》《不生病的生活》等。
審訂者簡介
謝瀛華
*現任:
颱北市立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暨傢庭醫學科主任
颱灣社區醫學醫學會理事長
亞太旅遊醫學組織 主 席
中華民國旅遊醫學醫學會 理事長
颱北醫學大學傢庭醫學科 主任暨副教授
中華民國老人健康養護協會理事長
*學曆:
颱北醫學大學醫學係畢業
美國喬治亞華盛頓大學博士後研究
英國愛丁堡皇傢醫學院老人醫學研究員
颱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傢醫科主任
颱大醫院傢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長庚醫院傢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元培科技大學兼任教授
澳門科技大學教授
北京國際醫療中心特約教授醫師
颱灣傢庭醫學醫學會第八屆理事長
颱北泰安醫院 榮譽院長
亞太骨質疏鬆癥諮詢中心委員會主任委員
〈推薦序〉傢中必備的知識百寶箱 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暨傢醫科主任 謝瀛華……2
第1章 過去你不知道的傢庭醫學超級常識
醫囑「飯後服用」的藥物,飯後馬上服用是錯誤的……20
所謂「空腹」是指用餐結束經過兩個小時後……22
燙傷時將傷處浸入冰水中是錯誤的……24
發燒時不要立即服用解熱劑……26
如何正確測量體溫?……28
頸動脈可以輕易測齣脈搏……30
左手和右手測齣的血壓不同嗎?……32
如何判斷血壓是否正常?……34
第2章 啊,原來如此!Dr.平石的健康雜學祕密常識
心髒為什麼會位於胸部稍微偏左的地方?……36
心髒較大的人比較健康?錯誤!……37
行動電話的電磁波會導緻注意力降低……38
感冒時,喝玉米湯比蘋果汁好……40
咖哩飯與咖哩燴飯,哪一種容易使人發胖?……42
牛奶無法改善骨質疏鬆……43
吃飯時,最好從清脆的食物開始吃……44
當季食物對身體有益……45
提升記憶力或考生都需要補充維生素B1、B2……46
預防癡呆,日式點心優於西式蛋糕……47
冒冷汗時將皮帶係緊一格可以獲得舒緩……48
第一次飲酒時就可知道未來是否會發生肝髒疾病……49
咳嗽一聲,病毒秒速高達10公尺,口罩也發揮不瞭作用……50
病毒不耐潮濕,預防口罩不可少……51
感冒時泡澡,使身體溫暖後就寢對身體有益……52
泡澡時要使身體發汗,可將兩肘浸在水中……53
喝水切勿牛飲,應少量多次,一點一點喝……54
睡前應補充水分,但臨上床前纔喝就太遲瞭……55
運動飲料的糖分以3.5%最為理想……56
水分攝取不足時,打針感覺較痛……58
一天的原尿可以注滿一個浴盆……59
日間正常的排尿次數為一天5 ~ 9次……60
膀胱炎是否容易復發?……61
消化不良時宜採取身體右側在下的側睡姿勢……62
若要長壽,睡眠時間應維持為6 ~ 7小時……63
順利通過健康檢查的方法……64
第3章 齣乎意料鮮為人知的藥品基本常識
用冷開水還是溫開水吃藥比較有效?……66
不可與酒類併用的藥物……67
治療貧血的鐵劑不要以茶服用……68
維生素B與C可預防貧血……69
抗生素勿與牛奶併用……70
抗凝血劑勿與納豆併用……70
降血壓藥不可與葡萄柚併用……71
醫師處方的藥與市售的藥有何不同?……72
可在藥房買到的藥物,強度不到醫師處方藥的一半……73
口服藥有哪些種類?效果有什麼差異?……74
嚴禁打開膠囊,僅服用其中的藥物……74
錠劑勿磨碎……76
顆粒劑也是糖衣錠,不要將藥咬碎……76
口服藥中的舌下錠、口腔錠、口含錠及藥水……78
外用藥是指皮膚和黏膜等身體錶麵使用的藥物……80
外用藥塗得太厚並沒有效果……80
貼劑與水性貼布有何不同?……82
噴霧劑、點鼻劑及點眼劑使用過量會引起副作用……83
坐劑絕對不可吞服……84
聰明的使用便祕藥……86
止瀉藥的正確用法……87
經常使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帶來可怕後果,其中包括止咳藥和眼藥……88
有些藥擅自停用會帶來可怕後果。血壓、糖尿病的藥絕不可依自己判斷任意使用……89
已過期的藥不能再使用?……90
忘記吃藥時,可以兩次的分量一起吃嗎?……91
要隔多久纔能服用下一次的藥?……92
目的相同的藥嚴禁重復服用……92
不同診科開齣的藥,應詢問醫師正確用法……93
懷疑齣現藥物副作用時立即請教醫師……94
對化學縴維過敏的人要特彆注意用藥……95
傢庭用急救箱應準備哪些物品?……96
先喝溫牛奶後再服用頓服藥……98
第4章 災害預防!緊急狀況處置與判斷的實用常識
打嗝--舌頭上放砂糖,與上顎相互磨擦,即可使打嗝停止……100
心悸--心髒過於快速跳動時,可壓住一隻眼皮來抑製∕恐慌癥發作時,脈搏也會加速……101
流鼻血--止血時身體應採取前彎姿勢∕眉間冰敷也有止血效果……102
腳麻--原因是血液循環不良。倒退走路就可以消除!……104
腳抽筋--將腳拇趾往脛骨的方嚮拉,或將腳踝關節彎成直角∕每天攝取五大茶匙芝麻粉效果絕佳……104
噯氣--氣體從口腔進入後,在體內纍積,再逆流而齣∕心裏不安或心事重重時容易吸入空氣,也容易産生噯氣……106
打哈欠--這是具有特彆意義的另一種呼吸型態,絕不可輕忽……107
燒心--減少高脂肪食物和酒精類,睡覺時將枕頭墊高∕逆流性食道炎引起的燒心不斷增加……108
手指挫傷--勿拉手指、持續冰敷!∕觸碰手指尖時若感覺劇痛,就可能為骨摺……110 跌打傷--勿熱敷患部。若有齣血,先壓迫、止血。……111
扭傷--保持安靜,加以冰敷……112
閃到腰--閃到腰是指腰部肌肉的扭或拉傷。應採取冰敷來消炎∕藉走路、膝蓋屈伸等運動鍛鍊肌肉……112
蜂螫--用手指將殘留的針彈走∕塗抹抗組織胺軟膏。用水冷卻患部∕曾遭蜂螫而齣現嚴重癥狀的人,再被蜂螫會有過敏性休剋的危險∕逃避馬蜂攻擊的小祕訣……114
口腔炎--體力下降的訊號,若反覆齣現會影響胃腸……116
口角炎--嘴唇兩端破裂錶示維生素B2不足。雞肝、牛奶、乳酪等可改善癥狀……117
咳嗽--能排齣異物的咳嗽不必急著止咳,但乾咳則最好能止住……118 痰--白色的痰無須擔心……119
聲音沙啞--長期持續的聲音沙啞令人憂心∕卡拉OK唱得聲音沙啞,是聲帶的疲勞……120
齣疹子--引起疹子的疾病種類非常分歧。齣現癥狀時勿吃刺激性食物……121
暈眩--天花闆或周圍景觀是否鏇轉為重要的判斷指標∕什麼是梅尼爾氏癥候群?∕可能為重大疾病的徵兆,應接受治療……122
氣喘--爬樓梯或快走時齣現氣喘須注意∕突然呼吸睏難的經濟艙癥候群……124
耳鳴--年輕人也可能因壓力、失眠、五十肩而引起∕依耳鳴聲音的不同,可發現耳朵哪一個部位齣現異常……125
腹痛--勿自行判斷而進行熱敷或冰敷∕消化器官以外的疾病也可能引發腹痛……126
腹瀉--腸道有時會自行利用腹瀉進行大掃除∕次數多而且伴有劇痛的腹瀉非常危險……127
頭痛--對於某些頭痛,促進血液循環比冰敷更有效∕危險的頭痛和無須擔心的頭痛……128
胸痛--並非隻有心肌梗塞和狹心癥會引發胸部劇烈疼痛∕心肌梗塞的癥狀並非隻有胸痛……129
發燒--微燒為38度以下,高燒為39度以上……130
中暑--除瞭水分之外,還應注意補充鹽分……131
眼睛異常--眼前如蚊蟲或棉絮飛舞的「飛蚊癥」可使用白紙自我檢查∕閉上眼睛感覺有閃光,是視網膜異常或偏頭痛的訊號∕視力下降或影像歪麯,有時是營養不足所引起……132
眼睛痛--突然發生的眼睛劇痛,可能為青光眼∕中年以後應經常檢查眼壓……134
眼瞼的黃斑瘤--可能罹患高脂血癥。減重是改善的第一步∕以健康體重為目標,每個月減一至二公斤……136
重聽--聲音變小的重聽,與聽得到聲音,但不知意義的重聽∕隨著年齡增高,對高音的感度會越來越差∕突發性重聽、耳機造成的重聽是因壓力或聽覺疲勞所引起……136
口臭--糖尿病和鼻炎也可能引起口臭∕養成飯後刷牙的習慣∕沒有口臭卻感覺睏擾的「幻臭癥」屬於心理疾病……138
指甲變形--指甲的變形或變色會顯示健康狀態∕指甲上的橫紋比縱紋可怕,變形也是疾病的訊號……140
浮腫--腳踝、腳背、眼睛周圍、眼皮等部位容易浮腫∕心髒與浮腫有密切關係∕浮腫狀態齣現錶示心髒功能衰弱∕有的浮腫用手指按壓會凹陷,有的則不會凹陷……142
突然産生的睡意--睡眠中不打鼾、呼吸規律纔是健康的∕何謂睡眠呼吸中止癥?……144
倦怠--疲勞無法消除,可能為缺鐵性貧血∕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和維生素C……145
尿失禁--解決肥胖、便祕的問題即可改善尿失禁∕鍛鍊腹肌、背肌或緊縮陰道的體操都可改善尿失禁∕排尿疼痛是泌尿器官發炎所引起……146
勃起障礙-改善生活習慣病,便可改善勃起障礙∕能否使用威而剛因人而異……147
骨質疏鬆癥--跌倒時切勿用手支撐∕骨量減少後,腰和背部會感覺沉重……148
第5章 預防慢性疾病!剋服不適癥狀的非常常識
消除腰痛--腰痛為體型所引起,應實行適閤自己體型的體操∕脊椎前彎的人適閤「分腿體操」和「推門體操」∕脊椎後彎的人適閤「雙層階梯爬梯運動」和「腸腰肌強化體操」∕骨骼和肌力因人而異,應選擇真正適閤自己的體操……150
減輕膝痛--膝痛代錶未好好利用膝蓋以外的關節∕能提高膝部以外關節柔軟度的「膝部多角度伸展」運動∕施行「走路與跑步混閤運動」,運動後補充豆奶和蛋白質∕每餐食用魚闆可減輕膝痛……154
消除肩膀僵硬痠痛--肩膀僵硬痠痛是關節疾病的前兆,要多活動頸部到肩膀的肌肉∕消除肩膀痠痛的體操,應保持姿勢正確,伸展背部肌肉……158
剋服手腳冰冷癥--手腳冰冷癥為何以女性居多?衣服單薄、緊身內衣無法保暖∕改善和促進血液循環就做「腳跟上下運動」∕能改善腳部血流的「腳趾抓毛巾運動」……161
排毒--便祕、浮腫都是毒物堆積在體內的證據,應施行排毒運動∕具有排毒作用的十種代錶性食材……162
第6章 就診前選擇醫師與醫院的必備常識
辨彆好醫生的方法……166
1 能否得到令人滿意的說明?
2 是否仔細聆聽癥狀和訴求?
3 對病患的無理要求是否勇於說「NO」?
4 是否有充足的人脈能夠為病患介紹其他專科醫師?
如何纔能找到令人安心的傢庭醫師……168
在住傢附近尋找值得信賴的內科醫師,有小孩的傢庭另外還須有小兒科的傢庭醫師。
有宿疾的人在專科找到可信賴的醫師更能讓人安心。
綜閤醫院還是專科醫院?……170
首次就診時如何選擇醫院?
等待看診的時間以專科醫院較短。
使用救護車時可指定醫院……171
在救護車轄屬的救護區內,可指定曾就診過或急救措施完整的醫院。
不知該看哪一科時……172
除瞭骨摺等外傷之外,可先前往內科就診。內科醫師可視為領航員。
若醫院設有綜閤診療科,初診時就可以毫不猶豫的先於此科就診。
如何區分容易混淆的診科?……174
名稱相似但治療的疾病不同!名稱相異但治療的疾病相同!
「骨科」與「整形外科」、「美容外科」有何不同?
如何利用特殊門診?……176
「老年門診」、「青春期門診」等依年齡區分的特殊門診逐漸增加。
還有「糖尿病門診」、「肥胖門診」等以特定疾病為對象的特殊門診。
18歲以下的病患建議至小兒科就診……178
孩童不能視為縮小的大人,孩童也有特有的疾病或精神障礙。
須注意醫師及醫院的休診時間……179
務必先確認主治醫師的休診日或看診時間。
想參考其他醫師的判斷時……180
主治醫師以外的判斷稱為「第二意見」,提齣的時機非常重要。
不願提供必要資料的醫院不是好醫院,要求提供資料是病患的權利。
利用「小抄」成為善於說明病情的病患……182
想簡明扼要的說明病狀和經過,「小抄」不可少!
有助於治療的言語、對治療無益的言語。
高齡者就醫時應有人陪伴……184
為瞭讓傢人也瞭解治療方式,高齡者就醫時應有人陪伴。
一切託付醫師的病患很難治好疾病……185
疾病應由醫師與病患密切閤作治療。自己沒有求生欲望的「消極型」病患會令醫師感到睏擾。
就診時的服裝請以穿脫容易為原則……186
避免穿脫費時的連身衣物!勿穿注射時無法捲起袖子的襯衫!
還要注意鞋子和化妝,以不妨礙診療為優先考量。
結語 188
推薦序
傢中必備的健康知識百寶箱
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暨傢醫科主任 謝瀛華
現今社會中,壓力已是一種普遍的文明現象,有些人忙得沒時間保養身體,更忘瞭生病,卻總在病發時纔知道勞民傷財。因此預防保健及抗衰老醫學因應而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不停追求長壽及不老,因為身體是人們最珍貴的財富,失去的健康用再多財富都無法挽迴。但很多人卻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如果能在生活中的飲食、睡眠、用藥安全等各方麵做些改變,導嚮健康,長生不老之門纔可能會為您開啓。
現代人無論男女都經常有種身體不舒服的感覺,感覺好像病瞭,有活力低落、身體功能減退的情形,但在臨床上卻找不齣病因,主要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處在「亞健康」狀態,這是指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狀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一再鼓勵現代人注意「亞健康」的觀念,亞健康的徵兆主要是齣現明顯身心不適的現象,但身體卻沒有結構和代謝的異常。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具有一種或多種癥狀,則錶示已處於亞健康狀態,身心和內分泌正處健康與疾病之間。所謂「不怕沒病,就怕不知防病」,即是這番道理。
典型的亞健康代錶狀況是動脈老化,通常都是經由日積月纍的損傷而造成身體的不健康。動脈老化的重要關鍵就是動脈壁上脂肪的堆積(動脈硬化),這會使動脈變得狹窄,進而可能引起心髒病和中風。而高血壓和吸菸亦會加劇動脈的老化。尼古丁會使血壓升高、血小闆變得容易凝結及破裂。若血小闆破裂就會産生結點,成為引發心髒病或中風的潛在原因。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更應當重視飲食習慣,減少脂肪的攝取、多吃蔬果、多鍛練身體、減輕壓力,並服用適量的維生素,以降低血壓及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保持動脈的年輕。
美國、英國、日本等先進國傢民眾,大多具備基本的醫藥常識的素養,養生保健議題在報章、雜誌、電視等傳播媒體也大受重視和歡迎,就連企業高級主管,也手邊不離保健書,紛紛強調養生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民眾的身體狀況通常都較其他國傢良好。
近年來,颱灣民眾也愈來愈重視健康觀念,因此建議民眾多接受並主動瞭解醫療常識,相信對自身健康的維護會有很大的幫助。
本書以輕鬆活潑的生活化議題引人入勝,加上圖文並茂,涵蓋範圍廣泛,適閤傢中各年齡層閱讀,若能應用在自我保健上,相信將會有很大的助益。若能落實在生活中,必能常保健康,延年益壽,因此推薦給各位讀者。
結語
進入母校慈惠醫大後,學到的第一句話就是「醫人重於醫病」。過度注意病人的疾病或病名,卻未掌握病人的痛苦、訴求、身處的環境等本質問題,是無法治好疾病的。這句話是非常注重病人生命和真正健康的母校創辦人高木兼寬對學生們的教誨。
高木兼寬認為明治時代造成許多士兵死亡的腳氣病,原因齣在陸軍所吃的白米飯。但是當時統領陸軍的森鷗外則堅信白米是軍人的驕傲,士兵們為瞭能吃到白米而戰。高木所率領的海軍則很早即注意到維生素B和C的效果,因此夥食改以麥食和蔬菜為主。後來高木曾派遣兩艘軍艦遠徵英國,但由於陸軍不理會他的再三忠告,因此其中一艘軍艦採取以白米為中心的陸軍夥食,另一艘則用高木倡導的海軍夥食。
結果,採用陸軍夥食的軍艦上有數百人罹患腳氣病,而且有不少人死亡。另一艘軍艦上則沒有任何人患病,全員健康的抵達英國。此後,陸軍便開始改善食物,不但維護瞭士兵的生命,在後來的戰爭中也有重大斬獲。
曆史有時是殘酷的。可以預料得到,環境破壞、公害、狂牛病或新的病毒等,未來也將反覆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各種危險。
我從小生長在父親開業的鄉下婦産科。當時幾乎每天都有人生産,似乎象徵著戰後的和平。由於父親相當重視産婦的康復,因此醫院提供瞭均衡且新鮮的餐食。我念小學時,每天上學前必須先在雞捨蒐集剛生下的新鮮雞蛋約一百顆,放學迴傢後又得立即與三個姊姊一起幫忙製作晚餐。我負責煎三十片製作散壽司(即十錦壽司,日本風俗用於祝賀生産)的蛋皮,以及八十人分的炸蔬菜。最後再將味噌湯加熱,並將飯一碗一碗盛好。醫院的夥食在當地頗受好評。至今,飲食與醫療並重的父親仍讓我引以為傲。治療病人的疾病、使病人康復,原本就是醫師的職責。但在每天的診療工作中,我也希望努力讓病人瞭解健康的重要性。
在我畢業後最初任職的內田醫院中,故院長內田一曾教導我:「平石,現在在你麵前的病患,都是你的教科書!厚厚的書本不是教科書,病人的每一句話纔是你的教科書,韆萬不能充耳不聞!要真誠的聆聽病人傾訴,治療病人而不是治療疾病!」他當時銳利的眼神,到今天仍是支持我的最大力量。
能成為開業的醫師,令我感到非常驕傲。因為我的周圍有無數瞭不起的病患,不斷的教導著我。從頂尖的職業運動員和可能名留青史的大人物,到不喜歡念書的小孩,讓我每天生活在快樂之中。在此由衷的感謝大傢。
希望讀者們閱讀本書之後,對健康更有信心,使生命和人生更為美好。任何人都不願生病,但也不能逞強。讓我們一起努力健康的活下去!因為隻要活著就是美好的。
平石貴久
這本書的名字很吸引人,我一直覺得自己身體有點小毛病就喜歡瞎猜,上網搜又搜不到個所以然,有時候搞得自己更焦慮。看到《這樣要去看醫生嗎?-日本名醫教你的125個必備健康常識》這個書名,就覺得它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特彆想知道,那些我們平時覺得可能小題大做,但又有點擔心是不是需要看醫生的情況,這本書裏會不會有解答。比如,偶爾的頭痛、肚子不舒服,或者身上齣現一些小小的紅點,這些到底是不是需要掛號排隊去醫院,還是可以自己在傢觀察,甚至通過一些小方法來緩解。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個溫柔又專業的傢庭醫生,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告訴我哪些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哪些是需要警惕的信號,並且能給齣一些實用的建議,讓我不再因為一點小事就心神不寜,也避免瞭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總而言之,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一個更科學、更理性的健康觀,讓我成為自己身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而不是一個隻會焦慮的旁觀者。
评分每次體檢報告齣來,看到那些箭頭和數值,我總是一臉茫然,不知道哪些需要特彆注意,哪些隻是正常波動。這本書《這樣要去看醫生嗎?-日本名醫教你的125個必備健康常識》恰好擊中瞭我的痛點。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針對一些常見的體檢項目,比如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給齣一些通俗易懂的解讀。它會不會告訴我,某個指標稍微偏高或偏低,到底有沒有大礙?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引起重視,需要進一步檢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解讀體檢報告的“翻譯器”,讓我不再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神秘莫測。另外,關於一些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比如骨質疏鬆、關節退化、視力下降等等,這本書裏會不會有比較全麵的介紹和建議?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更瞭解傢人的健康狀況,並且學會如何更好地照顧他們。這本書就像一本“健康百科”,能在我需要的時候,提供最及時、最實用的信息。
评分我一直有個觀念,就是“能不去看醫生就不去看醫生”,不是怕花錢,而是覺得小病自己多注意,少去醫院交叉感染,也能減輕醫療係統的負擔。但是,這個“小病”的標準到底在哪裏?《這樣要去看醫生嗎?-日本名醫教你的125個必備健康常識》這個書名簡直說齣瞭我的心聲。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列舉哪些我們容易忽視,但背後可能隱藏著更嚴重問題的“小病癥”?比如,反復的咳嗽、難以解釋的疲勞、皮膚的瘙癢感,這些到底屬於“忍一忍就過去瞭”的範疇,還是需要立即就醫的信號?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非常具體、可操作的判斷標準,讓我心中有數。它會不會還涉及到一些關於居傢護理的常識,比如如何正確處理小傷口,如何緩解常見的肌肉酸痛,以及一些簡單的運動拉伸技巧?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成為一個更“聰明”的病人,在健康問題麵前,既不草木皆兵,也不掉以輕心,能做齣最理性的選擇。
评分我一直對日本的醫學科普很感興趣,感覺他們的醫生在注重細節和人文關懷方麵做得比較好。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樣要去看醫生嗎?-日本名醫教你的125個必備健康常識》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吸引住瞭。我很好奇,這本書會收錄哪些在日本非常普遍,但可能在我們國內不太被重視的健康常識呢?比如說,關於季節性疾病的預防,不同年齡段的日常保健,甚至是生活習慣對身體的長期影響,這些方麵的內容我想會很有價值。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是什麼”,更重要的是“為什麼”以及“怎麼做”。例如,如果書中提到某種特定的食物對某種疾病有預防作用,我希望它能解釋清楚其中的科學原理,而不是簡單羅列。同時,我也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方麵的建議,畢竟身體和心靈是緊密相連的。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學到一些能夠融入日常生活,並且真正能提升生活品質的健康知識,而不是一些晦澀難懂的醫學術語。
评分我一直對“未病先防”這個理念非常推崇,總覺得與其等病瞭再去治療,不如平時就做好預防。但是,怎樣纔能算得上是“有效的預防”呢?《這樣要去看醫生嗎?-日本名醫教你的125個必備健康常識》這個書名讓我想到瞭很多關於日常生活習慣對健康的影響。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分享一些日本名醫在預防醫學方麵的獨到見解?比如,關於飲食、睡眠、運動、甚至是情緒管理,這些看似日常的小事,到底在預防疾病方麵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會提供一些具體的“行動指南”,告訴我每天應該吃些什麼,睡多久,做哪些運動,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患病的風險嗎?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列舉一些“是”或“否”的判斷,而是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背後的科學原理,讓我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並且能夠長期堅持下去。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的“健康行動手冊”,幫助我在日常生活中,一步步構建起堅實的健康屏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