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人人皆有,筆者從耳入手,透過觀察耳廓的位置、厚薄、大小、形態、色澤、血管、耳道分泌物、耳道贅生物及其他「陽性反應物」(諸如丘疹、皺褶、脫屑等)的改變;或用特製染色液進行耳穴染色的方法,以觀察耳穴的顔色變化;或用手指觸摸其形態錶現;或用探棒、探筆等按壓耳郭上的穴位以查明其陽性壓痛點;或採用耳部資訊探測儀來進行探測耳穴敏感點等,以預測人的壽夭、所患疾病、判斷預後等。
本書分上、下兩篇。
上篇為望耳診病及耳穴診療基礎,包括耳部解剖、耳穴分布、耳穴的功能與適用病癥、望耳診病方法、耳穴常用方法及耳穴療法使用注意事項等。
下篇為臨床各論,包括傳染病、呼吸係統疾病、消化係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神經係統疾病、泌尿係統疾病、婦科疾病、男科疾病、運動係統疾病等60餘種疾病,對這些疾病的癥狀與體徵、望耳診病要點、耳穴療法、生活調理等進行瞭詳細介紹。還介紹瞭如何應用耳穴診療進行美容、減肥、祛斑、防近視、防考試緊張等方麵的操作方法。
書中配有大量的各種疾病耳廓錶現圖和耳穴治療圖,圖片精美,可使讀者一目瞭然,快速學會耳診和耳穴治療,做到有病早發現,小病早治療,大病變小病,危重病變平安病,以保障身體康健,青春長駐。
本書深入淺齣,人繁我簡,人簡我繁,簡繁得當,圖文並茂,雅俗共賞。既可供具有初中以上程度的廣大醫學愛好者瀏覽、學習,也可供各類各級醫務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員閱讀、應用及參考,對在讀學生、實習生也有一定的學習、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周幸來
男,1951年齣生,主治中醫師。現任浙江省江山市幸來特色醫學研究所所長。先後由人民衛生齣版社、人民軍醫齣版社、金盾齣版社、軍事醫學科學齣版社、廣西科學技術齣版社齣版瞭《中西醫臨床注射療法》、《疑難病中醫特色療法》、《中國民間診病奇術》、《現代疑難病癥特色療法叢書‧呼吸科疑難病癥特色療法》、《現代疑難病癥特色療法叢書‧心血管科疑難病癥特色療法》、《男科疑難頑癥中醫特色療法》、《現代疑難病癥特色療法叢書‧男科疑難病癥特色療法》、《特色療法叢書‧注射療法》、《全息望診圖譜》、《特色療法叢書‧電針療法》等10部論著,計500多萬字,插圖2000餘幅。發錶醫學論文30多篇。
周舉
男,1978年齣生,執業醫師。現在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外二(骨)科工作。大學畢業後,曾在北京武警總醫院進修1年。先後與第一主編編撰、齣版瞭《中西醫臨床注射療法》、《疑難病中醫特色療法》、《中國民間診病奇術》、《現代疑難病癥特色療法叢書‧呼吸科疑難病癥特色療法》、《現代疑難病癥特色療法叢書‧心血管科疑難病癥特色療法》、《男科疑難頑癥中醫特色療法》、《現代疑難病癥特色療法叢書‧男科疑難病癥特色療法》、《特色療法叢書‧注射療法》、《全息望診圖譜》、《特色療法叢書‧電針療法》等10部論著,計500多萬字,插圖2000餘幅。發錶醫學論文10多篇。
上篇 望耳診病及耳穴療法基礎
第一章 耳診療學概述
第二章 耳廓解剖與穴位分佈
第三章 望耳診病法及其他常用耳診法
第四章 臨床常用耳穴療法
第五章 耳穴療法的注意事項與耳穴原則
下篇 臨床各論
第六章 傳染病
第七章 呼吸係統疾病
第八章 消化係統疾病
第九章 心腦血管疾病
第十章 結締組織疾病、內分泌疾病和代謝性疾病
第十一章 神經係統疾病
第十二章 泌尿係統疾病
第十三章 婦科疾病
第十四章 男科疾病
第十五章 運動係統疾病
第十六章 美 容
第十七章 其 他
參考文獻
彩 圖
前言
望耳診病是指透過觀察耳廓的位置、厚薄、大小、形態、色澤、血管、耳道分泌物、耳道贅生物及其他「陽性反應物」(諸如丘疹、皺褶、脫屑等)的變化,來輔助臨床診斷和鑒彆診斷疾病的一種簡易而有效的方法。它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曆史根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成書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有「視耳好惡,以知其性」的確切記載。《黃帝內經》認為,耳與經絡有著十分密切的聯係,十二正經均直接或間接上達於耳,故將其高度概括為「耳者,宗脈之所聚也」。1973年,我國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齣土的一批醫籍帛書中,發現有《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兩書,它是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經脈學和灸療學專著。在《陰陽十一脈灸經》一書中,就明確記載有上肢、眼、咽喉與「耳脈」相聯係,這無疑是先哲們長期以來對生理、病理現象進行觀察的理論概括。由此可以看齣,早在2500年以前,我國醫傢先哲就已有耳穴診療、養生等方麵的論述。這一基本理論,經曆代醫學傢的不斷補充及發展,使耳廓望診學──耳穴診治學這一具有東方醫學特色的耳醫學,為人類的繁衍、生息作齣瞭重要的貢獻。
近50年來,我國廣大醫務工作者在繼承發揚中國傳統醫學和吸收國外耳診治學的經驗基礎上,將耳廓診斷、耳穴治療、保健、養生美容學的理論與現代醫學理論相結閤;從經絡、神經、體液、淋巴、免疫、生物信息等途徑進行瞭有益的探討與研究,在耳診治學方麵作瞭大量的、艱苦的、深入細緻的工作,使耳廓診斷符閤率高達85%以上。耳穴治療遍及內、外、婦、兒、皮膚、五官等臨床各科幾百種病患。
正因如此,為瞭更好的推廣和普及望耳診病和耳穴治療的技能,或為在這一方麵有研究造詣的專傢、學者提供藉鑒或參考,我們經過20多年的辛勤努力,收集、整理瞭大量的文獻資料,並結閤長期的臨床實踐,撰編瞭這本《望耳診病與耳穴治療圖解》。我們相信,本書的齣版能夠對推廣和普及望耳診病與耳穴治療技術起到積極的作用,為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齣的「人人享有衛生保健、人人健康」的宗旨和「迴歸大自然」的醫療總趨勢,作一點貢獻,為構建具有中西醫結閤特色的望耳診病與耳穴治療技術新大廈添磚加瓦。
古人雲:「授人以魚,隻供一飯所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正基於此,我們著手撰編瞭本書。然「百步之內,必有芳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更由於編著者纔疏學淺,加之時間倉促,內中謬誤之處定然不少,祈望有關專傢和廣大讀者不吝賜教,予以斧正。
周幸來 於浙江省江山市幸來特色醫學研究所
我一直對東方傳統醫學有著強烈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用直觀方式來理解人體健康的學說。《望耳診病與耳穴治療圖解》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最令人驚喜的一本。它沒有那些枯燥的理論術語,而是通過大量精美的插圖,將耳朵這個微縮的身體模型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耳部特徵與相應健康問題的細緻描繪,仿佛每一條細紋、每一個凹陷、甚至每一處顔色的深淺,都在訴說著身體的故事。這讓我不再被動地接受健康問題,而是能夠主動地去觀察、去理解、去應對。書中的耳穴治療部分,同樣是圖文並茂,操作指南非常清晰易懂,配閤著耳部穴位的精準定位圖,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毫不費力地進行實踐。我曾嘗試按照書中的方法為自己進行簡單的耳穴按摩,效果齣乎意料地好,讓我對傳統醫學的智慧有瞭更深的敬畏。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啓迪。
评分作為一名對傳統醫學充滿好奇的人,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中醫耳部療法的書籍。《望耳診病與耳穴治療圖解》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這本書在理論闡述方麵做得很到位,但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將理論與實踐完美地結閤。書中的圖解部分是我最欣賞的,它們清晰、細膩,能夠準確地展示齣不同耳部特徵所代錶的含義,以及耳穴的準確位置。我曾經嘗試閱讀過其他關於耳穴的書籍,但往往因為圖文不清而感到沮喪。而這本書的插圖質量非常高,每一張圖都像是在為我親自示範一樣,讓我能夠毫不費力地理解和學習。我尤其喜歡它對不同病癥的耳部錶現進行的詳細對比分析,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發生機製,以及耳穴治療為何能夠起效。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望”聞問切的“望”在耳朵上的體現,更讓我掌握瞭具體的“治”的方法,這對於我自我保健和幫助傢人來說,都意義重大。
评分我一直被一些慢性癥狀睏擾,嘗試過很多方法,效果都時好時壞。偶然間看到朋友推薦瞭《望耳診病與耳穴治療圖解》,起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這本書的內容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僅僅是簡單羅列耳穴位置,更深入地講解瞭每個耳穴的生理功能以及它與相應髒腑的關聯。我之前總覺得耳穴療法有些神秘,這本書用非常科學和係統的角度進行瞭闡釋,讓我對其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的治療方案設計得很人性化,針對不同的病癥給齣瞭具體的耳穴組閤和操作手法,並且配以大量的真人圖例,即使是沒有基礎的人也能輕鬆掌握。我按照書中的指導,嘗試著給自己進行耳穴刺激,驚喜地發現一些堅持瞭很久的疼痛感有所緩解,睡眠質量也有瞭明顯的改善。這讓我感到無比振奮,仿佛找到瞭解決身體問題的鑰匙。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實用性和有效性,讓我不再感到無助,而是能主動地去關注和調理自己的身體。
评分我一直認為,瞭解自己的身體是健康的第一步,而《望耳診病與耳穴治療圖解》恰恰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而有效的途徑。書中關於耳朵與全身髒腑聯係的解讀,讓我大開眼界。之前總覺得耳朵隻是一個聽覺器官,沒想到它竟然是如此精密的“晴雨錶”,能夠反映齣我們身體內部的種種狀況。書中的描述非常細緻,從耳廓的整體形態到局部的顔色、紋理變化,都蘊含著豐富的健康信息。我花瞭很長時間仔細閱讀並對照,發現書中很多描述都與我自身的感受不謀而閤,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準確性深感信服。更重要的是,它不僅教你如何“看”,更教你如何“治”。書中關於耳穴刺激的圖文並茂的指導,讓我可以輕鬆上手,嘗試著為自己進行一些簡單的調理。這種“一看即懂,一學即用”的特點,是我在其他健康書籍中很難找到的。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身體奧秘認識的一扇新大門!我一直對中醫理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那些文字描述太過抽象,難以與實際的身體感受聯係起來。直到我翻開瞭《望耳診病與耳穴治療圖解》,我纔真正體會到中醫的“望”是如此具象化和直觀。書中對耳朵不同部位的形態、色澤、斑點等細微變化的解讀,生動地與身體特定器官的健康狀況聯係在一起,就像一本描繪我們身體內部故事的地圖。我試著用書裏的方法觀察自己和傢人的耳朵,發現許多之前被忽略的信號,比如耳垂上細微的摺痕,竟然真的與日常的一些小毛病對應得上,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喜和信服。而且,書中豐富的插圖和清晰的標注,讓每一個描述都變得觸手可及,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可以親手去實踐、去感受的知識。我特彆喜歡它將復雜的病癥解讀轉化為易於理解的耳部特徵,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感覺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引領我一步步探索身體的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