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金字塔原理的最佳工作手册
金字塔原理是:
★经典畅销三十余年、麦肯钖思考法的正宗宝典
★大前研一《思考的技术》的思想源头
★一生受用的思考技术!世界各大知名院校及企业指定採用
★「逻辑思考的技术」所根据的「金字塔原理」最完整详解!对于写作、思考、解决问题,大有帮助。
去年六月,《金字塔原理》甫一出版,旋即引起一阵讨论旋风,荣登各通路畅销排行榜,并创下20刷纪录,至今这股金字塔原理之风仍盛行不坠。
如果说,《金字塔原理》是提升写作、简报能力的至高指导原则,那么,我们即将出版的这本《金字塔原理Ⅱ》(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 Self-Study Course Workbook)则是带领您实际演练金字塔原理的最佳工作手册。
本书由《金字塔原理》作者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亲自撰写,是她在开办「金字塔原理课程工作坊」时,所用的课程教材。除了对《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所提供的范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以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习题,提供给对原理已很熟悉、但缺乏练习,或读了第一本还不过瘾,想要深入研究、钻研的您,以期能有更好的表现与回馈。
您可以经由演练这本书中所提供的习题,学会各种思考及写作技巧,也可做为阅读《金字塔原理》的补充。本书中包括六大部分,可以协助您坚固心中的想法,强化架构思考的能力:
◆为什么金字塔结构是能组织作者的观点,而让读者清楚了解其中意思的理想架构?
◆金字塔原理如何帮助你找出观点之间的纵向关系?
◆如何把它们横向连起来?
◆引言如何让你找出文章的焦点?
◆建立金字塔的架构所需要遵循的步骤。
◆如何确认金字塔架构里的思想分类确实代表是有效思考的技巧。
如果您对「金字塔原理」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请放心。在每一章节之始,都会循序渐进、简单扼要地做观念介绍,之后提供相关的习题让您练习。其中有许多练习题,还需要您动动手,将书末黄色附录中的各项论点剪下来,贴到适当的金字塔方框中。当您练习完之后,也会提供答案让您参考。从做中学。不要怕重复做练习,一直到您确定掌握其中的技巧。这种深入的反省和认真的练习,会协助您轻松写作。
请快乐学习吧!
作者简介
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
明托1961年进入哈佛商学院,为第一批女学员之一;1963年被麦肯钖顾问公司(McKinsey & Company)聘为该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顾问。她在写作方面的长才很快得到赏识,并于1966年被派往伦敦,负责提高麦肯钖公司日益增多的欧洲员工的写作能力。
1973年她成立自己的公司 Minto International, Inc.,推广明托金字塔原理(Minto Pyramid Principle),针对商业或专业人士,以及在工作中需要撰写复杂的报告、研究论文、备忘录或简报文件的芸芸大众。
至今,明托已经为美国、欧洲、澳洲、纽西兰和远东等地区的许多大企业和管理顾问公司开课传授金字塔原理,并在哈佛商学院、史丹福商学院、芝加哥商学院、伦敦商学院以及纽约州立大学等做过讲座。
译者简介
罗若苹(10-12章)
辅仁英国语文学系毕业,交大科管所学分班。现为专职译者,译作70余本。
Part 1 为什么是金字塔结构?
练习1? 了解基本概念
1A 找出架构
1B 学习规则
1C 掌握讯息
Part 2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
练习 2 建立纵向关系
2 建立纵向「问题∕回答」的对话形式?
练习 3 建立横向关系
3A 辨识横向的逻辑:演绎的推论
3B 辨识横向的逻辑:归纳的推论
3C 找出逻辑上的谬误
Part 3 如何建立金字塔结构
练习 4 接续引言的部分
4A 决定读者的开始问题
4B 可选择的练习
练习 5 建立自己的金字塔结构
5A 应用过程
5B 建立金字塔结构更多的练习
5C 在归纳法和演绎法之间做选择
5D 建立金字塔结构最后的练习
Part 4 如何修饰观点
练习 6 仔细检视分类
6 A 找出逻辑的顺序
6 B 找出基本架构
6 C 说明行动的效果
6 D 找出结论中类似之处
参考解答集
推荐序
探讨「思考」问题这一股热潮
许士军
元智大学讲座教授
台湾评鑑协会理事长
将思维建构成「金字塔」
本书作者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所要告诉读者的,是如何进行「逻辑性」的思维;她发现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常只强调「逻辑性」的重要,然而却是光说不练,没有明白陈述出如何做到的方法,因此引发了作者的动机,矢志找出答案。经过了她多年的思考和经验酝酿,终于发现了这一套被命名为「金字塔原理」的结构。她说:「清楚的文件,是因为其拥有一个清楚的金字塔结构;而不清楚的文件,则总是脱离那个结构。」因此,作者建议:「文章写清楚的关键,在于将你的思维建构成金字塔,并在你开始写作之前核对这些原则。」
依照作者自述,她在1967年首先提出这个观念;到了1973年,初次出版了一套以《金字塔原理》为名的小册子,同年离开了她原来服务的麦肯钖公司,在全球推广她这一套观念。从那年起一直到本书出版的1996年,在长达四分之一以上的世纪里,她除了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充实和改进外,并且不断在全球各地演讲、上课、开发电脑软体和录影带课程。为了她的「金字塔原理」,这份投入和执着的精神令人钦佩。
显然作者这种不断精进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已获得普遍的肯定和接受,这套思维模式已被接纳为一种顾问谘询业的专业标准;尤其本书在大陆被期许为,帮助中国企业「登上管理高原」的一套功夫。
探讨「思考」的热潮
事实上,近年出版界也出现了一股探讨「思考」问题的热潮,其中除了大前研一所撰写的《思考的技术》和《创新者的思考》两书已为人所熟知外,还有华顿学院资深教授温德(Jerry Wind)与前花旗集团科技长库克(Colin Crook)合着的《超凡的思维力量》,以及同样出身麦肯钖人的雷索(Ethan Rasiel)与费加(Paul Friga)根据他们的体验撰写《麦肯钖的专业思维》这本书,凡此等等都是环绕在「思考」这一核心问题上。
以上这些书主要是针对企业界人士的需要而写作,这一热潮可说是其来有自。一方面,企业界感觉到,多年来培育管理人才的摇篮──世界上风行一时的企管学院──所教给MBA学生的,愈来愈倾向于经营功能知识,如财务、行销、资讯、人力资源等等,而忽略了在这种专门功能背后真正产生效果的共同要素──管理和决策──或且说是更深一层的思考要素。另一方面,企业界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包括科技发展、全球化潮流、高龄化人口、能源和全球暖化等等,究竟会给企业带来哪些机会和危机,也不是仅凭数字和研究报告所能解答,更必须经由「思考」才能形成定见和决策。因此,不管是站在客观或微观立场,人们发现,什么样的思考模式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答案。
有如一部「步兵操典」
在这方面,坊间众多书籍可说是各自以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企图提供企业不同的协助。以本书而言,乃是企图将作者所发展的这一套「金字塔原理」中的逻辑法则,应用到「思考」、「解决问题」、「写作」与「表达」四个层次上;相较而言,这本《金字塔原理》,切切实实地告诉读者如何逐步操作和演练,有如一部步兵操典。这是本书的特色,也是来自作者经过缜密思考和多年丰富顾问生涯的结晶。
不过,在此所必须指出者,本书所强调的,如书名所揭示,乃在于思考中的逻辑要素,但是如何将思考的结果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还要加入其他要素,那就是像专业、直觉和胆识等这些属于组织感性和道德层次的要素。事实上,人们在思考的背后和过程中,都免不了受到这些因素的支配。自此观点,逻辑思考有如一把利?,至于怎么好好运用这把利?,还要看它操在谁的手上,又用在什么场合和目的上,不过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这本书的范围了。
我是一个喜欢深度思考的人,但有时候会陷入“想太多”的困境,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想法,却很难把它们变成清晰的文字,更不用说形成一篇有逻辑、有深度的文章了。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思考是“碎片化”的,而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培养思考、写作能力”这几个字,让我觉得它可能能够帮助我连接这些碎片,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我非常好奇书中会提供哪些“自主训练”的方法,是像解谜一样,一步步引导我去发现问题的核心,还是像搭建积木一样,让我学会如何将不同的思考模块组合起来。我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帮助我克服“完美主义”的障碍,让我敢于开始,并且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最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体会到思考和写作的乐趣,而不是将其视为一项枯燥的任务。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那些讲“方法论”的书籍,一开始是有些保留态度的。很多时候,它们会给人一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感觉。然而,这本书的书名——“自主训练宝典”——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和实用性。它没有直接承诺给你一个“魔法棒”,而是强调“自主训练”,这让我觉得它更贴近现实,更能激发我的内在动力。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提供一系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练习,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去体会、去领悟。我渴望看到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不同情境下的思考和写作过程的剖析,让我们看到理论是如何应用于实践的。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方法,最终形成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思考和写作模式。
评分我是一位刚步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在工作中,清晰的表达和有条理的汇报至关重要。我经常发现自己在写邮件、写报告的时候,虽然心里明白要表达什么,但下笔时总是显得杂乱无章,抓不住重点,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表达不清而耽误工作。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系统的框架,让我能够将零散的想法梳理清楚,并且能够以一种让别人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结构化思维”的讲解,比如如何搭建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如何找到核心论点,以及如何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同时,我也希望能学到一些关于“精准用词”和“有效沟通”的技巧,让我的文字不仅仅是有条理,更是能够直击要点,打动人心。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写作能力,更是为了能在职场上更加自信地发声,赢得更多的机会。
评分我一直相信,好的思考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好的写作能力则是影响力的载体。这两者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就像硬币的两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高层次思考和写作的大门。我设想,书中可能会介绍一些源自经典理论的思考模型,并且会提供大量实操性的训练方法,让我们能够通过反复练习来内化这些知识。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让我能够更敏锐地发现问题,更深入地分析原因,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教会我如何将这些深刻的思考转化为清晰、有力量的文字,让我的观点能够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学习工具,更是一种对自我潜能的探索和挖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金字塔的剪影,立刻让人联想到神秘、智慧与力量。我一直对个人成长和提升能力的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思考和写作方面。我常常觉得自己在表达观点时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谨,有时候甚至会陷入思维的泥潭。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名时,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打破思维定势,学会如何更有效地组织我的想法,并将它们转化为流畅、有说服力的文字。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让我能够逐步掌握那些让思考和写作变得更轻松、更高效的“秘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我更希望它能成为我自我提升旅程中的一个重要伙伴,陪伴我走过那些曾经觉得困难重重的时刻,让我看到自己能力上的飞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