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就像是一个威力强大的台风,罹病时,受到影响的不只是本身的生活作息和心情,更扩及到家人和朋友,牵连层面甚广,故忧郁症的治癒是全方位、是需要面面俱到的。
本书以中西医的观点出发,剖析此症的发生、治疗方法、预防方式,企盼读者能从书中找到面对忧郁症的正确态度,更可以得到克服忧郁症的勇气!
系列特色
.旧系列重新规划
.一病一书
.针对同一种疾病就中西医的观点,提供病患和病人家属完整的思考与治疗模式
.提供的案例为门诊和住院常见的病例
编审委员
本系列编审委员均为各大医院院长或专科主治医师
封面文案
忧郁症的风暴席卷全球!
世界卫生组织预言,二十一世纪,忧郁症将成为人类重大疾病。
如何才能度过情绪低潮?
中、西医不同领域的精神科专家,
帮助你寻求生命中的解答!
作者简介
陈志根
.现职
长庚医院精神科副教授兼基隆院区主任
.学历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医学研究所博士
阳明医学院医学系学士
.经历
省立花莲医院小儿科医师
台北市立疗养院精神科医师
江原麟
.现职
台北与基隆长庚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中华沟通分析协会常务理事
.学历
国立阳明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学士
长庚大学行为科学研究所临床心理学组
.经历
嘉义基督教医院内科住院医师
台北市立疗养院精神科住院医师
台北市立疗养院精神科总医师
中华沟通分析协会理事长与监事
.个人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chiang-yuanlin
林文胜
.现职
万芳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学历
台北医学院药学系药学士
中国医药大学学士后中医系医学士
.经历
台北市立中兴医院中医科医师
台北护理学院推广教育中心教师
Part 1 西医部分
[绪论] 彻底了解忧郁症
灵魂深处的八爪章鱼3
忧郁与忧郁症4
由生物—心理—社会多层面了解忧郁症7
[症状] 不可忽视的警讯
精神状态的异常11
忧郁症候群15
忧郁症的生理现象17
[病因与危险因子] 忧郁症从哪里来?
病因21
危险因子27
[诊断] 专业的综合诊断
精神科医师的第三只耳朵30
鑑别诊断32
病因诊断37
[治疗] 克服恼人的忧郁症
药物治疗39
电气痉挛治疗41
光疗法43
均衡饮食与改善生活习惯45
活动安排49
心理治疗50
认知治疗51
家庭及婚姻治疗52
住院治疗53
[预防与保健] 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建立相关的知识与风险意识55
大脑器官的基本保养56
培养健康的人格57
务实的乐观态度和信念59
良好的人际关系60
积极地处理情绪压力61
[预后] 正确的预后观念
治疗预后65
预防复发68
[风险] 提高警觉,密切观察
自杀是沉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71
自杀的危险因子72
自杀的评估72
自杀的预防76
[诊疗室报告] 小心!忧郁症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预防复发81
临床Q&A86
参考书目95
Part 2 中医部分
[绪论] 你忧郁吗?
罹患率女性大于男性99
病源在脑部100
[中医观点] 认识忧郁症
解读病因103
病理分型107
临床特性111
诊断分类112
[诊疗室报告] 转个念头,人生会更好
辨症施治,对症下药123
临床Q&A125
参考书目136
老实说,我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脑海里就浮现出很多疑问。中西医会诊?听起来像是要把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硬凑在一起。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很多疾病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的医学模式来解释,特别是像忧郁症这样复杂的病症,它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影响。我曾经接触过一些宣称“包治百病”的另类疗法,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甚至还有一些副作用。所以,对于这种“会诊”的概念,我持谨慎但又充满好奇的态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扎实的理论基础,说明为什么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忧郁症方面会有其独到的优势。比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西医的仪器检查,有没有可能互为补充,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在治疗方案上,中医的针灸、草药,与西医的抗忧郁药物、心理咨询,是如何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疗效?有没有一些研究数据或者临床试验来支持这种结合的有效性?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而不是流于表面。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人类的身体和心灵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尤其是在面对像忧郁症这样影响深远的疾病时,单一的治疗角度往往显得不足。我对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理念非常认同,但同时我也清楚,现代医学在诊断和治疗某些急性或严重的状况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这本书的名字《中西医会诊-忧郁症(二版)》立刻就吸引了我,因为它似乎提供了一个将两者融会贯通的视角。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将会如何具体地阐释“会诊”的概念,是单纯的介绍两种疗法的优缺点,还是真正地在实践层面找到了协同合作的可能性?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例如,在面对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忧郁症患者时,中西医的介入顺序和侧重点会有哪些不同?有没有一些可以居家自我调适的方法,同时兼顾了中医的养生理念和西医的心理疏导技巧?我也很关心“二版”的更新内容,是否加入了一些关于最新医学研究进展,或者更具时代特色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忧郁症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启发,让我对忧郁症的治疗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我对忧郁症的认识,大多来自于媒体报道和一些科普文章。我知道它不是简单的“想不开”或者“情绪低落”,而是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情绪、行为,甚至身体健康。我身边也有家人曾经经历过一段抑郁的时期,那时候真的感觉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本书的标题“中西医会诊-忧郁症(二版)”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暗示了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思路。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让那些正在与忧郁症抗争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家人朋友,能够获得一些有用的指导。比如说,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不同类型忧郁症的特点,以及对应的中西医治疗方案?有没有一些心理调适的技巧,结合中医的养生之道,帮助患者走出阴霾?我对中医的食疗和穴位按摩很感兴趣,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针对忧郁症的食谱或者按摩手法,那将是非常实用的。另外,第二版的更新,也让我期待它能包含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治疗理念,让这本书更有时效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那种淡雅的蓝色搭配着中西医的标志,给人一种沉静又充满希望的感觉。我一直对忧郁症这个议题很关注,不只是因为身边有朋友受到困扰,也因为觉得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但常被误解的心理状态。我个人对中医疗法一直抱有好感,觉得它着重于整体调理,可能对身心的平衡有很棒的帮助,但同时我也非常尊重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立刻就被吸引住了。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将这两种看似不同的体系融会贯通,来解读和治疗忧郁症。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生活化的建议,让读者能够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比如,中医是如何辨证治疗忧郁症的?西医又有哪些最新的药物或心理治疗技术?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跨越中西医界限的实用方法,让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有更多的选择和信心?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评分作为一个对健康议题比较关注的读者,我经常会主动去寻找关于各种疾病的深入了解。忧郁症作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精神健康问题,其治疗方法也日新月异。我一直认为,单一的治疗模式往往难以应对复杂的病情,因此,当我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这本《中西医会诊-忧郁症(二版)》时,我的好奇心被极大地激发了。我猜测,这本书的作者们一定是对忧郁症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尝试将不同医学体系的智慧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中西医在诊断上的互补性,例如,中医的脉象、舌苔是否能为西医提供额外的线索?西医的脑成像技术又如何帮助中医理解病机?在治疗层面,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中药、针灸、心理疗法、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如何有机结合,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有没有一些成功案例的分享,来印证这种会诊模式的有效性?同时,我也想了解,这本书在“二版”的更新中,是否加入了更多关于生活方式调整、情绪管理方面的建议,让读者能够从多个维度改善身心健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