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拥有国家高考谘商心理师的证照、谘商与辅导的博士学位,以及台湾艺术治疗学会专业会员的资格,也是国内少数接受过完整教育剧、社会剧、心理剧导演训练之谘商师,拥有丰富之戏剧治疗与艺术治疗实务工作经验。
书中内容丰富充实又不失轻松活泼,含许多来自临床实战经验和私房疗方的慷慨分享,以及丰富的美术作品图片,乃作者多年来累积自教学与实务经验之精华,不论是教师、学生或实务工作者料应皆能从中受惠。
以「人本(Person-centered)」和「超个人(Trans-personal)」心理学的观点来探讨艺术治疗,主张「创作本身即具疗效」;书中的文字内容与书写风格均传递艺术治疗之本质。
内含整32页彩图,为作者实务经验中累积分享之作品,并加以主题性地整理,读者能获得更深刻的启发。
第1章 艺术治疗的奥祕
艺术治疗的意涵
艺术治疗的五种类型
第2章 艺术治疗的疗效因子
艺术治疗的效益
辨识艺术治疗的效益
艺术治疗的疗效因子
第3章 艺术治疗的疗癒之道
开启直观创作的新领域
依随「自性」的自癒路径
第4章 艺术治疗师的角色与功能
艺术治疗师的角色
艺术治疗师的功能
第5章 艺术治疗的活动
艺术治疗活动的功能
艺术治疗活动的结构
艺术治疗活动的产出
第6章 启的技术──光启梦边缘
第7章 承的技术──持续向内的旅行
第8章 转的技术──脱困与破冰
第9章 合的技术──安在家中
第10章 艺术治疗案例精选
第11章 艺术治疗的场域
物理空间与心理场域
尝试到户外──大自然的艺术疗癒法
第12章 艺术治疗的伦理
自我与专业之间的调和
治疗师的自我觉察
艺术治疗师的专业觉察──「艺术治疗自身」的优势与限制
艺术治疗的伦理议题
第13章 新世纪新趋势──超个人取向的艺术治疗
当「超个人心理学」遇见「表达性艺术治疗」
超个人艺术治疗的三个阶段与活动例举
超个人艺术治疗的四重圆旋律
第14章 超个人艺术治疗应用实例(以老年族群为例)
超个人艺术治疗在老年族群之应用
超个人艺术治疗的三个阶段与活动例举
艺术治疗用于老年族群应注意事项
附录一 「艺术治疗」学生心得分享
附录二 延伸阅读
這本《藝術治療──身心靈合一之道》,真的讓我耳目一新。我一向對心理學和心靈成長類的書籍有些抗拒,總覺得它們講的道理都大同小異,而且有些作者總是很喜歡用術語,聽得我一頭霧水。但這本書很不一樣。作者的語言非常平實,而且很有同理心,讀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它不是那種會把你推到懸崖邊,然後跟你說「跳下去就對了!」的書,而是像一個溫柔的朋友,輕輕地拉著你的手,引導你走進一個充滿可能性的空間。 我特別喜歡書中探討的「身心靈合一」這個概念,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把身體、心靈和靈魂分開來談,好像它們是獨立的個體。但這本書透過藝術治療的視角,告訴我們其實它們是緊密相連的,甚至可以互相影響。像是書中提到的,當我們身體緊繃時,我們的思緒也會變得僵化;而當我們能夠透過創作釋放內心壓抑的情緒時,身體也會隨之放鬆。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發現自己常常忽略了身體的訊號,只顧著埋頭苦幹,結果搞得自己身心俱疲。 書中分享的許多個案故事,都非常真實且感人。我被一位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女性的經歷所打動,她在藝術治療的過程中,透過一次次的塗鴉和塑形,慢慢找回了對自己的肯定,也學會了如何愛自己。這讓我聯想到自己生活中也常常會出現的自我懷疑,書中提供的藝術治療方法,讓我看到了一條可以嘗試的道路,不必依賴外來的肯定,而是可以從內在建立自信。 而且,作者對於藝術的定義也相當廣泛,不只是繪畫,還包括了黏土、拼貼、甚至是簡單的肢體表達。這讓我覺得藝術治療的門檻非常低,不需要有什麼特殊的才華,只要願意打開自己的心,就可以開始。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嘗試著利用身邊的素材,隨意塗鴉,雖然畫得很拙劣,但過程卻意外地療癒。我發現,當我專注在創作時,那些煩惱和壓力好像就暫時被拋諸腦後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平靜和專注的感覺。 總的來說,這本書就像是一扇窗,為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如何透過藝術這個看似簡單的媒介,去連結自己的身心靈,去尋找內在的平靜與和諧。我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在生活中感到迷惘、壓力大,或者只是想更了解自己的人,相信你們也能從中獲益。
评分拿到這本《藝術治療──身心靈合一之道》時,我其實是抱著一種既期待又有點擔憂的心情。期待的是,身為一個長年受壓力困擾,常常覺得自己身心失調的上班族,我渴望找到一種能讓我真正舒緩、連結內在的方法。憂慮的是,過去嘗試過一些看似「心靈成長」的課程或書籍,往往流於空泛的口號,或是過度強調某一種特定的宗教或哲學觀點,反而讓我感到更疏離。 翻開書的第一頁,就被作者溫柔而堅定的文字所吸引。他沒有一開始就拋出艱澀的理論,而是從非常生活化的經驗談起,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自覺的焦慮、身體的緊繃、與人連結的困難等等。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的「藝術治療並非要你成為藝術家」,這句話立刻消除了我對自己「沒有藝術天份」的顧慮。作者強調的是透過創作的過程,去探索、去表達,去感受,而不是追求結果的完美。這讓我感覺到一種被理解的釋然,原來藝術治療不是一項需要門檻的技能,而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途徑。 書中有很多引人深思的案例分享,讓我看到了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透過藝術治療找到內在的平靜與力量。我特別被一個關於如何處理童年創傷的例子打動,作者引導個案透過繪畫,將那些難以言說的情緒具象化,進而學會與之共處,甚至療癒。這讓我不禁回想起自己過去一些被壓抑的記憶,以前總覺得它們像揮之不去的陰影,但書中的方法讓我覺得,也許有辦法可以讓這些陰影變得柔和,甚至轉化成養分。 閱讀過程中,我嘗試著書中提供的一些簡單練習,例如畫出自己此刻的感受,或是用色彩來表達內心的狀態。起初會有點不知所措,但隨著不斷的嘗試,我發現自己開始能夠捕捉到一些之前被忽略的細微情緒。最讓我驚喜的是,在某次繪畫過程中,我突然湧現出一個長久以來被我遺忘的夢想,那一刻的喜悅和清晰感,讓我感覺像是找回了失落的自己。這本書讓我明白,藝術治療不只是在畫室裡進行的,它其實可以融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成為我們與自己連結的一種方式。 總之,《藝術治療──身心靈合一之道》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又像是一次溫柔的陪伴。它沒有給我速成的答案,也沒有強加給我任何觀念,而是引導我去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去發現那些潛藏的力量。我開始感受到,原來「身心靈合一」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可以透過這樣一種充滿創意與愛的途徑,一步一步去實現的。我會把它推薦給所有在這個紛擾世界中,渴望找回內在平靜和連結的朋友。
评分我對《藝術治療──身心靈合一之道》這本書的看法,其實有點出乎意料。我一直以為藝術治療是屬於專業人士的領域,或是需要某種天賦才能進行的。但這本書卻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讓我看到,藝術治療其實可以是一種非常生活化、非常普羅大眾都能夠參與的自我探索和療癒方式。 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沒有使用艱澀難懂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去描述藝術治療的理念和實踐。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身心靈合一」的闡釋,它不是一種抽象的哲學概念,而是透過具體的藝術創作過程,來實現身、心、靈的整合。書中提到,有時候我們的身體會替我們說話,而藝術,就是一種讓身體「說話」的語言。這讓我聯想到自己常常會有莫名的身體不適,卻找不出原因,作者的觀點讓我開始思考,會不會是我的情緒出了問題,而我的身體正在替我傳達訊息。 我非常喜歡書中分享的許多案例,它們都非常真實,而且充滿了療癒的力量。我被一個關於如何透過雕塑來處理憤怒情緒的案例深深吸引。作者引導個案用黏土來塑形,將那些無法言語的憤怒具象化,然後再透過釋放和轉化的過程,最終達到情緒的平靜。這個過程聽起來就充滿了智慧和力量,讓我看到藝術治療的潛力,能夠幫助我們處理那些深埋內心的負面情緒。 而且,書中提供的一些藝術練習,都非常簡單易行,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技巧或昂貴的材料。我嘗試過書中關於「畫出你的安全空間」的練習,用簡單的色鉛筆畫出我心中最安全、最舒適的地方。在畫的過程中,我竟然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和安定,彷彿真的進入了那個空間。這讓我意識到,藝術治療不只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能夠讓我們與自己建立深刻連結的途徑。 總結來說,《藝術治療──身心靈合一之道》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內在世界的大門。它讓我看到了藝術的無限可能性,以及它在身心靈療癒方面的巨大作用。我會把它推薦給所有渴望尋找自我、療癒創傷、並實現身心靈和諧的人,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從中獲益匪淺。
评分對於《藝術治療──身心靈合一之道》這本書,我的感受非常複雜,但總體來說是正面的。作為一個在生活中不斷尋找意義和出口的人,我嘗試過許多方法,有時成功,有時卻更加迷失。這本書的出現,像是一股清流,沒有過多的理論堆砌,也沒有空泛的承諾,而是用一種非常務實且充滿人文關懷的方式,引導讀者進入藝術治療的世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將藝術治療描繪成一種神奇的萬靈丹,而是強調它是一個過程,一個探索的旅程。他鼓勵讀者帶著好奇心和開放的心態去體驗,去感受,去發現。我記得書中有提到,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畫畫,但實際上,是畫在「畫」我們。這句話讓我非常震撼,因為它點出了藝術治療的核心——它不是為了創造一件藝術品,而是為了透過藝術的過程,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狀態。 書中對於「身心靈合一」的詮釋,也讓我受益匪淺。以往我總覺得這是一個很高深的哲學概念,遙不可及。但作者透過藝術治療的實踐,將其變得具體而可行。他闡述了如何透過身體的律動、色彩的表達、符號的連結,來整合我們被割裂的感受和思緒。這讓我意識到,我們平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心」的困擾,其實很多時候也與「身」的狀態息息相關。 我特別欣賞書中提供的各種練習和引導,它們非常實用,而且適合不同程度的讀者。即使是像我這樣,自認為沒有什麼藝術細胞的人,也能夠跟著書中的步驟,去進行一些簡單的創作。我曾嘗試過書中關於「描繪你的情緒」的練習,用顏色和線條去表達我當時的煩躁感,過程中我竟然發現,隨著我手中的筆不斷移動,那些煩躁感好像也隨著顏色和線條一起流動,最後平靜下來。這種奇妙的體驗,是言語難以形容的。 這本書就像一個溫和的嚮導,引導我重新認識自己的內在世界,並學會如何與之和諧相處。它讓我明白,療癒並非一蹴可幾,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而藝術治療,正是這個過程中最有力的助推器。我真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渴望在紛亂的生活中,尋找一份寧靜、一份連結,以及一份自我成長的人。
评分《藝術治療──身心靈合一之道》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心靈的盛宴。我平常就是一個很喜歡閱讀各種心靈成長類的書籍的人,但很多時候,讀完之後雖然覺得有道理,卻很難真正落實到生活中。這本書卻不一樣,它不僅僅是給予我知識,更像是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讓我開始去實踐,去體驗。 作者的文筆非常細膩,他能夠精準地捕捉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那些難以言說的感受,比如隱藏在笑容背後的疲憊,或者在忙碌中迷失的自我。他用一種極具共情力的方式,引導我們去探索這些內在的聲音,而藝術治療,就成為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溝通橋樑。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書中提到,我們的大腦有時候會欺騙我們,但我們的身體和創作卻不會。這句話真的讓我豁然開朗,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因為過度思考而陷入困境,卻忽略了身體本身就攜帶著我們最真實的訊息。 書中關於「身心靈合一」的論述,也讓我對這個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以往我總是認為,身體、心靈和靈魂是三個獨立的部分,需要分別去處理。但作者透過藝術治療的實踐,清晰地展示了它們之間的緊密聯繫,以及如何透過藝術這個媒介,將它們整合起來。我讀到一個關於如何透過繪畫來處理失落感的案例,作者引導個案用色彩和線條來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以及那份空虛感。這個過程讓個案能夠安全地宣洩情緒,並且在創作中找到一種新的連結方式。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具體可操作的練習,讓我能夠在閱讀的同時,就開始進行自我療癒。我嘗試了書中關於「繪畫你的內心風景」的練習,在畫紙上隨意揮灑,結果意外地讓我發現了自己內心深處一直渴望的平靜。那種感覺,就像是壓在心頭的石頭被挪開了一樣,讓我感到無比輕鬆。這本書讓我明白,藝術治療不只是一種治療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與自己和諧共處的方式。 總之,這本書是我近年來讀過最觸動我心靈的書籍之一。它用一種溫柔而充滿智慧的方式,引導我走上了一條自我療癒和成長的道路。我極力推薦這本書給每一個渴望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尋求內在平靜和力量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