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最佳实务
----第四代企业的价值驱动优势
商业模式演进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代贩售产品或服务,接着是技术或消费利益,第三代则是品牌。
而最新近的第四代强调的是「价值」驱动的营运模式,即以特定消费族群所重视的价值,特别是文化、社会、环保、永续等,激发消费者的感动与共鸣。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事实上就是第四代企业的全方位展现。本书透过全面性的研究,加诸搜罗全球重大案例,提供读者参研并资转化运用。
企业社会责任,一般是指企业能符合、甚至超越社会大众对企业在法律、道德、商业营运方面的期待水准,并以日常生产、行销、人资、研发、财务投资等营运资源与行动,协助促进社会正面发展。
导入企业社会责任更可显着提升企业营运竞争优势。愈来愈多的企业营运调查分析资料证实,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可大幅提昇经营绩效,降低营运成本,更可开拓多元的增资优势及形象溢价,也可增加销售与顾客的忠诚度、更可提高员工满意度与生产力。
本书以企业在消费、採购、资本三大市场可能面临的市场压力及诱因切入,并以相关调查及系列案例陆续说明,协助企业决策者掌握企业责任策略观念及应用架构,管理预防危机,提昇经营绩效及企业价值。
作者简介
钱为家
政治大学EMBA、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曾任经济日报採访中心记者、创势公关顾问公司总经理、台湾国际奥比斯基金会董事暨执行长、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室副总经理等职务。拥有大中小型企业以及非营利组织管理、行销拓展、资源整合及危机管理的整合作业经验。
推荐序一
企业公民与营运竞争力的甜蜜交叉点╱温肇东
企业为什么要花大钱承担起社会责任?看似多余的财务成本降低了经营绩效以及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作者从企业经营的反思出发,积极看见企业营运所处的环境挑战,更巨细靡遗地借助成功个案来证明善尽企业社会责任所诱发的市场价值。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并非是永远不会交集的平行线,有前瞻性的企业经营者应能从本书深刻理解新兴企业运用「社会创新」以及「导入社会责任」,如何驱动市场开发并且创造营收。当然,你也能看到企业忽视社会责任所引起的舆论压力与经营危机。
电影「血钻石」讲述内战频繁的非洲军阀,为了争夺与控制钻石矿以获取大量利润购买军火,与钻石商联手採矿,并强迫无辜的孩童採矿。尽管这不是一部打击钻石产业的电影,但或多或少点出了见证爱情的精品恐是个血腥钻石的道德疑虑,人道议题也让国际珠宝市场受到销售影响,更使得联合国通过钻石产地认证机制的决议案,参加认证机制的国家同意禁止处理与买卖未获认证的钻石原石,希望借此切断血腥钻石输出的管道。如果企业未能看清社会舆论的风向球,事后的经济损失恐怕是个未知数。
类似个案在各个产业都会发生,运动用品大厂耐吉(Nike)被非营利组织指控廉价僱用童工,是个「血汗工厂」;连锁速食店龙头麦当劳(McDonald’s)被绿色和平组织追查,饲养鸡只的大豆来自于砍伐雨林而改种大豆的农田,抗议「每炸一个麦克鸡块就有12个足球场大小的雨林被剷平」。公平咖啡、公平贸易的倡导者对大规模农作的生态疑虑,同样指涉了红茶茶叶、咖啡豆等农作物的生产生态,也迫使全球最大品牌立顿红茶(Lipton)积极透过雨林联盟的认证以确保环境生态保护、农场社区的经济与福利,因为厂商相信这么做能够让消费者觉得更好,也预期茶叶价格能够高出一成。消费者在购买思考的背后越来越明显地纳入一些社会价值,希望「看看标签背后」,成为爱护地球、关怀社会的消费者。因此,若能在品牌管理中融入企业社会责任将能够差异化品牌,强化消费者忠诚度,甚至是投资者。
企业社会责任所达成的形象溢价不仅表露在原物料与产品生产上,更有效于人力资源。在员工关系的管理上是否有完善的内部沟通、培训与员工福利,将决定该企业是否成为职场人才愿意牺牲奉献的地方。国内、国外的杂志每年都会公佈最佳企业雇主的排行榜,这是职场新鲜人或是跳槽员工的重要依据,企业名声越佳,更容易吸引高人力素质的员工前来应征,相同薪资的人事聘用却能招募到更高品质的员工。单靠优秀人才,企业竞争力明显地胜出别人一大截。
企业社会责任所带来的企业形象在生产连结与市场竞争中,不只是潜藏地、隐性地回报,在IBM《2008全球CEO调查》中的结论之一便是「企业社会责任并非只是乐善好施,全球高阶管理者已经逐渐重视一一体现社会责任的机会,积极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经营策略的思维当中,借由彰显与众不同的商品与服务,符合消费者对于社会与环境的更高期待。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不是组织竞争力的威胁,而是一个绝佳机会」。作者钱为家是政大EMBA毕业,其论文就进行与此一议题有关的研究,旁征博引,几乎网罗了所有相关的资料,并归纳成一个相当有架构的章节逻辑。希望您能从本书的阅读体验中,找寻企业公民与营运竞争力的甜蜜交叉点。
推荐序二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原罪,而是活水!
朱立伦
当劳工与民众向大企业怒声抗议或群体抗争时,最常见的一句口号标语是:要求企业善尽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彷彿已成为大企业的原罪。
美国传统观念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比较像是一种慈善行为,认为企业营利之余,除依法缴税外,应捐献部分回馈社会,而且,既是回馈社会,就不应企图从施与中获取利益。随着时代潮流的演进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定义,也有了新的发展。欧洲企业思想观念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尤指对社区及环境的责任),和行销与管理一样,是企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善尽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与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及永续的环境。因此,善尽社会责任,不再是企业的原罪,而是活水!
以生产日用品闻名的荷商联合利华公司(Unilever),高举「生机活力」(Vitality)作为企业精神标语,不断投入支持社会公益及永续环境的各项活动,从而建立其公益品牌及友善环境商品形象,提升企业及品牌营运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因善尽社会责任而成功创造财富的千百例证之一。
我的高中同学钱为家先生,长年来担任企业高阶管理,关注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相关议题,有鉴于目前华文世界较缺乏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导论专书,故特用心过泸、分析、摘要散落在全球网际网路中的庞杂资讯,汇整出可供产业界、非营利组织及政府部门参考应用的重要概念与案例。这本应运而生的好书也体现了网路时代动态阅读的学习模式,书中所提到的主要调查、案例及报告都可以链结网页延伸阅读或取得更新版本。
政府资源有限,民间力量无穷;我非常感谢许多企业愿意担负起社会责任,以行动或公益捐赠等方式协助桃园县政府推动多项政策,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共襄盛举。我相信唯有民间与政府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善尽社会责任,才能有效降低总体社会成本,提昇社会整体效益。
我一直对企业社会责任(CSR)抱有高度的兴趣,尤其是在台湾这样,社会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环境下。然而,真正要将CSR落到实处,却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市场上关于CSR的书籍不少,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是过于宏大,与我们实际的企业运营相去甚远。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一股清流。它从“实务”出发,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安排上,能够循序渐进,从基础的CSR理念,到如何制定CSR战略,再到如何进行项目实施和效果评估,都涵盖得非常全面。书中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CSR实践案例分析,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企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如何保障员工权益”、“如何与社区建立良好关系”等议题的探讨。这些都是当下台湾企业面临的紧迫挑战,而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既有国际视野,又结合了台湾本土的实际情况,非常具有参考价值。我感觉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引导我思考,如何将CSR真正融入企业的DNA,让它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直击人心,《企业社会责任实务全书》,这“实务”两个字,正是我们许多企业经营者在实践CSR过程中最渴望获得的。我一直认为,CSR并非遥不可及的道德高地,而是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为了可持续发展而必须进行的战略布局。然而,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复杂的流程和不确定的回报所困扰。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CSR的框架和理论,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环节,提供了细致的操作指南。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部分,这在台湾的商业文化中尤为重要。如何与员工、股东、客户、供应商、社区,乃至政府有效沟通,将他们的诉求纳入企业的决策考量,是CSR成功的关键。书中给出的案例,有大型企业的成功经验,也有中小型企业的创新实践,这些多样化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此外,我还在书中看到了许多关于“价值链上的CSR”的探讨,这让我意识到,CSR的实践不应局限于企业内部,更应该延伸到整个价值链,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售后服务,都应该体现企业的责任担当。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认知升级。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如何将“企业社会责任”这四个字付诸实践的书籍,而《企业社会责任实务全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在台湾,我们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对社会的贡献,但很多时候,企业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步骤。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从理论基础到具体的实践方法,都讲解得十分透彻。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建立企业CSR的战略规划”以及“如何与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部分。这些都是CSR成功的关键要素,而书中提供的案例和建议,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如何将员工的志愿服务活动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相结合,以及如何通过透明的报告机制来增强公众的信任度,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我们如何去做,更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让CSR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阅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与一群经验丰富的CSR专家在交流,他们分享的实践经验和独到见解,对我来说是无价的。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简直是给还在企业社会责任(CSR)这块摸索的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之前总觉得CSR是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听起来很“大”,但具体到操作层面,又像是在雾里看花。特别是我们这种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既要顾及公司营运,又要落实CSR,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也不知道哪些是真正有价值、能带来正面影响的实践。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切切实实地从“实务”二字出发,提供了大量可行的案例和方法。阅读过程中,我尤其关注书里提到的一些“接地气”的CSR项目,比如如何通过优化供应链来减少碳足迹,如何与当地社区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以及如何将员工的社会参与度转化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内容对于在台湾这样多元化、注重人情味的社会环境中经营的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个交流平台,让我们看到其他企业是如何克服困难,将CSR融入核心战略,并且取得商业和社会双赢的。它帮助我重新审视了CSR的意义,不再是纯粹的“成本”,而是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吸引人才、增强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投资”。
评分在现今这个强调永续经营和企业公民责任的时代,一本能够指导企业真正落实CSR的书籍,简直是及时雨。《企业社会责任实务全书》这个书名就非常吸引人,它明确地告诉读者,这本书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教我们“怎么做”。作为在台湾经营的企业,我们深知,CSR的实践需要结合本地的社会文化和法律法规。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引用了国际上的通用标准,也融入了许多台湾本土的成功案例和挑战。我阅读时,最吸引我的部分是关于“企业如何通过创新来驱动CSR”以及“如何衡量CSR的经济效益”的章节。很多时候,我们担心CSR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证明,有效的CSR实践,不仅能提升企业形象,还能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例如吸引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或者降低运营风险。书中对于不同产业CSR实践的深入分析,也让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比如科技业、制造业、服务业在CSR方面的侧重点和可行路径。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CSR的价值,并指导我们如何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