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想的 蔡国强

我是这样想的 蔡国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当代华人艺术家中,创作题材与形式如此直接但充满矛盾与困难,同时又带给观者和参与者极大震撼与不安,跨界能量、作品的规模、动员的人力物力如此庞大却可以清楚地掌握统一的,或许除了「蔡国强」这个名字之外,实难作第二人想。

  但饶是这样的国际级艺术家,或所谓的「世界百大创意人物」之一的蔡国强,也是血肉之躯啊(但他却能以对于偶然机遇的缜密计算、跨越社会与自然界域的视野,以及惊人的「想到就应该要做到的」艺术执念和行动力,让极具暴力破坏本质的火药与极纤质柔弱的纸张并存并对话),也有个朴实的出身以及充满温情与挂念的亲族故事;也曾经备受挫折轻视,缺乏自信……但他是走过来了,关键就在于他如何在自己的人生境遇中,不曾放弃地持续「发现自己」、发现艺术与自己人生的血脉关联。

  本书由知名作家杨照、资深媒体人李维菁执笔,生动无任何载道负担的笔调,除了呈现蔡国强独立但并不孤单身边充满启蒙者、支持者、追随者与志趣相投同伴的艺术追寻之路外,同时还原蔡国强既是人子也是人夫、人父的亲切形象(他也是他自己员工坦诚相待的老板),从他「信风水却不信算命」的自成一格宇宙观开始,溯忆奶奶、故乡泉州、求学时代、青春恋曲……从前种种;发现他「以万变应不变」关注瞬间灵光的当下实践观,以及他仍持续不断向未来开展的,以不可思议狂想与奇观冲撞各形各色文化符号的深沉幽默感。

  本书更收录多帧蔡国强提供的珍藏青少年时代照片,在那愤怒青年的飞扬发际以及稜曲分明的嘴角勾勒的,或许至今仍难以分明──是反覆不断喃喃质问「我是这样想的?」还是持恆笃定的意志跋涉,「我是这样想的。」

作者简介

杨照

  本名李明骏,1963年生,作家、文化评论家。台湾大学历史系毕,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曾任教于静宜与政大等校中文系、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并长期担任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2009年任《蔡国强  泡美术馆》大展总顾问。

  现任《新新闻周报》副社长兼总主笔。曾任职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明日报》总主笔、许信良办公室专案主任。曾在三立频道「八点大小声」、台北之音「台北话题」、大地频道「大地藏无尽」、东森ETFM联播网「1200领先开讲」、年代电视「探索台湾」等节目担任主持人,现为News98新闻网「一点照新闻」与BravoFM91.3「阅读音乐」之节目主持人。

  1987年出版首部小说作品《莲花落》,着有长篇小说《大爱》《暗巷迷夜》《吹萨克斯风的革命者》,中短篇小说集《吾乡之魂》《独白》《红颜》《黯魂》《往事追忆录》《星星的末裔》《百年荒芜系列之一:背过身的瞬间》,散文集《军旅札记》《迷路的诗》《Cafe Monday》《悲欢球场》《场边杨照》《新世纪散文家:杨照精选集》,文学评论集《文学的原像》《文学、社会与历史想像──战后文学散论》《梦与灰烬──战后文学散论二集》《为了诗》等。

  1991年出版首部文化评论集《流离观点》,迄今共着有《异议笔记》《Taiwan Dreamer》等十余部,以及2009年最新重量级着作《理性的人》等。

  以《暗巷迷夜》获《中国时报.开卷周报》年度十大好书、《文学、社会与历史想像──战后文学散论》获选《联合报.读书人版》年度好书。曾获联合报小说奖、赖和文学奖、吴浊流文学奖、吴三连文学奖、洪醒夫小说奖、出版年度风云人物、吴鲁芹散文奖、文艺奖章「散文创作奖」等。

李维菁

  台大农经系、台大新闻研究所毕。长期投入当代艺术观察与评论,着有《程式不当艺世代18》、《文物名家鑑藏》、当代艺术大系《商品.消费》等。

艺术家简介

蔡国强

  ●世界上不可或缺的艺术家。──The New York Times
  ●蔡国强之名无所不在,英语读者们,快学会怎么用中文念「蔡国强」!──《华尔街日报》
  ●全世界最有创意的一百位人物」(2009)──美国商业杂志Fast Company
  ●世界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位人物──ArtReview(英国)
  ●香港佳士得艺术拍卖史上,当代华人作品最高成交金额
  ●纽约古根汉美术馆史上参观人数次高的展览:2008,蔡国强大型回顾展《我想要相信》

  1957年生于福建泉州,1981至1985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86年底赴日留学,进入国立筑波大学综合艺术研究室。1995年移居纽约并成立蔡工作室至今。

  曾获日本文化设计与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本尼斯(1995)、48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金狮(1999)、美国欧柏特艺术(2001)、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最佳装置作品及个展(2005)、第七届广岛奖(2007)、第二十届福冈亚洲文化奖(2009)等。

  蔡国强的艺术足迹几乎遍及所有国际大展以及着名的艺术殿堂,如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和现代美术馆、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巴黎的庞毕度当代艺术中心……等,主要火药草图及大型装置作品也为这些美术馆永久收藏;除了持续地成功实现多项规模宏大、跨越国界的艺术计划之外,也常将人类重要的庆典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当代艺术形式,如2008年北京奥运开闭幕式烟火演出等等。

  蔡国强随时充满好奇心,热切进行跨领域的突破,曾与科学家、服装设计师、建筑师、作曲家、舞蹈家、电影导演等各行各业顶尖人士合作。他的艺术表现涉及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当代最为前卫性的艺术范围,是国际当代艺术领域中最受瞩目和最具开拓性的艺术家之一。此外,蔡国强还是个别具创意的策展人,如策划2005年威尼斯双年展首届中国国家馆;更与其他重要国际级艺术家们合作,关注儿童和社会当代艺术教育,在世界各地实现一系列建立当代美术馆(MoCA,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的计划。

  和台湾人同样讲闽南语、拜妈祖的蔡国强,自认「和台湾的缘很深」。1998年首度来台举办《胡思乱想》个展后,又持续以《金飞弹》《广告城》《不破不立》《九二一的烙印》《风.影》等计画和作品,与台湾社会及文化艺术界对话。2009年,即将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行大型回顾展《蔡国强 泡美术馆》,并创作《海崃》等三件新作。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 你的风水没问题吗
1.1 形势宗与理气宗
1.2 少年时期与马列
1.3 怎样变成一位艺术家呢?
1.4 去日本
1.5 去美国
2 奶奶
3 火药与创作观
4 寂寞
5 与前辈艺术家的对话
6 艺术家vs当代艺术家
7 作品中的群众参与性,雅与俗
8 工作室团队
8.1 工作室团队──马文
9 失败的作品是无缘的梦中情人
10 策展人
11 女生
12 与台湾的缘分
13 艺术可以乱搞
14 我为我自己作品的分类和博物馆不同哪

图书序言

怎样变成一位艺术家呢?

蔡国强十多岁的时候,常常在早上起床的时候警告自己:「将来不要当上班族!」他觉得,变成了大人,过每天赶着几点上班的人生,那,这一辈子就太无聊了。

「不想当上班族是非常确定的,但是我现在一点也想不起来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立志成为艺术家的,或是说,究竟在人生哪一个确定的时间点上作了这决定?我一点也想不起来,只能说是顺理成章。」蔡国强说:「我年少时候感兴趣的东西,觉得好玩的事物,学校里学到的理论,我的家人与周遭的故事,一切的一切,最终不知不觉地汇流成一股力量,全部只为我成为艺术家这件事情服务。」

蔡国强小时候勤习武术,他学过气功,练过太极,学过搏击,同时他也爱拉小提琴。

练武术的时候他天天打墙壁、打树、打石头、打沙袋,用来训练拳力。手指头因而愈来愈肿,关节愈来愈硬。打到手指软骨都增生了。这么一来就很难同时拉小提琴了。

后来提琴老师对蔡国强下了最后通牒,要他在武术与小提琴中两者选一,要是想拉小提琴就别去练武术,想要练武以后就别来拉小提琴了。

这让他面临抉择,究竟是要练武还是拉小提琴?
拉小提琴这件事情对少年蔡国强有很大的意义。
对一个泉州少年来说,拉小提琴是一个重要的西化仪式。当时全中国除了马克斯主义外,任何来自西方的东西都是禁忌,大家都在劳动、钓鱼、游泳、打拳,做这些很中国的事情,小提琴是十足西洋的。
「我记得一个夜晚我打开家中的窗,拉奏着小提琴,便觉得彷彿那来自西方的风,顺着琴音飘了进来。少年时代的我觉得自己正在西化,感到满足陶醉。」

这份满足与陶醉却遇到了阻碍。
年纪愈大,开始了解自己音准有问题,音乐资质有限,要继续拉小提琴肯定是撑不住的。尤其后来见到波士顿交响乐团到中国演奏,让他很惊讶也很受伤。小提琴和交响乐到底是西方人的。「我突然发现自己毕竟离西方很遥远,于是很多事情自动有了选择。」

不拉小提琴,就继续练武吧。然而,接着学武术也出现了状况。
「我练过气功也学太极,但学到后来都无法真正专注。我又发现中国武术许多都是表演性的,就慢慢失去了兴趣。为了追求有用的武功,后来我改学搏击,但是我的个子高,体力又不好,颈部每次都被打到。」

然后他也写诗、写小说,也拍了武侠电影,作过各式各样的接触,然而「都不是自己能够耍到舒服的」。
只有艺术让他觉得自己是稳扎稳打的。

之前各式各样看起来没有成果、令人疑惑的尝试,却在艺术中成了美丽的养分。
比方说,武术理论中说的「借力使力,紧了要绷,慢了要松,不紧不慢才是功」,就成为蔡国强处理作品及人际应对的原则口诀。

而学拉提琴,了解音乐,让他开始思考东西文化的问题。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