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书中所收作品,其成诗年代从西元前十一世纪至西元前六世纪,前后约六百年,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等地。相传周王室有专人收集民间诗歌的制度,称为「採诗」,《诗经》中不少作品的辑集与这种制度有关。《诗经》本只称《诗》,至西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故称《诗经》。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诗》中本含有三千多首作品,后经孔子删定,存留三百零五篇,因此也被称为「诗三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焚烧了诸家典籍,不过《诗经》因为是韵文,易于传诵,所以得以保全,至汉代重新开始流传。传诗者共有四家:齐人辕固所传的叫《齐诗》,鲁人申培所传的叫《鲁诗》,燕人韩婴所传的叫《韩诗》,鲁人毛亨所传的叫《毛诗》。此四家之诗,原文与章节几无差异(个别字句因通假而不同,个别地方分章不同),对诗的解释则差别很大。自东汉郑玄为《毛传》作笺后,《毛诗》一系渐盛,其他三家则逐渐亡佚。现在的《诗经》,就是毛亨所传。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所谓「风」,据《毛诗序》所说,有「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之意。笼统言之,「风」就是某一个地方的民间歌曲。《诗经》中的《国风》,包括周南、邶风、卫风、郑风、齐风等十五个国家的民间歌曲,共一百六十篇。所谓「雅」,《毛诗序》训为「正」,即政,言王政之意。政有大小,故《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共一百零五篇。在风格上,《风》、《雅》、《颂》的区别很清楚。郑玄释「颂」为「容」,认为《颂》之诗歌主要是称颂圣德,其诗篇多属祭祀、祈祷、赞颂。《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
《诗经》的题材,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描绘婚姻与爱情的诗,这一类诗在《诗经》中数量最多,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是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二、鞭挞黑暗现实、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场景的诗,这一类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三、有关上古神话传说、英雄事蹟的诗,这一类诗成为我们了解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
《诗经》的三种主要创作方法是赋、比、兴,用朱熹的话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外。」「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而言之,「赋」是铺陈叙述法,「比」是比拟法,「兴」是联想法。同时,《诗经》还大量使用叠字、叠句、叠章的方式,富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表现出民歌的特点。《诗经》中的许多作品语言朴素自然,同时又鲜明生动,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诗经》是我国几千年文学创作的源头,它不仅奠定了我国以抒情为主的诗歌传统,而且为后代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范本和母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无可企及的深远影响。同时,《诗经》中的一些篇章还对当时的生活场景及历史事件作了真实的描绘和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几千年来,解《诗》的作品多不胜数,我们撰写这本《〈诗经〉智慧名言故事》,就是希望透过这种前人较少採用的方式,来向阅读习惯有所改变的现代读者介绍《诗经》,使人们重新领略《诗经》的语言、意境之美以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本书在内容上包括名言、要义、故事三个部分:
首先,在名言选择上,按照《诗经》的特色,注重这样几点:一是浓郁的艺术气息。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文辞曼妙,意境深邃,是历来所称颂的佳句。二是积极的思想意义。如「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衿寡,不畏强御」(《大雅‧蒸民》),颂扬了坚韧不屈的民族性格。三是强烈的讽喻色彩。如「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魏风‧伐檀》),表达了被压迫者的心声。四是重要的史料价值。如「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大雅‧生民》),是关于周人的史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选的诗句,绝大多数不仅为历代文献经常引用,而且至今仍为人所熟悉,成为名副其实的「名言」,如「窈窕淑女」、「投桃报李」等等,这说明《诗经》中这些诗句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其次,在要义解释上,除了註明原文的出处、将冷僻字翻译成现代语之外,还特别注意对原文含义进行合乎历史事实的解释。这是因为,自从各家为《诗经》作注以来,歧义纷出,尤其是当《诗经》被奉为儒家经典之后,注疏家常常对其含义作歪曲附会的理解。如《关雎》本是一首抒写恋情的爱情诗,却被附会为歌颂周代的「后妃之德」。因此有必要按照唯物史观,还其本来面目。此外,我们还对原文的现代意义有所阐发,以利于读者更深刻地了解《诗经》中这些名言所以久传不衰的原因所在。
再次,在故事取材上,我们一方面注意了其与名言、要义在内容上的衔接,将其作为两者的生动诠释和意义的再度阐发;另一方面,也注意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含义,将其作为名言所含意义的拓展和延伸,目的是让读者在趣味性阅读中真切地感受这些看似简单的诗句之中所蕴含的丰富寓意。这些故事採自古代的史传、笔记、小说、民间故事和传说,时间范围从上古神话时代直到明末清初,在忠于原着的基础上对文字作了润色,力求真实性与可读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诗经》之不同于先秦其他典籍之处在于,它是以抒情诗为主的文学作品,所以选入的许多段落往往只表达了一种朦胧的意绪,既无明确所指,亦不能简单地框定在一个故事之中,由此给我们的选材带来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富有诗意的故事,并引入了后代意境相近的一些诗词,与原文形成比照,以期启发读者从审美的视角来感受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本书在参考《毛诗正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诗集传》(宋朱熹着)、《诗毛氏传疏》(清陈奂着)、《毛诗传笺通释》(清马瑞辰着)等通行已久的注本的同时,还广泛吸收了近人的研究成果。书中如有偏颇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张树骅
山东乐陵市人。先后担任山东省作家协会纪检组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先后主编《儒商与二十一世纪》、《先秦经典智慧名言故事》丛书、《儒藏论坛》等书籍。
诗经智慧名言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诗经智慧名言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