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本书系将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调查及举证责任之部分重要议题,尤其涉及民国八十九年修法之部分议题,在学理上寻本溯源、比较分析,并佐以实务见解发展之观察与评估,相互印证及评价,希能借此提供对此议题研究及操作之具实用性基础。
作者简介
姜世明
出 生: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
学经历:
台大法学士(1984-1988)
台大法硕士(1988-1992)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1996-1999)
律师高考、司法官特考及格
教育部公费留学考试及格
司法官训练所二十九期结业
曾 任:
板桥、宜兰、台中地方法院法官(简易庭、刑事庭、民事庭、民事执行处)
国立高雄大学、国立成功大学教职
现 任:
国立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
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董事
这本书《新民事证据法论》,可以说是一次对民事证据法体系的“再构建”的尝试。作者不仅仅满足于对现有法律条文的解释,而是着力于构建一个更具内在逻辑性、更能回应现实需求的证据法理论体系。我特别赞赏书中对“高度盖然性”这一证明标准的细致梳理,它不仅分析了该标准的内涵和外延,还深入探讨了在不同类型案件中如何把握这一标准,并引用了不少国外先进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另外,书中关于“证据规则的排除”的论述,也极具启发性,它让我们认识到,法律并非一成不变,在特定情况下,为了实现实质正义,对于某些证据规则的突破也是必要的,但这种突破必须基于审慎的考量和合理的理由。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理解民事证据法背后的精神,以及如何在一个动态的法律环境中运用证据法的读者,是极有价值的。
评分这本《新民事证据法论》真是让人耳目一新,相较于以往触及民事证据法的论著,它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关联性上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尤其是对于一些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的证据采纳、证明标准以及自由心证的运用问题,作者并未止步于学理上的探讨,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新见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间接证据”和“推断”的细致论述,以往觉得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把握,但本书通过大量判例的解读,清晰地展现了如何从看似零散的线索中构建起完整的证明链条,这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一线执业的律师来说,无疑是及时雨。它不仅仅是理论书籍,更像是一本实用的操作手册,能够直接指导我们在庭审中如何有效地收集、呈现和运用证据。书中的论证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即使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法律概念,也能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让读者豁然开朗。对于想要深入理解民事证据法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诉讼的读者而言,这本书绝对是不容错过的。
评分坦白说,《新民事证据法论》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精巧,它不是那种一本正经、死板的学术著作,而是在学术严谨性之上,注入了不少作者个人的思考和判断。我喜欢书中对于一些经典案例的“再解读”,作者不再满足于照搬判决说理,而是从证据法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得失,甚至提出了不同于法院的观点,并且言之有据。这种挑战传统、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当前的法学论著中并不多见。书中对于“证据的关联性”和“证据的合法性”这两个基础性概念的阐释,也显得尤为深刻,它通过大量案例的对比分析,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两个原则在庭审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避免误蹈法网。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对照自己过往的办案经验,反思其中的不足,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审视和提升。
评分《新民事证据法论》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站在了一个非常前沿的高度来审视民事证据法的发展。它不回避新时代带来的挑战,比如大数据环境下证据的收集、保存和审查问题,以及电子证据的效力认定等等,这些都是过去民事证据法论述中相对较少涉及的领域。书中对这些新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尝试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寻找解决方案,甚至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立法建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证明责任转移”的部分,作者结合最新的发展趋势,对传统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提出了挑战,并引入了一些新的视角,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很多既有的理论。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学识渊博、思维敏锐的法学大家进行一场思想的对话,它不断激发我的思考,引导我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对于那些对民事证据法有深入研究需求,或者对法律前沿发展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会带来极大的启发。
评分《新民事证据法论》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实用性”。作者在梳理理论的同时,非常注重与司法实践的结合,书中大量的篇幅都用于分析具体案例,并且从证据法的角度,详细解读了法院的判决思路,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书中关于“证明妨碍”的论述,我深以为然,它清晰地阐述了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可能通过各种方式阻碍对方收集和呈现证据,而法律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这对于我们这些面对复杂诉讼的律师来说,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思路和方法。此外,书中关于“证据的证明力”的讨论,也相当精彩,它不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深入分析了影响证明力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在庭审中如何有效提高证据证明力的方法。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希望提升自身在民事诉讼中证据运用能力的法律实务工作者,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