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6
自一九八九年世界银行在分析当时非洲的情境时,首次使用「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此后「治理」一词便广泛地被应用于分析政治发展的研究中,尤其用来描述如同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状况。
是以,去探讨中国地方人大在经历经济发展与权力不断市场化后,所产生的「治理危机」;并借由检视其治理能力弱化的因果关系,以便论证本书的研究主轴:即地方人大的合法化能力,正是其国家能力的展现,合法化能力高,则其与民众的关系势必相当紧密并能获致民众的信任。合法化能力愈低,则其弱化程度愈高,最终导致国家的空洞化;而组织弱化的结果,则民众愈加疏离、认同感愈低、对于政府信任感低落等等危机。的确,原本应该扮演地方民众福祉代言人与保护者的地方人大,由于回应性不足,产生治理能力持续弱化,甚而危及国家能力的运作等等「治理危机」。
因此,如何透过其合法化能力的完善并建构一套应有的治理能力,改变过去强调「统治」(government)的作为,由强调「治理」(governance)取代之,以便由治理走向「善治」(good governance),进而提升国家能力,并且勾绘出一个具备有服务型国家能力的地方民意机关之图像,实乃本书之目的。
作者简介
潘兆民(Chao-Min Pan)
学经历
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大陆社会暨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者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大陆政治改革、地方治理、政治经济发展
表目次
序言
第一章 绪论:地方人大治理问题的再思考
第一节 治理思维的转变对地方人大的影响
第二节 治理观点对地方人大履职问题的诠释
第三节 分析途径──国家能力的评估
第四节 文献分析
第二章 地方人大的制度理论基础与反思
第一节 地方人大回应性的制度基础
第二节 制度与国家能力的争议
第三节 提升国家力的策略论辩
第四节 地方人大治理能力的弱化
第三章 现阶段地方人大治理制度的变迁与成长
第一节 沅江实验与与磁县模式
第二节 新晃改制
第三节 「小人大」会议模式与参与式预
第四节 听证制度的建立
第五节 人大代表日
第四章 地方人大的制度困境──治理能力的危机
第一节 利益表达机制的困境──「信任差距」
第二节 地方人大身分结构的不合理
第三节 缺乏公民参与治理的平台
第五章 落实地方人大国家能力的建议
第一节 更佳治理能力的建构
第二节 完善地方人大的合法性机制
第三节 地方人大绩效机制的提升
第四节 回归民众的信任与善治的落实
附录一 乡镇人大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纪要
附录二 基层民主与乡镇党政领导人选举学术研讨会纪要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参考书目
利益等待制度:中国地方人大的治理能力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利益等待制度:中国地方人大的治理能力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