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正要送你一个成功的秘密!
能够改变自己命运,成功获得更高收入与更多休闲时间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懂得善用自己的时间。
本书献给那些不断遭受挫折,但仍渴望成功,不放弃努力的人;献给那些不甘于平庸,决心终生学习、终生进步的人;献给那些永不放弃追寻理想、幸福的人……
作者简介
林大有
◎名字取自易经第十四卦的「火天大有」。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中山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从事文化事业多年,曾任出版公司与杂志社编务主管多年。因为一场人生转折前往印度奥修村进行内在心灵的探索,从此展开对身心灵方面以及人生价值的追索。回来后,开始在社区大学授课,教导有关幸福与快乐的课程,由于教学生动、引喻深入人心,课程期期额满、深受欢迎。
序言
第一章 发现成功的真相
第一节 成功是每个人的权利和责任 12
第二节 成功并不像你想像得那样难 18
第三节 成功是一种习惯 22
第四节 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32
第五节 耐心等待成功 36
第六节 成功之道,永不放弃 41
第七节 逆境是恩赐 48
第二章 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第一节 成功的环境比薪水更重要 58
第二节 态度决定一切 63
第三节 薪水不是目的 84
第四节 成为本行的专家 104
第五节 终生学习 106
第六节 人际交往的根本---不即不离 108
第三章 目标管理
第一节 目标的魔咒 112
第二节 目标决定人生 117
第三节 目标使我们产生积极性,指引成功的方向 123
第四节 目标引导我们发挥潜能 128
第五节 有目标的人才会快乐幸福 130
第六节 如何确立目标 133
第七节 目标的管理 140
第四章 时间管理
第一节 你的时间是怎么花掉的? 146
第二节 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 149
第三节 越忙越要有计划 154
第四节 不要让别人浪费你的时间 161
第五节 懂得说「不」 164
第六节 结束谈话的技巧 165
第七节 善用零散的时间 169
第八节 提前一小时起床 170
第五章 克服人性的弱点
第一节 黑天使与白天使 174
第二节 意志为何不能随意支配我们的情绪、情感以至行为? 178
第三节 传统的激励方式真的有效吗? 182
第四节 克服懒惰、焦虑和自卑的方法 187
第五节 积极面对生活 201
第六节 接受自己的缺点 207
第六章 逼自己成功
第一节 改变是痛苦的,不改变更痛苦 216
第二节 最好的活法就是顺其自然,并努力拼搏 221
第三节 自己界定成功的定义 229
序
「你很忙吗?」经常被当作一句寒暄语。
「忙!」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竟然惊人地一致,而且通常是有气无力的回答。
上班族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社会竞争,我们的生活总是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工作的间隙也安排得满满的,不是去为自己「充电」,就是去寻找、猎取新的发展机会,或是为了这一切硬着头皮去参加各种应酬。我们几乎不舍得给自己安排一点享受生活的时间,也不懂得松弛之道对事业发展的作用。
我们几乎已经开始把忙与成功、闲和失败联系到一起了。然而,世界上一些最成功的人却是在做好本职的同时,又很合理地安排家庭生活和休闲娱乐活动,并使事业与生活相得益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游人看到道路两边各有一座花园,左边的那个杂草丛生,右边的花园则盛开着芬芳的玫瑰。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左边花园的园丁正忙得满头大汗,右边花园的园丁却靠在树上悠闲地吹着口哨。游人就去问右边花园的园丁有什么秘诀?园丁回答说:「以前我也像他那样想拔光园所有的杂草,但是无论我怎样努力也做不到,因为杂草长得实在太快了。现在我只是用心种好玫瑰,杂草自然就没有地方生长了。」
经营人生就如同管理花园一样,需要正确的方法。你有没有想过,忙碌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成功。但是忙碌有利于你的成功吗?
事实上,忙碌有可能会制约成功。詹姆斯.沃森说:「假如你要做大事,稍微降低工作量是必要的。」他与法兰西斯.克拉克因为发现DNA基因密码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奖。一本叙述科学人性面的作品《螺旋》,将他们如何减少工作量,也就是他们游手好闲、度週末、举行派对、做客以及其他娱乐的故事作了幽默的描述。华特生与克立克有幸研究各种观念,与许多领域的科学家交换意见,参加世界各地的会议。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时间去思考自身的所见、所闻、所读,这也是华特生嘉许降低工作量的本意。假如这两位研究学者没有获得大笔的研究补助金,假如他们必须身兼两份工作以维生,大概就无法做出这么大的成就了。
拿破崙.希尔认为,骑脚踏车的人走不远。假如你过于忙碌地工作而没有时间去思考你做的事,你将无法充分利用你的成就。 降低工作量,你才有空做广泛而非狭隘的研究,假如你过于专注自己小小的领域,你不会知道其他领域也许对你目前从事的工作有极大的影响。除非有时间广泛涉猎、学习他人所做的事,否则不可能创新。
全新的发明极少发生,革新几乎总只是将两种以上已知的观念以新奇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例如,罗伯特.富尔敦的商业汽船就是由两种发明组合而成的:一个是蒸汽引擎,另一个是造船技术。当然,富尔敦必须对两种技术都知道一点,才能发展出融合两种技术的新技术。此外,他还需要时间来思考这些事情。
过分忙碌的管理者和专业人士可能陷入精疲力竭的状态,可能忙得没有时间思考,失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导致疾病缠身甚而英年早逝…… 将每一刻发挥到最大效率,并不意味着要将自己搞得十分紧张。打破常规会使你工作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找出一个简单的方法可能是你所做的最明智的一件事,别将忙碌与效率混为一谈,有时候企业最好的职员最有生产力的时刻,就是在作白日梦时。
正中午时分休息一会儿,会使你精力充沛。锻炼也能使你头脑清晰、身体健康。定时娱乐十分钟以及做深唿吸,既能让你情绪高昂,也能使你心静如水。建议你每週休假一整天。 同样做一件事,如果你能有效地支配时间,你将事半功倍。
本书将要告诉你成功的真相,以及怎样做才是有效的。 快乐的人生在于不断成功,而成功是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唯一的目的。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来的责任。
与那些为了成功而苦苦挣扎着的人们相比,那些各个领域中的顶尖人物对待生活的看法迥然不同。这种区别不是因为智商的差异,而是观念上的不同。 成功人士都是怀有「我一定要成功」的积极心态,并且具有屡受挫折仍不断进取的意志。
成功值得我们去梦想,宁可因梦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梦想。从来也不梦想的人,生活必定平淡庸俗。
成功就是实现自己的目标,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意味着从一开始时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至少可以肯定,你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方向正确的。那种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自己是背道而驰的情况是非常令人沮丧的。这是许多效率低下、不懂得卓越工作方法的人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他们往往半途而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其实成功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难,世上的很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来,就会成功,并不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和超人的智慧。
我的书不是写给那些天生就具有聪明的头脑,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永远感受不到情绪的低落,从未尝过无助、恐惧、迷茫滋味的人。我的书是献给那些不断遭受挫折,但仍渴望成功,不放弃努力的人,献给那些不甘于平庸,决心终生学习、终生进步的人,还有那些永不放弃追寻理想、幸福的人。
对于我这样一个曾经深陷“时间贫困”泥潭的人来说,这本书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我常常感到,一天24小时根本不够用,工作、学习、家庭、社交,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总有顾不上的地方。而“天天25小时《忙是最好的时间管理》”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它仿佛承诺着一个打破常规的解决方案。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25小时”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概念,融入到实际的时间管理方法论中的。我设想,书中可能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包含了对人生哲学的探讨,对我们认知惯性的挑战。我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更有效地分配精力,如何找到那些被忽略的、能够创造“额外价值”的时间节点,最终实现更高效、更有意义的生活。这本书,寄托了我太多对摆脱时间困境的希望。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跳出了传统时间管理只关注“如何做”的框架,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何做”以及“如何成为”的问题。我一直认为,很多时间管理书籍都过于强调战术层面的技巧,比如番茄工作法、GTD等,这些方法固然有用,但如果缺乏内在的驱动力和清晰的目标,最终也只是徒劳。而“天天25小时”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更侧重于一种心智模式的转变。它并非鼓励大家变得更“忙”,而是引导我们去发现那些真正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物,并以一种更主动、更专注的态度去面对它们。这本书,或许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总能在看似有限的时间里成就非凡,而有些人却总是在忙碌中原地踏步。我渴望从中找到那种能让自己“心甘情愿地忙碌”,并因此获得丰厚回报的智慧。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名字极具颠覆性,“天天25小时”本身就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概念,而“忙是最好的时间管理”则似乎与我们普遍认知的“高效放松”理念背道而驰。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我猜测,这本书的核心并非是如何“变出”那额外的1小时,而是在于如何重新定义“忙”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一种高效、集中的工作状态,来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带来一种全新的时间管理视角,或许它会引导我去关注那些隐藏在日常琐碎中的“时间陷阱”,或者教授我如何将碎片化的时间整合起来,发挥出更大的效用。总之,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操作指南,而是一次关于如何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的思想启迪。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现代感和力量感,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着醒目的金色书名,仿佛预示着一场关于时间与效率的深刻探索。拿到手里,厚实的纸质和精美的排版就让人心生好感,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书。我一直以为时间管理就是列清单、设定闹钟,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但这本书却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它并没有教我如何“挤出”更多的时间,而是引导我去思考“时间”本身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有限的“24小时”之外,找到那额外的“1小时”。这种颠覆性的想法,让我既感到好奇又有些挑战。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那种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时间利用智慧,让我的生活不再是疲于奔命的追赶,而是充实而有序的享受。作者的“天天25小时”这个概念,无疑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更有效生活方式的渴望。
评分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态度的指南,而非一本纯粹的时间管理工具书。它所传达的“忙是最好的时间管理”,并非鼓励无休止的劳碌,而是强调一种积极主动、充满目标感的生活状态。当我翻开它,脑海中浮现的不再是枯燥的时间分配表格,而是无数个充满激情的清晨,以及夜晚为梦想而奋斗的身影。书中的某些论调,比如“疲惫是前进的动力”,一度让我感到诧异,但细细体会,却又觉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它似乎在告诉我,真正的忙碌,是源于内心的热爱和驱动力,是那种甘愿为之付出、乐此不疲的状态。这种状态,自然会让你在有限的时间里,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和效率。这本书,无疑点燃了我内心深处那团对生活的热情之火,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忙碌”的定义,并从中汲取积极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