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找不到资料了?桌上文件经常山崩的人必读!
收录最新、最强的工作整理术,让纸本、数位资料排排站,全部交由你指挥!
你的资料文件是否永远凌乱不堪、要的时候找不到?
你是否记事本、笔记本、月历表买了一大堆,行程排定仍是一团乱?
你知道情报数位化、构思图示化,可以大幅提升行事及会议的效率吗?
为何要整理情报?
若想提升工作效率,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整理方法,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活用整理术不仅可以解决问题、收取最新情报,还能大幅增进自身工作绩效、训练管理能力,进而成为商场的明日之星!
日本「平成百位知名经营者」---吉越社长的独门整理术!
●【A4纸】─统一文件规格,方便阅读又容易整理,轻松达成一元化管理。
●【美利达式整理术】─依完成期限,用五色文件夹分类,取用时一目了然。
●【Gmail】─善用Google日历,随处上网收信看行程。搭配iPhone,情报带着走。
●【图示化】─借画图整理思绪,辅助沟通、正确传达讯息,培养逻辑性思考。
●【数位化】─将资料扫描建档,成堆资料不再占空间,搜寻与读取便利。
想出类拔萃、脱颖而出,就该加强整理情报的能力
本书从基本整理方法,磨练沟通能力与逻辑思考图示法,结合电子与数位情报的工作术,既简单又实用,无论是谁都能立即应用。因此,你一定也能轻松仿效!再配合不同的工作内容与形式,让自己跻身高手行列!
本书特色
★日本亚马逊书店4颗星推荐!
★善用超强情报整理术,让工作进展迅速!
★A4纸、美利达式整理术、Gmail、图示化、数位化,让工作更顺畅!
★一学就会!上班族抢手整理术17单元,让效率瞬间攀升!
★活用整理术解决问题、分享情报、提升组织力,晋升商场菁英!
作者简介
吉越浩一郎
1947年生,千叶县人。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后,1972年毕业于上智大学外语学院德文系。曾任职极东德农产物振兴会、日本美利达公司等,1983年进入黛安芬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派任香港),历任行销部本部长,1987年担任副社长,1992年就任社长,2006年退休。担任社长期间,促使公司业绩达成连续19年成长的惊人纪录。2004年被日本经济新闻社,评选为「平成百位知名经营者」之一。现任吉越事务所社长,以专业经营者的身份与经验,受邀四处演讲,着有《超强情报整理术》(立村出版)。
前言 005
堪称「世界名作」的资料文件整理法
A4纸张与G mail的相容性最高
想成为工作达人,就必须加强整理情报的技巧
PART1 整理术的基础 019
摆脱「每一招都是半调子」的窘境,确立简单又实用的架构
01无法淘汰纸张的理由 020
就算只多花「一分钟」找资料,也会导致失败
为何无法持续善用记事本和笔记本?
一元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完全数位化
结合纸张的「便利性」与数位化的「机动性」
02 A4纸张最适合数位化的原因 026
不少人习惯将mail列印出来
你曾思考过「如何彻底活用纸张」吗?
确立使用纸张的目的与方法
A4纸张比记事本和笔记本更好用
工作上最常用A4大小的纸张
依案件类别,放入文件夹归档
既简单又合理,非常实用的方法
03 数位化与电子化的优缺点 038
纸张是最基本的工具,也是最浪费的工具
数位化已是时势所趋
纸张是实行一元化管理的最佳工具
「减少文件资料」不如「活用文件资料」
PART2 美利达式资料文件整理术 045
利用A4纸一元化管理「该做的事」
04决定用纸张作为整理工具,就要持之以恆 046
将所有资料文件依完成期限整理
利用五色文件夹分类
找到自己的整理收纳方式
05写在纸张上,可以节省时间 055
将mail列印出来,加註「注意事项」
写下来是为了避免忘记
开会磋商时,使用五公釐方格纸做笔记
只要笔记重要事项即可
06经过一连串的纸上作业,最后再交办下去 062
分解长期性工作,进行管理
提出企划案前,先设定好「自己的完成期限」
利用「空档时间」,处理该做的事
完成后,便将资料文件丢入回收
学习驾驭「完成期限」
07利用纸张与投影机提升会议效率 073
A4纸张发挥十足效用
不必浪费时间,制作公司内部资料文件
减少无谓的作业程序,才能充分活用脑子
开会前四十分钟,开始准备
若一次无法解决,就要思考做出何种裁示
PART3 图示与插图画法 089
图示「该传达的事」,按部就班地执行工作
08若有图示,沟通更清楚 090
比起光是用口头说明,图示能让对方更快理解
直接在资料文件上画图的好处
边说明边画图,可避免认知差距
图画得好坏无妨,重要的是能清楚传达意思
借由画图整理思绪
抱着想说服对方的心,便能清楚画出想传达的讯息
不断重画,以求符合逻辑
09图示范例---迈向成功的三大铁则 100
图示(1)「确立组织架构」,创造业绩
将「例行性工作」规范化与IT化
思考如何「减少正职员工的工作量」
「确立成熟组织架构」,成为工作最强的助力
身为经营者该做的事,是难以计数的
组织的「二对六对二法则」
有能力的部属与无能的部属
赋予任务,明示完成期限
图示(2)活用完成期限,改变公司营运现况
将「虽然比较不急迫,却很重要的工作」交办部属
图示(3)完成度达六成,便进行下一步
只要一发现错误,立即修正方向就行了
只要不断力求进步,便能突破现况
10逻辑思考能激发图鸦灵感 130
思考如何描绘,才能传达想表达的讯息
PART4 电子与数位融合 141
透过iphone,可上网收发Gmail与Google日历
11用Gmail与Google日历,弥补「纸张的缺点」 142
纸张有着「携带不便」、「不太好找」等缺点
Gmail是数位情报整理,最强的工具
将「活用纸张整理情报」与Gmail结合
活用Google日历,管理工作排程
12 活用iPhone,情报带着走 151
透过iPhone连结Gmail
透过iPhone连结Google日历
13事务所的实际状况 157
每天将必要资料塞进公事包后,便出门演讲
一旦敲定演讲日期,就要做好完成期限管理
将想要永远保存的资料扫描后,予以数位化
PART5 活用整理法的工作方式 165
反覆「提问」整合行动
14 反覆提问「为什么」,找出符合逻辑的答案 166
工作不能单凭「好恶」来判断
穷究「为什么?」
趁问题尚未扩大时,应尽早处理
就算难以根除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马上拟定紧急对策,以避免重蹈覆辙
工作好比游戏,抱着「想尝尝成功滋味」的心态就对了
15决定「何人.何事.何时完成」,迅速解决问题 181
原则上,完成期限就是订于「翌日」
边执行例行性工作,边想办法解决问题
借由训练提升工作效率
只要加班就「开罚」
不管再忙再紧急,也能从容应付
建立「规则」很重要
16所有情报公开化,才能防患未然 192
彻底找出问题原因
不要隐藏失败,一被指摘就要立刻「横向扩展」
心平气和地追究到底
不要思考弥补过失,而是如何创造利益
千万别说:「我可没听说。」
让员工充满自信
17人人都能想像自己达成目标,才能让团队动起来 203
「放手交办,从旁监督」的管理态度很重要
给建议而不是命令
事先拟定补救对策
对策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一定要做出具体决定
别太相信人性本善
经营团队与管理阶层,一定要守「德」自律
不一定要少数服从多数
有志者事竟成
我必须得说,《超强情报整理术》这本书在我的人生中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我是一个创意工作者,脑子里每天都有无数个灵感闪过,但问题在于,这些灵感常常像流星一样,稍纵即逝,我很难抓住它们,更别提把它们变成有价值的作品了。我曾经尝试过用各种方式去记录,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笔记堆积如山,而我的创意却依然停留在原地。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模式。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整理”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去“理解”信息。书里的一些关于“联想记忆法”和“概念图谱构建”的技巧,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学会了如何将那些看似无关的点连接起来,从而激发新的想法,甚至能够预见潜在的问题和机遇。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这本书还强调了“输出”的重要性。它鼓励我不仅仅是收集信息,更要积极地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行动,无论是写一篇博客,还是构思一个新项目,都能够在我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让我能够 confidently and efficiently bring my ideas to life。
评分我一直觉得,拥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超强情报整理术》这本书,无疑给了我这样一种能力。我之前是个典型的“信息囤积者”,看到有用的信息就想一股脑地存起来,结果就是我的电脑文件夹乱七八糟,云盘里堆满了永远也看不过来的文件,而真正需要的时候,却总是找不到。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它没有给我灌输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教我如何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情报系统”。我特别欣赏它关于“分类与标签体系”的构建方法,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整理不是简单地把东西放进不同的盒子,而是要为每个盒子设计一套清晰的“索引”,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可检索性”和“高效率利用”。而且,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实用的“自动化工具”的应用,让我能够将重复性的整理工作交给机器,从而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创造。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信息淹没的“信息奴隶”,而是成为了一个掌控信息的“信息主宰”。
评分这本《超强情报整理术》简直太对我的胃口了!我一直是个记性不太好,而且脑袋里塞满了各种零散信息的人,经常是这边想起来点什么,那边又冒出来个想法,结果就是什么都抓不住,效率低得可怜。我之前也试过不少方法,比如做笔记、用电子日历、甚至尝试过一些所谓的“时间管理APP”,但都收效甚微,感觉就像是在跟自己的思维打架,永远也赢不了。自从我开始接触《超强情报整理术》里的理念,我的生活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里的一些核心观点,比如“信息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可用的资源”,让我对“整理”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是简单地把东西堆起来,而是要去理解、去连接、去构建。我特别喜欢它提倡的“主动式搜集”和“情境化存储”,这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带着目的去寻找,并且把搜集到的信息按照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类,而不是我之前那种想到哪儿算哪儿的混乱模式。最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讲解了如何利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将这些零散的信息转化成可以立即执行的行动计划,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现在感觉脑袋清醒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被信息洪流淹没,而是能主动驾驭信息,让它们为我服务,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拿到《超强情报整理术》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总是觉得“情报整理”听起来太技术化,太严肃了,担心会枯燥乏味,而且我自认为自己也不是什么需要处理“国家机密”或者“商业机密”的人,所以觉得这本书可能离我的生活有点远。但是,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的语言风格吸引了。它没有那些生硬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幽默的语言,把“整理情报”这件事讲得妙趣横生。书里举的例子都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如何整理购物清单、如何管理朋友的生日信息、甚至是如何规划一次旅行的细节。我发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情报整理”,只是方式不够科学高效。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教会我如何将“杂乱”转化为“有序”,并且不是那种生硬的、机械的有序,而是能够让你在混乱中找到清晰脉络的有序。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可视化思维导图”的应用,它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信息之间的联系,而且整个过程都充满了乐趣,感觉像是在玩一个解谜游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改变了,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琐事,现在都变得迎刃而解。
评分这本《超强情报整理术》绝对是那种读完后让你恨不得立刻拉着身边所有人都一起去读的书!作为一名长期在信息爆炸时代里摸爬滚打的研究者,我深知信息过载的痛苦。每天都要面对海量文献、邮件、报告、社交媒体上的碎片化信息,常常感到心力交瘁,最可怕的是,有时候觉得自己在疯狂地工作,但回头一看,好像又什么实质性的成果都没有。这本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它没有教你那些空洞的理论,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策略。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章节,它让我明白,不是所有信息都需要被永远保存,也不是所有信息都只是一次性阅读。通过书中提到的“过滤-加工-运用-归档”的流程,我学会了如何判断信息的价值,如何高效地提取关键内容,甚至如何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转化为创新的火花。尤其让我觉得耳目一新的是,它还提到了“情绪与信息的关联性”,这一点我之前从未想过,但实践起来却发现效果惊人,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识别和处理那些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信息,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这本书让我从一个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一个“主动创造者”,这种转变带来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