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台北(修订一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台北(修订一版)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群学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0/09/24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完整一个现代台北市的出现,并非人口增加、市地扩张的「自然」结果,而是现代权力在空间上运作的「社会」产物。清代的传统治理 「看不见」拥有独特意义的「地方」;日治时代的现代治理则从根拆解地方的原有意义,从而「看得见」每块空无意义的「空间」。清末到日治的社会变迁深沉而复杂,透过台北现代都市空间的出现,似乎可以窥见现代社会(modern society)的登台之路。

  在这条现代空间之路,地方情感已被剥除,任何空间皆可停泊,但也将不再久留。这是易于流动的「空间」,易于看穿、易于监视、易于穿越,却不是可以积累生命意义的「地方」。

  此乃是条不可逆也不可挡的旅程,但活在现代空间里的我们,终究仍须省思如何会走到这样的时代。现代化未必是什么好字眼;推动现代化也未必是值得礼赞的事。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台北、现代都市空间的出现,只是在说明台北有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污名。

本书特色

  台湾政府自2009年以来,在征地与都市更新问题上搞得舆论譁然、众怒难平。相较于清朝末年当官的含煳敷衍、委曲求全,当前的政府看似展现了点儿现代国家的权威,但办法拙劣、手段粗暴,比起缜密算计、操作细腻的日本殖民政府可谓望尘莫及。当然,本书可不只是国家(政府)权力如何施用于人民的操作说明,更可作为人民理解国家施为本质以便应对进退的教战手册。

作者简介

苏硕斌

  国立阳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副教授,台湾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教世新大学社心系。学术专长为文化、都市、休闲、媒介等领域,着有《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台北》,译有《基础社会学》(合译)、《媒介文化论》、《博览会的政治学》(合译)。

著者信息

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台北(修订一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自序

第1章 寻找现代台北的系谱
从不是地方说起:台北地名意义的变迁
三个市街如何变成一个都市?

第2章 台北三市街的偶然与必然
1 汉人社会浮现:荷郑及清初的北台湾
2 第一个市街:艋舺抢走八里和新庄地位
3 第二个市街:大稻埕攀进世界茶叶市场
4 第三个市街:城内与国家积极统治

第3章 不透明的清末地方社会
1 谁在支配地方?绅商才是力量
2 市街绅商国家与地方之间的折冲
3 模煳统治原理: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与地
4 清末科学建设:新思维陷在旧社会

第4章 穿透台北的日治空间工程
1 空间即权力:殖民加现代的统治原则
2 地方社会弱化:传统仕绅的分化与质变
3 均质化的推动:警察制度扫除中介的势力
4 视觉化的起始:公共卫生与市街贯通

第5章 现代都市空间的成立
1 数目字管理的权力:生物统治与调查统计
2 土地调查与地图:土地统治的知识系统
3 户口调查与统计:人物统治的知识系统
4 精准计画非偶然:1905年及1932年的治理性

第6章 空间不是自然而是社会
流动性与公共性的出现
纵贯全岛、迎向世界的台北
在均质性之中制造新的异质性
过去的那个台北啊

附录1 清代台湾地方行政体制演变
附录2 日治时期台湾地方行政体制演变
附录3 日本历任台湾总督及民政长官之任期
附录4 1932年台北市六十四町及十九村落位置及人口
结构(依日本人比率由低至高排序)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事项索引
图片一览
表格一览

图书序言

第1章 寻找现代台北的系谱

昭和四年(1929年)8月19日,广播节目放送着一名男子的声音,飘过他正谈论的都市上空:

这个都市位在平原,东西南北各方都有充分扩张的余地……,现在,绿荫、道路、上下水道、电气设施,都大略整理过了,民宅家屋的外观,也已经统一改正,路树丰茂,市容不杂沓也不喧嚣,既清洁又明亮,都市面积不过大也不致狭小,并逐步建造了官府、学校、公共设施。虽然还只是小规模都市的形态,但放眼望去,尽是令人愉快的市街。

声音的主人叫井手薰(1879-1944),是当时台湾总督府的土木局营缮课长。当天的广播节目主题是《台北の都市美》,由「台北放送局」播放,井手薰说的美丽都市当然就是台北。他以「我觉得台北是个好地方」作为开场白,娓娓道出对台北过去的感受与未来的期待:

以前毅然决然进行改善的台北市,不论在市容或道路方面,至今都已小有规模,……称得上是美丽可爱的中型都市,如果要继续改善,还有很多向上提升的余地,这点我很有信心。希望我们这个难得的可爱台北市街,能够朝向完全模范都市的理想迈进。1

这段话在报刊杂志上多次转载,同年的《台湾建筑会志》第1辑第4号、《台湾时报》11月号都看得到,应该是当时最典型的台北都市图像。作为一名都市营建官僚,把自己管辖的台北视为可建设、可规画的对象,表达「大略整理过了,如果要继续改善的话,……我很有信心」之类的话,无论是出于官场客套或真诚热情,听起来似乎自然而然、稀松平常。
但台北一直都是可建设、可规画的「一个都市」吗?翻开历史,恐怕不尽然。清代治台重臣刘铭传在光绪十五年(1889)的一分奏折上,如此陈述他曾费力建设的台北:

窃查台北自光绪初年分设郡治,仅将城垣、文庙、试院、府署,陆续粗成,其余地方工程,因民力难筹,多未兴办。……统计台地近年货釐、盐茶等项,涓滴归公,已无外销之款,此等工款,平时原可责令绅富筹捐,惟现当清赋升科,既未便踵袭陋规,按田科派,且台北修造城工,并法防捐助,民力已劳,地方亦形竭蹶,再四筹画,惟有将各工物料地价银两据实开单,恭呈御览,仰恳饬部立案,准令作正报销,以昭核实(刘铭传 1958:290-291)。

刘铭传在此是百般无奈的官员。近十年的台北城建设,盖了四面城墙、些许屋宇,还留有诸多工程未办,称不上成果斐然却实在官民皆疲。他只求经费能够核销,对于都市建设的未来已不可能有什么理想和信心。刘铭传面对的城市范围,只约当今天台北市城中区面积的「台北城内」而已,并非当代我们熟悉的台北样貌。清末刘铭传建造台北城,让台北呈现为「三个市街」,也就是艋舺、大稻埕、城内,井手薰建设的台北则相对是「一个都市」的现代台北。从地理学家陈正祥在《台湾地志》(1959)描绘的这张人口分布图大致可知:「三个市街」的意义,基本上就是清朝末年在台北盆地上形成的三个各具历史、相互区隔、却又毗邻往来的地域单位。至少,由两个年代的人口聚居图来看(图1.1),1895年的台北与1920年的台北确实很不一样。

刘铭传的心力交瘁,迥异于井手薰的成竹在胸。一处地理位置、两个历史时点,何以建设都市的际遇如此歧异?答案应该无涉个人才干,而是两人镶嵌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国家权力运作模式中。出现一个完整的台北市,也就是现代都市空间的出现,恐怕并不「自然」,而是非常「社会」。

图书试读

None

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台北(修订一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台北(修订一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台北(修订一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台北(修订一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