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并进,提昇国语文实力
全书共分六大单元:
一、成长的喜悦
三年级的小朋友,总觉得自己长大了。「长大了」的真正含义,不只是长高了,长胖了,或增加一岁了,而是指比以前勇敢,比以前懂事,能够独立思考判断,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小朋友可以从行为的改变中,体会出成长的喜悦,比如说上台说话不再害怕、怯场;对新的人事物能够勇敢面对;看到从蛹到蚕,从蝌蚪到青蛙,从毛毛虫蜕变成蝴蝶,都是历经生命的搏斗和危险的历程而成功的,从而了解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必然有失败,有挫折。小朋友如果能够克服艰难,必能得到美好的成果,而充满了成长的喜悦。
总之:培养小朋友历经磨鍊,克服艰难的积极精神,这正是成长过程中,给小朋友最大的启示和开导。
二、爱国的情操
「没有国哪里会有家?」这是千古流传的名言。一旦国家灭亡了,个人生存都有问题,怎么会有家存在呢?所以每一个国民都要爱护国家。
写作有关爱国的作文,如果你想写的是一则忠勇爱国的故事,那么就採用「记叙文」的技巧。自古以来,历史上忠勇爱国的故事,真是述说不完,只要把故事发展的经过,清楚地记载下来就行了,末后加上一些自己的感想。
如果你想写的是发表忠勇爱国的道理,那么就採用「论说文」技巧,谈一谈为什么要忠勇爱国?忠勇爱国有什么重要性?然后在文中举出一两个忠勇爱国的故事。只是叙述时要简单明了,不要过于详细,在文章的末尾,做一个强而有力的结论。
三、友情与亲情
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间的爱,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父母为子女辛劳、牺牲,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的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最可贵的爱。
课文中,借着母鸡保护小鸡,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来表达母爱的伟大;又借着一份菜单,说明了父母为子女默默付出细微的关心,使全家人的生活充满了温暖与甜蜜。
除了亲情之外,友情也是一种可贵的感情,是纯洁的,是诚信的,互相砥砺的,互相扶持的。课文中,借由大树和小藤子的童话故事,说明友情的可贵。又从笔记本中,说明朋友需要体贴和关怀,有时为了化解彼此间的冲突和误解,最重要的是要给予朋友适时的相助,那么友情必将永远不渝。
四、创造与发明
创造与发明是人类智慧的呈现,也是人类进步的力量。只有不断的努力创造发明,人们的生活才会不断的改进。创造发明,不单指影响全人类的大发明,像电灯、电话,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帮助。有些小小发明,同样也能增加生活的方便。
写作有关发明创造的文章,要根据事实来写,不可以随便假造,以免被人讥笑虚假不实。
写作发明创造的故事,纲要如下:
(一)什么人发明了一件什么东西。
(二)发明这件东西的原因和研究的经过情形如何。
(三)发明这件东西的用途,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四)感想或希望。
五、珍惜与关怀
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以致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教导小朋友珍惜,先让小朋友珍惜物品,然后进一步由珍惜物品而珍惜感情。
关怀与珍惜是不可分的,不知道珍惜就无从关怀,无从关怀又如何知道珍惜呢?因此,关怀自己生活的社会,就自然知道如何去珍惜它,而愿意对它付出感情和力量。
「铅笔的心声」,是借着一封书信,用拟人化的方式,透过铅笔内心世界的告白,恳求小主人爱惜它和它的同伴。
「联谊晚会」是针对「关怀社区,增进邻里情谊」来叙写一次成功的社区联谊活动。
「义工家庭」这首诗歌,透过一个义工家庭,表达不求回报、服务人群、关怀社会的情操。
六、民俗的活动
所谓「民俗」指的是流传在民间的习俗。小朋友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土地,流传的一些民俗文化,才能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从认知中,培养出爱国家、爱乡土的情怀。
「妈祖出巡」是台湾主要的民俗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妈祖的敬仰,以及活动进行时的热闹欢欣。
台湾人的婚姻中,也流传了一些礼俗,这是小朋友最感兴趣的题材,试想,哪一家有婚礼,这一家的小朋友不是个个笑逐颜开呢?因为有吃有喝,又有红包可拿,对漂亮的新娘子,莫不一看再看。
至于风筝,更是小朋友最喜爱的玩具,因为它能飞上青天,能满足小朋友想飞的梦想。许多成年人的少年岁月,都是在放风筝中度过的。
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也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我以前在辅导孩子写作文时,经常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指导。但有了这本《国小阅读与写作指引<3年级>上册》,我仿佛拥有了一位“写作教练”。书中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建议,比如,它可以教我如何带领孩子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如何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如何帮助孩子组织思路。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示范性写作”的范例,这些范例都非常贴近三年级孩子的写作水平,既有启发性,又不会让孩子感到压力。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实在是太棒了!我读三年级的时候,虽然也接触过一些阅读指导的书籍,但很多都显得过于学术化,枯燥乏味,让孩子望而却步。而这本《国小阅读与写作指引<3年级>上册》却完全不同,它的语言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聊天一样,亲切、自然,而且充满了智慧。它不会用一堆复杂的术语来“吓唬”孩子,而是用最简单、最贴近孩子生活的方式来讲解每一个概念。比如,在讲到“如何让故事更吸引人”的时候,它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要用“情节起伏”,而是通过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原来加入一些小小的“意外”和“转折”,会让故事变得多么有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我觉得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极其有效的。
评分这本书在培养孩子的“细节描写”能力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它不只是简单地让孩子记住一些描写性的词语,而是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中的具体细节,比如,如何描写一个人的表情,如何描写一个场景的氛围,如何描写一件物品的特点。它通过“情景模拟”和“感官体验”的方式,让孩子学会用“看、听、闻、尝、触”等多种感官来感受世界,并将这些感受转化为生动的文字。我感觉,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的描写会变得更加真实、细腻,也更有感染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立刻吸引了我,那种温暖的黄色调,配上几个活泼可爱的小插画,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的排版深深吸引了。字号大小适中,间距也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书中的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完全不是那种生硬的说教式图片,而是能够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故事的开头”那一章节的插图,一个孩子站在一个巨大的、充满神秘感的森林入口处,背景是晨曦微露,给人一种“探险即将开始”的奇妙感觉。这种图文并茂的设计,我相信一定能让三年级的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爱上阅读和写作。
评分这本书的“修改与润色”章节,我觉得非常实用。很多孩子写完作文之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从来不主动去修改。而这本书则告诉孩子,写作的过程不仅仅是写下来,更重要的是修改和完善。它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修改方法,比如,如何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如何替换不恰当的词语,如何增加更生动的描写。它还鼓励孩子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从而找到最贴切、最精彩的表达方式。这种“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我觉得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它非常循序渐进,完全符合三年级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从最基础的“认字与理解”开始,逐步过渡到“句子构建”、“段落组织”,再到最后的“篇章写作”,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尝试着让孩子跟着书中的引导做一些小练习,比如,在“句子构建”那一章,它提供了一些零散的词语,让孩子自己组合成完整的句子。孩子一开始有些犹豫,但在书中的示范和提示下,他很快就找到了乐趣,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而且,书中还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小贴士”和“小提示”,这些小细节的设计,真的非常贴心,能够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小障碍。
评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紧密的联系。它不仅仅是教孩子如何写出优美的句子,更是引导孩子通过阅读来获取灵感,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在“阅读的力量”那一章节,它通过举例说明,让孩子理解到,为什么读的书越多,写出来的东西就会越有深度和广度。它还提供了一些“阅读清单”,推荐了一些适合三年级孩子阅读的优秀读物,并且在推荐语中,巧妙地指出这些书中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可以被孩子借鉴和学习的。这种将阅读与写作融会贯通的教学理念,我觉得非常值得称赞。
评分这本书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简单地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孩子去思考、去探索。比如,在讲到“如何描写人物”时,它提供了一个人物的简单描述,然后引导孩子去思考:“如果这个人是你的朋友,你会怎么形容他?他有什么特别的习惯?他说话的声音是怎样的?” 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思考的过程中来。我感觉,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描写”的意义,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描写词汇。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本书中包含的那些“趣味练习”。它们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填空题或者选择题,而是充满游戏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比如,有一个练习是让孩子扮演一个“故事侦探”,找出故事中隐藏的“线索”,然后根据线索来续写故事。另一个练习则是让孩子“变身”成一位“词语魔术师”,通过组合和替换词语,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些练习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够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评分这本书在引导孩子“审题”方面,也做得非常细致。我注意到,很多三年级的孩子在写作文时,常常会跑题,或者抓不住题目的重点。这本《国小阅读与写作指引》就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讲解“如何读懂题目”,它通过一些图示和具体的例题,让孩子明白,在拿到题目后,应该先做什么,需要关注哪些关键词,以及如何根据题目来构思文章。这种“先破题,再立意”的写作思路,对于提升孩子的写作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