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正襟危坐在剧院里看舞蹈的人,
除非是欢乐的民族舞蹈或是展现技法的芭蕾舞蹈,
否则很多人在开演后的几分钟之内会自问:「我看不懂这些舞怎么办?」
「言之不足,则歌之舞之。」
「现代舞之母」邓肯说过:「人先是会说话,然后唱歌,然后舞蹈。」
舞评家说:「舞蹈是一门经常在反叛过去的表演艺术。」
经过反叛、经过变,从史前的部落乐舞到宫廷舞、古典芭蕾、现代芭蕾、现代舞、后现代舞、欧洲现代舞、舞蹈剧场及内容特殊的日本「舞踏」及舞蹈中的「东方身体风潮」和剧场、舞蹈多媒体的混合等,陆续创造而出。
本书将帮助读者在欣赏舞蹈之时,更进一步了解舞蹈发展形式的入门知识。
此外,也详细介绍国内外知名的编舞家、舞者、舞团、舞作等,让您彷彿拥有一把钥匙,可轻松自在地开启舞蹈欣赏的大门。
作者简介
李立亨
淡江大学历史系毕,美国纽约大学(NYU)表演学艺术硕士。
曾连续三年担任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剧场导演作品曾分别在台北与上海演出。
曾在上海世博会担任总导演的城市广场艺术节,三千多场的演出吸引了超过四百万名的观众。
现在,他是国际剧评人协会(IATC)台湾分会主席,也是活跃在中国各地的国际艺术节策展人。
导读 用身体来感觉舞蹈吧!
第一章 为别人或为自己而舞──舞蹈的起源
第二章 从民间走向宫廷──芭蕾的诞生
第三章 看到音乐,听到舞蹈──现代芭蕾
第四章 生活是根,艺术是花朵──现代舞
第五章 不说故事、不谈感情──后现代舞蹈
第六章 跳出欧陆风华──欧洲现代舞
第七章 非常舞蹈,非常剧场──舞蹈剧场
第八章 走进祕密花园──日本舞踏
第九章 让我们一起跳舞,安静的──东方身体风潮
第十章 丰富的舞台意象──剧场、舞蹈和多媒体的混合
附录一 延伸阅读
附录二 台湾重要的舞蹈团名录
附录三 国际重要的舞蹈艺术节
附录四 重要的舞蹈相关网站
附录五 分类索引
舞蹈大事简表
导读
用身体来感觉舞蹈吧!
李立亨
什么是舞蹈?
舞蹈是一门让身体跟着感觉走的艺术。 英文「舞蹈」(Dance)的原意是「延伸」和「张力」—— 当人们有感觉要抒发的时候,他会延伸舒展他的身体动作;这个动作要比生活里的动作来得大,而且还会显现出不同的意义来。
人类会因为有好感觉而手舞足蹈,因为感觉不好而指天顿地;为了强调谈话内容,人们会比手画脚。远在语言或文字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透过身体的动作来和别人沟通、或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曾对舞蹈出现的时机,做出这样的形容:「言之不足,则歌之舞之。」关于人和语言、歌唱与舞蹈之间的关系,将芭蕾舞鞋脱掉,首先以赤足跳出现代舞的「现代舞之母」邓肯,也有着类似于古代中国人的说法:「人先是会说话,然后唱歌,然后舞蹈。说话要靠脑袋,代表这个人在思考;唱歌则是情绪的表达。至于舞蹈,那可已经包含了这一切而进入狂喜了。」
中国和西方都是在「特别有感觉的时候」会想要跳舞,但是跳舞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讲故事和不讲故事的舞
关于舞蹈的定义,《大英百科全书》解释为:「舞蹈是身体有节奏的动作,通常会出现在一个特殊的空间并伴随着音乐;这些动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种想法、情绪、释放能量,或者就只是从动作获得乐趣。」
舞蹈中的身体动作可以延展出不同的排列组合。如果说,不同的动作像是或圆或方或多角形的积木的话;那么将它们堆积与重组之后,自然可以变化出无穷无尽的形象来。 这些用动作堆积出来的形象,可能是具象的飞机或房屋,也有可能是抽象的色块或引人想像的乱集团。前者可能是讲述故事或描写心境;后者可能是创造出一种氛围或仅仅是提供观众一块想像力的跳板,让看舞的人可以随着舞台上的动作和画面去恣意飞翔。
舞评家说:「舞蹈是一门经常在反叛过去的表演艺术。」「反叛过去」的意思就是,舞蹈是因着针对旧有形式(以及表现的内容)的不断改变而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舞蹈类型来。
事实上,翻开任何一本舞蹈发展史,我们都会发现舞蹈形式的「变」就是它发展历程当中的「不变」──史前的部落乐舞→帝国建立之后的宫廷舞→不同民族各自衍生的民族舞(详见第一章)→欧洲贵族发展出来的古典芭蕾(详见第二章)→音乐可能古典却也开始加入现代观念的现代芭蕾(详见第三章)→脱掉芭蕾硬鞋而赤脚跳出的现代舞(详见第四章)→将日常生活入舞的后现代舞蹈(详见第五章)→以芭蕾为「体」,以剧场性为「用」的欧洲现代舞(详见第六章)→把舞蹈戏剧化的舞蹈剧场(详见第七章)……。
这样一个简化之后的舞蹈发展阶段变革,尚且还不包括形式相似却因内容殊异而衍生出的相关舞蹈类型(如第八章介绍的日本「舞踏」、第九章介绍的舞蹈中的「东方身体风潮」等)。不过,我们倒是可以由此确定:「形式」与「内容」的更迭,正是舞蹈发展的基础。
用身体来感觉舞蹈吧!
第一次正襟危坐的在剧院里面看舞蹈的人,除非是欢乐的民族舞蹈或展现技巧的芭蕾舞演出,否则有许多人经常会在开演五分钟之后开始问自己:「我看不懂这些舞,怎么办?」
看着展现技巧的芭蕾,你是因为「形式」的精采而受到吸引;看着呈现欢乐气息的民族舞蹈,你可能是因为对「内容」的熟悉而明白如何欣赏。虽然,所有的舞蹈都是以动作去组合而成的,但是,不同舞蹈类型却各有各的思考逻辑和表现手法。换句话说,部分你不熟悉的舞蹈类型可能得在多看几次之后,才会慢慢看出门道。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舞蹈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形式和内容被不断地翻新和开创出来,这本书可能就是你走进这些舞蹈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同时,我们也会介绍和书中舞蹈类型相唿应的台湾优秀舞蹈团体。
跳舞是一门注意身体感觉的艺术,或许下次你在看舞的时候,也可以开始用身体来感觉Dance吧。
坦白说,我一直对舞蹈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是专业人士才能玩转的领域,而我这种“门外汉”顶多只能欣赏一下热闹。但《Dance:我的看舞随身书(新版)》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就像一个贴心的向导,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打开了舞蹈世界的奇妙大门。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芭蕾的优雅背后隐藏着如此严谨的训练,街舞的酷炫并不只是耍帅,而是包含着无数的技巧和创造力。书中的插图和案例都非常生动,图片清晰,文字解读也很到位,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迅速理解。它不会上来就灌输一堆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动作、最经典的舞种开始介绍,循序渐进,让你感觉学习舞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舞蹈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精神的交流。它教会我如何去感受音乐,如何去释放内心的情绪,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动时刻”。现在,我不再满足于仅仅观看,而是开始尝试着自己去动一动,即使只是简单的步伐,也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对舞蹈充满好奇和热情的参与者。
评分我是一名对艺术充满热情的大学生,虽然学的不是舞蹈专业,但一直对舞蹈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接触到了《Dance:我的看舞随身书(新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没有用晦涩难懂的语言来讲述舞蹈,而是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带领我领略了舞蹈世界的广阔与奇妙。我从书中了解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舞蹈特色,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对舞蹈作品的赏析,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艺术情怀。它不仅分析了舞蹈技巧,更关注舞蹈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感受”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从音乐的节奏、舞者的表情、身体的张力中,去捕捉那些不易察觉的情感信息。这本书让我明白,舞蹈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艺术,它能够触及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它点燃了我对舞蹈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让我开始主动去寻找更多的舞蹈信息,去体验舞蹈的魅力。
评分作为一名热爱舞蹈多年的资深舞者,我一直觉得市面上关于舞蹈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流于表面,很难找到一本真正能触及内心、同时又能指导实践的“随身书”。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Dance:我的看舞随身书(新版)》这个名字时,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期待。翻开书的第一页,就被它那亲切又专业的口吻吸引了。它没有故弄玄虚,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娓娓道来。书中的内容,不仅仅是对各种舞蹈形式的介绍,更深入地探讨了舞蹈背后的文化、历史以及它与人类情感的连接。我尤其喜欢它在分析经典舞剧片段时,那种细致入微的笔触,仿佛带领我置身于现场,感受舞者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所蕴含的深意。作者对于舞蹈的理解,是那种发自灵魂的共鸣,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会去模仿,去体会。书中那些对于如何“看”舞蹈的独到见解,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曾以为自己已经懂得很多,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观赏”这件事,发现原来很多细节之前都被我忽略了。它教会我如何去捕捉音乐与身体的律动,如何去理解编舞者的意图,甚至是如何去体会舞者在舞台上的挣扎与释放。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一位伟大的灵魂对话,让我对舞蹈的热爱又深了一层。
评分我是一位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编舞能力的年轻编导,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灵感和理论支持的专业书籍。《Dance:我的看舞随身书(新版)》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近期的“宝藏”。它并没有直接给出“如何编舞”的公式,而是通过对大量经典和现代舞蹈作品的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了编舞的无限可能性。作者对于作品结构的理解,对于人物情感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得以体现的解读,都极具启发性。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的梳理,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舞蹈艺术的发展脉络,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舞蹈所呈现出的独特魅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观察”的章节,它引导我去思考每一个动作的设计意图,每一个队形的变换含义,以及音乐、灯光、服装等元素如何与舞蹈本身形成有机的整体。这让我明白,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绝不仅仅是舞者跳得有多好,而是整体的艺术呈现。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舞蹈,也让我开始尝试将更多元的思考融入到自己的编舞实践中。它不仅是一本“看舞”的书,更是一本“学舞”和“创舞”的启蒙之作。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奔波于各大剧院的舞蹈爱好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跨越时代、打动人心的舞蹈作品充满了好奇。我曾无数次在台下被舞者的身姿所震撼,却总觉得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纱。《Dance:我的看舞随身书(新版)》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舞种和舞剧,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部作品的精神内核,从创作背景到艺术表达,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解构”舞蹈的篇章,它让我明白了,原来一个看似简单的跳跃,背后可能蕴含着复杂的情感铺垫;一个舒缓的伸展,可能传递着无尽的思念。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舞蹈动作,转化为具象的情感体验,让我仿佛能够与舞者同呼吸共命运。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欣赏舞蹈,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对话。它引导我去思考,去感受,去理解。每次阅读,都像是一场沉浸式的艺术洗礼,让我对舞蹈的理解更加深刻,对艺术的感悟更加丰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