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阅读陈水扁

心理学家阅读陈水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探究台湾社会深层心理结构的重要论着】
  对许多人来说,陈水扁是心中一抹难以言喻的创伤
  究竟他是孤立的偶然,还是集体的责任?
  本书以「陈水扁现象」为出发点
  用十种多元视角,钻探台湾社会的深层心理结构

  陈水扁,这个在每位台湾人心中都烙下不可抹灭印象的前任总统,2000年以三级贫户之子跃上权力顶峰,2008年下野后旋即因贪渎被起诉,从一个政治超级巨星沦落至阶下囚,伤了许多支持者的心。细究台湾自解严后二十余年的民主化历程,我们不禁疑惑:究竟陈水扁仅是历史长流中一则孤立的案例,还是反映出了一个更幽微的集体社会现象?

  本书从所谓的「陈水扁现象」出发,以十篇论文探讨政治人物的崛起和殒落,以及这个现象背后相关的心理、社会、历史、哲学等人文议题,不论是研究人员立场超然的学术探究、支持者的失落批判,或是坚持相挺到底的无悔,还是知识分子对台湾社会深层结构的精准剖析,皆尽收其中,并附有研讨会的与谈纪录,是国内第一本以多元学术视角探讨「陈水扁现象」的重要论着。

  卷一 人物速写
  战后新生代的觉醒、奋起与失落∕陈永兴+李筱峰
  陈水扁的婚姻选择与成就追求∕王浩威
  国家元首的使命:虚拟演讲词∕宋文里
  论形式与家己:从郑大为到陈水扁∕余伯泉
  「第一名症候群」:个人与群体的面向∕杨照

  卷二 现象剖析
  阅读陈水扁:一种诠释现象学的读法∕李维伦
  异化:领袖与群众的关系∕王丹
  诠释陈水扁现象的10种角度∕孙隆基
  政治做为一种语言游戏:对政治成员一个非心灵式的理解∕陈真
  从卡里斯玛特质到幽灵赋形:试析阿扁的心理人格∕林耀盛

作者简介

王丹、王浩威、余伯泉、宋文里、李筱峰、李维伦、林耀盛、孙隆基、陈永兴、陈真、杨照

(与谈人:平路、宋文里、杭之、张达人、张德聪、梁裕康、陈永兴、黄荣村、叶启政、蔡诗萍)

编辑顾问群

王浩威、何荣信、吴英璋、陈永兴、黄荣村、叶启政

(依姓氏笔划排列)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留下历史纪录,促进族群融合 / 林清富

卷一 人物速写
战后新生代的觉醒、奋起与失落  陈永兴+李筱峰 / 与谈 杭之
陈水扁的婚姻选择与成就追求  王浩威 / 与谈 蔡诗萍
「国家元首的使命」(虚拟演讲稿)  宋文里 / 与谈 黄荣村+陈永兴
论形式与家己:从郑大为到陈水扁  余伯泉 / 与谈 张德聪
「第一名症候群」:个人与群体的面向  杨照 / 与谈 平路

卷二 现象剖析
阅读陈水扁:一种诠释现象学的读法 李维伦 / 与谈 宋文里
异化:领袖与群众的关系 王丹 / 与谈 黄荣村+陈永兴
诠释陈水扁现象的十个角度  孙隆基 / 与谈 叶启政
政治做为一种语言游戏:一个非心灵式的理解  陈真 / 与谈 梁裕康
从卡里斯玛特质到幽灵赋形:试析阿扁的心理人格  林耀盛 / 与谈 张达人

图书序言

第一名症候群:个人与群体的面向
杨照 新新闻副社长兼总主笔

前言

十多年前,差不多同一个时间,我有机会接触到台湾政界三位重要人士──当时的李登辉总统、许信良、以及陈水扁。这三个人,构成清楚的对比。

李登辉对什么话题都充满兴趣,鲜明对照陈水扁对什么话题,除了现实政治以外,都没有兴趣。跟李登辉聊天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你提起任何题目,不管是历史、文学、音乐还是水利工程,李登辉都会兴致勃勃地开始炫燿他的知识,热情地摆出指导者的姿态来。不过相比之下,跟陈水扁聊天是一件更困难的事,因为你讲的任何东西,他通通不懂,他会用客气、笼统的方式不断认同回应,然而,表面的礼貌无论如何无法掩饰事实│他听不进去你在讲什么。

陈水扁和许信良构成另外一组对比。我没有看过比许信良更没礼貌的人。他随时不客气的打断人家的话,提高声音反对人家的意见,他随时准备要进行一场无止尽、没完没了的辩论。跟他谈话,也的确常常都会变成激烈的辩论,然而,我很快就发现一件奇怪的事,和许信良辩论一、两个小时后,怎么原本从我口中说出的话,变到许信良的嘴里,而且成了他热情护卫的意见?没礼貌的许信良,其实随时随地都在听,在辩论中接受想法,甚至改变自己的想法、立场。

你永远没办法找陈水扁辩论。后来我明白了,不是因为他客气,而是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有深刻相信,非主张不可的东西。他永远在那里算计着,这种状况下,到底抱持什么样的态度立场,最为有利?陈水扁跟毛泽东一样,是个彻头彻尾的策略家,一切都是策略,没有信仰,没有终极关怀终极目标。

陈水扁执政才半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引用了三岛由纪夫在日本「安保斗争」中,对当时日本首相岸信介的评论。一九六○年六月十八日,超过三十万示威群众包围岸信介官邸,三岛由纪夫站在国会大楼屋顶,俯瞰被重重包围的首相官邸。回到书房,他写道:「并不是因为他是个战争的祸首,也不因为他是个马基维利式的权谋政客,甚至也不是因为他是个专门巴结美国人的马屁精;人们恨他,因为他是个很小、很小的虚无主义者……他什么都不相信,而且虽然他或许自认有信仰,但是社会大众却很本能地觉得他不能信服自己的政治信条。」

「虚无主义者在政治上最大的杀伤力,是他会破坏一切的信任机制,使得让政策能够从思考到实践的时间完全无法存在,让必须协调完成政策的各方力量无从集结。大家弄不清楚虚无主义者相信什么,也就没有把握他什么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换句话说,虚无主义者让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不知什么时候会被背叛……捉摸不清虚无主义者相信什么,也就不敢依赖任何需要互信为前提的机制,于是彼此的互动对待就越来越粗暴、赤裸裸,越来越追求一翻两瞪眼的立即效果。」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