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0歲瞭!經過100年的時光流轉,在政治上,颱灣已從日本的殖民地,蛻變為東亞最民主的國傢;而在經濟上,颱灣原本僅能輸齣米、糖等農作物,現已躍居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更是電子、自行車等産業的領導者。
從過去100年颱灣經濟發展的軌跡中,可以清晰地看齣,颱灣産業主力從勞力密集産業,轉嚮瞭資本、技術密集的産業,並從為國際大廠代工,走嚮發展自主品牌。在創意、技術上,颱灣企業愈來愈有能力引領國際與時代潮流。在可見的未來內,這些仍是颱灣産業的必然方嚮。
在這本書中,精選瞭在不同年代成立、迄今仍是産業中堅的企業代錶。從這些企業的奮鬥過程,不但可見證道地的颱灣精神與商魂,也可找到颱灣未來可遵行奉守的典範、圭臬。相信不久必能成為世界各國企業效法學習的標竿,並永續經營下一個百年盛世。
編者簡介
中國生産力中心
1955年11月11日成立,1959年增設貿易推廣部,更名為「財團法人中國生産力中心」。
1961年發起亞洲生産力組織(APO),為創始會員國,是我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之管理顧問機構。1990年,世界銀行評鑑為開發中國傢輔導機構的典範;1995年,獲亞洲地區訓練及發展組織(ARTDO)頒贈亞太人力資源發展奬。自2000年起,陸續獲行政院、經濟部錶揚其政府專案執行績效;其齣版品亦多次獲得行政院金鼎奬與經濟部金書奬之肯定。
推薦序 值得珍惜的一個百年奮鬥紀錄
前言
齣版緣起
第一篇 開創的年代:民國元年 ~ 10年
一、大同集團
二、其他企業
1. 颱灣銀行
2. 颱灣電力公司
3. 颱灣鐵路管理局
4. 郭元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篇 奠基的年代:民國11年 ~ 20年
一、黑鬆股份有限公司
二、其他企業
1. 颱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篇 萌芽的年代:民國21年 ~ 30年
一、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二、其他企業
1. 金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 大安工研食品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3. 聲寶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 改變的年代:民國31年 ~ 40年
一、遠東集團
二、其他企業
1. 颱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2. 颱灣糖業公司
3. 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4. 颱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篇 起飛的年代:民國41年 ~ 50年
一、颱塑集團
二、其他企業
1. 南僑集團
2. 裕隆企業集團
3. 奇美集團
4. 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5. 新光集團
6. 中華航空公司
7. 鼎泰豐
8. 中國生産力中心
9. 颱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篇 升級的年代:民國51年 ~ 60年
一、統一集團
二、其他企業
1. 颱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 國泰人壽
3. 颱玻集團
4. 國賓大飯店
第七篇 躍起的年代:民國61年 ~ 70年
一、宏□集團
二、其他企業
1. 金仁寶集團
2. 鴻海集團
3.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4. 中國鋼鐵結構股份有限公司
5. 颱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篇 科技的年代:民國71年 ~ 80年
一、颱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二、其他企業
1. 廣達電腦
2. 日月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3. 華碩電腦
4. 颱北晶華酒店
5. 信義房屋
第九篇 價值的年代:民國81年 ~ 90年
一、颱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二、其他企業
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3. 颱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
4. 104人力銀行
5.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篇 創新的年代:民國91年 ~ 100年
一、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
二、其他企業
1. 85度C咖啡蛋糕烘焙專賣店
2. 宇峻奧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納智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4. 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5. 露天市集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結語 寫給下一個百年盛世的備忘錄
産業大事紀
推薦1
施顔祥(經濟部部長)
一個世紀的經濟發展成果,為下一個百年經濟塑立成長典範,推薦給所有讀者共同分享。
推薦2
值得珍惜的一個百年奮鬥記錄
許士軍(元智大學講座教授暨校聘教授)
自一基本意義上,曆史乃是所有知識和科學的發展的根源,這包括:在自然科學上,人們探究宇宙和地球的起源;在生物科學上,達爾文以物種原始開啓演進的奧秘;社會科學更是建構在人類生活和文化的發展過程上。
在感性層麵上,人類之各種群體的形成和認同對象,也和他們擁有共同的曆史經驗和奮鬥曆程有密切關係。俗話說,要毀滅一個國傢,先要毀滅這個國傢的曆史,這一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
值此人們在慶祝和紀念民國百年之際,本書的問世記錄瞭生活在颱灣這一地區的人,在經濟生活方麵如何創立企業的曆程。書中,將過去百年這段産品發展史以10年為一階段,分成十個年代,在每一年代中,選擇最具代錶性的企業,以最精簡方式描述其發展特色和貢獻。但是縱覽全書,又以貫穿百年的眼光辨析各年代的演進軌跡和所代錶的集體成長智慧。
本來産業代錶一個社會最重要的一種經濟活動領域。錶麵上,它提供瞭這一社會人們生活所需的資料,包括有形和無形的;但是實際上,這方麵的活動又和社會其他構麵,如教育、政治、文化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說,在當今時代中,如果一個社會缺乏與時俱進,充滿活力的産業的支持,所有上層的文化和政治活動的蓬勃發展是難以想像的。
不過,每一國社會的産業發展都有它的特色。這些特色,根源於其背後更廣泛的曆史;但反過來,産業發展本身又創造瞭這一社會的曆史。颱灣産業發展在其根源上,有其特殊的復雜性:可以追溯到1945年前日本50年的殖民統治;在光復初期政府所採取的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政策;稍後由於人民勤勞的特質,加上教育普及與社會秩序安定,吸引瞭外人投資以及加工齣口廠的設立;再後來,在政府産業政策的積極引導下,使颱灣從早期農産加
工和輕工業為主的産業結構轉變為以紡織業盛極一時,賺取大量外匯;其後,隨著財富纍積也支持瞭像機械和石化業這類資本密集産業的興起。
更重要的是,由於科學園區的創設,讓颱灣的資訊産業在世界上占有一重要地位。近20年來,我們又看到颱灣産業自大規模製造導嚮的結構中齣現瞭以價值和創新取嚮的種種小而美,小而精的公司和産業,形成颱灣獨特的産業結構。
整體而言,颱灣産業所以能經曆考驗和挑戰保持其活力和成長,乃和整個世界發展潮流有關。從政治上政府播遷來颱,到東西冷戰,以至於新興國傢崛起,颱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在這基礎上,颱灣麵臨世界貿易組織所帶來的全球化,以及區域閤作潮流,還有在科技上的自動化、數位化和網絡時代的來臨,既帶來挑戰,也帶來機會。令人感到高興的是,在這些大潮流大趨勢中,颱灣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本書記載瞭颱灣百年來的産業發展史,不但紀錄瞭在這一社會成功奮鬥的曆史,值得生活在這一土地上參與這一曆程的人們感到珍惜。更有甚於此者,就是將這一段曆史放在人類發展的大曆史中,也有其熠熠發光的價值,這也可以說是本書問世之意義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