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升学压力、情窦初开、父母期望……让我们想大声唿喊、逃跑时
《各就各位》深刻观察、记录最具代表的高中校园「北一女」故事
让我们心有戚戚,原来校园生活转个弯就不一样
谨以此书献给处于青春期的学子
最温暖的一本校园手札!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一段成长历程!
★ 我们都曾年轻过或正年轻时,那阶段的我们,体内贺尔蒙让青春期变得更敏感与苦涩,却更需要同侪、父母、师长的关心与鼓舞。此书用幽默、风趣的笔调,记录着青春岁月的真实故事以及人与人的互动,阅读此书彷彿替我们开了一扇窗,一扇海阔天空的窗。
★ 作者兼具小说家、老师的身分,深刻记录校园内人与人间的互动,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师与生,多样的影响,充满了欢笑、鼓舞、热血的校园札记。
★ 现今师、生、家长,关系紧绷之际,一位任教北一女的老师幸好还告诉了我们校园里该有的青春、乐趣与欢笑。老师,你是我青涩岁月中最重要的依靠!
向来练小说功,以说故事笑谈人性、嘲戏人生的罗位育,难得执起散文之笔侧写生活掌故,将教学路上的师生、同事互动情谊,裁剪成了《各就各位》,本书记录罗位育站上讲台拿起粉笔三十年的学习记录,捕捉了一段段在北一女校园中发生的简淡的君子之交,美好青春的生活情味。
校园生活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面对升学压力,人格成形阶段与无限可能的未来,人在身处的环境里,被周围的人、事、物推动,而在北一女这样带着光环的高压环境中,罗位育看见了许多发着光正待展翅的未来精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互动,在这个独特的环境里展现的美好姿态,在人生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与身旁交错的人事风景,搬演独一无二且无可取代的精采故事。
每所校园每位教师也都珍藏了不少入耳动心的小故事,只是,怀璧未现而已。《各就各位》只是一块小书砖,现在轻轻抛了出来,期待引出各家的和氏璧来。
─罗位育
作者简介
罗位育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硕士学分班结业,在北一女执教二十余年,为中文教师及写作人。曾获萧毅虹文学奖、教育部文艺奖、耕莘文学奖、新生报文学奖、中央日报文学奖等奖项。着有小说集《鼠辈》《热闹的事》《食妻时代》《天生好男人》《猫吃鱼的梦》,散文集《等待错觉》《有限关系》等书。
推荐序 【作家】陈雨航、【北一女国文科教师】陈美桂
自序:抛一块砖 罗位育
卷一、集合
进来前请先敲门
我们的年纪
片羽纷飞
非常训
很不寻常
卷二、立正
好像不一样
在我这班
耳暂明
好久不见
我知道我是谁
过日子的东西
不迎合
歌非歌
家常事
洋洋洒洒的情感
来!笑一个
卷三、稍息
人言
行人
老师,我想认识你的小孩
如圭如璋
有礼有体
有喜了
本校老师
我的衣服你的衣服
无法衡量的事
孔先生,你快乐吗
推荐序
如同小胖林育群的Under Your Wings歌词含意一样,在天父的庇护下,得以有辽阔的天空自由翱翔。罗位育就他的位置,为父为师(猜想虽然慈爱,恐怕也少不了谆谆教诲),甚有原则规范,相信是个极有秩序感的人,但玩起文字∕语言,就不禁暴走起来。
罗位育爱玩文字,能玩文字,他受到的训练使他的用字十分精炼,是可以写诗那样的密度。他善用典,可又常不爱套用现成语句,总要加以变化,使人耳目一新,甚至在意义上另辟蹊径,让人绝倒。
小说是罗位育文学创作的主业,想像蕴酿起来,百回不能停。他的笔能在小池子里唿风唤雨发大水,于人生幽微之处大做文章,无论俊男美女与否,所行所思所言,读者看到的皆是另番面目,而这里头充满了嘲讽和促狭。这,已经是识者皆知的罗记风格了。
小说家写了随笔散文,那又是怎样的风貌?读了《各就各位》,简炼的文字和想像依旧,嘲弄与促狭却消失了,代之以更多的人情与关心。
从事高中的国文老师二十几年,临退之际,不是那么特意,以存雪泥鸿爪之心,记叙了他与师友、同事的过从,更多的是与学生的互动。这些点点滴滴充满善意、活泼、温馨、创新的互动固然让人读来如沐春风,但我觉得更为有趣的是身为老师的作者面对他的青少年高徒时,是如何的猜想、踌躇,谨慎而细心地应对着那些敏感的心灵。
罗位育或许早已是让学生感到温暖的老师,但对他的读者而言,《各就各位》却是第一本读来温暖的书哩。
陈雨航
作者序
抛一块砖
《各就各位》能够问世,书内,〈人言〉这一章已有说词,我不再赘言。然而,囿于字限,原先的写法颇有「随笔」之趣,只是素描我所任教学校的师生情态,以及一些教学的心思和回味。现今,蒙「有鹿文化」许悔之总编邀我结集,又经杨宜倩主编为这些「随笔」妙手引线,有了书貌。然而,再重头细看之后,我不禁微吁了。
自己笔力有限,虽然心仪不少同事和学生的温暖人情,却难以精描意态神味。应是这些美好的小故事自有细节旋律,若非经当事人谱曲,是无法弹奏动听的情感奏鸣曲。而我个人随笔记录的小插曲,虽心里有谱,却也未必成调,不过,确是诚恳的声音。
只是,一些学生云龙般的才华,还未能在文中刺绣,是怕写俗了;亦有一些学生难能可贵的器识,我也来不及落笔,先在心中暗暗鼓掌了。
我相信,每所校园每位教师也都珍藏了不少入耳动心的小故事,只是,怀璧未现而已。我由衷认为,《各就各位》只是一块小书砖,现在轻轻抛了出来,期待引出各家的和氏璧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