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健康同学会:为健康把关的57堂课

57健康同学会:为健康把关的57堂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健康科普
  • 健康教育
  • 疾病预防
  • 养生保健
  • 健康生活
  • 医学常识
  • 家庭健康
  • 健康讲座
  • 57健康同学会
  • 健康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健康同学会,同学会健康!看电视长知识,深入阅读更了解健康大小事。

  专家、学者、医师、医药记者组成的坚强来宾阵容,为您细说解答一般民众最想知道的57堂健康知识课:

  ◎许多人每天在吞维他命,为什么吃太多反而要你命?
  ◎健康食品、保健食品傻傻分不清楚,到底该如何选择?
  ◎你吃的是食物还是毒物?十大抗癌食物与垃圾食物大PK报给你知。
  ◎深海鱼可能有污染,蔬果常常验出农药残留,你买的安心吗?
  ◎茶和咖啡怎么喝最健康?喝水又有什么学问和迷思?
  ◎塑胶容器无处不在,宝特瓶、餐盒、水壶的使用危机四伏。
  ◎你知道六大危险鞋吗?住宅品质也会影响健康喔!
  ◎秃头有救吗?「肠」保年轻有何重要呢?
  ◎保肝、保胃、保肾祕诀完整大公开。
  ◎网路流传的健康知识,有很多是错误的,让本书来逐一破解。

  还有许许多多的健康知识,储存在这本「健康存折」里,在大家拼命赚钱为银行存折「加0」的时候,也别忘了要帮健康存折登录健康财喔!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轻松归零,但只有健康是不能够让它倒退噜的。

作者简介

东森财经新闻台

  一个专为「普罗大众提供财经资讯的专业财经新闻频道」,打破严肃刻版的财经形象,开创另类的财经节目,除了从各种产业多元面向切入,提供股市与投资理财、财经新闻、财经专题报导之外,也有旅游休闲、文化、生活、艺术等生活类型节目。

潘怀宗

  美国艾默蕾大学(Emory Univ.)神经化学及分析化学博士,历任阳明大学医学院专任教授、仪器中心主任、副总务长、主任祕书及第三届国民大会代表,现任台北市议员,以及阳明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实践大学等校兼任教授。目前亦应邀担任超视「食在有健康」主持人,飞碟电台「飞碟早餐」、中广流行网「兰萱时间」、东森财经台「57健康同学会」等医药节目固定来宾,与TVBS「女人我最大」、年代电视台「健康年代」邀访专家。着有:《海藻让你远离癌症》、《飞碟早餐之医学新知》、《敢吃不敢说的药——十九堂医药通识课》、《潘怀宗药你健康》、《带医生回家》等书。

《城市漫步者指南:探索钢筋水泥丛林中的自然与历史》 导言:当喧嚣退去,城市显露出它的另一副面孔 我们生活的城市,是人类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效率与速度的代名词。然而,在这片由玻璃幕墙和柏油马路构筑的巨大迷宫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生态系统、被时间遗忘的历史印记,以及那些悄然生长的自然生命力。本书并非一本传统的旅游指南,它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放慢脚步,用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发现你每日穿梭其中的这座城市。我们将引导你走出那些被游客标记的经典路线,深入到那些鲜为人知的小巷、被高楼环绕的“城市绿洲”,以及那些讲述着城市变迁的沉默地标。 第一部:城市中的生态学——水泥森林的微观自然 城市,并非天然生态的真空地带,它拥有自己独特的、适应性极强的生命群落。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城市生态学的奇妙现象,教授读者如何在城市环境中识别和欣赏自然之美。 第一章:屋顶上的秘密花园与垂直绿化 高空生态系统: 探讨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的设计理念及其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我们将分析不同植物在高空环境下的适应性,并提供一套简易的城市屋顶植被识别指南,包括对本地耐旱灌木和昆虫传粉者的观察记录。 建筑中的微气候: 剖析建筑物形态如何影响局部风速和湿度,以及这些微气候如何造就了特定植物的生长条件,例如在特定楼宇阴影下发现的苔藓群落。 第二章:水系的生命力——河流、水道与地下水 被驯服的河流: 城市规划往往将河流“塑形”为景观带,但河流的生命力依然顽强。本章将追踪城市中被截流、管道化的河流遗迹,并介绍那些在城市驳岸边艰难生存的水生植物。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通过观察水鸟的种类和活动模式,来评估城市水体的生态健康状况。 城市湿地与“蓝绿基础设施”: 介绍城市中人工湿地和雨水花园的功能,它们不仅是景观元素,更是城市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实地考察指南,教你识别不同种类的水生昆虫幼体,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 第三章:无声的邻居——城市动物图鉴 适应性大师: 从随处可见的麻雀、鸽子到更隐秘的蝙蝠和夜行动物,城市为特定物种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空间。我们将详细描述城市哺乳动物(如褐鼠、浣熊)的夜间活动规律和生存策略。 昆虫的王国: 城市中大量的花卉和零散的未开发地带是昆虫的避难所。重点介绍本地蜜蜂、蝴蝶的迁徙路径和它们对城市园艺的重要性。提供一套基础的城市昆虫观察和记录方法。 第二部:时间的回声——穿行于城市历史的肌理 城市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文献。本部分旨在引导读者超越建筑的表面美学,去解读隐藏在街道布局、材料选择和被遗忘的公共空间背后的历史故事。 第四章:街道几何学与城市规划的哲学 网格与肌理: 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城市街道布局的差异——从古老的放射状街道到殖民时期的网格规划。我们将探讨这些布局如何影响了社会互动和商业流动。 被遗忘的界线: 探讨城市中那些隐蔽的行政、宗教或社会边界,它们可能只表现为一次街道名称的更迭,或是一段残存的围墙基座。提供一份“城市边界追踪”的实地练习。 第五章:建筑的“皮肤”——材料与手工艺的变迁 砖石的语言: 深入研究城市中不同年代建筑所使用的本地石材、砖块和砂浆。教授读者如何通过观察墙面的风化程度和砌筑工艺,判断建筑的大致年代和原始功能。 金属的叙事: 探讨铸铁栏杆、装饰性五金件的演变,它们是工业革命和本地工匠精神的物证。我们将聚焦于那些保留了独特工艺的旧工厂和仓库建筑。 第六章:公共空间中的记忆碎片 喷泉、纪念碑与沉默的雕塑: 许多公共艺术品讲述着早已被淡忘的事件。本章将分析这些纪念物的叙事角度,并引导读者去探究其背后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旧址的重生: 研究那些由旧火车站、市场、剧院改造而成的现代空间。重点分析改造过程中如何保留(或抹去)了其原始的功能痕迹和历史氛围。 第三部:实践指南——成为城市的深度探索者 本部分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和工具,帮助读者将观察转化为知识,将漫步转化为有意义的探索。 第七章:工具箱:记录与定位 地理定位的艺术: 介绍利用老地图、航拍影像与现代GPS技术进行“历史叠加”的方法,以精确重现某地某一历史时刻的景观。 声音景观记录: 城市的声音是其活力的体现。教授基础的声音采样技巧,用于捕捉特定时段(如清晨市场、深夜工厂区)的独特声景,并分析声音污染对生态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八章:安全与尊重的漫步 非正式步道的使用: 探讨在确保安全和不侵犯私有财产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城市中的非官方通道和后巷进行高效探索。 社区互动伦理: 强调在探索历史遗迹和未被维护的自然角落时,尊重当地居民和保护现场文物的基本原则。 结语:城市的持续演化 城市是一个不断呼吸、不断自我重塑的有机体。本书的最终目的不是提供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提供一套观察世界的“方法”。通过对这些微小细节的关注,读者将能更深刻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从而成为一名更负责任、更有洞察力的城市公民。每一次穿行,都将是一次新的发现之旅。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  培养基本医药常识,常保健康身体没事 潘怀宗
 五七健康同学会诞生祕辛 隋安德
 建国100、健康200,57健康同学会收视百分百 张雅芳
 让健康观念成为全民运动 张雅琴

Chapter 01 为同学的安全饮食把关 
01.乱吃维他命,小心要你命 
02.破除健康食品迷思 
03.深入剖析几项流行的健康与保健食品 
04.吃的是食物还是毒物 
05.洗菜如何洗去农药残留 
06.外食族黄金健康法则 
07.抗癌食物与垃圾食物大PK 
08.揭开各种食用油的祕密 
09.不吃早餐,五大毛病随身来 
10.十大五谷杂粮大剖析 
11.我们每天吃的鱼有毒吗 
12.喝茶有益健康-认识茶的功效
13.咖啡健康喝
14.吃冰真能消暑解渴
15.吃水果要看属性、体质、时机
16.鲔鱼罐头与鲔鱼三明治卫生安全吗
17.你吃的调味料健康吗
18.鳕鱼、头足类海产出了什么问题
19.怎么正确摄取醣类(碳水化合物)才健康
20.沙西米怎么吃才安全
21.破解八大饮食传言

Chapter 02 为同学的生活环境把关
22.不可轻忽的眼睛预防与保养
23.小心!浴室隐藏易忽略的无形危机
24.可怕!塑胶品隐藏危机
25.住宅品质攸关你的健康
26.容易忽视的居家空气污染
27.小心冷气病上身
28.你喝的水健康吗
29.厨房锅碗瓢盆,该怎样使用最安全
30.全台有800万人过敏,惊人!
31.不可轻忽的飞蚊症
32.破解15大网路健康谣言
33.网路流传的健康知识迷思,逐一破解
34.六大危险鞋大公开
35.手机电磁波真可怕

Chapter 03 为同学的健康身体把关
36.你的痣长对地方吗
37.秃头真的有救吗
38.小便大学问!从尿液颜色、味道看健康
39.肠道闹脾气:谈便秘
40.如何「肠」保年轻健康:谈肠炎
41.头好壮壮绝招大公开
42.腰背疼痛知多少
43.肌肉痠痛治疗法
44.远离肝病!正确保肝保健康
45.预测肝癌六指标
46.认识你的肾脏:你是150万慢性肾脏病大军的一员吗
47.你是担「心」一族吗?预防保健求「好心」
48.失眠真痛苦
49.威胁140万人的糖尿病
50.常见皮肤病大对抗
51.保胃大作战
52.剧痛!寸步难行,爱足大作战
53.耳内开「轰」趴怎么办?
54.认识疼痛,对症下药
55.减肥为何越减越肥
56.运动瘦身的迷思
57.你不知道的8个喝水秘密

*关于幽默风趣的保健室主任
中年男子的魅力——潘怀宗博士∕教授      王瑞玲

图书序言

序1

培养基本医药常识 常保健康身体没事

  台湾经济起飞,带来了优渥的生活环境,也因此提高了民众的生活品质。在民众享用这丰硕经济成长的果实时,却往往对自己的身体疏于照顾。甚而在身体开始发出警讯的时候,竟无从分辨这是一时的身体不适、抑或是疾病已经找上了自己!更不用说是提早预防,防范于未然了。健康靠自己,平时就要多吸收有关医药方面的资讯,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与预防方式,才能将身体掌握在最稳定的状态,免除疾病带来的身心折磨和后续庞大的医疗支出。

  「57健康同学会」自开播以来,东森财经台的工作人员对于每一项资讯,均坚持用最正确且浅显易懂的方式,提供给观众最完整的医药知识。他们认真、专业并且对于医疗资料再三求证的态度着实令人钦佩,想当然尔,这些付出已经让健康同学会获得高收视率的回馈!由于热情的观众一再反应希望能将节目中的内容出版成书,这样一来,才能将一些无法当场纪录下来的重点,留存查考。经过同仁们的努力,现在健康同学会终于要出书了,真所谓「千唿万唤始出来」,相信每一位忠实的观众都会非常的开心,同时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医药的相关知识。

  最后,我期望借由这本书,让大家再也不会在身体发出警讯时全然不知,也不要陷入各种不当医药广告的迷思当中,结果是白花钱又伤身,怀宗在此诚挚地推荐这本书给追求健康生活的您,让您活得更健康、吃得更快乐!

阳明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授
台北市议员   
潘怀宗 博士

序2

五七健康同学会诞生祕辛

  「健康同学会,同学会健康!欢迎收看57健康同学会!」电视上雅芳与我亲切又熟悉的对话,让观众与健康在每晚九点有了重要的沟通桥樑。如今这观众朗朗上口的台词与热门节目,看似浑然天成,其实它的诞生并不简单。今天就让我还原「57健康同学会」诞生的祕辛。

  在民国九十九年一个燥热的三月午后,东森财经新闻台,也就是我任职的电视台,台长惠惠姐把我叫进办公室,说她有意开一个晚间带状的新谈话节目。她有一个大胆构想,希望开的是健康医疗节目,问我可不可行。带状的健康医疗节目?在晚间黄金时段?乍听之下几近疯狂,因为没人这么做!当时医疗节目不多,有的话要不就是开在婆婆妈妈及退休族的下午昏睡时段,要不就是沦为夸大卖药的购物节目(或许称为广告也不为过)。不过我一转念,非洲人没穿鞋子的行销故事立刻闪入我的脑海,还没有人在晚间做健康医疗节目不正是大大的蓝海吗?我立刻举双手赞成!没想到惠惠姐马上打蛇随棍上,「那你今天晚上就赶快把企划案写一写,明天公司的主管会议我们台可以提报!」……就这样,脸上三条线又无言的我,一分钟揽了一个苦差事在身上。接着更劲爆的来了!惠惠姐希望主持人是一男一女,因为财经台前一个一男一女双主持人节目「梦想街57号」,把憨厚的廖庆学与专业的陈斐娟搭在一起,结果大受欢迎,因此新节目也希望能够找出财经台第二对金童玉女。

  哪位男生能够和美女主播搭呢?不能太年轻,免得像阿姨配姪子;但也不能太老,免得吸引不了公司与广告主希望的年轻族群……「安德,就是你啦!」惠惠姐又打了一声响雷!什么?是我?虽然我在电视台工作已经二十多年,最近我也减肥二十公斤有成,但我已经退居幕后十多年,实在没有复出的心理准备。不过在惠惠姐苦口婆心的给我信心鼓励以及夸赞我具幽默感,兼之不断暗示找我比其他男主持人「便宜」许多(不是许多,是非常多!),可以帮公司节省大笔经费的情况下,我就这么成了新节目的制作人与内定男主持人。

  当天晚上我必须把企划案搞定,而春天的夜晚是十分热闹的,下了班大伙儿在网路上热闹的聊天。我坐在电脑前,苦思着新的健康节目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具有特色,可要有些创意才行。这时在facebook上瞄到我的小学同学网站,正在四处寻找多年没了音讯的同学与老师,我突然灵光乍现,「对了!干脆在电视上开同学会岂不美妙?」而电视同学会的主题就是健康!同学若是十几二十年不见,话题恐怕就会从「你变胖了!」「你怎么开始秃头了?」「几个小孩?健康吗?」一路聊到「如何健康养生?」「哪种保健食品最好?」「哪个医院哪个医生好?」

  于是我文思泉涌,一切依照学校生活与同学会模式发展节目。没多久时间,就规划出「同学怎么了」(来宾与来宾亲朋好友的病例)、「同学小报告」(来宾分享健康看法)、「健康随堂考」(真可怜!人生永远逃离不了考试)等单元。接着又想到参加节目的来宾都耍个噱头,用「几年几班」称唿,这样来宾的年龄除了大胆曝光之外,观众也能猜得出来宾大概的身体状况了,也是一个趣味点。再往下发展,同学会的主持人就不是主持人,而是值日生了,专业来宾除了原来的医护人员头衔之外,也都成了教导我们健康教育的老师。

  在节目的slogan方面我就遇到了难题,不是想不出来,而是想到太多。我首先想到的是「同学,你累了吗?欢迎参加57健康同学会!」这个蛮牛饮料的山寨版台词。若当集主题是「胃」,台词就变成「同学,你胃不好吗?欢迎参加57健康同学会」。第二个想法是我对女主持人说「你是我的高中同学吗?」然后女主持人回答「我是你的高中老师!」,然后我们一起大声说「欢迎参加57健康同学会!」第三个想法才是最简单的「健康同学会,同学会健康,欢迎参加57健康同学会!」。这里的「会」有双重意义,一面指的是「同学『一定』会健康」,另一面是所有的人包括观众来「会会」健康──这个我们节目最重要的「主角」。就这样,最平实但也最具深层意义的slogan就诞生了,前面两个搞笑版当然没有採用。另外我原本还想用十八铜人的金身半裸造型面对观众,这样每集讲到哪个器官,女主持人就用棍子指到我身上的器官相对位置就可以了,但终究这牺牲太大,没有实现。

  写完企划案第二天,惠惠姐带来两个好消息:一是公司主管会议非常喜欢节目「同学会」的概念,因此通过了企划案。其次是最知名的潘怀宗博士,愿意当我们节目的固定来宾!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我们节目找到了另一个台柱,也增加了节目的专业性与权威感!于是我仍然以学校作为发想,帮潘老师想了一个「保健室主任」的角色。一开始我想现在学校已经没有「保健室」,都叫做「健康中心」,那么应该叫「健康中心主任」还是「保健室主任」呢?想了半天我决定用「保健室主任」,因为既怀旧又亲切,而不用现代感但感觉冷冷的「健康中心主任」的称谓。直到现在,潘老师还说许多观众在路上认出他,都叫他「保健室主任」呢!后来节目竟然也自动发展出「保健室阿伯」(来宾江中博)与「保健室阿姨」(来宾周怡怡)来,真是可爱。

  如今「57健康同学会」出书了,从节目一开始就不断有观众及网友问我们何时出书及DVD,好让他们有系统的吸收健康新知,因为平常难免会因为有事而漏看个几集,却十分担心没看到的那几集就是最重要的。如今承蒙台视文化公司将「57健康同学会」的精华集结成册,相信必定能够造福所有的民众。

  对于「57健康同学会」节目制作团队惟杰、佳芳、雅舒、台英、佳燊、□芃以及我而言,每一集都是美好的回忆。你问我这本书有没有潘老师的养生方法与祕方?当然有,不过更完整的版本,那要下一轮的57堂健康课才会公布,敬请期待。

  而我,制作与主持「57健康同学会」的最大遗憾,就是因为太忙而乱吃,复胖了四公斤!(不好意思,这是借口……)可见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不进则退,愿大家与我在未来都能为自己与家人的健康努力不懈,加油!

57健康同学会第一代制作人兼主持人
隋安德 

序3

建国100、健康200  57健康同学会收视百分百

  对57健康同学会来说,我是一位转学生,除了早上继续打拼财经之外,晚上还要加修最重要的健康学分。雅芳从139集加入主持,,现在节目已经跨入200集,就像FACEBOOK常有同学留言,希望这个优质节目能长命百岁,而我也期许,能和安德哥成为最长寿的主持人。

  在健康同学会里,我认识所谓的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投资股票的三高(高获利、高成长、高ROE股东权益报酬率),可说是南辕北辙,要健康,一定要避免前者的身体三高。还有我们常吃的全麦面包,原来只是加了麦麸的山寨面包,老师教我们选购食物的望、闻、问、切,真的受用无穷,另外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都可以在节目中找到了答案,这就是您看到的健康同学会,它帮您注意平常生活中易被忽略但却是极重要的健康议题。

  有句话说吃补之前先补知识,正如保健室主任潘怀宗博士常说:大家拼命赚钱为的是银行存折的数字越多越好,可是却忘了在健康存折里存钱,确实有许多事可以归零,但只有健康是不能够让它倒退噜。新的一年您有什么投资计划呢?有哪些稳赚不赔的投资,我帮大家盘算了一下,每天晚上9:00只要坐在电视机前看同学会补知识,几乎不必花任何成本就可以拿到健康财,划算吧!如果还能让身体动一动就更完美了,因为铁不冶鍊不成钢,人不运动也会不健康。

  很多同学都说这是一个看了会健康的节目,对我们制作单位来说,这个节目也改变了我们。像是班长隋安德为了制作主持这节目,减肥20公斤获得到了健康。不过安德的隐私也几乎全都公开,现在全国观众都知道他有高血压,真的该颁个最佳牺牲奖给他。还有我们的保健室主任潘博士常把最难懂的医学,讲得浅显生动幽默风趣,而且中西医拢ㄟ通,诺贝尔健康奖非他莫属啦!当然还有专业来宾及同学加上我们幕后的团队(常熬夜查资料),因为有你们,节目加分很多,所以大家都可领个健康加分奖。至于雅芳呢,希望有一天可以得到进步奖,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电视机前的同学及拥有这本书的每个读者,大家的鼓励支持,都能拿个健康奖支持奖!

  雅芳能参与这个节目,受惠良多,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了,包括总经理陈继业、副总经理潘祖荫、台长李惠惠、潘老师、安德哥……因篇幅有限,等待金钟奖领奖时再说啰!

57健康同学会主持人
张雅芳

序4

让健康观念成为全民运动

  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来,能有机会主持「57健康同学会」一段时间,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在节目中,我不只把自己定位在主持人,同时我也是以妻子、妈妈、还有普通人的角色,来帮观众询问更多的健康问题,而且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来传达。每一次和制作团队讨论当集节目时,才发现原来有好多东西是我过去所不懂的,真感谢潘教授一次又一次很有耐心地扭转我们的错误观念,我好像又回到学生时代,拼命吸收新知。这一路走来,健康同学会播出超过百集,已经有很多人跟我说:「没想到雅琴有这么亲和的一面」,其实这也是我最真实的一面。

  对我来说,主持健康同学会的日子里,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变得更年轻、更健康!每天在潘老师、医师和专家解说下,才发现过去我们有多忽视自己身体的警讯。我开始重视健康检查,每天早上都会去游泳,对于吃下的食物也开始精打细算它们的营养和热量。本来我每天都要吞下一大碗维他命,现在也都全部舍弃。连周遭的亲友也受我影响,越来越重视均衡饮食和规律的生活,我希望这些健康的观念也能成为全民的运动。

  57健康同学会终于出书了,有很多医学知识都可以重新再复习。想要健康永远不嫌晚,健康同学会对我帮助很大,我相信它也能为大家带来健康的生活。

东森财经台主播
张雅琴

图书试读

【第一课】
乱吃维他命,小心要你命

一般人常将维他命列为营养补充品,但摄取过多或不当反而得不到效果且有害身体健康,那维他命该怎么吃才健康呢?

有许多疾病是因为缺乏特定的维他命所引起,只要补充该种维他命往往就可以解除疾病症状,像是服用维他命A可以治疗及预防夜盲症,维他命B2可以治疗口角炎,维他命B6可以减缓妊娠呕吐的症状,也可用来预防及治疗某些药品所引发的神经病变,维他命C可以治疗坏血病,维他命D除了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钙质,也可以减缓副甲状腺机能低下的症状……虽然维他命在人体所佔的含量不高,但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此有许多维他命相关的研究,让我们更了解它们间不同的功能,但是当许多人开始把维他命作为营养补给品的同时,已有一些研究显示过量的维他命也会造成身体的不舒服,因此维他命即使是对人体有益,但是乱吃或过量对身体还是会有不良的影响。

2010年年初瑞典科学家在「美国临床营养期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女性如果摄取过多的维他命A或维他命E,罹患乳癌的比率,比不摄取维他命的人还要高两成。芬兰也曾发表类似的报告,吃维他命A跟E,得癌症的机率的确比不吃的人高了18%。在许多人的观念里,觉得吃维他命A对眼睛好,维他命E甚至可以直接拿来擦在脸上,怎么吃了它们会得癌症,真令人难以想像。

这份研究报告是瑞典研究机构针对三万五千多名年龄49到83岁的女性,进行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定期服用综合维他命的中老年女性,罹患乳癌的风险比服用其他维他命的女性高出将近两成,怀疑是综合维他命造成乳腺组织密度提高5%,间接触发肿瘤生长。此外综合维他命当中的叶酸,如果含量过高也可能会促使肿瘤生长。

不过专家也怀疑,会服用综合维他命的人多半是生活作息不正常,为了补充营养才吃的,所以罹患乳癌最根本的原因,可能跟不正常的生活习惯有关,综合维他命只是扮演推波助澜的角色。针对这份研究报告的可信度,保健室潘主任略有质疑,但在过量服用维他命这个重点上,潘主任认为的确有注意的必要。

补充维他命要适量
一般来说,维他命分成两种:脂溶性与水溶性,脂溶性包括A、D、E、K,吃到身体里较容易累积;水溶性的B跟C,很容易排出。行政院卫生署有一个每人每天维他命的建议摄取量,超过这个量才叫做过量。一般来说,只要能够均衡饮食,就能摄取到所有的维他命,当然,这对现代工作繁忙的都市人来说,是不容易做到,所以,补充适量的维他命的想法,潘主任也只好勉强同意,一天一颗综合维他命就够了。

当你购买综合维他命时,都会有一份说明附在里面,清楚註明产品是合乎卫生署建议量的100%、还是80%,潘主任也观察过许多不同厂牌的维他命,通常都是符合100%左右,所以若依照说明书所载,使用市售维他命应该是不会超量的。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57健康同學會:為健康把關的57堂課》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而且是以一種很輕鬆、不壓迫的方式。我尤其喜歡書裡關於「慢性發炎」的探討。過去我對這個名詞感到很陌生,但書裡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了,慢性發炎是許多現代文明病的根源,像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 更重要的是,書裡也提供了一些「抗發炎」的生活指南,從飲食、運動到生活習慣,都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像是多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和精緻糖,以及規律的運動,都能有效幫助我們「滅火」,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我試著減少了每天喝含糖飲料的頻率,並且增加了富含Omega-3的魚類攝取,真的感覺身體的「無名火」少了很多,精神也變好了。

评分

閱讀《57健康同學會》的過程,就像是收到一份來自老朋友的貼心提醒,語氣親切,但內容卻是紮紮實實的乾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壓力管理」的章節。以前總覺得壓力大是很正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但書裡卻用很細膩的方式,闡述了長期壓力對身體造成的潛在傷害,像是影響免疫力、消化系統,甚至還可能誘發慢性疾病。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裡提供了一些實際可行的方法來釋放壓力,不是那種籠統的「放鬆就好」,而是具體的建議,像是「每天撥出10分鐘做正念呼吸」、「找一個能讓你真心大笑的活動」等等。我試著在工作間隙做幾次深呼吸,發現心情真的能瞬間平靜下來。而且,書裡也強調了「人際關係」在健康中的重要性,提醒我們要多跟正能量的朋友交流,這點非常符合台灣人重視「人情味」的文化,讓我感覺這本書真的懂我們。

评分

這本書《57健康同學會:為健康把關的57堂課》真的帶給我很大的啟發。它沒有那種讓人望而卻步的醫學術語,而是用最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例子,講解了很多關於「如何聰明地愛自己」的健康課。我尤其喜歡書裡關於「視力保健」的章節。在這個每天都離不開螢幕的時代,我們常常忽略了眼睛的健康。 書裡提供了許多簡單易行的方法來保護我們的眼睛,像是「20-20-20法則」,也就是每看螢幕20分鐘,就看20英尺(約6公尺)遠的東西20秒。我試著在工作期間時常提醒自己做這個練習,真的感覺眼睛比較不會乾澀疲勞。書裡也推薦了一些有益於視力的食物,像是富含葉黃素的蔬菜,以及維生素A。我開始把菠菜、胡蘿蔔加入我的餐點中,希望能讓我的雙眼保持明亮。這本書真的讓我了解到,健康的投資,其實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裡。

评分

這本書讓我感覺到,健康這件事,其實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在《57健康同學會:為健康把關的57堂課》中,作者用非常親切、像是跟朋友聊天一樣的語氣,分享了許多關於如何「預防勝於治療」的健康觀念。我特別喜歡書裡探討的「腸道健康」。以前我只知道腸道跟消化有關,但書裡卻詳細解釋了,健康的腸道菌群對我們的免疫力、情緒,甚至體重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書裡也提供了許多關於如何「養好腸道」的實際方法,像是多攝取益生菌、膳食纖維,以及一些對腸道友好的食物。我開始在每天的飲食中加入優格和一些富含纖維的蔬菜,真的感覺肚子舒服很多,而且排便也變得更規律了。更重要的是,書裡也強調了「生活作息」對腸道健康的影響,提醒我們規律作息、充足睡眠的重要性,這真的是一個很全面的觀點。

评分

我得承認,一開始翻開《57健康同學會:為健康把關的57堂課》,我以為這又是一本講述艱澀醫學理論的書,但讀了之後,我完全改觀了!作者的文筆非常生動,像是把我們帶到一個充滿活力的健康講座現場,而且重點是,所有的內容都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免疫力」的章節。書裡很清楚地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的免疫力會下降,以及如何透過日常的飲食、運動和睡眠來「強化」我們的免疫系統。 書裡提供了一些非常實用的「免疫力提升秘訣」,像是哪些食物富含維生素C和鋅,對於增強免疫力非常有幫助;還有一些簡單的運動,可以促進淋巴循環,幫助身體抵抗病菌。我試著每天早上喝一杯檸檬水,並且增加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攝取,感覺整個人更有活力,也比較不容易感冒。書裡也強調了「情緒」對免疫力的影響,提醒我們要保持正向的情緒,這點真的太重要了。

评分

這本書的份量真的紮實,57堂課,每一堂課都像是一個小型的健康講座,而且內容非常多元,不只是講吃,還涵蓋了運動、睡眠、心理健康,甚至還有一些我們比較容易忽略的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我記得其中有一段講到「睡對時間,身體就會自己修復」,這點我真的很有感觸。以前我常常熬夜滑手機,隔天就覺得精神不濟,書裡解釋了睡眠週期對身體的重要性,還有如何創造一個好的睡眠環境,我照著做了之後,睡眠品質真的提升了!甚至連早上起來照鏡子,都覺得臉色比較有光澤,皮膚好像也變好了,這都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覺得最棒的是,書裡提出的觀念都不是那種遙不可及的,而是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實際操作的。它不是給你一份嚴苛的計畫,而是讓你漸進式地去調整。像是書裡教的簡單伸展運動,我會在辦公室久坐後做幾下,舒緩了腰酸背痛,而且不用花費額外的時間去健身房,就能達到運動的效果。這種「化繁為簡」的健康法,真的很適合我這種忙碌的上班族。

评分

我不得不說,《57健康同學會:為健康把關的57堂課》這本書,真的像是我的「健康導航儀」。它以一種非常實用、貼近生活的角度,為我指引了許多關於健康的方向。我尤其喜歡書裡關於「骨骼健康」的內容。以前我總以為,骨骼問題是老年人才會遇到的,但書裡卻提醒我們,骨骼的保健應該從年輕時就開始。 書裡詳細解釋了,哪些營養素對於維持骨骼的健康至關重要,像是鈣質、維生素D、鎂等等,並且提供了許多方便取得的食物來源。我開始注意在飲食中增加一些富含鈣質的乳製品、豆製品,並且確保有足夠的日照來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書裡也提到了,適度的「負重運動」對於刺激骨骼生長的重要性,像是快走、爬樓梯等等。這些都是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做到的,讓我覺得擁有強健的骨骼,真的不是一件難事。

评分

我必須說,這本《57健康同學會:為健康把關的57堂課》簡直是我的「健康顧問」!它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將許多我們以為很複雜的健康知識,變得簡單易懂。我尤其對書裡探討的「代謝」議題很有感。過去我總以為新陳代謝就是年輕人的專利,跟自己這種年紀沒太大關係,但書裡卻很清楚地解釋了,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代謝確實會變慢,但我們可以透過飲食和運動來「活化」代謝,讓身體維持更好的運作。 書裡提供了一些關於如何「吃對食物,啟動代謝」的具體建議,像是哪些食物有助於提升基礎代謝率,哪些食物又容易造成代謝負擔。我試著在飲食中增加一些書裡推薦的「代謝促進食物」,像是雞胸肉、綠色蔬菜和堅果,結果真的感覺身體的能量水平有提升,下午也不再那麼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書裡並沒有要我們嚴格節食,而是強調「聰明飲食」,這點對我來說真的太重要了,畢竟要我們完全不吃美食,實在太痛苦了!

评分

哇!這本書《57健康同學會:為健康把關的57堂課》真是讓人驚豔,我從來沒想過健康這個議題可以被拆解成這麼多面向,而且都用這麼生活化、貼近我們日常的方式來呈現。翻開第一頁,就好像走進一間超有活力的健康教室,老師不是用枯燥的學術理論,而是用大家都能懂的語言,搭配生動的案例,讓我覺得「對欸!原來是這樣!」。 特別是裡面談到飲食的部分,真的顛覆了我很多過去的迷思。我一直以為減肥就是要少吃,結果書裡教我如何聰明地吃,怎麼搭配食物讓營養更均衡,還有像是「吃對食物,就能讓身體自己排毒」的觀念,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我照著書裡的一些建議,改變了早餐的習慣,多了好多蔬菜和原型食物,結果一整天精神都變好了,以前下午容易疲勞的狀況也改善了不少。而且,書裡並沒有要求我們完全捨棄喜歡吃的東西,而是教我們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顧及健康,這點真的太重要了,完全符合台灣人「吃」這件事的文化!

评分

這本書真的讓我對「健康」有了全新的認識。以前總覺得健康就是身體沒生病,但《57健康同學會》讓我了解到,健康是一個更全面的概念,包含了生理、心理、甚至生活習慣的整體平衡。我特別喜歡書裡關於「微習慣的力量」的闡述。它不是要我們一夜之間變成健康達人,而是鼓勵我們從每天一點點的小改變開始,像是多喝一杯水、走樓梯代替搭電梯、或者是在飯前先吃點蔬菜。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日積月累下來,真的會帶來巨大的改變。我試著在每天早上起床後,先喝一杯溫開水,習慣後,我發現自己好像更容易排便了,整個人也感覺更清爽。書裡提供的這些「小確幸」式的健康方法,真的太容易讓人堅持下去了,完全不會有壓力。而且,書裡也常常穿插一些實際的例子,像是某位讀者透過改變一個小習慣,就改善了睡眠品質,這讓我更有信心去嘗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