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是在表达喜悦,责备是在传递祝福!
好的赞美与责备,就是给孩子人生最珍贵的礼物!
本书以浅显的文字和漫画,提供父母亲和孩子说话的态度和方法!!
◎日本百万畅销书《教出耀眼的孩子》《这样说,教出令人称羡的孩子》《养出有抵抗力的孩子》系列新作
◎儿童心理专科医师献给妈妈──和孩子相处的快乐指导!
★赞美的方法
1.赞美孩子做到的十分之一,孩子就会越来越充满活力
2.孩子不想做的时候,不去强迫;做了后就马上赞美
3.从「为什么连这么一点事都做不到?」到「哇,这不是做到了吗!」魔法就在这儿
4.不要去比较别人的孩子,而是多留意自己孩子的哪怕一点点进步
5.对于类型4.的孩子,有时需要赞美他的失败
6.「谢谢!」是最好的赞美,用金钱和物质赞美孩子,这种方式要慎重
★责备的方法
1.责备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安静下来,看着他的眼睛,用简短的言语对他说
2.能把父母的爱,传达给孩子的三个重要事项
1)不是责备孩子的人格而是责备孩子的行为
2)好好地说明责备他的理由
3)与其说「不能做……」不如说「要这样做……」
3.加上「我能理解」这句话,孩子更容易接受
4.用「我」做主语,而不是用「你」
5.要知道孩子不管被责备多少次,也还是会犯相同错误的
作者简介
明桥大二
1959年生于大坂府。精神科医生。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系。
曾任职国立京都医院内科、名古屋大学医学系附属医院精神科、爱知县立城山医院,现任真生会富山医院心理诊疗内科主任。
儿童谘询机构特约医生、学校心理医生、NPO法人儿童权利支援中心Palette理事长。
着有《教出耀眼的孩子》《这样说,教出令人称羡的孩子》《养出有抵抗力的孩子》《人,为何而生,为何而活》(合着)等书。
1 教养出一个幸福的孩子最重要的事
2 父母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3 需要父母费心的孩子是好孩子
4 培养孩子努力加油的根基——即「自我肯定」的八个方法
1)肌肤接触
2)做饭,一起进餐
3)一起玩
4)哭了,就抱起来哄
5)理解孩子的心情,用语言来表达
6)倾听孩子的话
7)念书给孩子听
8)全面赞美孩子
5 孩子有很多优点值得赞扬,只待你寻找
去发现孩子已经拥有的优点,去发现孩子正在付出的努力
6 赞美的方法1.赞美孩子做到的十分之一,孩子就会越来越充满活力
7 赞美的方法2.孩子不想做的时候,不去强迫;做了后就马上赞美
8 赞美的方法3.从「为什么连这么一点事都做不到?」到「哇,这不是做到了吗!」魔法就在这儿
9 赞美的方法4.不要去比较别人的孩子,而是多留意自己孩子的哪怕一点点进步
10 赞美的方法5.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有时需要赞美他的失败
11 赞美的方法6.「谢谢!」是最好的赞美,用金钱和物质赞美孩子,这种方式要慎重
12 「不打不成才」的陷阱
赞美比责备更有效的理由
1.赞美可以培养孩子心灵成长中最重要的自我肯定感
2.通过赞美可以建立亲子之间的信赖关系
3.赞美比责备更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4.过多的责备会让孩子隐藏失败,学会撒谎
5.当害怕被责备的恐惧心理消失后,孩子就变得不守规矩了
13 这种事真的应该责备吗?
1.孩子还不到能够明白事理的年龄。
2.对父母来说也许是很头痛的事,但是还没有给别人造成困扰。
14 要想培养出一个好孩子,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15 责备的方法1.责备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安静下来,看着他的眼睛,用简短的语言对他说
16 责备的方法2.能把父母的爱,传达给孩子的三个重要事项
1)不是责备孩子的人格而是责备孩子的行为。
2)好好地说明责备他的理由。
3)与其说「不能做……」不如说「要这样做……」。
17 责备的方法3.加上这句话,孩子更容易接受责备
18 责备的方法4.用「我」做主语,而不是用「你」
19 责备的方法5.孩子不管被责备多少次,也还是会犯相同错误的
20 当实在忍不住要发火的时候
◎读者Q&A
1孩子不听话是不是因为我不够严厉?
2怎样才可以让孩子学会收拾?
3孩子总不能入睡,真担心
4孩子被小朋友欺负了
5是不是应该更严厉地对待很粗野的孩子
6孩子开始撒谎
7一点小事就马上哭
〈后记〉从否定的恶性循环,走向肯定的接力传递
〈亲子间的温馨故事〉读者来信
〈明桥医生的一句安心话〉
前言
在我的讲演会上,常常有很多听众来问我这些问题:「怎样去责备不听话的孩子?」「什么样的责备方法对孩子最有效?」看来,对于如何责备孩子大家都相当烦恼。
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学习责备孩子的方法之前,必须要先学习赞美的方法」。
事实上,只要我们掌握了好的赞美方法,责备孩子的次数也就会减少。
前几天有一位母亲对我说:「孩子会自己刷牙了,我赞美他刷得真好。第二天孩子也主动地自己去做。孩子那么听话让我非常惊讶。以前我一直在责备,所以孩子也很不开心,结果什么都不做。因为孩子不听话,我就责备得更多。」
掌握了赞美的方法,那么也会懂得责备的方法。这样的话,教养孩子也许会变得轻松一些。
「赞美」不是在评价孩子,而是传达看到孩子的努力和成长而感受到的喜悦。
「责备」不是对孩子生气,而是一点一点地教孩子懂得珍惜自己以及他人。
赞美与责备的方法不只限于教养孩子方面。夫妇之间、在学校及公司里,如何恰到好处地赞美或提醒对方,在现在这个时代尤其重要。
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个小小的开端,使大家有机会对赞美与责备的方法重新思考,如果能因此使整个社会,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感受到「活着真好」,我将感到无比荣幸。
第一次拿起这本书,就被它那充满治愈感的封面吸引了。翻开内页,作者的文字更是如春风拂过,细腻而温暖,让人瞬间卸下育儿路上的疲惫和焦虑。它不是那种教条式的育儿指南,而是更像一位亲切的长辈,用她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我们分享如何与孩子建立起真正的情感连接。 书中关于“看见”孩子的论述,让我深有体会。我们常常会忙于生活,忽略了孩子眼神中的渴望,忽略了他们试图表达的那些小心思。作者提醒我们,要放慢脚步,去真正地观察和倾听,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真正需求。她提供的方法,比如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和非语言信号去捕捉孩子的情绪,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让我意识到,原来在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只是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微笑。 在“赞美”与“责备”的探讨上,作者更是别具匠心。她强调的不是一味地表扬或批评,而是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给予最恰当的回应。比如,对孩子的进步,要具体指出他们付出的努力,让他们明白成功的“秘诀”;而当孩子犯错时,则要以引导为主,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学习如何改正,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指责。书中很多关于如何巧妙运用语言的例子,都让我觉得非常有借鉴意义。 读这本书,让我觉得育儿不再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任务,而是一次充满爱与成长的奇妙旅程。作者用她智慧的文字,帮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更积极、更健康的方式去回应孩子的成长。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育儿道路上的许多角落,让我更加自信地去迎接每一个挑战。 总而言之,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育儿的技巧,更是一种心态的转变,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它让我更加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也更加懂得如何用爱去守护他们纯真的心灵。如果你也希望成为一个更有智慧、更懂得爱的父母,这本书是你不可错过的选择。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共鸣的书。我一直觉得,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最难的不是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用她细腻的笔触,带领我一步步探索如何在日常的互动中,将这份爱有效地传递给孩子。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看见”和“回应”孩子的观点,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是不是太过于关注孩子的行为表象,而忽略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受。比如,当孩子因为一件小事而哭闹时,我常常会急于制止,却很少去耐心倾听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本书教我,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再温和地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这种“先共情,后引导”的方式,真的非常有效,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关于“赞美”和“责备”的艺术,作者的解读也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她认为,真正的赞美,不是虚无的夸奖,而是要具体指出孩子努力的过程和闪光点,让他们明白自己成功的要素。而责备,更是一种爱的延伸,是要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从中学习成长,而不是让他们感到羞耻和自卑。书中有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我觉得非常实用,也很有操作性。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一次心灵的洗礼。我逐渐意识到,育儿不仅仅是养育一个孩子,更是塑造一个人的灵魂。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个有智慧、有耐心的父母,用爱去引导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爱心的人。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杯温热的牛奶,滋润着我育儿路上的每一个时刻。它让我看到了希望,让我感受到了力量,也让我对未来的育儿生活充满了信心。如果你也在为如何更好地与孩子相处而烦恼,这本书绝对值得你拥有。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深深吸引了我,柔和的色彩和充满爱意的插画,瞬间营造出一种温暖、宁静的家庭氛围,让我立刻联想到自己在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教你套路的“育儿秘籍”,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分享她自己一路摸爬滚打的心得体会。书中的很多场景都让我似曾相识,仿佛作者就站在我身边,用温柔而有力量的声音告诉我,原来我面对的困惑和挑战,她也曾经历过,并且找到了化解之道。 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确幸”和“小烦恼”。比如,当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那种骄傲又小心翼翼的眼神;或者当孩子因为一件小事而大发脾气,那种手足无措又心疼的感觉。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不完美”,反而用一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解读,让我们这些家长知道,孩子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无论大小,都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她强调的“看见”孩子,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行为,更是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情绪背后的原因。这让我反思了自己平时是不是太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的点滴进步。 书中关于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部分,真的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为只要好好说话,孩子就能听懂,但现实往往是“鸡同鸭讲”。作者分享的那些实用技巧,比如如何用积极的语言去引导,如何倾听孩子的想法,以及如何在适当的时机给予肯定和鼓励,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她强调的“赞美”不是一味地表扬“你真棒”,而是具体地指出孩子努力的点和做得好的地方,让孩子明白自己成功的要素,从而建立真正的自信。而“责备”也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以引导为主,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从中学习成长,而不是感到羞耻和挫败。 这本书让我最大的收获是,在育儿这条路上,我不再感到孤单和迷茫。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温度,她教会我如何在压力和挑战中保持冷静,如何用爱去化解矛盾,如何成为一个更具智慧和耐心的父母。我开始更加留意自己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尝试运用书中的方法去回应孩子的需求,惊喜地发现,孩子似乎也变得更加愿意与我分享,也更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积极的改变,让我对未来的育儿之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我育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南。 读完这本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育儿不仅仅是养育一个生命,更是陪伴一个灵魂的成长。作者用她丰富的经验和真挚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育儿图景。她没有提供标准答案,却给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一种看待孩子和育儿的态度。让我明白,无论外界如何变化,父母的爱永远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互动,都蕴藏着深刻的意义。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孩子,也更加热爱作为父母的自己,它像一束光,照亮了我育儿路上的许多角落。
评分这本书,怎么说呢,读起来真的就像是和一位非常有经验、非常有爱的长辈在聊天。她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的专家,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分享她一路走来的心得。我记得里面有个章节讲到孩子发脾气,我当时就觉得,啊,太对了!我平时面对孩子哭闹的时候,真的会有点手足无措,有时甚至会失去耐心。但作者在这部分写得特别细致,她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忍住”,而是分析了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以及我们家长该如何去回应,才能既安抚孩子的情绪,又能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看见”孩子。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真的需要很多功夫。我们往往会关注孩子有没有好好吃饭、好好学习,但很少去真正看见他们内心的需求,看见他们因为小小的挫折而产生的失落,看见他们因为被理解而产生的喜悦。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小故事来举例,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除了批评,还可以如何去引导,让他们从失败中汲取力量。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贴入微的处理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受用,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平时对孩子的关注点是否有些偏差。 还有关于“赞美”的部分,作者的观点也很有深度。她强调的不是那种空泛的“你真棒”,而是要具体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以及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这让我明白,真正的赞美,应该是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能成功,而不是仅仅得到一个模糊的肯定。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内在的驱动力和自信心。同样的,“责备”也不是一味地否定,而是要着重于行为本身,并引导孩子去思考如何改正,如何避免下次再犯。这种“引导式”的教育方式,比那种一味地呵斥和惩罚,更能让孩子心服口服,也更容易让他们从错误中成长。 这本书让我最大的改变,可能就是心态上的转变。我以前总觉得育儿是一件充满压力和挑战的事情,但读完这本书,我开始觉得,这其实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旅程。作者用她的文字,为我们这些疲惫的家长注入了新的能量和希望。她教会我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相信孩子,也要相信我们自己。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像是一本心灵鸡汤,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温暖、实用、有深度。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没有高深的理论,却直击人心。如果你也在育儿的路上感到困惑,如果你想和孩子建立更亲密、更健康的亲子关系,那么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标题就充满了魔力,像一盏指引灯,照亮了许多新手父母的迷茫。我翻开它的时候,并没有抱着“我要学到多少育儿技巧”的功利心,而是怀着一种好奇和期待。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她没有用生硬的理论去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将育儿过程中的那些挑战与喜悦娓娓道来。我读着读着,常常会想起自己和孩子相处的点滴,仿佛书中描绘的就是我自己的生活。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非常强调“同理心”在育儿中的重要性。她鼓励我们去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很多时候,孩子的不听话、小叛逆,其实只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需求或者探索世界。如果家长能够用一种更包容、更理解的眼光去看待,很多矛盾就能迎刃而解。书中关于如何倾听孩子,如何回应孩子情绪的章节,对我来说尤其受用,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 关于“赞美”和“责备”,作者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她认为,有效的赞美不是鼓励孩子“完美”,而是看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并给予具体的肯定,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看见的,是被重视的。而责备,更应该是一种引导,而不是一种惩罚。如何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从中学习,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她提供的许多实际操作方法,都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让我不再害怕去面对孩子犯错时的情境。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育儿真的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次共同成长的旅程。作者用她饱含深情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如何用爱去浇灌孩子的心灵,如何让他们在充满安全感和被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父母的爱,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而这种爱,需要我们用智慧和耐心去表达,去传递。 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用最温柔的方式,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更好的父母。它没有给我制定任何僵化的规则,却给了我一个更开阔的视野,让我能够用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去面对育儿中的一切。我真心觉得,这本书值得每一位父母都认真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