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圖形與應用<國小3年級>

數量.圖形與應用<國小3年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數學
  • 圖形
  • 數量
  • 小學
  • 三年級
  • 教育
  • 學習
  • 教材
  • 國小
  • 算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探索數學世界的奇妙旅程:小學階段數學思維與實踐指南 圖書名稱:趣味數學啓濛:從數字到幾何的探索之旅(小學低年級適用) 圖書簡介: 本書旨在為小學低年級(一至三年級)的學生打開一扇通往數學奇妙世界的大門。我們深知,對於初學數學的孩子來說,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往往是學習的障礙。因此,我們精心設計瞭一套以“趣味性、直觀性、實踐性”為核心的數學學習體係,旨在激發孩子們對數學的內在興趣,培養其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書並非專注於某一特定教材的版本或進度,而是從更宏觀的數學概念入手,結閤兒童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構建一套完整的數學思維框架。內容涵蓋瞭學齡初期兒童最關鍵的數學基礎知識,並通過生動的案例、豐富的插圖和動手實踐活動,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孩子們可以觸摸、可以看到、可以操作的實體。 --- 第一部分:數字的魔法與運算的樂趣(核心概念構建) 本部分著重於建立孩子們對“數”的本質理解,並引入最基礎的加減運算概念。 第一章:我們身邊的數——從點到量 我們從孩子最熟悉的生活場景切入,如清點玩具、分配糖果、認識日曆上的數字。 數的識彆與序數: 不僅僅是認識阿拉伯數字 $1$ 到 $100$,更重要的是理解每個數字代錶的具體數量,以及它們在序列中的位置。通過“排隊遊戲”和“數數接龍”等活動,鞏固對序數的理解。 位值概念的初步認知: 引入“十”的概念。我們不用復雜的術語,而是通過“十個一堆”的積木或小棒,讓孩子直觀地理解個位和十位。例如,展示 $35$ 個小圓片,讓孩子自己分組,體會 $3$ 個“十”和 $5$ 個“一”的構成。 比較與排序: 如何判斷哪個籃子裏的水果更多?學習使用“大於 ($>$), 小於 ($<$), 等於 ($=$)”的符號,但更強調其背後的數量關係。設計“誰跑得快”的賽道圖,讓比較更具動態感。 第二章:加法與減法的魔力:守恒與變化 本章將加法和減法視為描述事物“增加”和“減少”的工具。 加法的理解——閤並與纍積: 強調加法是“閤在一起”的過程。我們使用實物操作,如“你拿齣 $2$ 塊橡皮泥,我拿齣 $3$ 塊,閤起來有多少?”。引入連加的概念,但重點在於多次的閤並。 減法的理解——拿走與剩下: 減法是“分開”和“求差”的過程。通過“分發糖果”的情景,讓孩子理解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後剩餘的數量。 加減互逆關係: 這是建立運算思維的關鍵。通過“ $2 + 3 = 5$”和“ $5 - 3 = 2$”的緊密聯係,讓孩子明白運算並非孤立的步驟,而是一個完整的係統。我們不教授復雜的湊十法,而是側重於“想加算減”的思維路徑。 --- 第二部分:圖形的探索與空間的感知(幾何啓濛) 本部分旨在培養孩子的空間想象力和觀察能力,認識常見的平麵和立體圖形。 第三章:形狀的捉迷藏——平麵幾何初探 我們從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到的二維圖形開始。 認識基本圖形: 重點學習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形。通過觀察窗戶、黑闆、足球等實物,讓孩子理解這些形狀的特徵(邊和角)。 圖形的描摹與創造: 鼓勵孩子使用牙簽或吸管搭建這些形狀,感受邊和角的數量。引入“圖形拼圖”遊戲,例如用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體會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 對稱之美: 引入鏡子和摺紙活動,讓孩子初識“對稱”的概念。觀察蝴蝶的翅膀、樹葉的形狀,感受數學在自然界中的美感。 第四章:立體世界的探險——三維空間認知 本章將視野從平麵拓展到立體空間。 常見立體圖形的辨識: 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和圓柱體。重點區分它們與平麵圖形的區彆(是否有厚度、能否滾動)。 從不同角度看物體: 這是一個關鍵的訓練。讓孩子從“正麵、側麵、上麵”觀察一個積木塔,並畫齣或描述他們看到的景象。這極大地鍛煉瞭空間轉換思維。 堆疊與結構: 使用積木進行搭建活動。學習如何保持結構的穩定,理解“底座”的重要性,初步感知工程思維的萌芽。 --- 第三部分:測量與時間的時間軸(實際應用與度量) 數學的價值在於解決實際問題。本部分聚焦於如何量化生活中的長度、重量和時間。 第五章:量一量,比一比——初步的度量衡 我們避免直接引入國際標準單位的精確換算,而是強調“測量是一種比較和估算的過程”。 長度的度量: 使用“拃(zhǎ)”、“腳印”或統一長度的“小方塊”作為非標準單位進行測量。比如,“我的鉛筆有 $5$ 塊方塊那麼長。” 隨後,引導孩子認識到使用標準工具(如尺子)的必要性,並進行簡單的厘米測量。 重量的感知: 通過天平(或自製的簡易蹺蹺闆)來比較物體的輕重。理解“一樣重”和“誰更重”的概念,為後續的剋和韆剋打下直觀基礎。 容量的初步概念: 使用不同大小的杯子進行倒水實驗。體會“多”和“少”的相對性,理解單位容器的重要性。 第六章:時間與秩序的排列 時間是抽象的,需要通過具象的活動來錨定。 認識鍾錶: 重點學習認識整點和半點。通過製作自己的“活動時間錶”和“起床鍾”,讓孩子將時間與具體的日常事件聯係起來。 日曆與季節: 理解“天、周、月、年”的順序關係。討論四季的變化和節日的安排,使時間概念生活化。 解決時間問題: 例如,早上 $8$ 點上學,如果路上要 $10$ 分鍾,那麼最晚幾點要齣門?(側重於基礎的加減應用)。 --- 總結:數學思維的培養 本書的最終目標,不是讓孩子記住多少公式,而是培養他們“像數學傢一樣思考”的能力。我們通過以下途徑實現這一點: 1. 提問的力量: 每一章都設置瞭開放性問題,鼓勵孩子描述“你是怎麼想的?”而不是僅僅給齣答案。 2. 視覺化呈現: 幾乎所有概念都配有清晰、友好的插圖和操作指南,幫助視覺學習者理解。 3. 動手實踐: 大量的小實驗和手工製作,讓學習過程充滿探索的樂趣,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 本書是孩子踏入小學數學學習的理想夥伴,它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奠定瞭堅實的數學基礎,為未來更深入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1.二年級復習測驗(1)
2.二年級復習測驗(2)
3.數到2000(1)
4.數到2000(2)
5.量長度
6.三位數的加減(1)
7.三位數的加減(2)
8.重量
9.幾的幾倍(1)
10.幾的幾倍(2)
11.三角形和四邊形
12.最少要帶幾百元(1)
13.最少要帶幾百元(2)
14.麵積與周長
15.乘法(一)(1)
16.乘法(一)(2)
17.年月日(1)
18.年月日(2)
19.乘法(二)(1)
20.乘法(二)(2)
21.長條圖
22.幾個十加幾個十是幾個十(1)
23.幾個十加幾個十是幾個十(2)
24.幾分之幾(1)
25.幾分之幾(2)
26.看刻度
27.十的幾倍(1)
28.十的幾倍(2)
29.時間(1)
30.時間(2)
31.記成另一種算式填充題(1)
32.記成另一種算式填充題(2)
33.做盒子
34.0.1與1/10
35.角與圖形
36.怎樣解題(1)
37.怎樣解題(2)
38.麵積與體積
39.10000以內的數(1)
40.10000以內的數(2)
41.除法
42.三年級實力測驗(1)
43.三年級實力測驗(2)
44.三年級實力測驗(3)
三年級解答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應用”環節,簡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很頭疼如何讓孩子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用途。很多時候,我告訴他“這個數學知識是用來做XX的”,但他總是一副“哦,好吧”的錶情,根本沒放在心上。但是這本書,用瞭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讓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會瞭數學的應用。比如,書裏設計瞭一個“小小設計師”的環節,讓孩子根據給定的尺寸,用尺子和紙闆製作一個小模型,比如一個簡易的小房子。我兒子第一次拿到尺子和紙闆,就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他在測量、裁剪、粘貼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運用瞭長度、麵積、甚至角度的概念。我看到他一臉專注的樣子,就知道他已經完全沉浸在解決問題的樂趣中瞭。另外,書裏還有一個關於“製定旅行計劃”的環節,讓孩子根據預算,選擇目的地、規劃行程,並計算交通和住宿費用。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加減運算,更是對邏輯思維、規劃能力和財務意識的培養。我兒子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所有細節,但他已經開始嘗試著去規劃,並且對“錢”的概念有瞭更深的認識。我覺得這本書通過這些貼近生活、富有挑戰性的項目,讓孩子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激發瞭他用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熱情。

评分

這本書的“數量”概念講解,讓我徹底改觀瞭對小學數學教材的刻闆印象。我一直以為“數量”就是簡單的數數,但這本書卻從多個維度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述。它不僅僅是停留在“1、2、3”的層麵,而是通過各種有趣的圖例,讓孩子理解“多少”的相對性,以及如何準確地錶示和比較數量。例如,書裏有一章節專門講解“集閤”的概念,用不同顔色、不同形狀的積木組成不同的集閤,讓孩子去數一數每個集閤裏有多少個元素,並且比較哪個集閤的元素更多。我兒子一開始對“集閤”這個詞感到陌生,但當他看到書裏那些五顔六色的積木,就像玩遊戲一樣,自己去數、去比較,他就明白瞭。書裏還巧妙地引入瞭“分組”的概念,比如把10個蘋果分成2組,每組5個;或者分成5組,每組2個。這為他將來學習乘除法打下瞭基礎,讓他理解數量是可以被分解和組閤的。更有趣的是,書裏還設計瞭一些“找規律”的題目,通過數列的形式,讓孩子預測接下來的數字。我兒子非常喜歡這類題目,他會盯著屏幕,小腦袋瓜轉得飛快,然後興奮地給齣答案。這不僅僅是關於數字本身,更是關於數字之間的邏輯關係。我覺得這本書在“數量”這個最基礎的概念上,做得非常紮實,而且形式多樣,絕對不會讓孩子覺得枯燥。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對數量的理解變得更加深刻和靈活。

评分

這本書的“應用”部分,簡直是神來之筆!我一直很想讓孩子理解數學不僅僅是紙上談兵,它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但很多時候,我說的他都左耳進右耳齣。這本書卻用瞭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讓孩子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主動地去運用數學知識。比如,書裏有一個“小小建築師”的環節,讓孩子根據給定的尺寸,用紙闆和膠水搭建一個簡單的模型,比如一個小盒子。我兒子第一次拿到工具,就充滿瞭乾勁,在測量、裁剪、粘貼的過程中,他自然而然地運用瞭長度、麵積、甚至體積的概念。看著他專注的樣子,我知道他已經真正地愛上瞭用數學來解決問題。另外,書裏還有一個關於“分配任務”的環節,讓孩子根據人數和工作量,閤理地分配任務,並且計算完成時間。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加減法,更是對邏輯思維、計劃性和公平性的培養。我兒子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所有細節,但他已經開始嘗試著去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分配,並且對“公平”有瞭更深的認識。我覺得這本書通過這些貼近生活、富有挑戰性的項目,讓孩子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激發瞭他用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熱情,這對我來說,是比任何單純的知識傳授都更有意義。

评分

“圖形”的處理方式,真的是太有創意瞭!我一直覺得讓三年級的孩子理解復雜的幾何圖形有點難,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是枯燥地講解定義,而是通過大量的遊戲化設計,讓孩子在玩樂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圖形的知識。比如,書裏有一個“圖形尋寶”的環節,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尋找特定的圖形,比如圓形、方形、三角形。我兒子現在走在路上,都會不停地指著各種東西,告訴我:“媽媽,那個是圓形,這個是方形!” 這種主動探索和發現,讓我覺得他學到的知識更加牢固。書裏還設計瞭許多“圖形組閤”的練習,讓孩子用不同的圖形拼齣各種圖案,比如小動物、汽車、房屋等等。我兒子最喜歡的就是這個環節,他會自己發揮想象力,拼齣各種奇妙的圖案,並且會告訴我他用瞭哪些圖形。這不僅僅是在認識圖形,更是在培養他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力。此外,書裏還引入瞭一些關於“對稱”的概念,通過有趣的圖片,讓孩子理解什麼是對稱圖形,並且鼓勵他們自己去畫對稱圖形。我兒子現在看到對稱的圖案,都會錶現齣極大的興趣。我覺得這本書讓“圖形”變得不再是抽象的數學符號,而是孩子眼中充滿趣味的探索對象。

评分

“圖形”部分的處理,簡直是驚艷!我一直覺得幾何圖形是很抽象的東西,不容易讓小孩子理解。但是這本書,用瞭一種我從未想過的方式,將圖形變得活靈活現。它不是直接教你什麼是三角形、什麼是圓形,而是讓孩子在玩樂中自己去發現和認識它們。比如,書裏有一個“圖形拼圖”的遊戲,用各種不同形狀的色塊,讓孩子去拼齣動物、汽車、房屋等等。我兒子玩得不亦樂乎,拼完之後,還會指著自己拼齣來的圖形,告訴我:“媽媽,你看,這個是三角形,這個是圓形!” 而且,書裏還鼓勵孩子去觀察生活中的圖形,比如從傢裏的門窗、地闆磚,到路邊的交通標誌,甚至是天上的雲朵,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圖形。我兒子現在走在路上,都會不停地指著路邊的標誌,告訴我:“媽媽,這是個圓形,那是條直綫!” 這種主動學習和觀察,比我硬塞給他知識要有效得多。書裏還介紹瞭一些簡單的圖形組閤,比如用幾個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或者用幾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不僅僅是認識圖形,更是培養孩子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我覺得這本書讓“圖形”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學概念,而是變成瞭孩子眼中的有趣玩具,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评分

我必須得說,這本書的編排方式簡直是鬼斧神工!我之前給孩子買過不少數學輔導書,大多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看得我頭都大瞭,更彆說孩子瞭。但這本書完全不一樣,它就像一本色彩斑斕的繪本,每一頁都充滿瞭視覺衝擊力。它將抽象的數學概念,比如“數量”的理解,通過非常具象化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兒子對數字的理解一直有些模糊,經常數錯東西,或者對數量級的概念把握不準。這本書裏用瞭很多大大小小的、不同顔色的物品來讓孩子理解“多”和“少”,以及如何準確地數數。例如,有一頁列舉瞭不同數量的蘋果,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讓孩子數一數,然後用不同的顔色填充對應數量的方格。我兒子一開始還有點不耐煩,覺得數蘋果太簡單瞭,但是當他看到書裏把各種水果、玩具、甚至小動物都畫得栩栩如生,並且數量各不相同的時候,他立刻就來瞭興趣。他會一邊數一邊用手指著,然後開心地塗顔色。更有意思的是,書裏還引入瞭一些簡單的“比較”概念,比如“比…多”、“比…少”、“一樣多”。它通過圖片直觀地展示,比如一群小兔子和一群小貓,讓孩子數一數,然後判斷哪個多哪個少。我兒子現在看到任何東西,都會下意識地去比較數量,還會用書裏的詞語來描述,比如“這個比那個多好多!”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比我天天在他耳邊嘮叨要有效多瞭。而且,書裏的“圖形”部分也做得非常齣色。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各種圖形名稱,而是將它們融入到拼圖、搭建、繪畫等活動中。比如,有一頁是讓孩子用不同形狀的積木拼齣各種圖案,還有一頁是讓孩子觀察生活中的物品,找齣其中的圓形、方形、三角形。我兒子現在看到任何有規律的圖形,都會興奮地指齣來,並且能準確地說齣它的名字。這本書真的讓數學變得像遊戲一樣有趣,徹底改變瞭我兒子對數學的看法。

评分

我非常欣賞這本書在“數量”理解方麵的循序漸進。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概念,而是從最基本、最直觀的“數數”開始,然後逐步引導孩子理解“多少”的比較,以及如何用不同的方式來錶示數量。我兒子以前對數量的概念有些模糊,經常數錯東西,或者對大數量的概念沒有概念。這本書裏通過大量的圖例,比如不同數量的糖果、不同數量的動物,讓他直觀地感受到數量的多少,並且能夠準確地數齣來。書裏還引入瞭“分組”的概念,比如把10個蘋果分成2組,每組5個,或者分成5組,每組2個。這為他將來學習乘除法打下瞭非常好的基礎,讓他理解數量是可以被分解和組閤的。更有意思的是,書裏還設計瞭一些“找規律”的題目,通過數列的形式,讓孩子預測接下來的數字。我兒子非常喜歡這類題目,他會盯著屏幕,小腦袋瓜轉得飛快,然後興奮地給齣答案。這不僅僅是關於數字本身,更是關於數字之間的邏輯關係。我覺得這本書在“數量”這個最基礎的概念上,做得非常紮實,而且形式多樣,絕對不會讓孩子覺得枯燥。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對數量的理解變得更加深刻和靈活。

评分

我被這本書在“數量”概念上的處理方式深深吸引瞭。它不僅僅是教孩子去數數,而是通過多種維度,讓孩子對數量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理解。比如,書中用到瞭大量的“比較”和“排序”的練習,讓孩子區分“多”、“少”、“相等”,以及如何按照大小、多少進行排序。我兒子以前對數字的多少總是有點模糊,看到很多東西就隻會說“很多”,但現在,他能清晰地告訴我“這個比那個多2個”,或者“把這些玩具按照數量從小到大排好”。書裏還引入瞭“計數單位”的概念,比如“一打”、“一箱”,讓孩子理解數量可以按照一定的單位來組織和錶示。我兒子現在看到一些成套的物品,就會主動去數有多少個單位。更讓我驚喜的是,書裏還巧妙地融入瞭“估計”的能力培養。比如,讓孩子看一堆玩具,先估計一下大概有多少個,然後再數一數,對比自己的估計值。這種能力對於孩子將來在實際生活中處理不確定性非常有幫助。我覺得這本書在“數量”這個最基礎但又最重要的概念上,做得非常齣色,它讓孩子不再是被動地記憶數字,而是主動地去理解和運用數量。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傢那小搗蛋鬼量身定做的!說實話,一開始我有點擔心,畢竟是數學書,我怕他會覺得枯燥乏味,像以前一樣,拿起來就扔到一邊。但是,當我看到他捧著這本書,眼睛裏閃爍著光芒,認真地對著書裏的插圖和題目思考時,我的心簡直要融化瞭!書裏的圖畫太生動瞭,那些幾何圖形不再是冷冰冰的符號,而是變成瞭各種有趣的形狀,從簡單的圓形、方形,到復雜的三角形、多邊形,它們被巧妙地融入到生活場景中。比如,有一次講到“周長”的概念,書裏就畫瞭一群小朋友在操場上奔跑,然後用虛綫標齣瞭操場的邊界,問小朋友們要跑多少圈纔能算跑完一圈。我兒子看得津津有味,還模仿著書裏的樣子,在地上畫起瞭自己的“操場”,一邊畫一邊大聲地喊著:“我要跑完這一圈!” 看到他這麼投入,我真是太欣慰瞭。而且,書裏的題目設計也非常巧妙,不是那種死記硬背的題目,而是需要動腦筋、去觀察、去思考的。比如,有一道題是讓小朋友們找齣生活中的圓形,書裏給齣瞭一個廚房的圖片,裏麵有鍋蓋、時鍾、盤子等等,讓我兒子來找齣哪些是圓形的。他看得特彆仔細,還跑去廚房,把傢裏的鍋蓋拿齣來比對,然後得意洋洋地指著書裏的鍋蓋說:“媽媽,你看!這個和傢裏的鍋蓋一樣!” 這種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聯係起來的學習方式,真的太棒瞭!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教會瞭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瞭他對數學的興趣,讓他覺得數學原來這麼有趣,這麼有用。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有三年級孩子的傢長,這本書絕對會讓你的孩子愛上數學,並且在快樂中學習!

评分

我簡直要為這本書的“應用”部分鼓掌!我一直很想讓孩子理解數學不隻是課本上的東西,它其實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但很多時候,我說的他並不以為然。這本書卻做得非常到位,它用大量貼近孩子生活的實例,展示瞭數學的實用性。比如,在講到“測量”的時候,書裏就設計瞭一個“小小測量師”的環節,讓孩子用尺子去測量自己房間裏的傢具,比如桌子的高度、床的長度等等。我兒子第一次拿到尺子,簡直 like a kid in a candy store!他把傢裏的東西都量瞭個遍,量完還興奮地跟我說:“媽媽,我的床比你的床長!” 這種親身實踐的體驗,讓他對“測量”這個概念有瞭非常深刻的理解。還有關於“錢幣”的知識,書裏用超市購物的場景,讓孩子學習如何識彆不同麵值的錢幣,如何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來計算總價和找零。我兒子現在看到商店裏的商品,都會主動去估算價格,還會在傢裏的玩具商店裏扮演收銀員,模擬購物過程。這不僅僅是數學能力的提升,更是生活技能的培養。書裏還涉及到瞭“時間”的概念,通過日曆、時鍾等工具,讓孩子理解星期、月份、一年,以及如何讀懂時鍾上的時間,並進行簡單的時刻推算。我兒子以前對時間總是懵懵懂懂的,現在他已經能夠自己看懂簡單的時鍾,並且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學以緻用”,讓孩子在玩樂中就掌握瞭這些重要的數學概念和實際應用能力。我覺得這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財富,也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