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05
本书共收六篇短论,分上下两篇,上篇以宋代的道学及与道学相关的经典诠释为主题,下篇主要以清代《春秋》学为主要研讨对象。前三篇论文围绕着宋代道学而展开,讨论了宋代道学家对经典的创造性诠释及其所体现出的与传统汉唐儒学的不同特色,同时也指出道学的成立离不开对经典的诠释,特别是到作为道学之集大成者的朱子,依然追求经典诠释的客观性与正确性。后三篇论文围绕着清代《春秋》学而展开,分别以庄存与、戴望和苏舆为例,对清代《春秋》学作了不同面向的考察。从中可清楚地看到:尽管学术立场与政治立场各异,但清代以公羊学为中心的《春秋》学,无不以通经致用为职志,努力地将经术与政事挽合为一体。
如果说宋明道学致力于传「道」的话,那么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经学视角则表明其并不废「学」;如果说宋明道学致力于明「体」的话,那么,以清代《春秋》学为代表的经学则充分地表现出儒学达「用」之面向。因此,「经学」与「道学」并非截然无所关涉,对于理解儒学之全体来讲,它们必须兼容并包,必须相互补充,才可能真正溶道、学、政于一体,而不致于有所偏颇。
【短契】
长期以来,儒家学术基本上处于割裂为二的格局,其一是所谓的道学、理学或宋学,其二则是与之相对的经学或汉学。然而,研「经」不外明「道」,求「道」亦不能离「经」。不论是经学还是道学,事实上都是对先秦儒学这一共同思想资源的诠释与重建。本书的目的,即试图从经典诠释的视角来看两者之兼容性与互补性。
作者简介
郭晓东
1970年生,福建省霞浦县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学士(1991),哲学系硕士(1997)、博士(2000),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客座副研究员。主要着作有《识仁与定性:工夫论视域下的程明道哲学研究》(2006)。
序言. I
﹝宋代篇﹞
壹、从「性」「气」关系看张载、二程工夫论之异同 1
一 、张横渠: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对分 及其「变化气质」之「成性」工夫 2
二、程伊川:
「性即理」涵摄下的「性」「气」分设及涵养用敬、进学致知之工夫 21
三、程明道:
「性即气、气即性」与识仁、定性之体认本体的工夫 38
四、小结 49
贰、司马光对《中庸》诠释的再考察: 从经学史与道学史的双重视域出发 57
一、引言 57
二、对「天命之谓性」的诠释及其存在的问题 61
三、司马光「中和」学说及其在道学史上的意义与局限 75
四、对「诚」的诠释及其与道学诠释之不同 93
五、司马光的《中庸》诠释的经学特色及其影响 100
五、小结:
北宋《中庸》学说史上的承上启下者 116
参、论杨龟山对《中庸》的诠释及朱子的批评 121
一、引言 121
二、杨时的《中庸》诠释 128
三、朱子对龟山《中庸》说的批评 148
﹝清代篇」
肆、略论庄存与的经学思想: 以庄氏《春秋》学为讨论中心 167
一、引言:干隆间经学之别流 167
二、微言大义与通经致用 171
三、庄存与的《春秋》学 187
四、结语 227
伍、述《公羊》以赞《论语》: 《戴氏注论语》研究 231
一、引言 231
二、戴望与刘、宋 232
三、以《公羊》之微言大义证《论语》 239
四 、结语 259
陆、正学以翼教: 论《春秋繁露义证》的经学观与政治观 267
一、引言 267
二、「义」证《春秋》 271
三、「改制」考辨 285
四、尊君贵民 300
五、小结 311
征引文献 315
人名索引 325
名词索引 333
经学、道学与经典诠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经学、道学与经典诠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