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绪 论/1
壹、一些有关国际法的基本概念/3
一、基本规范与实证规定/3
二、国际法的意义/7
三、国际法拘束力产生的原因/9
四、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12
贰、国际法法源/17
一、意义及种类/17
二、习惯法/18
三、条 约/21
意义及种类/21
缔约意思表示机关及缔约意思表示/22
缔约意思的形成程序/23
条约的生效/25
保 留/26
条约的无效/27
条约的修订/28
条约的失效与停止施行/29
条约的解释/31
四、一般法律原则/33
五、国际法法源间的位阶关系/34
参、国内法法源/35
肆、有关国际法在国内法领域中效力的基本概念/37
一、国际法引入国内法领域的机制/37
二、国际法在国内法领域中的性质/39
三、国际法在国内法领域中的适用模式/40
四、国际法在国内法领域中的位阶/41
五、国际法在国内法领域中的解释及适用/42
伍、条约及习惯法在德国国内法领域中的效力/45
一、概 说/45
二、得引入国内法领域的条约/45
三、条约引入国内法领域的机制/50
以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引入条约/50
以行政机关订定的法规命令引入条约/52
四、引入国内法领域之条约的性质及相关问题/54
概 说/54
转换说/54
基本立场/54
生 效/55
失 效/57
位 阶/59
解 释/61
保留及修订/62
加 入/63
适用说/64
基本立场/64
生效与失效/64
位 阶/65
解 释/66
保留、修订及加入/67
五、习惯法在国内法领域中的效力/67
六、结 论/69
陆、条约及习惯法在我国国内法领域中的效力/71
一、概 说/71
二、条约及协定的区别/71
宪法的规定/71
「条约缔结法」草案的规定/77
三、条约及协定的缔结程序/80
四、条约及协定引入国内法领域的机制/85
五、引入国内法领域之条约及协定的性质、位阶、解释
及失效/88
六、引入国内法领域之条约及协定的适用模式/90
七、一些与条约及协定有关的立法模式/91
法律指示适用非我国所缔结的条约及协定/91
宪法及法律指示适用我国所缔结的条约及协定/93
以行政命令落实非我国所缔结的条约及协定/95
以法律落实非我国所缔结的条约及协定/95
结 语/100
八、习惯法在我国国内法领域中的效力/101
九、司法院大法官解释条约及习惯法的问题/104
十、结 论/107
柒、中西太平洋高度洄游鱼类种群养护与管理公约
在我国国内法领域中的效力/.109
一、概 说/109
二、公约的缔结/110
缔约基础/110
公约生效及引入国内法领域/112
三、公约的实质内容/114
委员会/114
组织、任务及性质/114
机 关/117
与国际组织间的合作/124
开发中会员、领域及属地的特殊需求/125
区域观察员/126
转 载/128
会员的义务/129
基本义务/129
对于其所属渔船的义务/130
针对渔船营运人的义务/132
在执法方面的义务/134
争端和平解决的义务/136
针对非缔约主体的义务/136
委员会与会员所採措施的相容问题/136
四、公约在国内法领域中的适用/137
概 说/137
委员会及其决定/138
配 额/140
会 费/141
渔 船/141
渔船营运人及船员/143
会员基本义务/144
登检程序及制裁/144
对外连系/145
特权、豁免及免除/145
捌、南方黑鲔保育公约在我国国内法领域中的
效力/147
一、概 说/147
二、公约的缔结及引入国内法领域/147
三、公约的实质内容/151
委员会/151
组织、任务及性质/151
机 关/152
会员的义务/154
争端的解决/156
四、公约在国内法领域中的适用/156
概 说/156
委员会/157
委员会的决定/158
配 额/160
预算分摊/161
对外渔业合作的禁止/161
渔船变更登记的防止/162
合作义务/162
特权、豁免及免除/163
争端的解决/163
玖、大西洋鲔类保育国际公约在我国国内法
领域中的效力/.165
一、概 说/165
二、公约的缔结及引入国内法领域/166
缔约基础/166
公约生效及引入国内法领域/168
三、公约的实质内容/169
委员会/169
组织、任务及性质/169
机 关/170
会员的义务/173
四、公约在国内法领域中的适用/174
委员会及其决议/174
预算分摊/175
提供资讯及提出报告/175
国际合作/175
拾、结 论/177
参考资料/181
序
七○年代,在留学德国期间,曾阅读过指导老师Walter Rudolf的升等教授着作-Volkerrecht und Landesrecht。那是第一次全面了解到国际法在德国法中适用的问题。这项了解引发了一连串的质疑:国际法在我国国内法范畴中可否被适用?若能适用,其法律基础为何?国际法在我国国内法领域中,应如何适用?
虽然心中存有疑问,但却一直未曾进一步去处理及寻求答案。最近我国以捕鱼实体身分参加一些国际渔业组织,因而马上面临到国际渔业条约在我国国内法领域中的适用问题。在国科会的补助之下,完成一份专题研究计画-渔业相关条约在我国国内法中适用的问题。本书即是由该研究计画的成果扩充而来的。
本书的初稿由周怡良法学硕士缮打及校稿,而法学硕士王文忠先生也在校稿方面提供协助。此外,两位法学硕士也费心接洽及促成本书的出版事宜。在此特致谢忱。
元照出版公司对于本书的出版,一直抱着支持与协助的态度,令人倍感温馨。而元照团队细腻又负责的态度,则令人称艳,在此要特别感谢他们在传播法学知识方面所做的付出。
2006年11月中原大学财经法律学系
这本书的选题,光是书名《国际法在国内法领域中的效力》,就足以勾起我浓厚的学术兴趣。我们都知道,台湾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实体,在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关系上,面临着许多独特的挑战与困境。国际法,作为一套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准则,其在国内层面究竟具有何种层级的效力,又如何被解释与适用,这本身就是一个既具理论深度又富实践意义的议题。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例如,当国际条约在国内的法律体系中发生冲突时,台湾的法院和行政机关是如何进行权衡与裁决的?又或者,无规范的国际习惯法,在台湾国内法庭上是否会被直接援引?作者是否会对历年来台湾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判例进行梳理与分析,揭示出在具体案件中,国际法原则如何被引入、阐释,乃至最终影响判决结果?此外,台湾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份子,如何在有限的国际空间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际法在国内的效力,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其中涉及到的政治、法律乃至外交层面的博弈,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精彩的论述。这本书如果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并辅以详实的案例分析,那将是对提升台湾在国际法律事务中地位的一份重要贡献。
评分读完《国际法在国内法领域中的效力》,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作者对于国际法如何“落地生根”的探讨,触及到了我们理解国家主权与国际责任的根本。书中对于各种理论学说的梳理,例如一元论与二元论的争辩,以及它们在不同国家实践中的体现,让我对国际法在国内法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有了更宏观的认知。尤其是对于“直接适用性”与“转化性”这些概念的细致辨析,对于理解为何某些国际法规则能被法院直接援引,而另一些则需要通过国内立法来“转化”后才能生效,提供了清晰的逻辑。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讨论,在台湾,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或政治背景,影响了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例如,在某些敏感的外交议题上,国际法原则是否会受到国内政治考量的制约?书中是否有对具体部门法,如人权法、环境法等,在与国际法接轨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突破进行分析?我希望作者能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展示国际法如何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塑造台湾的国内法律面貌,并且在维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细致描绘,相信能让读者对国际法在台湾的真实生命力有更深刻的体认。
评分对于《国际法在国内法领域中的效力》这本书,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严谨且深入的学术视角。我希望书中能对国际法在台湾国内法领域中的“位阶”问题进行详尽的考察。是高于宪法?低于宪法?还是与普通法律同等效力?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法院在处理案件时,如何适用不同的法律依据。作者是否会分析台湾宪法中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和立法实践?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书中会如何处理国际法与其他国内法律部门(如行政法、民法、刑法)之间的关系。当国际条约在国内立法中存在空白或冲突时,法院是如何进行解释和填补的?是否存在某些国际公约,虽然台湾已签署但尚未完成国内立法程序,它们在司法实践中能否被引用?书中对这些复杂问题的梳理和论证,对我来说将是极其宝贵的知识财富。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配合对台湾具体法律制度的深入剖析,将使这本书在学术界和法律实务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我一直对国际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感到好奇,而《国际法在国内法领域中的效力》这本书,恰好回应了这种好奇。作者是否会深入探讨,当我们谈论国际法在国内的效力时,不仅仅是抽象的法律条文,更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例如,在人权保障方面,国际人权公约在国内的适用,是如何保障我们免受不公正对待的?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国际环境条约又如何促使政府采取更严格的国内立法和执法措施?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一些生动具体的案例,展示国际法规则是如何通过国内法律程序,最终转化为我们能够感知和受益的具体权利或义务。这不仅仅是法律人的学术探讨,更是关乎社会发展与个体福祉的实践。这本书如果能帮助我们理解,那些在国际场合签署的条约,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又是如何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保护,那将是一次极具启发性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国际法在国内法领域中的效力》,让我立刻联想到当下台湾在国际社会中所面临的复杂处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解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与效力,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国家主权、国际地位以及公民权益的重要议题。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分析,在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台湾独特的政治现实会对这种效力产生怎样的影响。例如,是否存在一些国际法原则,由于政治上的敏感性,而在国内适用时面临阻碍?反之,又有哪些国际法规则,是通过怎样的机制,被积极地引入台湾的法律体系,以提升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法律规范性?书中对这些政治与法律交织的深度剖析,相信能为我们揭示出国际法在国内实践中更为 nuanced 的一面,以及台湾如何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利用国际法来维护自身的存在与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