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原理提供我们探讨税法问题所应把握之基本价值理念,以实现税捐正义,公平维护征纳双方之权益,也可说是自然法学派所主张「正义之法」的应有内涵,并实现功利主义法学派所主张增进公益与私益之协调均衡。因此,为能保障纳税人之人权,避免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税法的内在价值理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期盼本书能有抛砖引玉之效。
本书以税法原理及国际税法为研究重点,第二版增补下述文章:利益均衡在税法上之运用、税法上行政规则之变更与信赖保护、过少资本税制、租税天堂之税制对策,另配合税捐稽征法第28条修正,对于该条之适用范围重新加以增补,以供读者研究国际租税条约之范本参考。
序
第一篇税法基础原理篇
◎利益均衡在税法上之运用
一、前言——问题之提出∕4
二、税法上利益均衡所追求的目标∕5
三、利益均衡及其运用范围∕6
四、利益均衡在税捐立法上之运用∕10
五、利益均衡在税法解释适用上之运用∕12
六、利益均衡在税法上法律漏洞补充之运用∕19
七、利益均衡在税法上课税事实认定之运用∕23
八、利益均衡与税务违章案件之处罚∕27
九、利益均衡原则与税务诉讼上之运用∕32
十、利益均衡与行政执行∕36
十一、结论∕37
◎纳税人权利保障之法理——兼评纳税人权利保护法草案
一、问题之提出∕39
二、纳税人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40
三、纳税人权利保障宪章的立法方式∕54
四、纳税人权利保护法草案之评析∕55
五、结论∕79
◎量能课税原则在所得税法上之实践──综合所得税裁判之评析
一、概说∕81
二、量能课税原则在所得税法上所表现之意义∕82
三、量能课税与税捐主体∕88
四、量能课税与税捐客体∕90
五、量能课税与税捐客体之归属∕120
六、量能课税与税基∕123
七、量能课税与结算申报∕127
八、量能课税与扣缴义务∕128
九、结论∕130
◎实质课税原则裁判之研讨
一、前言∕133
二、实质课税原则之意义及其法理基础∕134
三、实质课税原则与税捐法定主义(公平与法安定性)∕136
四、实质课税原则之适用范围——裁判案例之研讨∕138
五、实质课税原则之适用界限∕182
六、结论∕191
◎论税法上类型化
一、问题之提出∕194
二、类型化观察法的性质∕195
三、类型化观察法与类型概念∕196
四、类型化观察法与经济观察法之区别∕197
五、类型化观察法的立论根据∕198
六、类型化观察法的类型——从法律效果区分∕202
七、类型化观察法的合法性要件∕205
八、类型化观察法之运用∕218
九、类型化观察法的运用类型∕225
十、类型化的配套措施——调整机制∕244
十一、结语∕245
◎浅谈税捐稽征法第28条之适用范围
一、概说∕249
二、申请退税之要件∕251
三、适用类型∕256
四、请求时效∕267
五、本条之类推适用∕268
六、结语∕272
◎税法上行政规则之变更与信赖保护
一、问题之提出∕276
二、税法上行政规则之变更与信赖保护∕276
三、信赖保护之模式∕279
四、信赖保护之救济处理∕285
五、信赖保护措施(如过渡期间之条款等)之司法审查∕289
六、个别案件类型∕290
七、司法机关之解释裁判之溯及生效问题∕296
八、结论∕298
◎税加值型营业税之「所漏税额」之计算——释字第660号解释评析
一、问题之提出∕302
二、实务见解∕303
三、评析∕307
四、结论∕336
◎税捐债务可否继承——评析释字第622号解释
一、事实摘要∕339
二、争点∕340
三、释字第622号解释∕341
四、评析∕343
◎滞报金之问题探讨——评析释字第616号解释
一、事实摘要∕357
二、争点∕358
三、释字第616号解释∕359
四、简评∕360
五、结论∕367
◎论客观的净额所得原则
一、概说∕369
二、客观的净额所得原则之适用∕371
三、必要费用与个人生活费之区别∕388
四、客观的净额所得原则之具体展开∕396
五、客观的净额所得原则之限制∕403
六、结论∕413
◎损失补偿之课税法理——评释字第607号解释
一、问题之提出∕415
二、释字第607号解释∕416
三、评析∕418
第二篇国际税法篇
◎中华民国来源所得之认定标准问题——以劳务所得为中心
一、问题之提出∕431
二、所得来源地判断基础之国际税法原则∕433
三、个人劳务所得之来源地标准∕438
四、营利事业之营业所得(包括劳务所得)来源地判断标准∕460
五、与劳务所得有关之其他所得来源地判断标准∕483
六、结论∕495
◎论移转订价税制
一、移转订价的概念∕500
二、国际间关系企业不合常规交易之税捐规避行为之防制对策∕501
三、移转订价税制的适用对象:关系企业间之交易,不合营业常规,而有规避或减少境内纳税义务之行为 506
四、移转订价的调整∕512
五、资料文据之提出与调查∕535
六、推计课税与处罚∕540
七、移转订价税制之配套措施:预先订价协议与国际间相互协议∕546
八、结论与建议∕551
◎租税天堂之税制对策
一、租税天堂之意义及其判断标准∕555
二、租税天堂之运作方式∕559
三、租税天堂之租税对策∕561
四、租税天堂之税制对策之立法例——日本立法例∕567
五、我国租税天堂之防制对策∕571
◎过少资本税制
一、过少资本税制之概念∕575
二、过少资本税制之规制方法∕576
三、过少资本税制(固定比率法)之运用∕580
四、税法上处理∕588
五、过少资本税制与国际租税协定∕590
六、我国过少资本税制之导入∕591
◎外国人在台之税法上地位——以所得税法为中心
一、概说∕598
二、中华民国来源所得∕598
三、外国自然人在我国之税法上地位∕609
四、外国法人在我国之税法上地位∕614
五、外国营利事业在我国设立子公司∕629
六、国际租税协定∕632
七、结语∕637
◎国际间避免重复课税之方法与企业所得税
一、前言——国际间重复课税之类型∕639
二、国际间重复课税之防止方法∕641
三、OECD租税协定范本之防止重复课税方法∕653
四、台湾防止国际间重复课税之方法∕657
五、大陆防止国际间重复课税之方法∕664
六、台湾与大陆防止国际间重复课税之税制比较∕671
七、结论∕672
第三篇地方税与财政调整制度篇
◎地方课税立法权之研讨
一、概说∕677
二、地方税自治条例主义及其限制∕680
三、地方课税立法权的行使∕694
四、地方课税立法权行使之监督∕709
五、结论∕712
第四篇税务争讼篇
◎税务行政争讼的审理范围——以课税处分之撤销诉讼为中心
一、前言∕718
二、课税处分之撤销诉讼的程序标的∕718
三、课税处分撤销诉讼之诉讼标的∕739
四、「总额主义」与「争点主义」∕743
五、理想的审理范围——总额主义∕758
六、总额主义之展开∕762
七、总额主义的配套措施∕763
八、结语∕770
◎附录
序
本书以税法原理及国际税法为研究重点,第二版增补下述文章:
1.利益均衡在税法上之运用:提倡我国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在税法上之运用,以各方利益均衡作为税法解释适用之最高指导原则。
2.税法上行政规则之变更与信赖保护:介绍信赖保护原则在税法上行政规则之变更的运用类型模式。
3.过少资本税制:介绍纳税人利用过少资本规避税负,在税法上因应对策。
4.租税天堂之税制对策:介绍纳税人利用租税天堂规避税负,在税法上因应对策。
另配合税捐稽征法第28条修正,对于该条之适用范围重新加以增补,有关地方课税立法权部分增加介绍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之最新裁判见解,另对于国际税法部分,附录完整之OECD关于所得及财产的课税之租税协定范本(中译文)(2003),以供读者研究国际租税条约之范本参考。
税法原理提供我们探讨税法问题所应把握之基本价值理念,以实现税捐正义,公平维护征纳双方之权益,也可说是自然法学派所主张「正义之法」的应有内涵,并实现功利主义法学派所主张增进公益与私益之协调均衡。因此,为能保障纳税人之人权,避免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税法的内在价值理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期盼本书能有抛砖引玉之效。
又为因应当前国际化潮流,有关国际间如何公平分配税源,公平课税,也日趋重要,本文爰不揣浅陋,尝试研讨国际租税法相关问题,以供实务上参考。
国内税法学研究仍在启蒙阶段,有赖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努力,共同促进税法学的研究发展,并能将学术研究成果提供实务上参考运用,俾能公平维护征纳双方权益。
最后,非常感谢元照出版公司鼎力协助本书之出版。本书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方贤达惠予雅正。
作者陈清秀谨志
2010年4月4日于猫空茶园
我一直對於人身保險的「人」這個字充滿了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考量,讓保險公司發展出這麼多樣化、且針對不同人生階段需求的產品?《人身保險實務》這本書,恰恰解答了我心中的許多疑問。它從「人生風險」的角度出發,細膩地分析了從出生到生命終點,人一生中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像是疾病、意外、失能、甚至身故,然後詳細地介紹了不同的保險產品如何針對這些風險提供經濟上的補償。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保障」與「儲蓄」功能在人身保險產品中區分的闡述,以及如何根據不同人生階段的財務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合適的保險規劃。書中也探討了「家庭責任」與人身保險的關聯,這讓我意識到,保險規劃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家人構築一道堅實的經濟安全網。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於「買保險」這件事情,不再是單純的跟風或被推銷,而是有了更清晰的判斷和更自主的選擇。
评分剛開始接觸《人身保險實務》這本書時,我還在金融業的入門階段,對於人身保險這塊領域,說實話,覺得既陌生又有點遙遠。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條理,而且切入點非常貼近實際操作。它不像坊間一些偏重行銷技巧的書,而是紮實地從「實務」出發,詳細說明了保險契約的成立要件、保險事故發生時的處理流程,以及在核保和理賠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及其解決方案。書中關於「告知義務」和「詢問義務」的探討,讓我深刻理解了在投保過程中誠實告知的重要性,以及保險公司在審核時需要注意的細節,這對我往後在處理客戶的業務時,多了很多審慎的考量。另外,書中關於「保單借款」、「契約轉換」等保單售後服務的說明,也讓我對保險商品的彈性運用有了更深的認識。即使我不是直接處理理賠案件的第一線人員,但這本書還是讓我對整個保險服務鏈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對於我日後在提供客戶服務時,能夠更有自信、更專業。
评分作為一名對保險產業懷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接觸到了這本《人身保險實務》。我原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書,但出乎意料地,它以一種非常學術性的卻又不失可讀性的方式,深入剖析了人身保險的理論基礎及其在現實社會中的運作機制。作者在結構安排上,循序漸進地帶領讀者認識人身保險的歷史演進、發展脈絡,再細緻地闡述了各種主要的人身保險類型,例如壽險、健康險、傷害險等,並對其保險責任、除外責任、給付條件進行了嚴謹的定義和分析。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精算學在人身保險中的應用部分印象深刻,作者不僅解釋了保費的計算原理,還探討了各種影響費率的因素,例如年齡、性別、職業、健康狀況等,這對於理解保險產品的定價策略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也探討了人身保險在社會經濟中的角色,以及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宏觀的視角,為我提供了更廣闊的學術研究視野。
评分說實話,在看《人身保險實務》之前,我一直覺得人身保險這塊領域,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實在是太複雜、太難懂了。充滿了各種專業術語,條款更是像天書一樣。但這本書的出現,完全顛覆了我這個想法。它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語言,搭配大量的圖表和實例,把原本艱澀的保險知識,變得淺顯易懂。書中對於「保障範圍」和「理賠條件」的講解,非常清晰,讓我知道在什麼情況下,保險是可以獲得理賠的,又有哪些情況是不在保障範圍內的。我尤其讚賞書中對於「保險詐騙」的防範提醒,以及如何在投保前仔細審閱合約的建議,這對我們這些沒有專業背景的消費者來說,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也針對不同的消費族群,例如年輕人、家庭主婦、退休人士等,提出了個性化的保險規劃建議,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只是一本知識書,更像是一本實用的「保險百科全書」,能夠幫助我們在複雜的保險市場中,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评分這本《人身保險實務》真的是我近期讀過最有感的一本專業書籍了!身為保險業務員,每天接觸到的客戶五花八門,每個人的需求、擔憂都不盡相同,常常需要絞盡腦汁去規劃最適合的保障。這本書從基礎的保險概念講起,到各類人身保險產品的條款解析、核保實務、理賠流程,真的都涵蓋得非常深入。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風險管理」在人身保險中的應用分析,它不只是單純介紹產品,而是教你如何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去評估潛在的風險,然後再針對性地提供解決方案。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讓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易懂,很多時候我都能在書中的情境中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也從中學習到許多過去自己沒有注意到的細節。舉例來說,關於失能扶助險的保障範圍界定,以及高齡客戶的投保注意事項,這本書都做了非常詳盡的說明,讓我對這些過去比較模糊的環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更不用說,對於保險業務員在與客戶溝通時可能遇到的疑難雜症,書中也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溝通技巧和話術,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