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总序言——罗昌发
编者序
作者简历
第一部分 卫生法基本问题
◎两岸协同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风险的法律与政策变革
——从预防向弹性范式之转变 刘 俊
◎中国大陆卫生法基本原则研究
贾希凌、刘雪峰、龚芝倩、张 进
第二部分 公共卫生之国际连结
◎中国控菸履约的法律障碍分析 廖敏文
◎论美国《食品安全提升法案》及其对国际贸易体制的潜在影响
——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何 易
第三部分 医疗卫生制度与政策
◎澳门医疗改革中的三个法律问题 林位强
◎从关键字变化看老龄化发展战略转向 马 川
◎专家审议委员会在卫生法制之角色
——以毒品审议委员会与管制药品审议委员会为例
王韵茹、吴建辉
◎酒品危害管制政策与立法刍议 杨培侃
第四部分 卫生、医疗与法律责任议题
◎大陆地区疑似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鑑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孙大明
◎对目前大陆医疗纠纷鑑定模式的思考 赖红梅
◎疫苗伤害事件之法律责任
——因果关系之法律政策抉择刍议 吴建昌
总序言
台大法律学院「亚洲WTO暨国际卫生法与政策研究中心」从2003年创立以来,在学术研究与教学训练上,做了一些努力。例如多年以来,每年都有四场以上的国际研讨会;每年主办亚洲WTO模拟法庭辩论赛或世界赛;训练学生参加WTO模拟法庭辩论赛的亚洲赛及世界赛;训练学生参加在维也纳举行仲裁模拟法庭辩论赛;邀请不同学校教授及研究生参与一些研究计画、撰拟国际文件及提供政府谘询服务等。我们也将一些学术研究成果对外发表。中心以有限的人力,出版两份每年各发行两期的英文学术期刊(由2006年开始发行的《Asian Journal of WTO and International Health Law and Policy》以及由2008年开始发行的《Contemporary Asia Arbitration Journal》;前者属SSCI收录期刊)。
我们决定由中心出版两种系列丛书。英文系列丛书的部分迄今已经有两本专书出版:《A Commentary on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2005) 》以及《WTO-Plus in Free Trade Agreements》。中文部分,除这本《两岸当代重要卫生法议题研究》外,《国际商务仲裁之证据法则》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两本专书也即将出版。专书的范围,除国际经济与公共卫生领域外,也包括商务与财经议题。我相信这些学术刊物及专书,对国内以及国际学术界,都应该有一些贡献;也希望对实务界与决策者有些帮助。我们也希望各界对我们的学术活动与出版,多多给我们指教与协助。
罗昌发
台大讲座教授∕终身特聘教授
于台大法律学院亚洲WTO暨国际卫生法与政策研究中心 (WTO中心)
2010年10月10日
编者序
卫生事务为国际上重要课题;由于两岸往来较以往更为密切,卫生议题亦属两岸间不容忽视的共同课题。台大法律学院亚洲WTO暨国际卫生法与政策研究中心(WTO中心)基于对卫生事务的长期关注与研究,决定邀请两岸学者针对当代两岸重要卫生课题进行研讨。会后诸多参与者表达讨论内容对于增进彼此了解以及对卫生议题的深入探讨,甚至对决策,均有帮助。我们也因此决定对研讨会这些论文进行审阅、修改、编辑与出版工作。
两岸学界长期以来各自发展,所受的学术训练也有差异,论述方式及所用词句,多有不同。此等差异虽有调和的空间,但其实也相当程度有助于彼此反省与思考。我们在编辑此书时,除很基本的格式要求之外,其他均尊重作者的论述方式与风格。所以读者看到的各篇文章的观察方法与角度,将相当多元。我们希望这样的论文组合,不会影响读者对本书的评断。另外,由于作者来自两岸及澳门,原文中涉及「我国」及「国内」等用语,依作者为台湾或大陆学者,分别是指台湾或大陆;为避免读者困扰,我们将之分别调整为台湾或大陆。
这本书仅是一个起头。我们很希望未来有更多学界同仁,针对两岸的重要卫生课题,持续研究,提出建言,带动决策者共同思考一些重大卫生议题。另外,编者要特别感谢WTO中心的专任助理李冠烨在协助这本书的编辑与出版所付出的辛劳。
罗昌发、林彩瑜、杨培侃
于WTO中心
2010年10月15日
作为一个对社会法律变迁颇感兴趣的读者,我对《两岸当代重要卫生法议题研究》的出现感到相当振奋。卫生法涉及的范畴极其广泛,从基础的公共卫生政策到复杂的医疗伦理规范,都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两岸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的当下,从法律的角度去审视两岸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互动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我特别好奇书中对于“药品与医疗器械监管的法律制度比较”这一部分的论述。这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监管的问题,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一直关注着台湾在药品审评、上市后监管以及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方面是如何运作的,也对大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进行的改革和努力有所耳闻。书中是否能够清晰地梳理出两岸在这些方面的法律框架,例如新药上市的审批流程、仿制药的法律地位、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等,并分析其优劣得失,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评分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医疗产业发展的人,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深入剖析“医疗纠纷与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比较”。台湾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无论是通过医事审议委员会的鉴定,还是诉讼途径,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我很好奇,大陆在这方面是否有类似的机制,又有哪些显著的差异?书中是否探讨了如何在高科技医疗手段日益普及的今天,界定医疗过失的责任,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既保障患者的权益,又不至于扼杀医疗创新的活力? 尤其吸引我的是,书中可能触及到的“基因技术与生殖健康法律前沿”。随着科技的进步,基因编辑、辅助生殖技术等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和社会挑战,同时也引发了对现有法律框架的挑战。我非常想了解,在台湾和大陆,对于这些尖端科技的法律规范是如何制定的?例如,关于基因编辑婴儿的伦理界线在哪里?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知情同意、亲权认定等问题,两岸的法律是如何处理的?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尤其是“两岸当代重要卫生法议题研究”这个定位,让我觉得它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视角来审视海峡两岸在卫生法领域的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大陆的法律体系了解有限,而大陆方面对于台湾的法律实践也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一本能够将两岸在卫生法上的共同关注点、各自的立法特色以及可能存在的实践冲突进行比较研究的书籍,显得尤为珍贵。 我尤其想知道,书中是否能深入探讨“公共卫生体系的法律保障与改革”。台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但同样面临着资源分配、人口老化、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挑战。而大陆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其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和路径。我很好奇,书中是如何分析这两岸在公共卫生法律保障方面的异同,以及对于未来改革方向的可能启示。
评分这本《两岸当代重要卫生法议题研究》确实勾起了我很多好奇。一直以来,台湾和大陆在卫生法的实践与理论上都有各自的独特发展轨迹,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各种新出现的健康挑战,例如传染病防治、医疗纠纷处理、器官移植管理、生殖健康法律等,都呈现出非常复杂且需要跨越地域限制的探讨。我一直很想知道,在两岸隔绝了相当一段时间后,法律的视角如何能够跨越这些隔阂,去理解彼此在卫生法领域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和各自的解决方案。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对书中对于“新兴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框架”这一议题的探讨特别感兴趣。近年来,全球性的疫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其法律体系的反应速度、周全程度以及人权保障的平衡,是多么至关重要。我好奇书中是如何分析两岸在SARS、COVID-19等疫情中的法律应对机制,包括早期的预警与隔离措施、药物研发与审批的法律保障、以及在信息公开与社会动员方面的法律考量。
评分读到《两岸当代重要卫生法议题研究》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我一直关心的问题。卫生法不仅仅是枯燥的条文,它承载着社会对健康的关怀与期待,更反映着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两岸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对这些价值的理解和法律上的实现方式必然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研究的魅力所在。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医疗信息公开与患者知情同意权”这一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信息时代,医疗信息的安全与公开变得尤为重要。我好奇书中是如何界定医疗信息的范围,保障患者的隐私权,以及如何通过法律确保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前能够充分了解病情、治疗方案、风险等必要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自主决定。两岸在这一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实践操作,无疑是值得仔细比较和研究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