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从《月旦法学杂志》之「法学教室」单元独立而创刊的《月旦法学教室》,已经堂堂迈入并超越了100期,就法学的教育目的以及实用的演习角度来说,它已经成为两岸法学教育杂志的标竿。
基于上面的背景与目的,编辑部沿袭过往的惯例,将此最受欢的单元,再次以《月旦法学教室别册》的方式呈现给所有喜爱的读者,以及有志学习基础法学教育者,也希望别册的方式,能成为学习过程的最佳工具书之一。
本次别册的编辑方式,将所有文章分类成公法学、民事法学、私法学,以及刑事法学四篇,所有的文章都是集结自《月旦法学教室》各期重要的文章。文章的作者群,均为当前法学界各领域的重要学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点出问题的争点,并详实的解答例题。
公司法
Ⅰ总则
公司资金违法贷放之效力∕王志诚∕3
公司转投资之自由及限制∕王志诚∕5
公司资金违法贷放之效力∕林国全∕7
现物减资∕林国全∕9
有限公司之资合与人合性质及相关立法之趋势∕刘连煜∕11
Ⅱ股份
转换特别股∕林国全∕13
股份收买请求权与控制权溢价∕刘连煜∕15
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之规定∕王文宇∕17
Ⅲ董事与董事会
投保中心提起解任董监事及代表诉讼之新规范∕刘连煜∕19
事实上董事及影子董事∕刘连煜∕21
董事之资讯请求权∕王文宇∕23
纾困肥猫条款∕林国全∕25
董事会违法决议弃权董事之责任∕林国全∕27
法人代表人董事之失格与改派∕林国全∕29
董事竞业行为与章程记载所营事业之关系∕林国全∕31
董事会的开会地点∕邵庆平∕33
董事长解任与董事会权限∕邵庆平∕35
章定董事资格∕林国全∕37
Ⅳ股东与股东会
股东会权限与股东提案权∕邵庆平∕39
累积投票制的任意与强制∕邵庆平∕41
股东之新股认购权∕王志诚∕43
假处分之股东得出席股东会∕梁宇贤∕45
股东得否以公司法第二三条第二项作为赔偿请求权之基础?∕刘连煜∕47
出席股东请求撤销决议之诉权∕洪秀芬∕49
股东分割投票制度∕刘连煜∕51
股东常会召开期限∕林国全∕53
股东之股东会召集请求权∕王志诚∕55
股东之股东会自行召集权∕王志诚∕57
股东会主席之选定及权限滥用∕王志诚∕59
Ⅴ重整
重整程序中债权人抵销权之行使∕王志诚∕61
公司重整之期间:性质及功能∕王志诚∕63
Ⅵ监察人
监察人之法律行为代表权∕王志诚∕65
监察人之诉讼代表权∕王志诚∕67
监察人为公司诉追董事责任之权限判断∕洪秀芬∕69
保险法
Ⅰ总则
论再保险有无保险代位之适用∕江朝国∕73
不包括佔优势原则∕江朝国∕75
行政管理和契约效力之冲突∕江朝国∕77
保险契约条款解释原则∕江朝国∕79
Ⅱ财产保险
员工诚实保证保险之「损失发现期间」∕江朝国∕81
火灾保险之被保险人之认定与家属之故意行为∕叶启洲∕83
酗酒驾车、犯罪行为与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之保障范围∕汪信君∕85
第三人直接请求权与保险契约上之抗辩∕叶启洲∕87
Ⅲ人身保险
告知义务违反与保险事故之因果关系∕汪信君∕89
自觉症与告知义务范围及健康保险之保险事故∕汪信君∕91
除外危险、因果关系与举证责任∕叶启洲∕93
健康保险等待期间之效力与罹病时间之举证责任∕叶启洲∕95
医疗费用保险契约当事人之故意行为与保险人之免责事由∕汪信君∕97
精神病、告知义务与被保险人之自杀∕叶启洲∕99
麻醉致死与意外事故之认定∕叶启洲∕101
票据法
Ⅰ总则
票据之利益偿还请求权与原因关系之请求权∕杜怡静∕105
无权限之人所为票据行为∕杜怡静∕107
发票人之禁止背书转让∕梁宇贤∕109
票据之恶意取得与善意取得∕梁宇贤∕111
Ⅱ分则
支票之提示期限与追索权∕梁宇贤∕113
支票之撤销付款委託与追索权∕梁宇贤∕115
海商法
海上货物运送契约责任与侵权行为责任竞合之法律适用──航技过失免责抗辩
之适用范围∕许美玲∕119
海上货物运送契约责任与侵权行为责任竞合之法律适用──求偿篇∕许美玲∕121
国际法
美国牛肉吃不吃?──国际习惯法与习尚之区分∕许耀明∕125
民族自决或分离主义?──科索夫独立不违反一般国际法∕许耀明∕127
商标法
减损着名商标之识别性或信誉∕陈昭华∕131
土地法
声请收回被征收土地∕张永明∕135
土地征用∕陈立夫∕137
土地征收补偿之给付方式∕陈立夫∕139
地籍线之更正与土地登记公信力∕陈立夫∕141
土地登记之损害赔偿∕陈立夫∕143
国际私法
涉外侵权行为与扶养的准据法∕陈荣传∕147
涉外假结婚的定性及准据法∕陈荣传∕149
外劳职业灾害补偿的准据法∕陈荣传∕151
涉外婚约的准据法∕陈荣传∕153
涉外婚姻事件的国际管辖权∕陈荣传∕155
强制执行法
附条件之执行名义∕林洲富∕159
债务人薪资之执行∕林洲富∕161
提起分配表异议之诉之要件∕林洲富∕163
不行为假处分之执行与竞合∕林洲富∕165
第三人对扣押命令异议∕林洲富∕167
第三人异议之诉∕林洲富∕169
执行名义之竞合∕林洲富∕171
分割共有物之执行名义∕林洲富∕173
执行竞合与参与分配∕林洲富∕175
禁治产人之监护人∕林洲富∕177
编者序
原本从《月旦法学杂志》之「法学教室」单元独立而创刊的《月旦法学教室》,已经堂堂迈入并超越了100期,就法学的教育目的以及实用的演习角度来说,它已经成为两岸法学教育杂志的标竿。
基于上面的背景与目的,编辑部沿袭过往的惯例,将此最受欢的单元,再次以《月旦法学教室别册》的方式呈现给所有喜爱的读者,以及有志学习基础法学教育者,也希望别册的方式,能成为学习过程的最佳工具书之一。
本次别册的编辑方式,将所有文章分类成公法学、民事法学、私法学,以及刑事法学四篇,所有的文章都是集结自《月旦法学教室》63至99期的文章。文章的作者群,均为当前法学界各领域的重要学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点出问题的争点,并详实的解答例题
月旦法学教室编辑部
2011年4月
《2011年月旦法学教室别册:私法学篇》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论证,彻底改变了我对某些私法学理论的刻板印象。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们并非拘泥于既有的法条和判例,而是积极地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更深远的价值体系中进行审视。这种“跳出法条看法律”的思维方式,让我眼前豁然开朗。书中对于侵权行为法责任构成要件的重新解读,以及对近代契约自由原则边界的探讨,都充满了新意。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所展现的批判性思维,他们不畏惧挑战权威,勇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能够用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资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智识的激荡。对于我这样长期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人来说,能够接触到如此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它帮助我更新了知识体系,拓宽了研究视野,也让我对未来私法学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老实说,起初拿到这本《2011年月旦法学教室别册:私法学篇》时,我并没有抱持太高的期待。毕竟,“别册”二字有时也意味着内容可能不如正刊系统或深入。然而,翻开书页的那一刻,我的疑虑便烟消云散了。这本别册展现出的学术水准,远超我的想象。它如同一个精巧的缩影,将2011年度台湾私法学界最前沿的学术动态与最具代表性的实务议题浓缩其中。我尤其赞赏其选题的独到之处,作者们并没有选择那些已经被反复咀嚼的经典问题,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当年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例如,书中对某个新兴私法领域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对某个疑难案例判决背后法理的抽丝剥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是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场与顶尖学者进行的深度对话,引导读者去探索、去质疑、去形成自己的判断。对于我这样的基层法官而言,它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能够帮助我理解当下司法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并从中汲取解决问题的灵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前瞻性、启发性和实效性。
评分不得不说,《2011年月旦法学教室别册:私法学篇》这本书,是一次让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集结了当年台湾私法学界精英思想的“思想录”。书中对许多经典私法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提出了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新颖观点。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程序性正义在私法领域中的作用的探讨所吸引,这是一种跨越了传统实体法与程序法界限的视角,非常有启发性。作者们在分析问题时,常常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将私法学的研究置于整个法治国家建设的框架下进行审视,这种宏大叙事让我对法律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鲜明,不同作者有着不同的论述方式,有的严谨如手术刀般精准,有的则奔放如激流般澎湃,但共同点是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对于任何一位对台湾私法学发展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宝,它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启迪思想,激发对法律研究的热情。
评分这本《2011年月旦法学教室别册:私法学篇》绝对是让我眼前一亮的作品。作为一名对台湾私法学发展持续关注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梳理和深度解读相关理论与实务进展的读物,而这本别册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私法学的各个细分领域,通过精炼的篇幅,呈现了2011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讨论和案例分析。我特别欣赏它在理论建构上的严谨性,作者们没有停留在概念的堆砌,而是力图勾勒出私法学背后隐藏的价值取向与政策考量。阅读过程中,我数次停下来反复思索,书中提出的新观点和对既有学说的挑战,都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于某些私法问题的理解。无论是关于物权变动的新近见解,还是债法领域内合同解释的细致分析,亦或是家事法中一些棘手问题的探讨,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激发思考,对于想要在私法学领域深耕的同仁,甚至是跨足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这都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反复研读的佳作。它的出现,无疑为2011年台湾私法学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分这本《2011年月旦法学教室别册:私法学篇》的出现,堪称是当年台湾私法学界的一场学术盛宴。它所收录的文章,每一篇都堪称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学术精品。作者们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入剖析了2011年度私法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看似基础的私法概念,例如所有权、债权等,都进行了富有新意的阐释,挑战了传统的理解方式。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熟悉的领域,也蕴含着无限的探索空间。此外,本书在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上也做得非常出色。作者们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家,他们也充分考虑了法律在现实中的适用性,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理论的深度与实务的关怀并存,使得本书既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又具备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作为一名法学院的学生,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许多关于如何进行深度学术研究的范例,也学到了如何将抽象的法律理论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