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清华》以图像的方式呈现清华大学的历史,共分为四大章节。「建校历程」呈现历任校长治校事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专章纪念梅贻琦校长的贡献;「梅竹赛」记录了清华与交通两校学生的年度竞赛与共同记忆;「校园地景变迁」则展现清华校园建设的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组
民国99年2月1日正式成立,专责规划与执行校史及特藏资料之征集整理、数位化、典藏、展览及推广活动等。
谢小芩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学士、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教育政策研究博士,现为国立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2003-200年间担任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推动校史业务,建置校史资料库,制作「清华──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建校五十週年纪录片」。
一、校史发展历程
1.荜路蓝履─梅校长时期(1932-1948;1956-1962)
2.奠定基石─官派校长时期(1962-1981)
3.承先启后─毛高文校长与刘兆玄时期(1981-1993)
4.民主进程─民选校长时期(1993-2006)
5.迈向卓越─五年五百亿(2006-)
二、梅竹赛
三、校园地景变迁
1.荜路蓝缕,新竹建校
2.奠定基石,继往开来
3.松木白舍,水清木华
4.万丈高楼,各领风骚
5.粉砖白瓦,辉映成趣
6.三馆领航,迈向卓越
附录:校园现况统计表
這本《圖像清華(修訂版)》啊,我只能說,拿到手上真的有種沉甸甸的重量感,不只是書本的厚度,更是那份歷史的厚重感。從小在台灣長大,對於「清華」這個名字,總有一種模糊又嚮往的想像,總是跟頂尖、跟學術、跟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連結在一起。翻開這本書,我感覺像是開啟了一扇塵封已久的門,門後是那個我未曾親身經歷,卻又深深影響著我們這片土地的年代。裡面的照片,有些我曾在歷史課本、電影或文獻上看過,但這次以這樣集結、高清呈現的方式,那種震撼力完全不一樣。人物的表情、衣著、建築的細節,彷彿都活了過來,讓我能更貼近當時的氛圍,去想像那些偉大靈魂的日常。書中對於圖像的編排和說明,看得出來是經過細膩考量的,不是單純的堆砌,而是有著敘事的邏輯,引導讀者一步步走進清華的歷史脈絡。
评分《圖像清華(修訂版)》這本書,真的帶給我很多不同的感受。我特別喜歡書中那些捕捉到人物「瞬間」的照片,比如學生們的笑容、教授們的專注、或是運動場上的拼搏。這些瞬間,雖然短暫,卻充滿了生命力,也最能打動人心。書中並沒有過多矯飾的文字,而是讓圖像自己去說話,去引導讀者去思考。我感覺,這本書在呈現清華歷史的同時,也在傳達一種「人」的故事,一種關於成長、關於奮鬥、關於傳承的故事。對於我這樣一個熱愛閱讀、對人文關懷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確實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閱讀體驗。
评分我是一個對歷史影像特別著迷的人,所以當我聽說有《圖像清華(修訂版)》這本書時,就立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坦白說,我對清華大學的了解,過去主要停留在它在中國大陸的學術地位,以及一些知名的校友。然而,這本書徹底打破了我原有的框架。它透過大量的珍貴歷史照片,為我勾勒出了一個立體、鮮活的清華形象。從校園建築的變遷,到不同時期學生的風貌,再到那些在學術界留下深刻印記的教授們,都彷彿躍然紙上。更令我驚喜的是,書中對許多圖像的背景故事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介紹,這讓我不再只是看熱鬧,而是能更深入地理解照片背後的文化意涵和歷史價值。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圖冊,更像是一份精緻的歷史紀錄。
评分閱讀《圖像清華(修訂版)》的過程,我感受到一種很強烈的「時空穿梭」感。書中那些老照片,就像是時間的膠囊,將過去的畫面、人物、場景,原封不動地呈現在我眼前。我驚嘆於攝影技術在不同時代的演變,更驚嘆於照片背後所承載的豐富信息。書中對於圖像的解讀,也相當專業且深入,讓我對當時的社會背景、學術思潮,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即使我對清華大學的具體學術成就了解不深,但透過這些圖像,我能強烈感受到那種濃厚的學術氛圍,以及為國家培養人才的使命感。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歷史圖像不僅是影像,更是歷史的見證。
评分不得不說,《圖像清華(修訂版)》這本書,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感動。在台灣,我們也常提到「學術的殿堂」、「知識的搖籃」這些詞彙,而透過這本書,我彷彿親身走進了這樣一個神聖的空間。書裡那些老照片,雖然有些已經泛黃,但它們記錄的,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面貌。我看到學子們認真求學的樣子,教授們循循善誘的神情,還有校園裡一草一木,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尤其是一些描寫學術會議、學術交流的圖像,讓我能感受到那種思想碰撞、智慧交流的火花。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學術專業背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就像是一扇窗,讓我窺見了一個偉大教育機構的發展軌跡,以及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
评分說真的,這本《圖像清華(修訂版)》完全超出了我對於一本「圖像」書籍的預期。我原本以為它可能就是一本單純的照片集,配上一些簡單的文字說明,但實際翻閱後,我才發現它的深度和廣度。書中不僅僅呈現了「物」,更重要的是呈現了「人」與「事」。那些斑駁的照片背後,每一個人物的眼神,每一張臉龐的皺紋,都訴說著一個時代的故事,一段奮鬥的歷程。我特別喜歡書中那些關於校園生活、師生互動的圖像,它們讓我看到了那個年代的學術氛圍,那種嚴謹又不失溫情的學術氣息,是現在許多地方難以複製的。即使我對清華的具體學術研究成果並非全然了解,但透過這些圖像,我能強烈感受到一種追求卓越、傳承知識的精神,這種精神,我相信是跨越地域和時間的,在台灣同樣是我們所珍視的。
评分收到《圖像清華(修訂版)》這本書,我真的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細細品味。它不是那種可以一口氣讀完的書,而是需要你放慢腳步,去感受、去思考。我對書中那些關於校園建築、歷史建築的圖像特別感興趣,它們不僅是建築本身的美學價值,更承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每一棟建築,都可能見證過無數的學術對話、思想啟蒙,甚至歷史的轉捩點。書中對於這些建築的介紹,讓我知道了它們的變遷和發展,也讓我對清華這個學術重鎮有了更具體的空間想像。雖然我在台灣,無法親自前往參觀,但透過這本書,我感覺我已經走進了清華的每一個角落。
评分我必須說,《圖像清華(修訂版)》是一本非常「有溫度」的書。雖然它主要以圖像呈現,但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是對歷史的敬畏、對教育的熱情,以及對人才的重視。我看著書中的照片,想像著那些學子們在那個時代的青春歲月,他們面對的挑戰,他們懷抱的理想。即使我身在台灣,遠離那片土地,但透過這些圖像,我能感受到一種共通的人文精神,一種對知識的渴望,一種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書中許多細節的呈現,例如學生的生活用品、課堂佈置,都讓我覺得特別親切,因為它們反映了人類普遍的情感和追求。這本書讓我覺得,教育的本質,是跨越時空的,是能夠凝聚人心的。
评分我一直認為,一個地方的文化底蘊,往往體現在它的教育機構之中。《圖像清華(修訂版)》這本書,就讓我深刻體會到這一點。書中的圖像,不僅僅是記錄,更是一種「敘事」。透過不同時期、不同主題的圖像組合,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學術機構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不斷發展、演變,同時又堅守著自己的核心價值。我對書中那些描寫學術交流、思想辯論的圖像特別有感觸,它們讓我看到了知識傳播的力量,看到了思想碰撞的火花。雖然我身在台灣,但透過這本書,我能感受到那種追求真理、勇於探索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任何一個地方都應該大力提倡的。
评分這本《圖像清華(修訂版)》對於我這樣一個對歷史細節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簡直是一份寶藏。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一些「日常」場景的記錄,比如學生的課間活動、實驗室裡的場景、甚至是校園裡的風景。這些圖像雖然看似平凡,但卻最能反映一個時代的真實生活面貌。透過這些細節,我能夠想像出當時的學子們,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勤奮與懈怠,他們的理想與迷茫。這本書讓我看到,即使是在學術的殿堂,也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充滿了真實的情感。它讓我覺得,歷史並非遙不可及,而是由無數個這樣鮮活的瞬間所構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