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23
◎圣诞节前夕,一向健康的母亲突然过世,女儿玛莎至今仍未从哀恸中走出来
◎唐娜17岁的爱女自杀后,不论时间过了多久,自责、愧疚、愤怒仍一路紧紧尾随着她
◎泰蕊的哥哥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她形容自己不仅失去了一个亲密的手足,同时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
一切发生得那么突然,我们毫无准备,却被迫非接受不可,而世界依然若无其事的运转,这,太不公平了!
面对心爱的人骤逝,悲伤无助之余,我们还可以有其他选择吗?
尽管我们都知道生离死别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却很少人对死亡作好真正的准备,更别提面对挚爱骤逝的打击了。这些遽变令人措手不及,而社会或我们所受的教育却很少告诉我们,当面临这样的状况时,可以向谁求助?除了无尽的悲伤之外,我们还会有什么样的情绪转折?丧礼过后,我们该如何自我疗癒,面对未来的人生?在我们的余生中,还有可能重拾快乐吗?
本书两位作者都曾经历过丧亲的痛楚,她们在这段悲不可抑的漫漫长路上摸索,试图寻找活下去的勇气及力量。而今,她们以过来人的经验,带着同理心与悲悯心,对哀痛逾恆的丧亲者伸出援手,扶持他们走过这段人生黑暗期。
本书的原文初版已经抚慰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在第二版中则增加了许多丧亲案例和访谈,每个真实故事读来都令人鼻酸,包括失去父母或挚友、丧偶、痛失爱子或手足、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等。作者借由这些实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辅导资讯以及疗癒方法,诸如:事情刚发生时的注意事项、可以向哪些人寻求协助、后续的情绪及身体反应、如何重新正常生活等等。
在人生最幽暗的时刻,痛苦与折磨不可避免,但生者依然可以记着逝者的美好,拥抱彼此珍贵的回忆,走出哀恸深渊,好好活下去。
作者简介
帕蜜拉.D.布莱尔博士(Pamela D. Blair PhD)
布莱尔博士自美国临终神学院取得纯粹神学硕士与哲学博士,拥有综合疗法与治疗接触证书,曾就读于新英格兰教育学院与改造训练学院,并自纽约的新神学院取得神学学位。她是专业心理辅导师,以创新的个人成长工作坊与扶持团体着名。
前夫乔治因脑动脉瘤骤逝后,帕蜜拉度过了一段犹如游走于地狱边缘的哀恸期,因而也促成了此书的出版。除了本书外,她的着作还有《以后五十年:中老年妇女手册》(The Next Fifty Years: A Guide for Women at Midlife and Beyond)。她经常受邀上电视台以及电台的谈话节目,曾接受哥伦比亚电视台的访问,也曾参与《me*杂志》、GriefNet.com,以及《离婚杂志》的编辑团队。
布蕾克.诺尔(Brook Noel)
出版过十九本书,专长领域是生活管理、平衡,以及生命转变。她运用很多方法跟读者接触并扶持他们,例如发送手机简讯、提供线上问答、网路讯息互动、在旅途中接待读者,以及总共十万人订阅的四份免费电子报。
布蕾克的哥哥因蜂螫引发的严重过敏而骤逝,她和妈妈携手度过了最难熬的悲伤时刻。现在只要一想起哥哥,布蕾克依然会心痛,但她仍努力让生活步上正轨,以怀念来取代绝望。
布蕾克曾出现在许多媒体中,包括CNN的「热线新闻」、美国国家广播电台的「世界新闻」、福斯电视的「朋友访谈」、《妇女世界》、《家长月刊》、《时尚家庭》等杂志、《纽约邮报》,以及许多广播节目。她曾获颁中西部独立出版人奖、最佳书奖,以及全美独立出版人奖。
译者简介
马励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美国奥勒岗大学图书管理学硕士。长久服务新闻媒体、出版界与中英双语教学领域。译有《台湾有没有明天?台海危机每种台关系揭密》《失落的爱情密码》《哲学家的食谱》《当快乐来敲门》等二十多本书籍。现任职于文藻外语学院华语中心。
前言
第一部:陌生的世界:踏上哀恸之路
第一章:缘起:作者的话
第二章:最初几週注意事项
第三章:了解哀恸造成的情绪与身体反应
第四章:哀恸过程的迷思与误解
迷思之一:死就是死,突然发生或长期拖延都一样,我们哀恸的方式也一样。
迷思之二:我只要保持忙碌,就能减少或除去哀恸。
迷思之三:我必定正在发疯或失控。
迷思之四:我要确定别哀恸太久---一年应该够了。
迷思之五:如果我对上帝或死亡事件当时的状况生气,我就是坏人,必须「付出代价」
迷思之六:朋友们告诉我现在应该放手了。既然别人都已恢复正常生活,我也应该。
迷思之七:我一定要在一段时间内穿黑衣,否则别人会认为我不尊重逝者。
迷思之八:我用不着这么哀恸,如果我用酒精或药物减少悲伤,感觉会好得多。
迷思之九:我若谈论丧亲之痛,只会觉得更糟。
迷思之十:我不是应该坚强地独力撑过去吗?
迷思之十一:亲朋好友都离开我,我一定做错了什么事。
迷思之十二:他们没有受太久的苦,我应该松一口气。
迷思之十三:将来我还会有(配偶、孩子、父母、爱人…)而那人可以减少我的痛苦,取代我所失去的。
迷思之十四:我一旦度过哀恸某个阶段,就会自然进到下一阶段。
迷思之十五:我如果回忆以往欢乐时光,就会困在痛苦里。
迷思之十六:儿童未必了解死亡真义,或许不用参与葬礼计划与追悼
会。
迷思之十七:为了给逝者恰如其分的尊荣,我必须採用合乎标准的守灵与埋葬仪式。
迷思之十八:我害怕哀恸会「把丧亲的感觉抛在脑后」,我不要忘记他。
迷思之十九:救命!我卡在快速重演的处境里。我没法子去掉这些念头。我一定有毛病。
迷思之二十: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我家人身上。
迷思之二十一:我一定有问题。我居然不哭。
迷思之二十二:我哀恸的方法不对,应该做些不同的事。
迷思之二十三:我应该有罪恶感。
迷思之二十四:我不应该这么愤怒。
迷思之二十五:我再也不会快乐了。
迷思之二十六:再过一阵子,我就不会想也不会感到这次的失丧了。
迷思之二十七: 为了有效地完成哀恸历程,我必须走过「哀恸五阶段」。
迷思之二十八:哀恸最后的阶段是接受。
第二部:世界颠倒了:收拾我们的碎片
第五章:世界颠倒了
第六章:与别人连结
第七章:艰难的日子:假日、週年庆,等等
第八章:分开疗伤,一起疗伤:了解男女不同的哀恸方式
第九章:帮助孩子因应哀恸
第三部:故事分享
第十章:失去朋友
第十一章:失去父亲或母亲
第十二章:失去子女
第十三章:失去伴侣
第十四章:失去手足
第十五章:英雄坠落
第十六章:自杀
第十七章:众人之一:悲剧造成大宗死亡事件时
第十八章:其他特殊的挑战
第四部分:哀恸途径
第十九章:前面的路: 理解哀恸旅程
第二十章:信仰
第二十一章:自助与心理治疗
第二十二章:哀恸复原过程与练习
第二十三章:长路漫漫…作者的临别分享
我还没准备说再见:突然失去挚爱后,你可以这样疗癒自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我还没准备说再见:突然失去挚爱后,你可以这样疗癒自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