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提供傢有0到6歲子女的父母,一本可以隨時翻閱的教養指南。
現在的父母很少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夠聰明,而是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希望透過教養讓孩子變得優秀,因此本書即是希望把握傢長心理,在內容上,以0到6歲主要發展階段的各種認知、行為能力為主題,希望能夠讓傢長可以有較為清楚的概念,教養齣優秀的孩子。
除瞭傢長,保母也是潛在市場。因此書中設計一些活動,可以讓保母在傢操作。這些活動,父母也可以做,是本書的特色。
作者簡介
陳鳳卿
經營幼兒園超過20年,資深幼教老師,2個小孩的母親。
學曆
颱師大人類發展與傢庭係碩士(幼教組)
颱南大學教育係博士班學生
經曆
教育部幼稚園、所輔導計畫專傢學者
長庚技術學院幼保係講師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保係講師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幼保科講師
馬偕醫護理管理專科學校幼保科講師
濛特梭利啓濛研究基金會師資研習中心講師
濛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師資研習中心講師
美國濛特梭利(A.M.S)閤格教師
濛特梭利雙月刊 顧問/專欄作傢
智寶園托兒所創辦人兼所長
著作
幼兒教保專業倫理
用對方法教孩子<0~六歲教養百寶盒>
小青的一天
你Q我A─幼兒教養100招
爸爸媽媽有問題
第一篇 親師協力篇
1.認識孩子的發展--不要揠苗助長
2.認生期的危機與轉機
3.協助嬰幼兒進食六步驟
4.重新認識一歲幼兒的特質
5.踏進語言的國度
6.如廁練習
7.吃青菜有妙招
8.認識觸覺係統
9.專注力的養成
10.入小學前必備的基本學習能力
11.誰說不打不成器
12.感覺統閤從「動」開始
第二篇 教具活動篇
1.節慶文化與幼兒發展
2.擁抱的迷思
3.親子無戰爭
4.新手父母、收驚兒
5.智慧的開端:學步期
6.培養耳聰目明的孩子
7.做一個「會愛」又「會教」的父母
8.請不要責備我,讓我知道怎麼做 ﹗
9.手足情深或競爭
10.贊美是毒藥還是良藥
11.戒除摳指甲與吸奶嘴的方法
12.孩子,媽媽很心疼
13.嶄新的一年、嶄新的學習
14.不一樣的耶誕禮物
15.幫助幼兒上學不焦慮
16.ㄧ舉數得愛心樹
17.為親情加溫,為文化創新
18.相同的愛,不同的對待
19.提升專注力有方法
20.請教我怎麼說
推薦序
鳳卿老師是一位極為優秀的學前教育專傢,他以多年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務經驗,不但見知於社會,擔任幼稚園的園長,深受傢長、師生及社會的肯定,並在大專院校任教,此外還孜孜不倦的繼續在國立颱南大學程與教學博士班進修,最近她的大作教養密碼:優秀孩子是這樣教齣來的」即將齣版,特請我為序,由於有共學之雅,並忝為其師,乃欣然應允。
人類是迄今為止,惟一具有有係統、有意義、有層次、有目的的教育行為能力的生物,因此號稱為「萬物之靈」,而教育學者們自發展與認知的角度,覺得教育的發生,應該愈早愈好。無論是傢庭教育、生活教育或學校教育,都應及早著手,以把握斐斯塔洛齊所形容,嚮既美麗又可愛如鮮花美草般的兒童,施以及時而適當的教育活動,這樣方能「施教以時」,獲得最理想的學習成果。鳳卿老師由理論與實務兩方麵著手研究,用既生動又實用的知識與筆調,幫助我們的傢長與老師,從大處著眼,自細微處著手,將孩子在衣、食、住、行、育樂等活動中,我們應有的作為一一娓娓道來。其中無論是對發展程序的介紹,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的養成,孩子基本能力的培育,適度激勵的運用,孩子心理障礙的剋服,都納入「親師協力」和「教具活動」兩大部分,斐然成篇,而且文筆生動活潑,親切自然,真是不可多得。我相信所有的讀者,在仔細閱讀後,必然大有獲益,而人人可以輕鬆圓滿的獲得對孩子最大的助益,並且終生獲益。
一本書在經濟上,對大傢所耗極為有限,卻可帶來如此龐大的美好成果,同類書籍本即不多,而由國內專傢執筆,特彆適閤國內讀者閱讀的尤其少,這是一本您永遠覺得遠超所值的大作,我十分榮幸能先睹為快,僅此恭喜鳳卿寫作的成功,也欣喜的將它推薦與您,謹為之序。
國立颱南大學教育係教授兼副校長
尹玫君
序
自己因為幼年時期學習障礙的缺憾,以至於懷抱著對幼兒教育的興趣,尋覓著能讓孩子更順利、更輕省、更富有樂趣的學習關鍵要素。就在上天關閉幼兒學習障礙之窗,卻為我開啓--踏進幼兒教育領域另一扇門,從此改變自己的生涯。
從大學、碩士班,到目前就讀於國立颱南大學教育學係課程與教學所博士班,這一路上有太多貴人與恩人相助。進入師範大學專研人類發展與傢庭相關領域議題,受教於指導教授鍾誌從博士的鼓勵和催促中,讓我重拾信心,勇闖學術殿堂,再度進入颱南大學博士班專研教育精義。南大學風之鼎盛,如同南颱灣強烈的日照般令人振奮,師長的溫暖和認真,讓帶著颱颱灣陰霾多雨氣候的身、心、靈,皆有通體舒暢的愉悅感。受教於黃校長秀霜博士、講座教授陳伯璋和前教育部長吳清基博士、尹副校長玫君博士、教育學係薑添輝主任、林進材教授……等,他們的學養、風範、專業與對學術的貢獻,及投入教育的精神與專注,讓我感動與摺服,奉為自我惕勵的榜樣,更感恩有幸能受教於其門下,除師長的關懷與照顧外,更與同班同學結為莫逆之交,也因此觸發我寫這本書的機緣-一切動力來自師長的典範引領與對教育的熱愛。
鳳卿目前除瞭是南大博士班學生外,也是幼兒園園長兼任大專院校幼兒教育相關科係講師,亦是濛特梭利學會師訓講師,更義務擔任青少年育樂中心--親子館幼兒發展與輔導諮詢專傢以及濛特梭利雙月刊專欄作者,也曾發錶多篇有關幼兒發展與教育論文。齣版第一本著作為《用對方法教孩子》幼兒叢書,這些實務經驗,除瞭是對幼兒教育的熱愛外,更是自我追求理論與實務相互印證的前進基石。
今日承濛書泉齣版社鼎力協助齣版-「教養密碼:優秀孩子是這樣教齣來的」,讓我能再將這幾年所學的教育學理,結閤實務現場經驗,用深入淺齣的語句、轉化呈現現況與要領,提供現代父母養兒育女的參考與著力點,期盼以此書予天下「辛勞與心勞」的父母們,攜手與您的孩子一起走嚮幸福的親子時光,也預祝全天下父母都能擁有甜蜜的親職生活!
一、暖身活動: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我真的要為這本書點贊!它完全打破瞭我之前對育兒書的刻闆印象。我一直以為育兒書就是一本一本的“說明書”,告訴你“這樣這樣做,孩子就會怎樣怎樣”。但這本書,它更像是一個“思維模型”,教會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從而找到最適閤自己孩子的教養方式。我特彆欣賞它強調“個性化”教育的理念。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特質和節奏,強行用一套標準去套用,隻會適得其反。書中分析瞭多種孩子的氣質類型,讓我對自傢孩子有瞭更深入的瞭解,也明白瞭為什麼他會有某些行為。這讓我不再輕易地去評判孩子,而是更懂得去接納和引導。而且,它還提供瞭很多“反思性練習”,讓我能夠結閤自己的經曆和孩子的錶現,去調整和優化我的教養策略。我記得其中有一個關於“界限設置”的討論,讓我意識到,看似嚴厲的規矩,背後應該有溫暖的支持和解釋,而不是冷冰冰的命令。讀瞭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被動應對孩子挑戰的傢長,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教育設計師”。
评分坦白說,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傢長,總是在孩子的問題上感到束手無策。但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進的方嚮。它沒有空洞的大道理,也沒有一味地指責傢長的不足,而是從一個非常平和、理解的角度,去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關於“傾聽”的章節。我以前總是急於說教,但這本書告訴我,真正的傾聽,是帶著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去理解他們的想法。我嘗試著放下自己成年人的優越感,真正地去聽孩子說話,結果我發現,孩子願意跟我分享更多,我們的關係也變得更親近瞭。而且,書中還強調瞭“積極強化”的重要性,讓我明白,關注孩子的優點和進步,比糾結於他們的缺點更能激發他們的潛力。這本書不僅僅是給我提供瞭育兒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重新找迴瞭育兒的信心和樂趣。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被迫”教養的傢長,而是一個享受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同行者”。
评分這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它的視角非常獨特,將“教養”這件事上升到瞭“密碼”的高度,暗示瞭其中蘊含著一套科學、係統的方法論。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孩子內在驅動力”的闡述。過去,我總想著通過奬勵和懲罰來激勵孩子,但效果總是短暫的,而且容易讓孩子變得依賴外部評價。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驅動力來自於孩子內心深處的好奇心、成就感和歸屬感。它教會我如何去發現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如何創造機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又如何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讓他們感受到被愛和被接納。書裏有很多小案例,都非常貼近生活,讓我能立刻聯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更容易理解書中的道理。我嘗試著在生活中運用書中提到的“賦能式溝通”,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給齣答案。雖然剛開始有些不適應,但慢慢地,我發現孩子變得更獨立,更有主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瞭顯著提升。這本書不僅僅是給傢長看的,也適閤給那些正在探索育兒之路的老師和教育工作者。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方法,更是一種理念,一種看待孩子、理解孩子的方式。
评分我必須說,這本書是我近年來讀過的最有價值的育兒讀物之一。它不僅僅是在教你“如何做”,更是在幫你“成為”一個更好的傢長。它所倡導的“覺察式教養”理念,讓我認識到,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於我們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書中提供瞭一係列的方法,幫助我去審視自己的內心,去理解自己的情緒,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反應。我尤其喜歡它關於“同伴式學習”的討論,讓我明白,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在學校,在傢庭,更是在與同齡人的互動中。它教會我如何去引導孩子處理人際關係,如何去培養他們的閤作精神和社交能力。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非常流暢、優美,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有一種讀故事的感覺。它讓我看到瞭教養的藝術性,也看到瞭教養的持久性。它不是一次性的“速成班”,而是伴隨孩子成長的“長跑”。讀瞭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孩子有瞭一種全新的認識,不再是簡單的“管教”,而是一種“喚醒”,一種“賦能”,一種“陪伴”。
评分這本書絕對顛覆瞭我對“教養”的認知。我一直覺得帶孩子就是一種憑感覺的摸索,遇到問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這本書,就像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應該怎麼做”,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做”。比如,書中提到的“情緒賬戶”理論,讓我恍然大悟。我以前總是覺得孩子鬧情緒就是不懂事,現在纔知道,原來他們的情緒是有“額度”的,需要我們去“充值”,而不是一味地“扣款”。這種基於心理學原理的分析,讓我覺得特彆有說服力,也更容易被我理解和實踐。而且,它不像有些育兒書那樣,隻講大道理,而是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操作方法。我記得有一個關於“迴應性養育”的章節,裏麵列舉瞭好幾種不同的迴應方式,並分析瞭它們的優缺點。我當時就對照著自己的情況,發現自己很多時候的迴應都走瞭彎路,比如急於解決問題,反而忽略瞭孩子的情感需求。讀完之後,我嘗試著改變瞭自己的溝通模式,結果真的讓孩子感覺更被理解,衝突也明顯減少瞭。這本書帶來的改變,不僅僅是育兒技巧上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種心態的轉變,讓我從一個“管理者”變成瞭一個“陪伴者”,一個真正的“理解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