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是读书人必须要读的一部经书,就是因为这部书中,除了许多礼意的说明、礼事的记载外,还有更多有关正常生活必须知道的规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养等宝贵的资料在内。利用平浅通俗的文字,趣味故事的转述,加上必要的分析说明,让人人都能从《礼记》中重新体认这些宝贵的文化精华。
作者简介
周何
国家文学博士。
曾任台湾师大国文系主任、国文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考试院考试委员。
着作:《古礼今谈》、《春秋吉礼考辨》、《中国训诂学》、《春秋谷梁传传授源流考》、《新释春秋谷梁传》、《十三经着述考》。
出版的话
【导读】 打造一个有「礼」的理想国──周何
前言-认识《礼记》
一、礼与礼经及《礼记》
二、《礼记》的性质与内容
三、《礼记》的研读价值
《礼记》萃编
一、礼事的记叙
孔子合葬父母/孔子修墓/孔子闻子路之死/ 孔子哭伯高之丧/冉有代孔子致送丧赙 孔子哭宾馆主人之丧/孔子看人送葬 苛政勐于虎/童子汪踦为国牺牲 司城子罕哭卫士之死/立庶子不立嫡孙 孔子主持射礼/孔子之死/弟子为孔子服丧/孔子的坟 弟子对孔子言论的讨论/子夏哭儿子之丧 同母异父兄弟的丧服/曾子称赞晏婴知礼 曾子责备蒉尚的失礼/曾子过犹不及 曾子病危时换蓆/不食嗟来食/石祁子知礼 鲁庄公为士追赠诔谥/晋献公杀太子申生 秦穆公弔公子重耳/季武子准许杜氏哭葬于庭院 鲁襄公赠礼楚康王之丧/邾娄定公论逆伦的凶案 容居的狂妄无知/善颂善祷/赵文子论人 柳庄劝卫献公不可偏心/卫献公弔柳庄之丧 成子高的遗言/国子高论葬事/杜蒉罚酒 太宰嚭据礼矫正夫差/子服惠伯不以私废公 周丰讽谕鲁哀公/鲁悼公为妾服丧/孟敬子不守礼 鲁穆公哭齐国大夫之丧/罢市求雨/子思论臣为旧君之丧 子思哭改嫁母亲之丧/子思不为改嫁母亲治丧 陈子亢取消用人殉葬/季子皋葬妻
二、礼意的说明
/冠礼的意义(一)/冠礼的意义(二)/冠礼的意义(三)
/昏礼的意义(一)/昏礼的意义(二)/昏礼的意义(三) 昏礼的意义(四)
/丧礼的意义(一)/丧礼的意义(二)
/丧期的意义(一)/丧期的意义(二)/丧期的意义(三)
/祭礼的意义(一)/祭礼的意义(二)/祭礼的意义(三)
孔子论主祭和助祭者的不同/孔子论礼教的功用 孔子论礼的表现态度/孔子论守制的用意 孔子论治丧的标准/孔子论蜡祭/曾子论哭的声调 曾子论礼器的用途/礼有权宜的变化/孔子论孝 曾子论孝/乐正子春论孝/孔子论大同和小康/制礼的因素
三、品德的修养
儒者的典型(一)/儒者的典型(二)/儒者的典型(三) 儒者的典型(四)/儒者的典型(五)/儒者的典型(六) 儒者的典型(七)/儒者的典型(八)/儒者的典型(九) 儒者的典型(十)/儒者的典型(十一)/儒者的典型(十二) 儒者的典型(十三)/儒者的典型(十四)/儒者的典型(十五) 儒者的典型(十六)/儒者的典型(十七)
/进德修业的大学三纲八目 甚么是「诚其意」
/「中」与「和」
/「诚」的修养
/好学、力行、知耻
音乐的内涵与功用(一)/音乐的内涵与功用(二)
/礼乐的精神价值/子夏论乐
四、生活的规范
对父母的礼(一)/对父母的礼(二)/对父母的礼(三)
对长者的礼/对老师的礼/男女界限的礼
幼童教育(一)/幼童教育(二) 一般生活规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