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的痛苦,是一个无底的陷阱。夕阳下的权威,丘垄黄土下的贤者,是伟大?还是渺小?庄子的视线,从此移开了人世,他所旷观的乃是无穷的时空。
庄子察觉了人的根本问题,在于人的不自由。人为什么不自由,因为人有依赖。人依赖物质而生活。人依赖情感而生活。人依赖知识而生活。人依赖艺术而生活。人依赖上帝而生活。这些依赖,便使人人陷入自我播弄的「不自由」的境地。如果人要实现自由,便须先去掉依赖之心。
庄子认为:人必须自觉人的存在,是和无限时空中大自然的有机运作,息息相关的。人必须用自然来观察「一切」。自然像是一个浑沌,人也要像一个浑沌。换句话说:人不要从他人而画出自己,不要从自然画出人,不要从无价值画出价值,不要从过去和未来画出现在,不要从死亡画出生存,不要从无限画出有限。这样才能超愈束缚而得到自由。这就是庄子哲学最不同于诸子百家的地方。
这本白话《庄子》,是以郭庆藩的《庄子集释》,王先谦的《庄子集解》、王叔岷的《庄子校释》等做为底本,把《庄子》原典中最具故事性的部份,採选出来,改写成白话故事,做为大众的读物。
作者简介
罗龙治
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文学博士。
曾任: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副教授。
现已退休。
着作:《进士科与唐代的文学社会》、《唐代的后妃与外戚》、《似水情怀》、《狂飙英雄的悲剧》、《露泣苍茫》、《历史的药锄》、《云水之缘》、《紫色的梦》等。
逍遥游第一
巨大的怪鸟
小麻雀自鸣得意
寒蝉和灵龟
列子御风而行
许由不受天下
姑射山的神女
越人文身
惠施的大葫芦
宋人的秘方
无用的樗树
齐物论第二
大地的箫声
天的箫声
谁是主宰
西施是美女吗?
朝三暮四
昭文不再弹琴
惠施靠在梧桐上
庄子说话不说话
王倪不知道
王倪知道不知道
丽姬的哭泣
长梧子的大梦
影子的对话
蝴蝶梦的大觉
养生主第三
庖丁解牛
一只脚的人
笼中的野鸡
自然的刑罚
薪尽火传
养生主
人间世第四
螳臂当车
养虎的人
爱马的人
土地神的树
河神的祭物
不可想像的怪人
楚狂人接舆
油把自己烧干了
颜回心斋
饮冰的人
德充符第五
跛脚驼背的怪人
人是无情的吗?
小猪不吃奶
没有脚趾头的废人
孔子的知名度
申徒嘉责子产
大宗师第六
相忘于江湖
自然是大力士
四个知己
方内和方外
人相忘于道术
君子和小人
孟孙才哭泣不动心
自然的生灭
颜回坐忘
子桑唱贫穷之歌
应帝王第七
没有累赘的帝王
海中凿河
什么叫做明王
神巫不敢再相命
浑沌死了
骈拇第八
第六只手指
大道的歧路
鸭脚太短吗?
牧羊人走了羊
伯夷和盗跖
马蹄第九
伯乐的罪过
胠箧第十
防盗术
田成子盗齐国
盗亦有道
赵国的美酒
诸侯大盗
智慧的陷阱
在宥第十一
黄帝问道广成子
自然的友伴
天地第十二
黄帝遗失玄珠
灌园的老人
栅栏中的虎豹
天道第十三
击鼓追逃犯
把圣人当牛马
做车轮的老人
天运第十四
虎狼也有爱
东施效颦
海鸥和乌鸦
鸟虫的风化
孔子看到龙
天地日月
刻意第十五
无江海而闲
缮性第十六
颠倒的人
不住山林的隐士
秋水第十七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鹗鸟吃腐鼠
污泥中的龟
井底之蛙
邯郸学步
管锥测天地
圣人的勇气
风和蛇
河伯和海神的对话
(一)黄河和北海
(二)天地和羽毛
(三)大小和极限
(四)大道和贵贱
(五)谢施
(六)不怕水火
(七)不要穿牛鼻
至乐第十八
庄子鼓盆
柳生左肘
庄子梦见骷髅
海鸟不爱音乐
人不生不灭
达生第十九
黏蝉的老人
操舟如神
黄金做赌注
牧羊人
祭盘上的牺牲
桓公打猎遇鬼
纪渻子养斗鸡
瀑布下游泳的人
梓庆做钟架
东野稷盘马
工倕的手指
酒醉坠车的人
山木第二十
浮游于道德
北宫奢铸钟
甘井先竭
林回弃璧
庄子在荆棘中
燕子结巢樑上
螳螂捕蝉
美妾不可爱了
田子方第二十一
宽衣解带的画师
伯昏无人的箭术
百里奚养牛
舜修仓通井
臧丈人钓鱼
鲁国只有一个儒者
老子刚洗过头发
魏文侯不想做国王
凡国不存不亡
知北游第二十二
道在屎溺
大马捶钩者
光曜和无有
道可以拥有吗
知识和大道
道超越知
唐桑楚第二十三
后羿的技巧
用道术捉麻雀
庚桑楚逃名
徐无鬼第二十四
匠石和郢人
徐无鬼相狗相马
诗书六弢不如狗马经
黄帝问道于牧童
九方歅论相
吴王射巧猿
则阳第二十五
蜗牛角上的两国
谁是盗贼
孔子质询太史
环中之道
外物第二十六
庄周贷粟
任公子钓大鱼
儒生盗墓
灵验的白龟
自然的用
得鱼忘筌
寓言第二十七
无牵无挂的人
得道的阶段
杨朱学道
孔子六十岁的变化
让生第二十八
颜阖搬家了
列子面有菜色
屠羊人不厌羊骚味
颜回不想做官
子贡衣服雪白
盗跖第二十九
孔子会见大盗(一)
大盗的道理(二)
说剑第三十
赵王爱剑客(一)
大剑客庄子(二)
庄子三剑(三)
剑客死光了(四)
渔父第三十一
孔子游黑森林
八病四患
讨厌影子的人
讨厌脚迹的人
列御寇第三十二
屠龙之技
打碎龙珠
不做牺牲
庄子快死了
知道不可说
泛若不系之舟
列子露了形迹
天下第三十三
方术和大道
关尹和老聃的道术
庄周的道术
惠施的方术有五车
和影子竞走的人
附录
原典精选
出版的话
时报文化出版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已经陪大家走过三十多个年头。无论是早期的红底烫金精装「典藏版」,还是50开大的「袖珍版」口袋书,或是25开的平装「普及版」,都深得各层级读者的喜爱,多年来不断再版、复印、流传。宝库里的典籍,也在时代的巨变洪流之中,擎着明灯,屹立不摇,引领莘莘学子走进经典殿堂。
这套经典宝库能够诞生,必须感谢许多幕后英雄。尤其是推手之一的高信疆先生,他秉持为中华文化传承,为古代经典赋予新时代精神的使命,邀请五、六十位专家学者共同完成这套鉅作。二○○九年,高先生不幸辞世,今日重读他的论述,仍让人深深感受到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以及他殷殷切切,不殚编务繁琐而规划的宏伟蓝图。他特别强调:
中国文化的基调,是倾向于人间的;是关心人生,参与人生,反映人生的。我们的圣贤才智,历代着述,大多围绕着一个主题:治乱兴废与世道人心。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各家的传经事业,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程朱陆王的心性义理;无论是贵族屈原的忧患独叹,樵夫惠能的顿悟众生;无论是先民传唱的诗歌、戏曲,村里讲谈的平话、小说……等等种种,随时都洋溢着那样强烈的平民性格、□土芬芳,以及它那无所不备的人伦大爱;一种对平凡事物的尊敬,对社会家国的情怀,对苍生万有的期待,激盪交融,相互辉耀,缤纷灿烂的造成了中国。平易近人、博大久远的中国。
可是,生为这一个文化传承者的现代中国人,对于这样一个亲民爱人、胸怀天下的文明,这样一个塑造了我们、呵护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母体,可有多少认识?多少理解?又有多少接触的机会,把握的可能呢?
参与这套书的编撰者多达五、六十位专家学者,大家当年都是满怀理想与抱负的有志之士,他们努力将经典活泼化、趣味化、生活化、平民化,为的就是让更多的青年能够了解缤纷灿烂的中国文化。过去三十多年的岁月里,大多数的参与者都还在文化界或学术领域发光发热,许多学者更是当今独当一面的俊彦。
三十年后,《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也进入数位化的时代。我们重新扫描原着,针对时代需求与读者喜好进行大幅度修订与编排。在张水金先生的协助之下,我们就原来的六十多册书种,精挑出最具代表性的四十种,并增编《大学中庸》和《易经》,使宝库的体系更加完整。这四十二种经典涵盖经史子集,并以文学与经史两大类别和朝代为经纬编缀而成,进一步贯穿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在出版顺序上,首先推出文学类的典籍,依序有诗词、奇幻、小说、传奇、戏曲等。这类文学作品相对简单,有趣易读,适合做为一般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入门书;接着推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史书、佛学等等,引导读者进入经典殿堂。
在体例上也力求统整,尤其针对诗词类做全新的整编。古诗词里有许多古代用语,需用现代语言翻译,我们特别将原诗词和语译排列成上下栏,便于迅速掌握全诗的意旨;并在生难字词旁边加上国语注音,让读者在朗读中体会古诗词之美。目前全世界风行华语学习,为了让经典宝库跃上国际舞台,我们更在国语注音下面加入汉语拼音,希望有华语处,就有经典宝库的踪影。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从一个构想开始,已然开花、结果。在传承的同时,我们也顺应时代潮流做了修订与创新,让现代与传统永远相互辉映。
时报出版编辑部
翻开这本《庄子:哲学的天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份超然物外的洒脱。我并非是初次接触庄子,但这本书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触动了我。它没有生硬地堆砌拗口的哲学概念,而是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天马行空、不受羁绊的精神世界。那些关于鲲鹏展翅、朝菌不知晦朔的譬喻,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仿佛化作了生动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徐徐展开。我仿佛能感受到庄子笔下的风,吹拂着他的衣袂,拂去了尘世的喧嚣与束缚。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细细品味之下,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那些执着追求的东西,是否真的那么重要?那些所谓的“得失”,在宇宙的宏大尺度面前,又显得多么渺小?这本书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时或许有些许苦涩,但细细咂摸,却能品出回甘无穷的滋味。它不是一本速成的读物,而是一段需要静下心来,细细体悟的旅程。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这或许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自由,并非是随心所欲,而是内心的解脱,是摆脱了那些不必要的羁绊,从而获得真正的宁静。
评分坦白说,《庄子:哲学的天籁》这本书,是我近期读到的一本最让我感到“醍醐灌顶”的书籍。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哲学充满兴趣,但总觉得有些过于抽象和难以捉摸。而这本书,则以一种极其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庄子的哲学思想呈现在我面前。我被那些奇特的比喻,例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深深地打动。它们让我意识到,我们所认为的“真理”,往往只是站在我们自身的有限视角下的片面之词。庄子鼓励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拥抱变化,去接受不确定性。他关于“得意忘形”、“坐忘”的论述,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告诉我,真正的乐趣和智慧,并不在于执着于形式或结果,而在于过程中那种无拘无束、顺其自然的状态。阅读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看待问题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它不像一些功利性的读物,能直接带来物质上的回报,但它所赋予的,是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收获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庄子:哲学的天籁》这本书,对我而言,简直就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心灵的奇幻漂流。庄子所构建的世界,是如此的辽阔而自由,充满了想象力,又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我被他笔下那些奇形怪状的生物、变化无穷的景象深深吸引。他不像许多哲学家那样,用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故事、比喻,将那些晦涩的哲理,化为一种直观的感受,一种生命力的跃动。我从书中读到了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类存在的深刻反思。那些关于“齐物论”、“逍遥游”的思想,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世界的联系。我们常常困于自身的局限,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你”和“我”,“好”和“坏”,却忘了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皆是大道的组成部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放下分别心,学会包容和理解。它不是一本需要你死记硬背的书,而是一本需要你用生命去体验、去感悟的书。它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也指引我们走向更广阔的精神天空。
评分《庄子:哲学的天籁》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夏日里一阵清凉的风,吹散了心头的浮躁与不安。庄子那种“得意忘形”、“遗世独立”的精神境界,让我着迷不已。他笔下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我尤其欣赏他对“道”的阐释,它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融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庄子告诉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只需顺应自然,便能达到内心的平静。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可贵。它提醒我们,很多时候,过度的干预和执着,反而会适得其反。学会放手,学会信任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安宁。阅读这本书,让我感到自己的心境逐渐变得平和,对生活的看法也更加豁达。它不是一本让人兴奋的书,但它能让你静下心来,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感受内心的力量。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评分读罢《庄子:哲学的天籁》,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澎湃。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哲学著作,不如说是一场灵魂的洗礼。庄子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将那些深邃的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入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之中。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道”的论述,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无处不在,又无形无相。庄子告诉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只需顺应自然,便是通往“道”的捷径。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如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过度的干预和执着,往往会适得其反。有时候,最好的解决之道,便是放手,让事物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审视自己的内心,不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也不再为琐碎的得失而烦恼。它教会我如何以一种更加豁达、从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这种内在的力量,是任何外在的成功都无法比拟的。我感觉自己仿佛卸下了许多沉重的包袱,心灵变得轻盈而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