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疗癒力量:叙事、隐喻、自由书写

故事的疗癒力量:叙事、隐喻、自由书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叙事治疗在台湾本土实践的精采故事!
故事,为生命找到新的出口,生命即是故事,
让「叙事王子」引领你走入故事的自我疗癒新世界!

只有生命,可以抵达另一个人的生命。

  故事隐喻,是近年盛行的一种后现代柔性疗癒,本书作者透过说故事的方式,让叙事治疗变成一种可亲近、容易进入理解的治疗学派,这本书不但叙说作者「另谋出路」的生命故事,更将作者这十多年来在台湾进行叙事谘商与教育的实践经验做热情传承;如果你也喜欢叙事,绝不可错过本书,如果你也想透过故事,为自己生命找到新的出口,本书会是最佳的引导!

作者简介

周志建

  雅号「叙事王子」。

  辅仁大学心理谘商博士。擅长说故事、听故事,有二十年丰富的谘商实务经验,叙事治疗是他的专长,也是最爱。

  他是最早将叙事治疗大量运用在台湾临床谘商实务的在地心理师,这十年来更致力于将叙事治疗在台湾深根及普及化,每年举办的叙事工作坊及讲座将近八十场次以上。

  他是一个特立独行,以人文关怀为宗旨的心理工作者,他的一生,不走主流路线,只坚持走自己的路,相信「只有生命可以改变生命」,用极大的生命热情从事谘商与教育工作。

  他是一个要自由的人,不想被体制綑绑,所以从没打算在大学里任教,他选择当一个「自由」的心理工作者,并创办「叙事私塾」致力推广叙事谘商与生命教育。

  周志建小档案:
  .吕旭立基金会课程讲师及心理谘商师
  .「叙事私塾」带领人
  .「自由书写」推广人
  .各大学谘商中心及全台湾各地家扶中心等社福团体外聘谘商督导
  .2012年8月为止,已经举办超过300场叙事谘商专业工作坊
  .硕士论文〈叙事治疗的理解与实践〉(台湾师范大学,2002)
  .博士论文〈我,我们,一起渡河:一个叙事私塾教育工作者的在地叙事实践的故事〉(辅仁大学,2009)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有故事的人 曹中玮
推荐序二 找回自己那个爱说故事的小女孩 谢文宜
推荐序三 这样了解人,真好! 黄士钧
推荐序四 怎么可以把叙事说得这么美! 黄锦敦

前言 一种热泪盈眶的感动

第一章  另谋出路,我的生命故事
任性 
出生蓝领阶级的孩子
贵人出现 
人生第一个抉择
跟「电」不来电,决定重考
放弃主流,从自然组转社会组
意外?天意?投入海洋的怀抱 
人生的关键时刻:加入义张
当兵,人生另一个转折点 
爱我所爱,任性的选择
离开朝九晚五的日子,放空自己
放弃工作,寻找失落的自己
问自己一个好问题
进入硕班,发展专业的自我 
自主学习,展现主体性
放弃,是为了获得
现在是早上九点钟,我的微笑在哪里? 
人生无奈,但有选择
另谋出路,找回我的微笑

第二章  为什么要说故事?
1 说故事,是一种「再经验」
2 说故事,是一种自我「看见」
3 说故事,转化痛苦之身
4 故事,是一种生命知识
5 说故事,创造了生命的连结 
6 说故事,找回我的本性

第三章  语言的力量
1 语言的激励力量
2 语言的灵性力量 
3 有一种语言,叫人得力 
4 说故事,让我们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5 人可以不完美,但人要完整
6 说故事,是一种come out 
7 迷人的叙事语言

第四章  故事的生命疗癒
1 说完故事,然后呢?  
2 重写生命故事 
3 故事,一种疗癒生命的美学
4 换掉老掉牙的故事
5 受苦的意义  
6 不能说的祕密
7 接受生命,才能疗癒生命
8 说故事激发生命潜能    
9 说故事的灵性片刻 
10 存在性的相随 
11 私塾,一种集体疗癒的共修道场 

第五章  神奇的隐喻魔法
1 隐喻的魔力 
2 隐喻故事的家庭疗癒力  
3 隐喻,最美的亲子教育 
4 隐喻,一种温柔的力量  
5 真实的力量  
6 重新命名,把自己认回来 

第六章  自由书写的心灵疗癒
1 与自己合而为一的时刻  
2 说,你想说的话 
3 实话实说,就对了 
4 写到骨子里 
5 隐喻与自由书写
6 朗读,是一种宣告 
7 跟自己的亲密时刻 
8 过去存在于当下
9 活在当下的祕诀
10做人,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意 
11看见喋喋不休的小我

后记  回响、感恩、新行动
延伸阅读

图书序言

第二章
2-1 説故事,是一种再经验
你不可能给别人你身上所没有的东西。
一切疗癒,从我开始……


第一章「另谋出路」,我从自己的生命故事开始说起。为什么一开始要说自己的故事呢?这跟叙事的理念有关。

叙事里有个重要的概念叫「透明化」(transparent)。叙事治疗师不像传统的治疗师那样,把自己当成「空白萤幕」一般,神祕、保持距离、不可亲近。我们不是站在一个「专家」位置,以上对下的姿态去看人。相反的,我们是以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姿态,去接触人、理解人。因此,叙事治疗师会诚实面对自己的生命,会去说自己故事。这是实践。

叙事很重视「实践」,我自己做叙事,却不说自己的故事,那很不一致,根本是骗人的专家。要学好一个学派,得把自己变成那个学派的样子,光理解而不实践,知识永远在生命之外。而且这本书既然在谈故事的疗癒,我怎么能光说我做个案的故事,如此还是「专家」的姿态,我想以身作则,先说说自己的故事。「成己成人」,如果说故事有疗癒,那必定是从我自己的经验开始。有位学者曾说:「经验是最大的权威。」我完全同意。

说自己的故事,我其实就在「示范」叙事的说故事,同时也期待读者可以从我的故事及生命脉络里,直接去理解叙事。故事是最好的教导,我始终这么认为。读完本书,你不但理解了我,或许你会立刻明白:「志建为什么会做叙事这学派,喔,原来如此。」没错,一个人会走什么学派,绝对跟他的成长背景、价值信念有关。我期待从故事中,你认识了我,也认识了叙事,更体验到什么是「故事的疗癒」。说故事、分享生命,这是一种很美的叙事实践,这也是我想推广的叙事学习路径。

「只有生命,可以抵达另一个人的生命。」我始终都这么相信。做谘商也好,做教育工作也好,我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做这些事。这份态度,是不容打折扣的。

而且如心理学家吉姆所言:「生命即是故事,故事即是生命(life as story, story as life)。」说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展现。当有人跟我分享他的故事时,其实他也在跟我分享他的生命,我们得当一回事,专注聆听。

我始终认为:所有的疗癒,都得从自己开始。在聆听别人的故事前,我得先听自己的故事。一个治疗师必须先治疗自己、先走进自己的生命,才能走进别人的生命里。「一个治疗师自己走得有多深,他的个案也才能走得有多深。」你听过这句话吗?因为「人不可能给别人你身上所没有的东西」,一位有能力疗癒自己的治疗师,也才有能力疗癒他人,这就是我说故事的理由。

我常跟很多想走叙事取向的学生说:「成为一位叙事治疗师,你得好好说说自己的故事,这件事是无可避免、也无法取巧的。」如同,在成为一个精神分析师之前,你自己必须先被长期的分析一样。

写了长长七年的博士论文,我就是在实践:说故事。说故事让我进入自己的生命,疗癒我自己。为什么说故事就有疗癒呢?因为说故事是一种经验的「再经验」(re-experience)。说故事不是无病呻吟、不是自艾自怜、更不是在自我炫耀,说故事是把过去的某个「经验」带到「此时此刻」,让我们可以重新经验它、理解它。

这里所谓的「再经验」,指的是当我们「再说」(re-telling)故事时,我们开始以新的观点、角度,去看待过去、理解过去的发生,于是,过去的经验就有机会被「翻新」,并带出「多元」而非单一的新诠释与感受。这就是故事的疗癒力所在。

如果故事只能有一种诠释方式,生命就被困住了。而当老故事得以「再经验」时,就会帮助我们找到过往创伤经验的「新意义」。意义是重要的,人是一个要意义的动物。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白白发生的,每件事出现在我们生命当中自有它的道理、它的意义。我们需要找到意义,生命才能往下走。但这个意义不会自己跑出来,它必须透过叙说与重新理解,当我们「反覆叙说」(telling and re-telling)时,意义才会现身。找到意义,生命就有了出口,伤痛就得以疗癒,于是我们就得以从旧伤痛中脱困,释放自己,生命不再拉扯。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