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生俱来的自癒力,
才是保护孩子、让孩子健康的最大力量
从医数十年,看多了没有问诊、只有药物的医疗怪象,儿科权威周怡宏医师提醒爸妈,为了孩子的健康,爸妈一定要改变药到病除的速食医疗心态,并在宝宝生病时,积极参与宝宝病程,让居家照顾成为宝宝恢复健康的重要力量,才能有效提升宝宝的自癒力!
现代人追求效率,不耐等待。然而,有些事是急不来的。宝宝健康生活习惯的建立是爸妈日复一日努力的结果;宝宝从疾病中康复,也需要经历一定的病程和疗养的时间。
许多爸妈在孩子生病时,往往因为心急和缺乏与医师对话的预备,或过度依赖医师的诊断和开立的药物,一不见效就频换诊所、换医师。这种祈求名医和特效药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吃了很多不必吃的药,抑制了孩子的自癒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当爸妈拥有正确的照顾观念与做法时,就能在「平时」为孩子打下好的健康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生病时,可以用「平常心」,为孩子提供比医药治疗更好的支持性照顾。
有鑑于此,为了完整地呈现出幼儿照顾的各个面向和实用的做法,周怡宏医师与信谊基金会特别将过去三年周医师在信谊《小太阳Family》杂志和《学前教育》杂志上执笔的〈保健最前线〉专栏文章集结成书,增补了近十篇新文,各自从「日常生活的保健秘方」和「疾病时的居家照顾」的关怀角度出发出版成两书,让爸妈在幼儿保健与照顾上更快上手!
作者简介
周怡宏
周怡宏医师自台大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于台大医院小儿部完成住院医师训练;曾赴美国进修,专研新生儿加护治疗及一般婴幼儿健康照护;并曾在美国农业部儿童营养研究中心担任访问学者,致力于婴幼儿营养评估及饮食治疗指导研究。
周医师曾任长庚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与儿童内科部主任、台大医院小儿部主治医师,现任周怡宏小儿科诊所院长、中山医院小儿科特约医师。在长庚医院期间,周医师开拓国内最大规模的新生儿照护中心,临床照护成效卓着,对早产儿的关怀及照顾不遗余力。
周医师的专长领域包括:新生儿科学、一般儿科学、儿童健康检查与判读、婴幼儿营养学、早产儿加护治疗,以及高危险新生儿追踪。专精于儿童生长与发展评估的周医师,首创婴幼儿营养门诊,并持续推动高危险新生儿长期追踪门诊。目前更致力于将健康管理的预防医学概念引入国内,介绍给有心的读者与家长。
周怡宏医师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kid_glove333
【出版缘起】好爸妈需要好医师的帮忙∕信谊基金会
【推荐序】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林奏延
【推荐序】让宝宝成为健康幸福族∕段慧莹
【自序】让孩子恢复健康的不二法门∕周怡宏
PART 1 用对的方式处理孩子的常见问题
带宝宝就诊前的准备
婴幼儿用药原则知多少
你家宝贝吃的是儿童专用药吗?
常见意外的急救处理
婴幼儿腹痛的处理原则
如何预防宝宝便秘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孩子怎么咳不停?
爸妈必知的婴幼儿感冒常识
孩子感冒的28个迷思
如何分辨感冒和过敏?
认识婴幼儿过敏问题
宝宝不停抓痒,小心得了异位性皮肤炎!
炎炎夏日,别让宝贝中暑!
夏日防蚊大作战
常见的婴幼儿皮肤问题
当心婴儿摇晃症候群
PART 2 常见感染疾病的正确照顾法
急性肠胃炎的预防与照护
小心轮状病毒感染
宝宝得了玫瑰疹,别担心!
你该知道的幼儿水痘保健
抗流感,你该做哪些准备?
新流感知多少?
小心!中耳炎找上你家宝宝
当孩子得了细支气管炎
当心宝宝的红眼睛和猪鼻子
让孩子远离肠病毒
孩子排尿疼痛,当心泌尿道感染
自序
让孩子恢复健康的不二法门
每天在门诊中,看见因为孩子的病痛而心力交瘁的爸妈时,总有一种想要一次讲清楚的想法。我相信,爸妈若能确实了解孩子常见症状与疾病的处理方式,就能减少一大半的焦虑,也能有效迅速地减轻孩子的不适。因此,我在门诊诊察中,每次都会清楚而符合医疗实证地为爸妈做说明,让爸妈能够放下心来,也能够知道下一回再碰上同样症状时应该怎么做。
我总会不厌其烦地告诉爸妈,关于母乳哺餵、皮肤清洁、退烧处理、抗生素使用、腹部按摩、副食品及各种液体水分的给予、肠胃炎的饮食治疗、感官运动刺激等做法,爸妈只要按部就班地确实执行,孩子日常健康维护的地图就能自然而然地建立。最后,我总不忘再加上一句:孩子生病时,基本的居家照顾处理才是最重要的,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性而暂时的方法。
在本书中,我将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用对的方式处理孩子的常见问题」,在这部分我会为爸妈分析婴幼儿常见问题的临床表现方式,并进一步提出正确的照顾方法。例如:在发烧的处理上,爸妈要先仔细监测孩子的温度变化,并积极给予孩子非药物性的退烧处理,包括:降低室温、减少衣物、增加液体摄取量、让孩子洗温水澡,以及适当使用退热贴片等五步骤,至于退烧糖浆与塞剂,则是孩子高烧至38.5℃~39℃时才能使用。
在第二部分的「常见感染疾病的正确照顾法」中,我针对常见的儿童疾病,仔细说明其症状、诊断以及治疗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举出常见的错误观念或做法,希望爸妈对于孩子疾病的早期变化更为警觉,并能做出适当的处置。
要做好孩子的健康照顾,无疑需要医师与爸妈的充分配合。但是,现今的爸妈只求速效的心态,以及分级转介管道不佳的医疗现况,常使儿科医师没有时间和心思好好对爸妈说明,造成只有药物、没有疾病照顾指导的奇怪医疗现象,并让爸妈误以为生病只需药物就会好转。
再者,爸妈常因工作忙碌未能亲自照顾孩子,失去了观察孩子身体变化的机会,只希望孩子的病借由药物赶快好起来,却忽略了在家中给予非药物性的支持性治疗更为重要,而爸妈的亲自参与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针对上述状况,医师与爸妈双方其实都还有不少的改善空间。
建议爸妈在读本书时,可以依遇到的情况先行挑选不同的症状或疾病主题来阅读,之后再从中慢慢品味出正确的儿童疾病照顾之道,并领略出从小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管理习惯的秘诀。
关于本书,特别要感谢张杏如执行长的支持鼓励,以及《学前教育》杂志编辑部同仁的辛劳与努力,才有这本书的问世。本书的着作原意,正代表着一位用心的医师写给每一位认真父母,关于儿童照顾千百面向的点点滴滴。
最后,我们也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幸运地遇见一位有能力且经验丰富、并能对爸妈进行个别指导的儿科医师,协助爸妈顺利养育出一位既聪明又健康的宝宝。
周怡宏
我是一位对健康生活方式非常追求的父亲,我深信“预防胜于治疗”,而且我相信,人类自身就拥有强大的自愈能力。我的孩子才几岁,我一直希望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帮助他建立一个强大的内在免疫系统,让他能够更好地应对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和环境变化。《提升宝宝的自癒力》这本书名,正是我一直以来所寻找的。我对于这本书能够提供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关于如何通过生活方式来提升宝宝免疫力的详细阐述,比如,在运动方面,有哪些适合不同年龄段宝宝的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代谢?在心理层面,如何营造一个让宝宝感到安全、快乐的环境,因为我知道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至乎想象的影响。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自然疗法或者一些温和的自然疗法,来帮助宝宝增强抵抗力,而不是过分依赖现代医学的干预。比如,一些草本植物的温和使用,或者一些穴位按摩的方法,这些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个全面的框架,让我能够系统地去理解和实践,如何帮助我的孩子,让他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内在力量、健康快乐成长的个体。
评分作为一名在育儿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母亲”,我接触过不少育儿书籍,有的空泛,有的过于理论化,真正能打动我、并且让我觉得实用性强的并不多。然而,《提升宝宝的自癒力》这个书名,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深知,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靠外部的保护和治疗,更重要的是内在力量的培养。很多时候,孩子生病,父母的焦虑会加剧,但如果父母能掌握一些方法,帮助孩子激活自身的修复能力,那么面对疾病时的心态也会更加平和。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定义“自癒力”的,它是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解析宝宝身体的运作机制?比如,对于常见的婴幼儿疾病,这本书会提供哪些非药物的辅助方法?是关于益生菌的选择和使用?还是关于中医食疗的一些简单应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授人以渔”的智慧,而不是仅仅告诉我们“怎么做”,而是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么做”。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教会我如何观察宝宝身体发出的信号,并据此做出最适合宝宝的应对,而不是盲目听从各种“育儿攻略”。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懂得倾听宝宝身体语言的妈妈,用更智慧的方式,守护孩子的健康。
评分我是一位新手妈妈,自从宝宝出生后,我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都在为他的一切操心。从喂养、睡眠到日常的小病小痛,总觉得有操不完的心。最近我偶然看到一本叫做《提升宝宝的自癒力》的书,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这个书名就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在思考,除了积极就医,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宝宝自身的抵抗力更强,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甚至是一些小小的感冒发烧,都能自行恢复得更快一些?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科学、实用且易于操作的指导。比如,在饮食方面,有哪些食物对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有益?在作息上,如何才能帮助宝宝养成规律的睡眠,因为我深知睡眠对身体修复的重要性。还有,在日常护理中,有没有一些小技巧,能够温和地刺激宝宝的身体机能,而不是过度依赖药物?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会不会强调“顺应自然”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地“对抗”病痛。我总觉得,过度的干预有时反而会削弱宝宝自身的能力。这本书的书名让我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给我指引方向,让我不再那么焦虑,更从容地陪伴宝宝健康成长。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身心健康的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品格和内在力量的塑造。而“自癒力”的概念,在我看来,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提升宝宝的自癒力》这本书名,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去解读“自癒力”的深层含义。它是否会探讨,除了身体层面,孩子的情绪、心理韧性,乃至与外界环境的和谐共处,是如何共同作用,来促进“自癒力”的提升?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积极心态、乐观情绪的方法,因为我知道,一个快乐的孩子,往往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活动或者游戏,能够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增强身体的各项机能,比如一些促进大脑发育的游戏,或者一些能够锻炼孩子精细运动和粗大运动能力的设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育儿不仅仅是“养育”,更是“赋能”,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健康、充满生命力的人。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我迫切地想了解它将如何引导我,以一种更深刻、更全面的方式,去理解和实践“提升宝宝的自癒力”。
评分我是一位在公立医院儿科工作的医生,日常接触了大量的患儿和焦急的家长。我深知,除了我们医生的专业治疗,家长在家中的科学护理和对孩子自身抵抗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提升宝宝的自癒力》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到非常欣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家长提供科学、易懂的育儿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孩子身体的自愈过程。我尤其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平衡“科学医学”与“传统智慧”的。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基于循证医学的建议,同时又能够借鉴一些传统医学的精华,比如中医的食疗、经络按摩等,但又能清晰地界定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避免家长产生误解或过度依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不要将孩子的小病小痛过度放大,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方法,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轻松地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提升自愈力的环境,例如,如何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方式,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我相信,一本好的育儿书籍,能够成为家长和我们医生之间沟通的桥桥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