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暖化与气候变迁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世界各国纷纷将气候变迁视为非传统安全领域中之重大议题。1988年成立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迁专家小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IPCC) ,并于2007年公布气候变迁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过去100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0.74℃,且增温之幅度将会持续增加,热浪、干旱及豪大雨等极端气候之强度与频率皆有增加之趋势,对各国之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卫生防疫及粮食安全等议题将造成重大冲击。
并提出各国政府须从「减量」(指二氧化碳)及「调适」(指政策)两个层面着手,对气候变迁作策略规划。显然,气候变迁所带来对生活之影响与对全球之冲击已无可避免,须地球村成员共同承担,亦为当前国际社会须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本讲座是透过国立台湾大学所开设「新百家学堂-气候变迁与对台湾总体安全的冲击」课程,针对气候变迁与风险、气候变迁之冲击与影响、气候变迁之调适与因应以及气候变迁衍生之相关规范与战略等面向,邀请相关领域专业学者进行专业领域专题演讲,并进行密集师生互动研讨,为全程录音录影之实况呈现。希望借助此书之出版,能让学校师生与社会大众,了解气候变迁之科学面及对经济面和社会面之可能冲击和影响,并了解适当的「减量」与「调适」政策规划,将有助于国家社会在未来气候变迁下之永续发展。
作者简介
陈泰然教授
现职:
国立台湾大学终身特聘教授
经历:
国立台湾大学学术副校长
国立台湾大学教务长
国立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所-系主任/所长
研究重点与方向:
华南与台湾地区之梅雨与西南季风研究,特别是豪雨和定量降水相关之问题。利用传统地面、探空观测资料及卫星、雷达遥测资料,进行诊断分析与模式模拟研究,以了解伴随豪雨之环流系统特征、结构及演变过程与机制。兹分述如下:
一、在综观尺度方面
(一)探讨西南季风区内之环流系统与西南季风爆发之关连。
(二)探讨华南与台湾地区豪雨与西南气流之关系。
(三)研究剧烈天气诸如豪雨及冰雹等发生之综观环境条件特征。
(四)研究在中尺度对流系统之水气收支与综观环境条件分析、垂直运动诊断分析、锋面结构、涡度收支及水气收支等。
(五)暖季东亚降水之气候特征探讨
二、在中尺度方面
(一)研究台湾地区豪(大)雨和降水特征及形成原因,并研究发展定量降水预报技术。
(二)分析台湾北部地区雷达回波特征,以探讨午后对流与豪雨发生机制。
(三)探讨台湾地区冰雹之形成机制,并研究发展预报技术。
气候变迁对台湾整体安全之冲击 15 片DVD 片名与讲者
第一讲:气候变迁与全球风险环境的形构
主讲人:陈泰然、叶俊荣
第二讲:剧烈气候变迁与台湾风险环境的形构
主讲人:李清胜、纪水上
第三讲:气候变迁对水文环境及国土之冲击
主讲人:黄金山、吴约西
第四讲:气候变异对经济产业体系之冲击
主讲人:卢虎生、萧代基
第五讲:气候变迁对台湾能源安全之影响
主讲人:梁启源、王运铭
第六讲 气候变迁对公共卫生之冲击
主讲人:王根树、萧慧娟
第七讲 气候变迁对自然生态系统之冲击
主讲人:李培芬、汤晓虞
第八讲 气候变迁对国防安全之冲击
主讲人:陈劲甫、胡瑞舟
第九讲 气候变迁对台湾环境脆弱度之风险评估
主讲人:童庆斌、陈亮全
第十讲 气候变迁之监测预警机制
主讲人:许晃雄、李培芬
第十一讲 气候变迁与社经发展情境之分析与评估
主讲人:许晃雄、萧代基
第十二讲 气候变迁之调适策略
主讲人:萧代基、郭翡玉
第十三讲 气候变迁对灾害防治冲击之调适对策
主讲人:蔡长泰、陈亮全
第十四讲:制定气候安全相关法案之面向与内容
主讲人:陈聪富、刘宗勇
第十五讲:因应气候变迁国家安全新思维的建构
主讲人:包宗和、苏起
最近收到一本叫做《气候变迁对台湾总体安全之冲击(15DVD+1手册)》的书,光是这个书名就让人捏了一把冷汗,也勾起了我这个在台湾生活了半辈子的人的强烈好奇心。气候变迁听起来是个宏大的概念,但它到底怎么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呢?是洪水?是干旱?还是更深层的影响?像是经济、社会稳定,甚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本身?这本书里有没有深入探讨这些具体的问题?会不会提供一些数据或者案例来佐证?我最希望的是,这本书能把那些抽象的科学概念,用一种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够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堆砌专业术语。毕竟,如果连理解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应对了。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气候变迁这样一个全球性议题,与我们台湾这个小岛的“总体安全”联系起来的。是宏观的战略分析,还是微观的风险评估?是关注过去,还是展望未来?这本书的厚度,15张DVD加上一本手册,听起来信息量应该相当可观,我希望它能做到信息爆炸的同时,依然保有清晰的逻辑和条理,不至于让人读完之后更加困惑。
评分拿到《气候变迁对台湾总体安全之冲击(15DVD+1手册)》这本厚重的著作,脑子里首先闪过的就是台湾作为岛国,在气候变迁面前的特殊脆弱性。海平面不断上升,是我们最直观的担忧之一,书中是否会详尽地分析,例如,这个趋势会对台湾的海岸线、渔港、甚至重要的军事设施造成哪些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影响?另外,水资源在台湾一直是个敏感话题,极端降雨和干旱交替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本书会如何解读这种变化对台湾的农业、工业以及城市供水系统造成的压力?我相信“总体安全”的概念非常广泛,除了物质层面的威胁,书中是否也会探讨气候变迁可能对台湾的社会经济稳定,例如粮食安全、能源供给,甚至民众心理层面产生的连锁反应?15张DVD加上一本手册,这配置显示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期待它能带来的是一种系统性的、多维度的分析,而不是零散的信息碎片。
评分《气候变迁对台湾总体安全之冲击(15DVD+1手册)》这个书名,直接点出了我对台湾未来的一个核心忧虑。气候变迁,这个听起来抽象的概念,究竟会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总体安全”挑战,尤其是在台湾这样一个地理位置特殊、资源相对有限的岛屿上?我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可量化的分析,例如,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的土地侵蚀和居民迁移的影响有多大?极端气候事件,比如超级台风或长期干旱,会对台湾的经济命脉,比如半导体产业或农业,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更进一步,这些环境压力是否会加剧社会内部的紧张关系,甚至影响地区间的资源分配和地缘政治格局?15张DVD的配置,让我猜测这本书可能包含大量的实证研究、专家访谈,甚至是模拟预测的影像资料,我希望这些丰富的多媒体内容能帮助我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气候变迁带来的冲击,并引发我对于台湾如何建立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未来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气候变迁对台湾总体安全之冲击(15DVD+1手册)》听起来就让人心头一紧,因为“安全”这个词,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免于战争,更包含了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否安稳,我们的下一代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机会。气候变迁,这个听起来有点遥远但又无处不在的议题,究竟会对台湾的“总体安全”产生哪些具体的、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影响?书中会不会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示这些潜在的危机?比如说,水资源短缺会如何影响台湾的科技产业和民生用水?极端高温天气又会如何影响劳动者的健康和户外活动?更不用说,气候变迁可能引发的生态失衡,对我们依赖的生物多样性会造成怎样的冲击?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描绘风险,更能触及解决方案,或者至少能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让我们思考如何在个人层面,以及集体层面,为应对这些挑战做好准备。15张DVD的配置,让人感觉信息量巨大,但愿它能做到深入浅出,让普通读者也能读懂其中的奥秘。
评分拿到《气候变迁对台湾总体安全之冲击(15DVD+1手册)》这本书,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这绝对不是一本轻松读物,光是“总体安全”这四个字就透着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台湾,这个美丽却又脆弱的岛屿,在地质构造上就面临着不少挑战,再加上气候变迁这个“加速器”,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书中会不会详细剖析,比如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像是台南、高雄,可能造成的直接威胁?或是极端气候,比如越来越频繁的暴雨和台风,会对我们脆弱的农业和渔业造成多大的打击?这些可都是关乎民生和经济命脉的大事。而且,一旦基础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这本书的“15DVD+1手册”的配置,似乎暗示着内容会非常丰富,希望能包含不同角度的分析,也许会有专家访谈,或是实地考察的影像资料。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象化的情境描述,让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气候变迁带来的风险,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数字和图表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