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问关于社会现象方面的为什么,如果你总是充满正义感地质疑,如果你关心时事,如果你希望自己、家庭、职业与所居住的地方能更好,那么,邀请你阅读这本书吧!
社会学是一门能让人学习如何抽象思考社会现象的学问,要把社会学了解透澈,应把握「条理分明、大师观念、列表列图」的原则。
社会学最重要的基础是「理论」与「方法」,社会学最核心的主题围绕在「结构」、「功能」、「冲突」与「变迁」,所以本书分别以这四大主题,各有三章,详加说明。这本2012年版的新书,以新的研究与新的数据,呈现台湾社会的现况与挑战。
作者简介
彭怀真博士
福建福州人,生于1958年3月19日
学历
台湾大学 社会系毕业
台湾大学 社会工作硕士
东海大学 社会学博士
现职
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 副教授
中华民国幸福家庭促进协 会理事长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学永远不过时
第二节 社会学的性质与意义
第三节 社会学发展史
第四节 为何及如何读社会学
第二章 理论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理论
第二节 四种主流理论
第三节 其他理论派别
第四节 女性主义
第三章 社会学方法
第一节 如何进行研究
第二节 量化研究
第三节 质性的研究
第二篇 社会的结构
第四章 社会我与家庭
第一节 社会我
第二节 地位与角色
第三节 关系
第四节 家庭
第五章 团体与组织
第一节 社会团体
第二节 社会组织
第三节 大组织中的小团体
第四节 领导与沟通
第六章 社区与社会
第一节 社区
第二节 社会的意义
第三节 社会的分类
第四节 社会的功能与制度
第三篇 社会的功能
第七章 社会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
第二节 宗教制度
第三节 卫生医疗制度
第四节 经济制度
第五节 政治制度
第八章 文化
第一节 意义与内涵
第二节 区分与来源
第三节 规范与认知
第四节 多元文化与次文化
第九章 社会化
第一节基本认识
第二节社会创造我
第三节社会化的媒介
第四节成年与再社会化
第四篇 社会的冲突
第十章 阶层化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基本认识
第二节 性别阶层化
第三节 族群阶层化
第四节 社会流动
第十一章
第一节 基本认识
第二节 理论角度
第三节 减少问题的社会力量
第十二章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 集体行为
第二节 社会运动
第三节 社会运动史
第四节 网路与社会运动
第五篇 社会的变迁
第十三章 人口、区位学与都市化
第一节 人口学
第二节 人口变化所产生的问题
第三节 区位学
第四节 都市化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第一节 社会变迁
第二节 现代化
第三节 对现代化的批判
第十五章 全球化
第一节 金融海啸与哈利波特
第二节 全球化的意义与缘起
第三节 反全球化
为什么及如何读社会学
为什么及如何读社会学
「为什么以及怎么读社会学?」这是我三十多年来的好奇,也可能是您此时的疑问。首先、我们都对社会要问千万个「为什么?」,例如:
「为什么我很努力,却只能上这所大学、读这个系、将来的前途看来不大光明?而我的小学同学却可以出国念书,将来赚美金?」社会学的理论告诉您:「因为阶层化,有钱人就是有比较多的机会!」
「为什么陈伟殷在日本已经是很好的投手,却要去美国加入金莺队,从头开始适应新的考验?」「为什么林书豪在NBA创造的奇蹟使他获选为2012年《时代杂志》的百大风云人物的第一名?」社会学的研究告诉您:「因为全球化,美国把棒球、篮球甚至媒体都成为澈底资本主义市场的竞技。」
「为什么《海角七号》会如此卖座,但在金马奖中得不到最佳影片?为什么周杰伦简直就是演唱界的魔术师,但他的歌曲不一定被音乐系的老师所接受?」社会学家会提醒:「文化是多元的,大众文化与菁英文化有所不同。」
「为什么父母总是不了解我们为什么老是坐在电脑前面,他们不知道:上网浏览、经营脸书、在拍卖网站买东西,都要时间啊!」社会学中关于文化的结果显示:「每个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在接受资讯、经营关系、表达想法、购买与销售等,有很大的差异。」
「为什么教育部要管学校的大大小小事情?为什么有些宗教组织拥有超过上百万人的信徒?为什么健保局、中油与台电连年亏损但员工年终奖金都超过三个月?为什么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会使台湾的失业率上升?」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组织与制度的解说可以提供很可贵的参考。
当然,社会学告诉您的还不仅是这些,上述的答案都只是简单扼要的说法。社会学可以告诉您的知识非常多,更重要的,告诉您如何自己去探索关于人与人互动的方法,您一面学习,一面实际验证,常常会有惊喜。许多原本不大清楚的现象,因为这本引领您进入社会学的书籍,都更清楚呈现在眼前了。更重要的,您可以学习好的方法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与问题。
如果您喜欢问关于社会现象方面的为什么,如果您总是充满正义感地质疑,如果您关心时事,如果您希望自己、家庭、职业与所居住的地方能更好,那么,继续阅读本书吧!
「如何读社会学?」是本书更重要的说明。社会学是一门能让人学习如何抽象思考的学问,在大学要把社会学了解透澈,应把握「条理分明、大师观念、列表列图」的原则。要多阅报,特别注意社会新闻与国际新闻,再利用社会学的人口群、阶层化、文化等观点,加以分析,更能随着时代潮流,活化各种观念。
对于理论与研究方法,最好能有一本像本书如此文字浅白的「工具书」,掌握其中的重要专有名词与理论要点,再辅以阅读报纸社论、民意论坛、杂志案例,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理论能对日常生活新闻事件做反省,每天报章杂志的新闻,都是最生动的社会学教材。欢迎您上网点选「彭怀真」,您会看到非常多篇文章,是我基于社会学训练、针对台湾社会状况所写的。
1987年我撰写《进入社会学的世界》,如今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我仍希望自己是个社会学的好导游,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继续陪大家了解社会学的丰富。社会学可以讨论的主题很广泛,要如何在短短一个学期有初步又整体地认识呢?在这本新的《社会学》之中,我仔细安排。
从社会整体的架构来看,社会学最重要的基础是「理论」与「研究方法」,因此在第一篇「总论」中有扼要地介绍。社会学最核心的主题围绕在「结构」、「功能」、「冲突」与「变迁」,我就分别以这四大主题,各有三章,每章三到四节,每节3,500~4,500字,加以说明。
这是我所写书籍中最用心又最喜欢的一本。竭诚邀请你进入社会学的丰富世界,这门学问可以解答您对社会现象许多的疑惑。
此次与上次的修正,东海大学毕业的张怡倩小姐都参与,贡献良多。谢谢张小姐及洪叶文化的每一位朋友。
彭怀真
2012世界地球日序于东海大学
我带着一份对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平日里容易被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社会学视角。我一直觉得,我们所经历的许多看似“个人化”的体验,比如选择伴侣、消费习惯、甚至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其实都可能深深地烙印着社会的痕迹。这本书我期待能让我看到,那些看似平常的社会现象背后,是如何蕴含着复杂的社会机制和权力运作。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形成某些特定的社会规范,为什么在某些场合我们会表现出特定的行为方式。例如,我很好奇一些关于性别角色、家庭结构变化以及教育对个体社会化过程影响的探讨,希望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一份审视的态度,从而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社会学瞬间”。
评分我尝试阅读这本书,主要是希望能够拓展我的知识边界,了解不同于我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的观点和分析方法。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人,能够理解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是如何思考和生活的,是非常重要的。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更广阔的社会图景,了解那些我可能从未接触过的社会现象和理论。比如,关于文化多样性、社会认同的形成、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冲突,我都希望能获得更深入的认识。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跨文化的视角,帮助我理解不同社会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以及它们是如何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我期待它能培养我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同理心的态度,让我能够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与我不同的人。
评分这次选择阅读这本书,主要是出于对社会变迁和现代性议题的浓厚兴趣。我深切感受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从科技的飞速发展到全球化的深入,再到文化观念的多元碰撞,这一切都对社会结构和个体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理解这些变迁背后的深层逻辑和驱动力,例如工业化、城市化、信息革命等等,它们是如何一步步重塑了我们的社会形态。同时,我也想了解在现代性语境下,传统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是如何受到挑战,又如何被新的社会现实所重构。这本书我期盼能给我提供一些关于社会整合与失范的分析,以及在多元化社会中,个体如何寻找身份认同和意义的线索。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更深刻地思考,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变革的时代,社会是如何保持其稳定性的,或者又在哪些方面显现出其脆弱性。
评分这本书我拿来是希望能系统地了解社会是如何运作的,特别是关于社会结构、群体行为、社会分层以及社会变迁这些大概念。我一直对人的行为模式是如何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感到好奇,比如家庭、学校、社区乃至更宏大的制度,它们究竟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这本书我期待能帮我理清这些脉络,让我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让我能够用一种更科学、更客观的视角去审视我所处的社会现实,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观察和个人感受上。比如,关于社会不平等的成因和表现,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深入的探讨,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我也很关注社会群体是如何形成和维持的,以及群体动力学在社会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顿悟”的感觉,让我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这样行动”这样深刻的社会性问题。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是源于一种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和对社会公正的关怀。我常常观察到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歧视现象、犯罪率的波动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个体,也关乎整个社会的福祉。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发展规律以及可能的解决路径的系统性解释。我希望它能用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剖析社会结构性的弊病,揭示权力关系是如何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社会制度的设计是如何可能加剧或缓解不平等。同时,我也期待它能帮助我理解社会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个体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中为实现更公平的社会而努力。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并鼓励我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它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