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架构,是将全人生命的身体、心智、心灵及生死等四部分分篇作深入的探讨。第一篇、身体篇:回归自然的排毒养生;第二篇、心智篇:开发潜能的信念改变;第三篇、心灵篇:信任生命的蓝图设计;第四篇、生死篇:活在当下的生命觉醒。这四篇之间的理论基础互有连结,对整体全人生命原貌的认识与了解。
作者简介
王明珠
现任:国立空中大学社科系、生科系兼任讲师(担任生命教育、生死学课程面授教师)、中华生死学会理事、中华民国体内环保协会台北北区中心主任兼讲师、百悦税务会计事务所负责人
学历:铭传大学企管系、玄奘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
│推荐序│赏析一部难得的好书
│推荐序│身心灵整合的全人生命
│自序│我用生命写生命
绪论
身心灵整合的全人生命观
壹、 身体是一个平衡系统,应顺应养生保健的自然法则
贰、 心智可创造生命实相,应自我检视与反省核心信念
参、 心灵是生命的本体,应信任心灵所设计的生命蓝图
肆、 生死是自然变化的现象,应活在当下从容面对死亡
第一篇 身体篇:回归自然的排毒养生
第一章
身体有自我疗癒能力
壹、免疫与自癒系统
贰、身体有自然的排毒机制
参、提升免疫与自癒力
第二章
体内排毒与疾病预防
壹、体内毒素与疾病的关系
贰、体内排毒的运作原理与操作方法
参、体内排毒在疾病预防上的功用
第三章
养生保健的自然法则
壹、正确的饮食内容
贰、正确的饮食方式
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篇 心智篇:开发潜能的信念改变
第四章
信念创造实相的运作原理
壹、「信念」与「实相」的概念意涵
贰、信念创造实相的运作原理
第五章
信念创造实相的生活应用
壹、自我检视旧有信念
贰、自我反省改变信念
参、发挥天赋的创造力
第三篇 心灵篇:信任生命的蓝图设计
第六章
「生命蓝图」的核心信念与意涵
壹、生命蓝图的核心信念
贰、生命蓝图的意涵与内容
第七章
以生命蓝图为中心的个人修持
壹、往内探索认识自己
贰、自我觉察内在心灵能量
参、负面情绪之釐清与释放
肆、破除我执与分别、保持弹性
第八章
以生命蓝图为中心的人我关系(一)
壹、由人际关系看自己
贰、从婚姻中学习功课
第九章
以生命蓝图为中心的人我关系(二)
参、生儿育女传承生命
肆、中老年心态的调整
第十章
以生命蓝图为中心的人生观
壹、全然接受生命画布
贰、积极创造人生蓝图
参、终身学习快乐成长
肆、业、因果、轮回之诠释
伍、「爱」与「平衡」圆满生命
第四篇 生死篇:活在当下的生命觉醒
第十一章
新时代思想的生死观
壹、何谓新时代思想?
贰、新时代思想生死观的内涵
第十二章
新时代思想生死观的实践
壹、培养生死智慧,建立人生信念
身心灵整合的全人生命
贰、勤于回顾人生,同理他人处境
参、体验生死无常,及时把握当下
结语
参考文献
序
我用生命写生命
本书是有关全人生命教育的知识与体验,内容计有四篇十二章,都26余言。其中身体篇的理论基础系以自然疗法(或称生物医学)为依循;心智篇、心灵篇与生死篇的理论基础大多来自新时代思想与「赛斯资料」。
笔者在教学与工作之余,致力于撰写文章,曾在辅仁大学学术研讨会中发表过四篇论文,也投稿于有严格审查机制的学术期刊,并幸获通过刊载于:空大学讯、空大社科系学报、空大生科系学报,再将这些学术性的论文加以修改,编着成书。这是笔者多年来一步一脚印的学习与心得。不可思议的是,在编着此书时,若碰到让我困惑的议题,以致文章无法顺利进行时,生活中就会出现相同的难题,来考验我该如何面对、解决与因应。在经过自己实际去面对、处理,也经由自己的反省、琢磨、沉淀,终于领悟出生命的智慧,这段期间也圆满了自己的一些人生课题。因此,本书的内容不仅是知识的分享,更是笔者经历生命不同阶段与不同人生样貌的实修体验。笔者将之汇整编着成书,愿意分享有缘人,若能引发读者的兴趣与共鸣,除了感到荣幸开心之外,就姑且当作是这一路上辛苦的回馈吧!
笔者自1985年起,从事税务会计工作迄今已迈入第27个年头。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生命中始终藏有无法解套的难题。有感于身心困顿生命陷入胶着,无力自我调适与突破,遂利用闲暇往外充电学习、转移生活焦点,以寻求自力救济,因而踏上终身学习之路。笔者于1997年参加台湾师范大学成教中心的说故事种子老师培训班受训,有三年的时间在小学与图书馆说故事给小朋友听,这是自我成长的起点;1999年间进入士林社区大学学习,接触身心灵课程长达三年半;2004年9月考取玄奘宗教学研究所硕士班进修;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后,有一年的时间在士林社大授课;2008年3月份开始迄今,任教于空大北二中心与基隆中心,担任生命教育与生死学等课程的面授教师,并于2011年取得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讲师证书。也于2009年迄今,担任体内环保协会台北北区中心主任兼讲师,亲自带领学员,并讲授近三、四十场次的二天一夜养生排毒营课程。
笔者来自一个特殊的原生家庭:拥有二十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二个母亲,各生十个);有位坚毅不拔、努力上进,反对节育,最欣羡唐朝郭子仪的七子八婿,且一生为多子女所苦的父亲;还有位童养媳与继母身分、自幼命运坎坷,且不向现实低头的母亲,这样的组合构成我生命画布的内容,在此背景下揭开我人生的序幕。2009年间在么妹淑娟的策划下,兄弟姐妹共同出版了《盈丰行:煤炭杂货之家,20个孩子的大家族》一书,内容叙述一个充满苦难悲情与奋斗过程的家庭故事。回忆年少时,我曾经是那么的无助与无奈,常哀怨感叹为何出生在如此复杂的家庭,让我身心饱受折磨,那无法唿吸的灵魂,是那么痛苦的苟活在人间,却也只能无语问苍天。但人终究是要学习成长的,经由「生命蓝图」理念的薰习与感化,内心渐渐地转念,我的生命也开始起了变化,一扫过去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个性。昨日的我犹如在睡梦里,今日的我彷彿大梦初醒,赫然发现:这些纷纷扰扰、悲欢离合的人生戏码,如梦幻泡影般已不复存在了。而这生命画布里的一切人物,曾经被我认为是我生命的绊脚石,如今却变为成就我生命蓝图的贵人。人生若没有苦到极点,哪有机会往内探索,探究生命的真相;若非出生在这卑微的环境,也无强烈的动机去深入研究「生命蓝图」,成就我生命的志业。生命从此豁然开朗,感恩父母与所有的家人,您们是我生命成长最大的助力,也是我这辈子最佳的护身符。就因为自己的生命得到解套而成长,方能将能量转移到自我实现上,因而鞭策自己深入探讨身心灵课题,希望建构一套实用的人生观,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是笔者编着此书最主要的动机与目的。
为了要解开心头的郁结与寻求心灵的安顿,而走上这条漫长而遥远的终身学习道路;又为了自我实现生命的理想,毅然决然投入研究安身立命的生命学问与修行法门。因此,这十三年来,从家庭主妇、职业妇女到社会讲师,生活中一直扮演多重的角色,必须时刻凝聚心神迎接不同领域的冒险挑战,工作职场也须如数尽责付出,更要兼顾家庭的现实生活品质,数十年如一日。当然也曾有过倦怠萌生退意的时候,更有那不足与外人道的艰辛历程,如人饮水点滴感受在心头,所幸一切都踏实地经历过了。曾参与过的学习团体有:士林社大经络理疗课程、芦荻社大、生命重建养生学会、王邦雄教授的「老庄经典研习」班、傅佩荣教授的「哲学入门」班、新时代赛斯读书会、「亚洲行」的成长课程、玄奘宗教学硕士班、佛陀教育基金会熊琬老师讲授的佛学班,还有体内环保协会等课程的知识吸收与实务经验。无论是担任学生、心理辅导员或讲师的身分,都未曾停止过学习的脚步,也没有改变过学习的心态,终究让我创造出奇蹟般的际遇,开创出另一条人生志业与道路。我相当珍惜这些生活的体验,与从中所得到的生命硕果,是今生此世所获得的宝贵资产,代表自己曾经如此用心活过,也享受过每个当下的美好过程,即使此刻我人生已走到尽头,也是了无遗憾不虚此生了。
我相信愿意将金钱花在预防疾病和心灵成长上的人并不多,我自己则选择将大半的收入花在这两件事情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心性上的修养改变之外,能够让我维持较佳体能,应付每日千头万绪的事物的有效方法,就是借助经络理疗的推拿疏通,让我维持左脑右脑的平衡以及情绪能量的稳定;还有大肠水疗机(俗称哑巴医生)的辅助,不仅可使身体、心灵得到净化,也让自己思绪清醒,念念分明处在当下。这两者对我十多年身心健康的维护,功不可没;也由于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疲惫,体力透支的状态,竟然十多年来也没有用过药,也让笔者见证到这两者的功效。
我对人生的诸多体验,最后竟让我茅塞顿开的是,所有经由生命学习所萃取的智慧结晶,无非是在印证古贤所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那就是人生诸多面向所产生的困惑与难题,能够帮助釐清问题真相,或突破现况的究竟途径,无非是往内觉醒,回到内心加以修持,找回失去的本心,让身心灵呈现平衡的状态。就像有许多的父母,其本身内在有非常多的自卑跟不快乐,又如何会有良好的亲子互动?又怎能教育出好的下一代?因此为人父母者,当然也要有所成长,最终都要回到内在自我反省,勇敢地去面对与处理自己的问题。此即新时代赛斯所主张的,生命轮回转世的目是在于平衡人格的养成与生命价值的完成,最终让灵性得以提昇与成长。这也就是我们生而为人一辈子所要努力的修行过程。
这本书的编成,要感谢许多我生命中的贵人。首先要感谢中华生死学会的现任理事长刘易斋教授,他不仅学识渊博,心性修养高深内敛,在生命教育的领域上扮演领航者的角色,且在推动生命教育的改革工程中贡献良多,感谢刘教授在百忙之中抽空写序推荐本书,如此提携后进,让人由衷地敬重;王中和老师是文化大学教育推广部的教授,专研命理数十年,多年前曾聆听王老师演讲的「生命蓝图」,对其内容颇感兴趣与推崇,经过多年的深入探究,遂演变成本书心灵篇的主要架构理念,感谢王老师爽快答应写推荐序,一圆平凡如我不平凡的梦想;郑志明教授是笔者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感谢郑老师在我人生迈向学术殿堂的阶段,适时拉我一把,让我有机缘历练人生的另一领域,创造生命的另一个可能性;还有笔者最先接触到「生命蓝图」讯息的启蒙恩师-黄法华老师,感激黄老师的独具慧眼与知遇之恩,一直引导与勉励学生,让驽钝之材终有甦醒成长的时日;感谢中华新时代协会的王季庆女士与新时代赛斯教育基金会的许添盛医师,两位是推广新时代赛斯思想的巨擘,长期以来引导新时代人,跳脱旧时代的窠臼与束缚,帮助许多生命获得重生,当然笔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不禁让人脱口而出:「活在这个年代真好!就因为有您们!」;还要感谢中华体内环保协会蔡荣盛理事长贤伉俪的支持与照顾,看着他们长期以来为社会大众的健康,大力推广体内环保的理念,默默耕耘与用心付出的情景,让人打从心底地佩服。
我每日必健走于堤防步道,这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常会在石椅上休憩片刻,喜作沉思与反省;在欣赏夕阳满霞与陶醉凉风吹拂之际,心中尽是无限的感恩与欢喜。纵然生命也经历过许多苦难与挫败,也领悟出「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地,在将它视为生命的磨练与考验之余,也因为自己摆脱过往的观念与模式,学会感恩老天爷所赐予的一切,也更懂得知足珍惜。感谢外子金池在人生路上,亦师亦友的扶持鼓励;开心吾儿奕樵与奕恺,也因为自己的成长改变,也允许孩子做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学有所长奉献人群;还有乖巧善解人意的儿媳心宏,感恩她来到我的生命里;尤其是刚满四个月的小孙女朱俐安,那天真无邪的可人模样,感谢宝贝带给家人欢乐与希望。感谢姊姊明霞的一路相挺,无论是校外教学或排毒养生课程,一直担任助理老师的任务,虽然位居银行经理职位,但她的身段柔软、态度谦和,用心投入,一直是我学习的对象;还有我的工作伙伴慧贞,长期以来事务所的工作繁杂,都竭尽所能的帮我分忧解劳,让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与写作,此段情谊让人感激在心头。回顾年轻时的辛苦与付出,虽是知命之年,却愈来愈发感受到往后的岁月不是沧桑、也不是落寞,而是看到希望,看到远景,愈活愈开心,愈活愈有活力。在即将年华老去的岁月,却能像倒吃甘蔗一般,越老越发享受人生的乐趣,而内心这股祥和平静的力量不就是我们生命最终所要追求的吗?生命至此,夫复何求?
王明珠写于台北士林寓所 2012年8月6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