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器掇香

银器掇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银器的细白衬托出茶色的稳重
银器的清亮诉说着茶味的和匀
银器的华贵增添了茶香的品级
银器的精致滋润了茶水的清朴

茶人池宗宪继「茶叙艺术」、「茶翫雅集」之后
重启静观茶器之美的新着
展现银器熠熠生辉的茶香世界

  一只茶器,就是一个世界。从单只茶器的器形、材质、纹样、款识,茶器、茶水与茶叶之间形成的形香色味结构,到茶席的文化区别、美学异同,茶器中的千丝万缕,满溢着古往今来的工艺美学、人文内涵,也折射着政经时局与贸易条件的演变。

  本书是茶人池宗宪继「茶叙艺术」的杯壶初论、「茶翫雅集」的炉装细赏之后,再以「茶韵鑑赏」为系列名重启静观茶器之美的新着。银茶器作为书中的主角,在此展现了其熠熠生辉的缘由:银器的细白衬托出茶色的稳重,银器的清亮诉说着茶味的和匀,银器的华贵增添了茶香的品级,银器的精致则滋润了茶水的清朴。

  本书从银的发茶性出发,次第描述唐宋以来各代银茶器的形制演变,外销银茶器的风光岁月,银茶器的纹饰、造形与款识特色,中西银茶器的文化交融盛况,银茶器制作技法的千变万化,以及银器的品茗感触,另附关键字索引与款识表,引领读者在品赏、分析、追溯中,完成一次银茶器的感官与文化体验。

  银器如何夺香?本书即是对此一提问馥逸有味的解答。

作者简介

池宗宪

  1957年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毕业。

  茶人雅兴电子报总编辑,曾任人间福报新闻总监、大成报编辑部总编辑、联合报专栏组记者、联合月刊主编、自立晚报记者、组长。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前言

1章  银对茶的发茶性
银与茶结良缘
银保鲜很在行
有益身体核心价值
银离子杀菌神功
靠着银餐具保命
爱上银茶器正夯
高传导性发茶韵
瓶宜金银得灵味
银铫煮水驱恶气
清馥逼人好回味
识银大解密
「纯银」「足银」说成色
925银天下

2章  唐宋品茗用银的智慧
历史甘醇的载体
唐银注壶「器」宇非凡
侧把壶与提樑壶
银茶炉华丽雕琢
穿越古今共用纹饰
追求幸福的想望
拥银入茶的盛况
技法工艺传东瀛
宋银茶器的炫耀
银盏托银杯吸睛
葵花银茶托的流行

3章  银茶器穿越时空留洋去
银茶器若拱壁
以银求胜的概念
废团茶的颠覆
格古清赏到视觉统筹
朱碧山打造龙槎杯
华丽冲撞苦涩情怀
循古意适今宜
银鍑煮汤甚佳
炫富大跃进
上海錾工广东浮雕
中国外销银洪流
西方下单广州制作
跑单帮的船员通路

4章  外销银茶器的风华岁月
设计与产制的交织
逃漏税「变装」秀
十三行制银工业区
制造行销一条龙
银楼业上海淘金
洋行广告宣传战
洋帮本帮伴手礼
1906年米兰世博很闪
香港制造亮眼
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味
北京四大恆发光

5章  奢华的炫目之色
功能主义形式美感
语言主导纹饰系统
纹样与风格因果交错
东方奇幻夸张炫耀
符号拼贴异国情调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瓷器如影随形
模仿复制新视界
贴塑梅花深植西方
来自大自然的灵感
总结的视觉美感
温暖生机炫目感悟

6章 银茶器纹样的魅力
银茶器悦人图像
转角花样视觉延伸
观微知着小天地
双关谜语吉祥寓意
青春多金的寄託
花押字的炫耀
岁寒三友四君子
寒梅的冰裂
访菊诗意上器身
花鸟装饰求逼真
谐音隐含的符码
浅层纹样资料掘矿

7章 造形与款识大解密
刻意仿制宜兴壶
曼生十八式的典范
中国元素遗传密码
德化中国白的香气
器足传达小细节
中英款识跳探戈
看似人名实指商号
「记」字的指涉意涵
款识复杂多变
客制化的双款识
市场热销品牌
产制的迷人写真

8章  构连东西文化的窜升
美感是热情的累积
绿茶武夷茶的飘洋
药房开始卖茶
茶室饮茶的流行
永热不冷的银壶
凯萨琳皇后武夷红
贸易逆差的主力
因茶争权益的社会案件
五彩缤纷的激动
过泸出文化精髓
银茶器要配什么茶

9章  银茶器的巧夺天工
文思院官作手法
敲花压花沿用至今
铁鎚儿不住敲
浮雕錾刻层次鲜明
珍珠地纹低调奢华
人名刻划的诗歌
打炼法与脱蜡法
敲花压花轮番登场
反差效果玲珑有致
运巧而灵丝缀藻
卷制法造壶杯

10章 银茶器身体感品茗对话
无边界的欢乐
冰心壶穿越虚实
喜乐的身心妙境
自然之味隐藏版
运器之功促美汤
五感的回路地图
缥缈经验抓得住
百年孤寂玫瑰魂
弦音之林陈香幽兰
银器生花辨交融
身体感的内在体验
关键字索引
款识表

图书序言

前言

  银茶器首重材质,珍贵银材的价值不凡,这使银茶器成为身分标志的象征。凡是爱茗者,无论自己拥有或是同好拥有,总脱不了想获得被赞美的想望,事实上银器反映了奢华之色,夺出茶香叫人难忘。

  银茶器的奢华,平淡看待无非是贵重金属的加持;然不同时代不同情境,对奢华的解释也不同。品茗风潮时空之间,首重瓷制茶器,金银之器常落于「俗境」,通过银的铸熔再制重生,银的本身价值只会跟着国际银价波动改变,而不灭的财富反被世人们所忽略了:她美的养分。

  银茶器方寸之间,直接与人接触的零距离,带来鲜活的形体,在实物中银的色泽与光影交叠谱出浪漫的组曲,有用银器高贵的浪漫,有银器暗示隐喻独自领风骚的格局。

  银茶器有原本单纯实物的符码,走进茶器历史背后掩埋的光环,发现银茶器深邃的沉积。

  银茶器可一目了然,看到茶器原本的真实,在银打造的壶、杯、盘的简单物件中,又深藏一层复杂的工艺迷雾,更挟着源自器物在历史中原本的轨迹,令人想登堂奥,尤以银制茶器的研究分析可说十分少见。

  银茶器以物名释义:说的是用银制成的茶用器,银是材质,茶器是名词,有特定器形、工法、凿刻、纹饰的基础,器表上多样化纹样中构出时代美感经验,看似单一器物里,却隐含了工艺演化历史功能。

  银茶器出现在中国唐宋时期就有不少精品,随不同时期品茗方式的变异,元、明、清以来到今天,出现不同样式的差异化。在用途名称、样式名称、工艺名称、形容名称上呈现多元叫法:有的单取其一叫银壶,有的以体型来命名如「瓜稜葡萄纹银壶」,同壶不同叫法,多了了解的困难度,细细解构咀嚼,有名却无定制的陆续递增含义。

  每一壶的含义中,不单是命名、描述,更隐含着器物年代与文化特质,同时表露出制作工艺技术的演进,与消费观念的位移。

  如何从银茶器的实体中找出各种名称对应?或与瓷器或是相对器物脉络的唿应?或是探索深入的社会背景和当时生活方式?在品茶融入银茶器的情感位移中,乍现其理路脉络。

  银茶器的罗列过程中,透露品茗生活的优雅,不同世代悠闲品茗的丰富,在时空联系中,在茶与器的细致中,沟通了银成为茶器用途功能的关系:银茶器制造原本是主张「贵为上器」,那么上器又融入了何等社会环境?加上器物錾刻纹样,都写着一款时代况味!

  透过银茶器的装饰题材来看使用者行为与思想,直接让茶器的器形、纹样图像去解开历史的谜:如龙纹作为中国帝尊之样,为何成为西方订制银茶器的流行图案?透过实物再现社会价值与审美意涵,正是银茶器带来的令人心灵深层体会。银茶器的实物,经由文献与史料的环环相扣,连结了今人与古人的意图,古银茶器穿透了时空长廊的冷漠,贴近每一段品茗的真实!

  银茶器本为王室专享,而后可以购得,也可以客制化订制,出现十九世纪传承至今中国外销银茶器,书写了中国茶行销传播的宏效,经过银茶器的再现茶丰饶滋味香气之外,今人看来许多样式反覆出现制作,正是中国工艺「模件化」(module)的再现;器物制作者是百家齐鸣制作工坊,有的制作自己熟悉的图样,有的发挥创意,对作品的荣誉则以自己店铺或商号作为落款,夹拥中英文款识的活泼轻巧字样,成为现今考证追忆的依凭,忽略了款识,就无法再现银茶器的传统工艺。

  银茶器的雕琢,塑造的丰富,融入诗情画意的山景、水流、亭台楼阁,巧妙紧密结合花草虫鸟,有的是美感再现,银茶器由小面积的创作到造型功能为品茗的消费服务,都奋力演出甘美况味!银茶器本身精致,正演绎着生命的故事:一段竹节壶盖纽,或是梅花枝的壶身器表,都刻画散溢着中国人励志明心志节,器表装饰纹样用「竹」代表「无竹令人俗」、「梅花」代表冷劲傲霜砥砺人心。

  壶表上的纹样指明了「究心」的励志,器表纹样的形成,紧扣着使用财富身分象征的银茶器时,不忘却追逐银器背后深刻的心境。

  银茶器在时间长廊不再光华四射,披上银灰外衣的内在美,不单是器的贵重,而是在银光发色中的奢华时俗之间。

  银在品茗风味中独领意趣雅尚:以尚银为上品的根源和演变轨迹中,找寻了十九世纪到二○世纪中国外销银(Chinese Export Silver)曾经拥有的光辉事蹟。银器之贵,自然彰显出使用族群的阶级次第,而「雅」、「俗」之分,若仍以器物材质做二元对立,还不如以工艺品格看待,反而会崇尚银茶器上纹样设计与制作工艺构成的美感体验。

  银茶器的纹样华丽兼顾生活化,花卉百草、虫鸣鸟兽……有的是写意,有的是工笔,有的用夸张却不失和谐的精致,让图案纹样成为艺术语汇,而今人赏「新贵」之银茶器,可单独视之为纹饰,更可直通视野范畴,传播构成纹样的时代风流。

  当然,在银器形制物件中,在银器材料元素里,抽取以茶器为主轴的继承,可以发现它是与同时其中国外销瓷中的德化瓷、宜兴陶、景德镇瓷有着共同工艺构成的工艺叙事,用同样纹样不同材质器表的呈现,当釐清工艺之美的跨度与相互的促成辉映成趣,也是银茶器夺香旨趣。

池宗宪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