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茶道的创制,还得归功于唐代的陆羽,因为他对茶发生了与前人不同的浓厚兴趣,把种茶、制茶、喝茶、茶具、品茶,以及相关的人物事项,全都当成学问,作为文化艺术来钻研与投入,在西元758年左右写了《茶经》一书,使得喝茶超越了只是为了解渴、解乏、提神这样的实用功能,开展了饮茶之道的精神领域与审美境界。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饮食见诸上古文献,详为形诸文字,还是靠礼仪规矩,成了生活秩序必须遵循的具体材料。吃饭喝酒皆学问,都得心存「四么」,问个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场合,怎么吃。想要享用精致美食,就得一丝不苟做学问。
本书收录郑培凯教授70余篇精采的文章,分为:一、茶亦有道乎,二、小吃与大菜,三、跨文化美食,四、明代茶酒风尚,等四部分,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各类茶酒美食,丰富多样,秀色可餐,不啻为饮食文学的另一本佳作。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郑培凯教授70余篇精采的文章,分为:一、茶亦有道乎,二、小吃与大菜,三、跨文化美食,四、明代茶酒风尚,等四部分,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各类茶酒美食,丰富多样,秀色可餐,不啻为饮食文学的另一本佳作。
作者简介
郑培凯
山东人,1949年随父母赴台。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于1970年负笈美国,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教授兼主任。学术兴趣环绕文化史、艺术思维及文化美学,文艺创作以现代诗及散文为主。 编着有《汤显祖与晚明文化》、《在纽约看电影:电影与中国文化变迁》、《新英格兰诗草》、《也许要落雨》、《从何说起》、《高尚的快乐》、《真理愈辩愈昏》、《树倒猢狲散之后》、《游于艺:跨文化美食》、《吹笛到天明》等三十余种。
序:
人间相学事春茶──茶饮历史回顾
一、茶亦有道乎
茶的起源
中国茶道
喝茶要择水
茶具的审美学
唐朝瓷器上上品
唐代的茶碗
明前、雨前
七碗茶
崃州碧涧茶
西山碧螺春
扬州的茶肆
利玛窦说茶
苏州虎丘茶
谁谓荼苦
白茶与绿茶
二、小吃与大菜
醇酒不醇
红酒配中菜
芝麻酱烧饼
枣泥饼
苏州大面
观振兴面馆
鱼肉双交面
太湖船菜
扬州冬晨小吃
扬州炒饭
南翔小笼
春笋步鱼
不可食无笋
田园风味
片儿川
杭州时令菜
宁波菜
山东煎饼
山东酥锅
成都菜
四川人吃辣
土笋冻
厦门小吃
台湾牛肉面列传
永和豆浆
咸豆浆
食物禁忌
腊八与过年
大年初一吃饺子
清蒸桂花鱼
火腿豆芽
烧刀子和蒜包儿
馒头也疯狂
美食的代价
胡椒的误会
三、跨文化美食
跨文化美食
巧克力
咱家的
地狱厨房
合法海鲜
蓝夏尼糕饼店
外国厨子
沙哈迪南北货
伊努娜饭店
西班牙小吃
跳舞的螃蟹
鱼生鲊
酷死酷死
摩洛哥砂锅
巴斯底亚酥饼
御膳房里的青花瓷
御花园里传膳
土耳其烹饪
牛扒与牛排
夏威夷海鲜
夏威夷叉烧
夏威夷土菜
四、明代茶酒风尚
《金瓶梅词话》与明人饮酒风尚
《金瓶梅词话》与明代饮茶风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