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究竟是毒? 还是药?
长久以来疫学研究者抱着疑问,终于在本世纪,揭露了咖啡令人惊异的威力
经证实咖啡能预防:
.肝癌
.第二型糖尿病
.高血糖
.降血压
.帕金森氏症……等疾病
相传牧羊人发现草原上的羊群吃了一种红色果实,不分昼夜异常兴奋,因此也摘来尝尝,立刻觉得心情舒畅、精神饱满,于是把这发现带回修道院分享,果然举行彻夜仪式时,都没有人睡着,咖啡因此在宗教界流传开来……不过,后来被禁止,是因为国王要求调查咖啡是否对人体有害,而医师怕说咖啡有药效普及后,病人会减少。因此说「咖啡对健康有害」,但几世纪下来,仍阻止不了咖啡的魅力。
无论如何,咖啡在历史中,利弊一直是社会争议的话题,而今我们每天都喝咖啡,你知道咖啡有多少药效吗?
咖啡豆是红色果实的种籽,种在土里就会长成咖啡树。这种红色果实又称为咖啡果(coffee cherry)。咖啡树的原生地是衣索匹亚的阿比西尼亚高原,直至现今仍然可以在卡法省找到原生树种。二○○四年《自然》杂志曾刊载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在数千棵咖啡树中,仅有三棵是不含咖啡因的天然阿拉比卡种咖啡树。
古埃及文明有没有关于咖啡的记载呢?完全没有。纪元前一五○○年时,以纸莎草写的古文献记载着七百种作为药物的动植物和矿物,其中没有任何涉及咖啡的记述。对古埃及人来说,咖啡是未知的植物。
美索不达米亚离咖啡原生地的衣索匹亚不远,与埃及文并列为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位于亚美尼亚高原到波斯湾之间的区域,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大河贯穿。世界最古老的药物纪录是写在美索不达米亚的黏土板上,记载着五百种植物的名称,却也没有咖啡的蛛丝马迹。
那么被视为医学、药学的始袓,到现在仍备为尊崇的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呢?纪元前四○○年时的希腊医师会仔细观察疾病,热心研究对疾病或创伤有疗效的药草,希波克拉底就是其中的代表。据说他使用过大约四百种药物,可是也没有用过咖啡的记载。
接着来看看在药用植物上有杰出表现的古代中国。中国在纪元前后有人整理当时传承的治疗法,而奠定用药学问的基础,那就是大约于纪元一百年写的《神农本草经》,里面载有大量的植物名称。神农是中国传说中的皇帝,据说他教导人民农耕,也会到处寻找药材,一天要品尝一百种草木,因此曾多次中毒。但是他似乎也没有尝过咖啡。
中国书籍提到咖啡是很久以后的事,而且只限于维吾尔地区。伊斯兰的咖啡可能是在十六世纪时沿着丝路传到维吾尔,但似乎没有抵达西安或北京的蛛丝马迹。为什么没有呢?这个问题令人深感兴趣。
如此上述,有纪录留存的世界古文明中,完全不见咖啡的踪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咖啡树本来就只长在衣索匹亚的深山里吗?咖啡树是否一直在该地耐心等着文明进入呢?
作者简介
冈 希太郎
1941年5月6日生于日本东京。东京药科大学毕业,东京大学药学博士。留学史丹福大学医学系,主修药物化学与临床药理学。
研究脏器移植的药理学、汉药的药物动态、出生体重与成人病的关系等。运用其研究经验,参与小学生的药学教育,钻研咖啡成分混合法,并提供大众预防医学中正确用药与饮食的知识。着有《临床药理学》、《药物原料与机制解析》。
译者简介
李毓昭
中兴大学毕业,从事翻译工作十余年,译有:年收入增加10倍的学习法、年收入增加10倍的时间投资法、惊人的体温健康法(均于晨星出版)等书。
序章 出版缘由
第一章 一杯咖啡的药史学
1前言
2祕药咖啡的起源传说
3世界上最古老的药用咖啡文献
4伊斯兰的咖啡禁令
5征服欧洲
6在大航海时代称霸世界
7中世纪伦敦的夫妻大战
8咖啡登陆汉方国度
9日本药典与咖啡树
10咖啡灌肠是出自对癌症的恐惧
11现代的疫学研究者对咖啡的挑战
第二章 一杯咖啡的药理学
1咖啡豆是药物的宝库
2咖啡特征与特定保健用食品的比较
3咖啡烘焙可以量身订制
4成分混合的咖啡效用
5咖啡树是药用植物
6预防肝癌的效果
7咖啡是「百药之长」
8第二型糖尿病的预防效果
9绿原酸缓和饭后高血糖和降血压的作用
10帕金森氏症的预防效果
11咖啡香能提振心情
12咖啡因
13尼古丁酸与超级维生素B
14制药公司针对新陈代谢症候群的竞争
15一杯咖啡的医疗经济学
致谢
附录
引用文献
以前没有「咖啡能预防疾病」的说法,要让一般人了解这件事是需要勇气的。尤其今年(二○○七年)特别有许多引发骚动的「食物资讯」,例如日本无人不知的电视节目「发掘!某事大事典II」中的纳豆事件(译注:日本关西电视台制作,于二○○七年一月七日播出的该节目捏造事实,宣称纳豆有瘦身效果)。为什么类似的事件会一再重演?原因是「饮食资讯能提高收视率」。
这使收视观众非常困扰。一般人只具备模煳不清的知识,容易受到蛊惑也是无可奈何,但不能因为没有人受害就不去追究问题。尽管成长缓慢,但「自我医疗」的意识已经在世界上萌芽,我们不能坐视彷彿在讥嘲「自我医疗意识」这种的诈欺行为。本世纪的医疗趋势已经确定,也就是缩小保险医疗,推行以自我医疗为主的预防医疗。
读者应该都知道,俗称为「特保」的「特定保健用食品」可定义为经过日本政府(厚生劳动省)许可,最能够信任的健康食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宣传其效用。可是像「有抑制脂肪吸收的效果」这种宣传词,要如何解释呢?
要取得特保许可,必须经过一百人左右的人体试验,但如果是为了赚取收视率,顶多五人或十人就够了。如果在这个阶段捏造事实,就会酿成丑闻,让人质疑节目制作单位的良知。特保与一般健康食品的差别,可以说就在于「人体试验资料的可靠性」。听到有人说「这商品已经过一百人的人体试验证明有效」,会去相信该商品的效用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且慢!在十几年前,日本厚生省曾经表示「改善脑部循环代谢的药效缺乏根据」,而命令各家公司从市场上回收相关医药品(改善脑部循环代谢药)。
都经过新药的认可审查,最后却还是免不了遭到回收。原因究竟为何?最重要的原因是,临床试验终究只是一种试验,并未经过正式使用。「特保」的审查标准有一部分与以前的临床试验相似。本来健康食品之所以需要临床试验,就是因为世间充斥着以「吃了这个就能治病」的论调来唬弄人的生意。「药事法」这套法律规定「食品销售不得以药物般的效果为宣传词」,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老实人受骗上当。正因为有太多骗人的勾当,贩卖内含真药的食品,或是宣传似是而非的效果,才必须制定某种规范。规范和诈欺在任何时代都有鸡生蛋或蛋生鸡的关系。
话说回来,笔者之所以会对咖啡产生兴趣,有以下几个原因。在悠久的人类历史中,咖啡确实曾被当成药物使用。而从近年来疫学调查的质量来看,也没有一种食品像咖啡一样经过绵密的审查。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却没有人把咖啡称为健康食品或机能性食品。我们看咖啡厂商的宣传词,也完全没有提到健康,只会罗列着味道、醇郁、口感、深焙、粗磨、无杂味,以及各种诉诸感官的词语。即使没有谈到健康,咖啡还是能够在社会上普及,这也是咖啡的魅力所在。笔者因此想要代替咖啡厂商,尽可能宣传学术论文所陈述的咖啡功效,以期对预防医疗有所帮助。
本书第一章<一杯咖啡的药史学>是咖啡作为「药物」的历史,从中可知自从人类发现咖啡之后,就一直把咖啡视为具奇妙魔力的饮料。第二章<一杯咖啡的药理学>则是综合二○○六年以前刊登在国际医学杂志上的学术论文。经过疫学调查写出的学术论文,虽然项目还不是很多,但笔者是根据确切的实验证明解说咖啡的效用,尽量避开不科学的词语。
笔者深深盼望向来热爱咖啡,也一直在寻觅香醇咖啡的人,以及之前不太喜欢咖啡,但为了健康而打算开始饮用的人,看完「一杯咖啡的药史学」和「一杯咖啡的药理学」以后,都能够运用咖啡的魔力,携手营造明朗而健康的社会。
身为一个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的上班族,我一直以来都对“健康”这个议题相当关注。最近刚好在书店闲逛,无意间瞄到了《百药之王:一杯咖啡的药理学》这本书,它的书名立刻就吸引了我。我平时虽然不是咖啡的狂热爱好者,但偶尔也会喝一杯,尤其是在感到疲惫的时候。所以,这本书名中“药理学”的提法,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提供一些我从未想过的视角。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介绍咖啡的提神作用,而是会深入探讨咖啡中的各种化合物,以及它们如何与人体内的生理系统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比如,书中会不会解释咖啡因如何影响神经递质,从而产生兴奋感?或者,咖啡中是否含有抗氧化剂,能够帮助对抗身体的自由基损伤?“百药之王”这个称呼,更是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它暗示了咖啡可能具备着类似药物的治疗或调理作用。我很有兴趣想知道,作者会如何论证咖啡的这种“药用”价值,是否会引用一些医学研究的发现,或者通过对比分析,来阐述咖啡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一些药物更具优势?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例如不同人群饮用咖啡的注意事项,或是如何通过咖啡来辅助改善某些健康状况,这样的话,阅读这本书的价值就更高了。
评分哇,看到《百药之王:一杯咖啡的药理学》这个书名,我真的是眼睛都亮了!我平时就超爱喝咖啡,一天没来一杯就觉得整个人不对劲。而且,我对这种“日常小物背后隐藏的大学问”也特别好奇。这本书名听起来就很有深度,又很贴近生活。我猜里面应该会聊到咖啡因对我们身体的各种影响吧?比如提神醒脑的原理,会不会有科学的解释?还有,咖啡里面除了咖啡因,是不是还有其他成分对健康有益?书名里的“百药之王”听起来就很霸气,不知道咖啡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可以跟很多药物相提并论。我很好奇作者会怎么去阐述这一点,是通过一些科学研究的数据,还是用更生动的例子来介绍?我特别期待能够了解到咖啡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可能还是一种健康的帮手。而且,我平常喝咖啡也常常会思考,是不是有不同种类的咖啡,功效上也会有差异?比如浓缩咖啡和拿铁,它们的药理学有什么区别吗?书中会不会涉及这些细节?总而言之,这本书的题材对我来说太对味了,迫不及待想知道里面到底藏了多少关于咖啡的秘密。
评分这款《百药之王:一杯咖啡的药理学》的书名,我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它是一本相当“硬核”的科普读物。身为一个过去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接触过一些基础知识的人,我对这种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去解析的书籍,一向非常着迷。书名中的“药理学”三个字,立刻勾起了我想要深入了解咖啡背后复杂生化机制的兴趣。我非常好奇,作者究竟会从哪些角度来剖析一杯咖啡的“药性”?是会从咖啡因的代谢途径入手,详细讲解它在体内如何被转化,又如何影响各种信号通路?还是会着重于咖啡中的其他活性成分,比如多酚类物质,分析它们潜在的抗炎、抗癌等作用?“百药之王”这个称谓,听起来未免有些过于夸张,但如果作者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来支撑,那就非常值得期待了。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具体的实验数据、图表,甚至是生物化学反应式的介绍,这样才能让我这种对科学细节有一定要求的人感到满足。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探讨咖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用习惯,以及这些习惯是否与咖啡的健康益处产生了某些关联。总而言之,我期待这不仅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书,更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并且提供严谨科学论证的书籍。
评分我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注重健康,并且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发掘不寻常之处的读者。当我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百药之王:一杯咖啡的药理学》这本书时,我立刻就被它独特的书名所吸引。我对咖啡本身并不陌生,几乎每天都会享用一杯,但我从未深入思考过它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这本书名中的“药理学”让我眼前一亮,它预示着这本书将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认识我每天饮用的这杯饮品。我猜想,这本书会深入剖析咖啡因以外的咖啡成分,比如抗氧化剂、挥发性化合物等等,并且详细解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身体的生理机能,或许还能阐述它们在预防疾病、改善健康方面的潜在作用。书名中“百药之王”的提法,更是吊足了我的胃口,我非常期待书中能通过科学的论证,解释为何一杯小小的咖啡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它是否在某些方面能够与我们熟知的药物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效果上更胜一筹?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提供理论知识,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更健康地饮用咖啡的实用建议,比如不同体质的人群是否需要注意饮用量,或者搭配什么食物能更好地发挥咖啡的益处。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每天的咖啡时光多了一份期待和探索的乐趣。
评分说实话,《百药之王:一杯咖啡的药理学》这个书名,一开始让我觉得有点标题党。毕竟,“百药之王”听起来就非常厉害,而我们平时喝的咖啡,在我认知里更多的是一种提神醒脑的饮品,或者是一种社交的媒介。但是,我对这种“颠覆认知”的说法也很有好奇心。我猜想,这本书可能并非仅仅是介绍咖啡的咖啡因如何让人清醒,而是会挖掘出咖啡一些我未曾了解的,甚至可以说是“药物级别”的功效。比如,它会不会深入探讨咖啡的成分,除了咖啡因,还有哪些物质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这些物质又是如何作用于人体的?书中会不会举出一些临床研究的例子,来证明咖啡在某些疾病的预防或辅助治疗上的潜力?“药理学”这个词,也让我想到,这本书的深度可能会超过一般的健康养生书籍,它可能会涉及一些比较专业的名词和概念。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来阐述,让像我这样没有医学背景的读者也能理解。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去论证咖啡“称王”的理由,它究竟是在哪些方面能够媲美甚至超越一些传统药物?我会特别关注书中是否有关于咖啡的禁忌和副作用的详细说明,毕竟任何“药物”都有其两面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