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鳌杀人事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李鳌杀人事件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大宴出版社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3/04/02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你知道的台湾史:
  两百年前台湾发生林爽文事变,清廷派福康安渡海平定。

  你不知道的台湾史:
  诸罗县民陈诰因託寄包袱为好友李鳌所杀,竟惊动干隆皇帝亲自判案……

  何以至此,最后结局如何?
  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两百年前台湾府诸罗县──
  李鳌杀人事件

  干隆五十一年,发生在台湾的林爽文起义震动了万里之外的北京,撤换了多名畏缩不前的官员后,朝廷最终委派陕甘总督福康安率领十万大军渡海平乱。
  
  就在林爽文兵临诸罗城下之际,诸罗县民陈诰,将装有金银细软的包袱託给了好友李鳌代为保管,自己出城避难去了。
  
  战乱平定之后,陈诰找李鳌要回包袱,没料到李鳌翻脸不认帐,陈诰反而惹来杀身之祸……

  要命的包袱始终没找到,杀人犯逃了,县令想吃案,知府小题大作,竟上奏惊动干隆皇帝钦批,结果有人因此掉了脑袋,有人丢了官发配新疆……。

作者简介

林育德

  生于宜兰,曾任《工商时报》摄影记者、《人间》杂志採访编辑,现居北京。

  着有《记忆邮递:百年前发自中国的50封明信片》,《记忆版图》繁、简体版。

著者信息

李鳌杀人事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话本开讲:话说「阔水先生」

一、一个要命的包袱
只有两个人知道包袱里装的是什么,但是,一个被打死了,一个拎着包袱落跑,其他一大帮和包袱并不相干的人,却因此掉脑袋的掉脑袋、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对他们来说,包袱里装的到底不是金银细软,而是一场万劫不复的灾难。

二、福康安过台湾
「蚶鹿对渡」一直是闽台之间最便捷也最安全的航路。干隆五十二年九月初四,福康安赴台平定林爽文之乱,统领数万大军由蚶江启碇,「一昼夜间扬帆稳渡,所带兵船百余号,同时到港」。从蚶江到鹿港只用了一个昼夜时间,这大概是帆船时代两岸之间最快的一次渡海记录。

三、诸罗城内的一场斗殴
阳春三月,正是嘉南平原一年中最好的时节。陈诰三人慢慢悠悠的漫步在兵乱之后百废待兴的县城大街上,他们浑然不知,一起因一个包袱引发的血案正朝着他们节节逼近……

四、来自北京的谕令
「今当贼匪甫经荡平之后,正当趁此兵威,随时严办,使匪徒敛迹,尽绝根株……凡犯该死罪者,俱立置典刑」。「勿拘泥,勿姑息,有犯必惩」,「……若照内地,只应照例问拟,即以台湾地方民情刁悍,必当严示创惩……」

五、陈诰之死
陈诰死了,夺人包袱、害人性命、还「诅咒予别人死」的李鳌却跑得无影无踪。想不到他这一跑,不止李同、李熊等人,连带嘉义县令唐时勋、幕友潘鸿绪、长随翁元和那个「牵猴仔」的掮客吕杰都遭了殃。

六、光棍李熊的五十圆番银
李同许给李熊五十圆番银,并晓以大义,李熊终于同意为李同顶兇认罪。美丽的憧憬迷了李熊的心窍,压根儿没碰着钱,就稀哩煳涂的「自行投案」去了,并当庭供认自己就是杀死陈诰的元兇。

七、唐县令的抉择
全部八名案犯只抓捕了三人归案,还不到一半。如果过半,哪怕就抓了五个,嘉义县令唐时勋也不至于进退两难。但天下事往往就是这么不尽如人意。不知是太过自信,还是太过大意,唐县令最终还是把自己给兜了进去。

八、为着「台湾人出头天」咱来去偷牵牛
干隆五十三年八月,彰化辖内的莿桐脚庄附近发生一起「盗牛案」,首犯陈显能言善道,说起话来,激情中满怀舍我其谁的悲情,明明是一桩下三滥的偷牛案,他能硬坳成「漳泉械斗」;他舍生冒死去抢牛卖钱,也是为了他们泉州人能早日「出头天」。

九、师爷的「锦囊妙计」
如果在内地,如果没有林爽文这个乱子,如果不是在嘉义这座光荣的城市,估计还是有可能蒙混过关。可是,不知道是唐时勋高估了自己的能量,还是他错误估计形势,潘师爷轻描淡写的信口一说,他便「亦即允从」了。

十、五百圆番银买条活命
李同一口气拿出五百圆番银买自己的一条活命,谁成想,衙门竟是个进得去出不来的虎穴狼窝,拿了你的钱财还要你家破人亡,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本以为天衣无缝,却还是百密一疏。

十一、杨廷理的疑虑
杨知府抽丝剥茧,明察秋毫,很快便釐清了整个案情,但仍然心存疑虑,他觉得,唐时勋、潘鸿绪竟敢如此胆大妄为,难道,真的有上层官员从中支应?

十二、在府城大堂上
除非读书人,一般老百姓几乎都听不懂北方官话,这无疑增添了案件审理的难度。杨廷理是广西人,万钟杰是云南人,奎林是在西北地区征战多年的满人,他们说起官话来都难免南腔北调,但不管什么口音,对一个台湾生台湾长的平头百姓来说,听起来同样是雾煞煞的一头雾水。

十三、治台用重典
北京紫禁城里,年逾古稀的干隆皇帝气度雍容的将朱笔一勾,几千里外撮尔小岛的台湾就有一颗人头落地;再一勾,又有一颗人头落地……。

十四、从台湾到新疆的发配之路
由于身处民风刁悍的台湾,而且事情又发生在甫经平定「林爽文事件」 之后,吕杰最终被「从重发往新疆,给种地兵丁为奴」。由于同样的原因,唐时勋也被从重发配到新疆,此外,他还有一个「枷号一年」 的附加刑。

十五、尘埃未定
一些人因李鳌而丢了性命,一些人因李鳌而改变了命运,而历史却还是一再的重复,许多在历史夹缝中似曾相似的小人物总是在不经意间再次跳上台面,把几百年前的老戏码又搬演一遍。二百多年前,嘉义出了个见利忘义的李鳌,谁能说,二百多年后什么地方不会再出来个李鳌?

图书序言

话本前言:话说「濶水先生」(摘录)

「濶水先生」是我的曾祖父。我一直想僭用了他的名讳,用来写一些类似「话本」的乡土传奇,却一直迟迟不敢僭越。现在,即使已经写完《李鳌杀人事件》也还是拿不定主意。万一,在本书付印之时,我真的拿他的大号做了笔名,但愿他天上有知,千万别怪罪我这个不肖子孙。

美其名曰「濶水先生」,其实,粗鄙的叫法就是「濶嘴先仔」,同辈人则索性叫他做「濶嘴仔」。「先仔」就是先生或老师的意思;也有人理解为「仙仔」,没错,这其中确实包含着「仙」的含意,不过不是「仙飘飘」,而是很臭屁的样子,叫「仙哒哒」。

我没见过我的曾祖父,对他的所有印象全都是听来的。据说,这人长得瘦高瘦高,但这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他满脸都是嘴。这个说法确实有些吓人,但也仅仅说明了我曾祖父的嘴大得充满戏剧性。那么,到底有多大?

听老人们说,我曾祖难得有不说话的时候,这时,只见上下两片微闭的嘴唇像一弯静谧的溪水流淌过嵚崎磊落的脸庞,上扬的嘴角几乎快抵着腮帮子。所谓「口若悬河」,据熟悉我曾祖父的老人说,我曾祖父一张嘴说话,那就是一个潺潺流水绵绵不绝,话到激动处犹如巨浪滔天,激愤时犹如惊涛拍岸,温柔婉约时又犹如涓涓细流。

据说,他张嘴说话时,光嘴巴就占了半张脸;他又喜欢仰着头哈哈大笑,勐一看,可不是「满脸都是嘴」。

我听过见过的传奇人物很多,仅就长相而论,其中最富戏剧性的莫过于我的曾祖。我一直热衷于收集奇人异士的故事,目的之一,就是想找出一个比我曾祖生得更奇特的人,很遗憾,以我浅薄的阅历,至今还未见到有出其右者。不过,也可能是我把他想像得过于传奇。他没有留下任何一张照片,这反倒给我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但终究是一种遗憾,我从未见到那张有若悬河之口恣意奔流的行状。当然,随着光阴的流逝,再也没有人能为我转述那条静谧的、澎湃的、婉约的、激情的河流曾经的低回、怒吼、倾诉和欢笑。

在我们世代居住的这个小县城里,我们家并不属于早期开疆辟土、从而佔有大量土地的地方豪强;不是豪绅富贾;虽然有读书之风,却只把读书当作消遣而不求甚解,也就无缘于科甲功名。

对于「功名」,我曾祖有一套他自己的说法。他自认无缘于科甲功名,对他来说,当他去庄里清收租银时,往稻埕上一站,满嘴跑火车,那叫「稻埕功名」;往庙埕上一站,一通胡吹乱侃,那叫「庙埕功名」;在菜市场里插科打诨,这是他的「菜市仔功名」。

在那个没有收音机、报纸、电视和网络的时代,口头传播可说是唯一仅有的传播工具。衙门外张贴的告示只是说明事情的结果,他不会告诉你太多过程,事情的细节,只能在市井间口口相授,最后由一名能言善道的人将其总结成为完整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有多少是穿凿附会?有多少是无中生有?就只有说书的自己清楚了。但听书的不在乎,好听就行。

都说我和我曾祖长得像,都瘦条瘦条、手长腿长,脸上还挂着一张大嘴巴,既贪吃又爱说话。可是,在我二十四岁以后所有这些特征就全走形了,自从做了盲肠手术,整个人就跟吹气球似的,一天胖过一天,慢慢的,肥厚的腮帮子也把一张大嘴挤成了樱桃小嘴。

其实,我根本不可能和我曾祖长得像,因为我祖父是抱养的。我曾祖一直到接近中年时都没有生养,只好从一户外姓人家那里抱养了一名男婴作为子嗣。但奇怪的是,很多见过我曾祖的老人还是坚持说,我和我曾祖简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不止长得像,连个性都差不多,都是那么爱吃爱喝爱说话,都是人未到声先到,都笑得满脸是嘴,还都装着一肚子稀奇古怪的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这似乎就是一种宿命。他的「市井功名」,不也就是我混迹尘世的「野路子功名」吗?

我是辛年生人。按紫微斗数的推算,辛年生人巨门化禄、太阳化权、文曲化科、文昌化忌。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三方会照,巨门、昌曲对我的影响终将贯穿了我的一生。和我的曾祖一样,註定无缘于科甲功名,只能游走在勾栏瓦舍之间,搬弄点嘴皮文章,换回来三顿饱饭。

听我祖母说,可能是工作的关系吧,我祖父经常往来台海之间,有时候去厦门、泉州,有时候就去宁波、上海,每次回家,别的没有,就只背回来一堆书。和我曾祖不同,我祖父不爱说话、而且脾气暴躁,闲暇时总是静静待在大厅里读书写字,这时,全家人谁也不敢大口喘气。很奇怪,我父亲就跟我祖父很像,却养出我这么一个跟他祖父一样的儿子。

我曾祖大约生活在道光中期到光绪晚期,中间经历了咸丰、同治两朝。我们的近代史,就是他们的当代史,他们说起林爽文事件,就跟我们说「二二八」差不多。在《李鳌纠众持械寻殴伤人致死事件》发生的时代,我们家所在的县份还没纳入大清帝国版图,但是,若干年后,经过不断的口口相传,这个案件照样能成为我曾祖熟烂于胸的话本。案件本身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出人意表的是,一个堂堂县令竟因此备受凌辱,从而断送了一生的功名,而且,整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嘉义。

案情是真实的,也都有据可查,但千万别将这话本当作论文。我只不过是试图僭用我曾祖的名号,私自揣摩他的说话方式,将发生在二百年前的这个案子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如此而已。

图书试读

None

李鳌杀人事件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鳌杀人事件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鳌杀人事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李鳌杀人事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