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仲裁理论与发展

国际商务仲裁理论与发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台北大学法律系吴光明教授邀请俞鸿玲博士(Dr. Hong-Lin Yu),于2012年担任台北大学的国外访问学者,后经两人决定,共同合着本书。

  本书共7大篇18章,内容概已遍及商务仲裁相关内容。探讨国际商务仲裁概念,包含国际商务仲裁导论、国际仲裁理论、国际仲裁特性、国际仲裁契约、当事人自主主义等相关问题。探讨仲裁庭、仲裁庭组成、国际仲裁的适法问题。程序法方面,探讨准据法选择的传统方式与最新趋势;实体法方面,探讨国际法一般原理原则、新商业习惯、衡平仲裁、英国的经验等等;仲裁判断方面,则探讨仲裁判断的撤销与执行。此外,对于国际仲裁的展望、国际仲裁新架构,作者均有深入论述。因应海崃两岸互动频密,作者在两岸仲裁法的重要概念辨析与比较,着墨甚深;对于律师在两岸经贸仲裁机制中的角色与作用,更有深入分析。

  国际商务仲裁,在国际化的商业环境里有其必然的重要性。作者二人为该领域的重量级学者,合着的本书,各章彼此关联,同时各自独立,见解深刻且精锐。

作者简介

吴光明教授

  现职/
  国立台北大学法律学系专任教授
  国立台北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
  台湾财产法暨经济法研究协会理事长

  学历/
  国立政治大学法学士(1967-1971)
  国立台湾大学法学硕士(1973-1976)
  国立台湾大学法学博士(1987-1992)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1年)、德国慕尼黑大学(6个月)、美国乔治城大学(6个月)、美国威德恩大学(3个月)、加拿大卡加利大学(2个月)、多伦多大学(2个月)等访问学者
  荣获2003年美国Fulbright奖学金
  赴美参加美国仲裁协会之仲裁人教育训练
  荣获2009年行政院国科会科技人才短期研究
  赴美参加威德恩大学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ADR)训练

  经历/
  兼任教职(1979年起)
  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改制为国立台北大学)学务处课外组组长、总务主任、主任秘书、所长。
  律师(1975年至1992年)
  专利代理人(1975年至1992年)
  经济部智慧财产局专利师考试专业训练(2010年7月)

  兼职/
  考试院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考试院出题与阅卷委员
  司法院司法人员研习会讲座
  立法院国会图书馆仲裁法审订编纂
  法务部「仲裁法」修正委员
  法务部「民法物权编」修正委员
  新北市劳资争议主任仲裁人
  曾任律师18年(64年至82年)
  中华民国仲裁协会仲裁人
  财团法人柜台买卖中心上柜审议委员
  台湾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审议委员

  着作/
  证券交易法论,增订11版,2012年8月。
  新物权法论,2009年8月。
  证券交易争议之仲裁,2008年9月。
  商事争议之仲裁,初版二刷,2002年10月。
  仲裁法理论与判决研究,2004年11月。
  物权法新论,2006年8月。
  动产所有权,2007年2月。
  民法总则,2008年5月。
  动产让与担保制度之研究--美德两国与我国现行制度之探讨,国立台湾大学博士论文,1992年,王泽鑑教授指导。 
  A Study of The Lawyer-Cl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美国USF硕士论文,1984年。

俞鸿玲(Dr. Hong-Lin Yu)

  学历
  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
  国立台北大学访问学者
  荣获2009年英国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交换研究

  经历
  1997 – 1998 英国爱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助理教授 (兼职)
  1998- 1999英国爱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教师 (Teaching fellow)
  1999-2004英国爱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助理教授(Lecturer in Law)
  2005- 2007英国史特林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助理教授(Lecturer in Law)

  现职
  英国史特林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副教授(Reader in Law)
  国际期刊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Law Review编辑委员会成员
  台湾仲裁协会仲裁人
  英国the Society of Legal Scholars会员

  研究兴趣
  国际仲裁
  跨国法
  国际贸易法
  比较法

  着作
  Commercial Arbitration: Scottish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Dundee University Press 2011) 9781845861070
  ‘Dispute Resolution’ in Gillian Black (ed) Business Law in Scotland, (W.Green 1st edn 2008 and 2nd edn 2011)
  ‘Written arbitration agreements – What written arbitration agreements?’(2013) 32:1  Civil Justice Quarterly, 68-93
  ‘The New French Arbitration Law: An Analysis’ (2012) 15(1) Int. A.L.R. 20-29
  ‘Duty of Confidentiality -Myth or Reality?’(2012) 31:2  Civil Justice Quarterly, 68-88
  ‘How far can Party Autonomy be Stretched in Setting the Grounds for the Refusal of Arbitral Awards’ (2011) 14(5) Int.A.L.R. 156-161
  ‘A Departure from the UNCITRAL Model Law –the Arbitration (Scotland) Act 2010 and Some Related Issues’ (2010) 3(2)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n Arbitration  283-313
  ‘Court Annexed Mediation’ (2009) 28:4  Civil Justice Quarterly 515-550
  ‘Who is an Arbitrator?’ (2009) 12:2 Int.A.L.R. 3-10
  ‘A Theoretical Overview of the Found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2008) 1(2)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n Arbitration  255-286
  ‘Choice of the Proper Law v.s. Public Poli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n (2008) 1(1) Arbitration 107-148.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of Civil Mediation’ SCOLAG (2007) Special Edition, 26-28.
  ‘Explore the Void Part II’ Int.A.L.R. (2005) 8:01 14-22, 2005 
  ‘Explore the Void Part I’ Int.A.L.R. (2004) 7:06 180-190
  ‘Division of Jurisdiction between Courts and Arbitral Tribunals: Role of Courts in the Presence of an Arbitration Alause’ (2004) 3 CAA Arbitration Journal 1-40
  ‘Independence, Impartiality and Immunity of Arbitrators’ (2003) 52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935-967
  ‘Can Online Arbitration Exist within the Traditional Arbitration Framework?’ (2003) 20(5)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455-473
  Is the Territorial Link between Arbitration and the Country of Origin Established by Articles I and V(1)(e) being Distor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VII of the New York Convention?’ (2002) 5:06 Int.A.L.R. 196-205
  ‘Five Years On’ (2002) 19(3)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209-225
  ‘Examination of English Arbitration Act 1996 against the Modern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2002) 1 CAA Arbitration Journal 147-186
  及其他相关论文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篇 国际商务仲裁之概念

1.国际商务仲裁之导论
概说∕国际商务仲裁名称之定义∕国际商务仲裁之法律架构
2.国际仲裁理论
概说∕管辖理论∕契约理论∕自治理论
3.国际仲裁的特性及其相关问题
概说∕仲裁的好处?∕仲裁的坏处?∕仲裁文件保密性的问题

第2篇 国际仲裁契约

4.国际仲裁契约
概说∕英格兰及苏格兰有关仲裁契约的规定∕国际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协议的独立性∕仲裁争端的容许性∕多方当事人仲裁的问题
5.当事人自主主义及其相关问题
概说∕当事人自主主义在国际仲裁上之适用∕当事人自主主义在国内仲裁法上之适用∕当事人自主主义之限制-强制规定

第3篇 仲裁庭

6.初论仲裁庭之组成
概说∕仲裁人的指定∕仲裁人的职责∕仲裁庭之组成∕仲裁庭的管辖权∕仲裁判断之阐释∕仲裁人之费用以及支出∕仲裁人及当事人之死亡
7.再论仲裁庭之组成
仲裁庭民事诉讼之豁免权∕英格兰-除恶意外之绝对豁免权

第4篇 国际仲裁之适用法问题

8.程序法
概说∕仲裁地∕仲裁地分离理论
9.准据法选择的传统方式与最新趋势
概说∕准据法之选择
10.准据法(一):国际法一般原理原则
概说∕法律一般原则在国际商务仲裁判断中的适用∕一般法律原则适用在ICSID以及伊朗-美国仲裁庭之适用
11.准据法(二):新商业习惯
概说∕新商业习惯法之历史∕新商业习惯法的定义∕关于支持或反对适用新商业习惯法之意见∕新商业习惯法为国际公约、仲裁原则以及国际商务仲裁所採之案例
12.准据法(三):衡平仲裁
概说∕新商业习惯法与衡平仲裁之间的不同∕衡平仲裁与依照公允善意原则决定个案之间之不同∕赞成与反对衡平仲裁适用之意见∕衡平仲裁概念之採用
13.英格兰及苏格兰法院接受跨国际法原则之过程
概说∕英格兰法官在选择契约准据法之权力∕英格兰法院对于基于跨国际法原则作成之国际商务仲裁判断之态度

第5篇 仲裁判断

14.仲裁判断的撤销与执行
概说∕仲裁判断所需符合之程序要件∕仲裁判断之撤销、承认与执行∕纽约公约仲裁判断之承认与执行∕国际仲裁之实务发展-纽约公约第I条、第V(1)(e)条以及第VII条之间之相互影响∕当事人是否得以合意方式限制或是扩充撤销或拒绝承认执行仲裁判断之理由

第6篇 国际仲裁之展望

15.国际仲裁新架构
概说-改变中的仲裁样貌∕现存的四种理论及其差异∕国际商务仲裁新架构∕新方法的潜在担忧∕结论

第7篇 两岸仲裁

16.论工程仲裁协议对第三人之效力:兼论最高法院98年台上字第543号判决
概说∕仲裁协议之自由∕第三人利益契约与妨诉抗辩∕最高法院98年台上字第543号判决之分析∕评析∕结语
17.律师在两岸经贸仲裁机制中的角色与作用
概说∕两岸经贸仲裁机制∕律师在仲裁庭之角色∕律师在「两岸仲裁之认可与执行」之作用∕结语
18.海崃两岸仲裁法重要概念辨析比较
概说∕仲裁权之概念∕仲裁权之基础-仲裁协议∕海崃两岸仲裁用语、法规与机构之比较∕大陆之仲裁在我国声请认可与执行问题∕结语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