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建良
【现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合聘教授
【学历】
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学博士
曾品杰
【现职】
东海大学法律学系助理教授
吴从周
【现职】
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助理教授
【学历】
台湾大学法学硕士台湾大学法学博士德国科隆大学法学博士侯选人
王志诚
【现职】
中正大学法学院教授
【学历】
政治大学法学博士、硕士、学士
柯耀程
【现职】
国立中正大学法学院教授
【学历】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
<争点探索>
.行政法院重要裁判点评∕李建良∕13
.最高法院民法裁判拾选∕曾品杰∕43
.民事诉讼法重要实务争点∕吴从周∕60
.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实务争点∕王志诚∕67
.刑事法实务争点∕柯耀程∕78
<实务选辑>
.公法类∕95
.民事法类∕141
.商事法类∕181
.刑事法类∕188
<修法解析>
.行政诉讼法二○○九~二○一一年修法整理分析∕223
.家事事件法立法概要∕231
.重点修法扫描∕244
《2013月旦别册:实务争点与修法解析》这本册子,光看名字就觉得内容一定非常扎实。2013年,对于我们这些在法律领域摸爬滚打的人来说,可不是平淡无奇的一年。那段时间,感觉法条更新的速度比我吃饭的速度还要快,而且很多新规定出台之后,在实际操作中到底该怎么用,怎么去理解,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冒出来。所以我当时最盼望的就是,有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总结一下当年那些重要的法律改革,并且把大家最关心、最头疼的那些“实务争点”给拎出来,好好地讲一讲。我记得当年有几个重要的法律议题,比如某个关于证据法则的修正,或者某个关于特定行业监管的调整,都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把这些争议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最好还能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观点,让我们可以看到法律在不同场景下的灵活运用。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建议,比如在某个争议点上,如何进行风险评估,或者如何选择更有利的诉讼策略,那对我的工作来说,绝对是无价之宝。
评分哇,看到《2013月旦别册:实务争点与修法解析》这个书名,真的让我回忆起那段风起云涌的法律变动时期。2013年,法律界可谓是热闹非凡,各种修法议题层出不穷,对我们的实务工作者来说,简直像是在湍急的河流中摸索前进,时时刻刻都需要掌握最新的水流方向。这本书的出现,无异于在迷雾中投下了一道光,指引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我当时非常期待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清晰的指引,毕竟,每一次修法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办案的策略和方向。特别是那些“实务争点”,往往是大家在实践中最容易遇到的困惑和争议,如果能有专家深入剖析,给出具体的建议,那简直是如获至宝。我那时最关心的几个领域,比如民事诉讼程序的更新,刑事侦查手段的限制与突破,还有一些新兴的商事法规,都可能在其中有精彩的论述。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对内容有了初步的想象,相信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条文,而是会包含大量的案例分析、学说争鸣,甚至是修法背后的立法精神解读。我当时很希望它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随时翻阅,解决燃眉之急。
评分说实话,当我在书店看到《2013月旦别册:实务争点与修法解析》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来了!” 2013年那一年,真的是法律领域大动荡的一年,感觉每天都有新的法条出来,旧的规定又要被修正。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书记官,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卷宗,处理各种繁复的诉讼程序,最怕的就是一不小心就触碰到法律的“雷区”,或者因为不了解最新的修法精神而做出不当的处分。所以,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当年重要修法,并且深入剖析实务中出现的争议点的书籍,对我们这种一线工作人员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我当时特别关注的是那些可能影响到证据采信、程序合法性以及当事人权益保护的修法。想象一下,如果这本书能把一些抽象的法条,通过生动的案例,或者是一些资深法官、律师的解读,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那对我们日常工作的效率提升和准确性保证,将是多么巨大的帮助啊!我那时候的愿望是,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让我在面对复杂案件时,能够更有底气,更少地犯错,也能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服务。
评分拿到《2013月旦别册:实务争点与修法解析》这本书,我最先感受到的是一股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2013年,对于很多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人来说,绝对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那一年,我们见证了许多重要的法律修订,而这些修订往往伴随着各种实务上的争议和解读的困难。我当时作为一名执业律师,最迫切的需求就是一本能够帮助我迅速掌握这些新变化,并且能够指导我在实务中如何应用的工具书。这本书的“实务争点”这几个字,立刻就击中了我的痛点,因为很多时候,法律条文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指引,我们需要的是对这些争议焦点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处理方式的权衡。而“修法解析”则意味着这本书能够提供对这些法律变动的背景、目的以及具体影响的清晰阐释。我当时最希望的是,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法律见解,甚至是最高法院或重要法院的一些最新判决,并对它们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帮助我建立起更稳固的法律论证基础,在案件代理中更有说服力,也能更好地为客户争取权益。
评分《2013月旦别册:实务争点与修法解析》这本书名,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那段法律学习和实践的热情。2013年,那可真是个法律界风起云涌的年份。我当时还在念法律研究所,每天除了埋头苦读,就是关注着各种新出的法条和学说。特别是那些“修法解析”的部分,总是能引起我们这些未来的法律人的极大兴趣,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将要面对和解决的法律问题。我当时最期待的,就是这本书能够对当年那些引起广泛讨论的修法,比如可能涉及到的民事、刑事、行政等各个领域的核心争点,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梳理。想象一下,如果它能把某个新修的法律条文,跟它背后的立法理由、潜在的争议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适用情境,都讲得明明白白,那就太棒了。我那时候对一些判例的解读尤其感兴趣,因为理论和实践之间常常存在一种微妙的张力,而这本书如果能成为连接这两者的桥梁,那我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入手。我甚至希望它能提供一些不同学派的观点碰撞,让我们这些学生能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独立判断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