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有上天对不同时代、人物于修办历程中所慈示的讯息。早期前人辈们一闻道即拳拳服膺、一命交天,其大舍大悟的精神,感召上天以有形或无形的助化,可说已达到「人心合天心、天心应人心」的境界,因此当时仙佛应机的慈悲喻示,虽少优美的辞藻,却独具一语箴砭的悟性珠玑,是现今修办道者极难逢遇的天人相会因缘。
再说中国大陆明清时期,早有不少以乩文写成的仙佛降乩宝卷,内容不外劝人为善的道德性教化,及因果轮回、做人做事准则、如何见自家本性、天时道运、天堂地狱等说法。直至民国三○年代,在河北、山东、华北等地,由乩文所成的经训更是盛行,其中包括:皇 训子十诫、家乡信书、混元布袋经、明真仙径、还乡觉路、一条金线、祖师十嘱、圣训集粹……等,约有八、九十种,目前留在台湾的古老乩训仅有三十多种,其余尽皆散失。
道务发展至台湾六十多年来,仙佛于各种法会应机慈示的乩训,已多达无以计数,各道场亦多有整理成册,妥善典藏、应机讲说,但对于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古老乩训,却仍欠缺搜集与汇编上的完整性。
本社有鑑于此,用心策划古训的重新汇整,将原文加以註释、翻译、重点提示或附仙佛慈语,以加强阐释古训之精神内涵;另再加问题探讨,以便利研究班程上课使用。古风式的一系列封面设计及丰富的内容,易看、易懂、照见自家身心与修办的问题,赋予古训今观的新生命,是为特色。流传、推广古训的圣意,提昇现今修办者对古训的理解度与应用性,是本社作古训的初衷。
我對《佛規諭錄:十五條佛規》的期待,主要來自於它所點明的「十五條佛規」。對我來說,這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但往往停留在比較零散的印象中。我聽過一些關於戒律的重要性的說法,也知道它們是約束僧侶行為、維護佛教清淨的重要基石。然而,具體是哪十五條?它們的意義為何?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佛教傳承中,是否有演變或補充?這些問題一直在我心中縈繞。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本詳盡的導覽手冊,逐一拆解這十五條佛規,並提供清晰的解釋。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引導我去思考,這些古老的規範,在當代社會的意義何在?例如,在人際互動日益複雜、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理解和實踐這些規矩?它們是否只適用於出家眾,還是對在家居士也有啟發?我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些關於「為何如此」的解答,而不是僅僅羅列「是什麼」。
评分這本書《佛規諭錄:十五條佛規》的裝幀設計非常樸實,沒有過多的花俏,卻散發出一種沉靜穩重的氣質,讓我一看就覺得這是一本能夠讓人靜下心來閱讀的書。我尤其注意到它的紙質,觸感溫潤,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讀起來不會感到疲憊。在翻閱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作者或編者在編排上的用心。雖然我還沒深入閱讀內容,但從書名和外觀,我已經可以預期這是一本具有一定學術性,但又力求易讀的書籍。我個人很喜歡這種調性,覺得能讓更多對佛教感興趣但又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地進入探討的殿堂。我常常覺得,好的書籍不僅僅是內容本身的價值,它的呈現方式同樣重要。一本有質感的書,本身就是一種對讀者的尊重。我對書中可能包含的圖文解說、歷史考據、或是不同宗派的觀點差異,都充滿了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有系統、有條理的介紹,讓讀者能夠清晰地理解十五條佛規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們在佛教修行中的實際意義。
评分《佛規諭錄:十五條佛規》這本書名,讓我想起自己過去一些零散的佛教閱讀經驗。我曾經讀過一些關於「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入門介紹,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五戒、十善等概念,但對於「佛規」這個詞,我總覺得它似乎比單純的戒律更廣泛,可能涵蓋了僧團的日常管理、生活規範,甚至是一種精神上的約束。我希望這本書能填補我在這方面的知識空白。特別是「十五條」這個具體的數字,讓我猜測這可能是一個有系統、有脈絡的佛規體系。我期待書中能詳細介紹這十五條具體內容,並深入分析每一條的意涵、制定的背景,以及它在實際修行中所要達成的目的。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或公案,讓這些規矩不再是枯燥的條文,而是能鮮活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我也對「諭錄」這個詞感到好奇,它是否意味著這本書不僅僅是條文的羅列,還包含了對這些規矩的解釋、闡述,甚至是修證上的引導?
评分這次在書架上意外發現《佛規諭錄:十五條佛規》,對我這個對佛法理論有濃厚興趣但又時常感到不得其門而入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次驚喜。我一直認為,佛法的精髓不僅在於高深的哲理,更在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而戒律,就是將佛法落實於行動的具體指引。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出了「十五條佛規」,這讓我想像著,這本書裡可能包含了許多關於這些規矩的歷史故事、祖師大德的開示、甚至是與之相關的各種儀軌。我特別希望能從書中讀到,這些規矩是如何在歷史長河中被孕育、被傳承,又如何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面對各種挑戰時,依然保持其核心價值。我對書中可能探討的「佛規」與「戒律」之間的細微差別,以及它們在修行體系中的層層遞進關係,都充滿了好奇。我認為,透過對這些基礎規矩的深入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佛法的整體脈絡。
评分最近在書店翻到這本《佛規諭錄:十五條佛規》,光是書名就讓我覺得很有意思。我一直對佛教的戒律和規矩抱持著好奇心,覺得這些規範背後一定蘊含著很深的智慧。這本書的標題點明了主題,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探討佛教十五條佛規的。我腦海中馬上浮現出一些疑問:這十五條佛規是針對哪些人訂定的?它們的目的是什麼?又是如何發展演變而來的?在現代社會,這些古老的規矩還適用嗎?書名本身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讓我對內容充滿了期待。我特別想了解,這十五條佛規在歷史上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對於佛教的傳播和發展有何影響。而且,書名中的「諭錄」二字,也暗示著這可能是一本匯集了前人對這些佛規的解釋、闡述或故事的書籍,這對我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我喜歡透過閱讀,去感受歷史的脈絡,理解事物的根源,尤其對於我所信仰或感興趣的領域,更是如此。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對佛教規矩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而不僅僅是表面的條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