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关键人物,也是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宗派禅宗的创始人。《六祖坛经》是惠能演讲佛法的纪录,字义浅显,言简意赅,句子简短,容易记诵,仔细体会,能带来智慧和见识;偈语文字优美隽永、意义深远,更是值得一再诵读涵咏。
本书从禅宗的创始传说说起,介绍《六祖坛经》的传本,以及六祖惠能的生平行迹、学佛求法和宣讲《坛经》的经过。按内容文气将全书新编为六十章,分段校注诠译,解读详尽,论说分明,是了解佛法的重要文学作品。
《六祖坛经》由小故事说明大道理,放下欲望,自然能得到身心的清静,生命因而活得更自在快乐!
作者简介
吴宏一
台湾高雄人,一九四三年生。台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毕业,国家文学博士。曾任台大中文系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筹备处主任、中正大学筹备处顾问、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曾主编教育部国立编译馆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并担任台、港、大陆等地多种学术期刊之编审顾问;曾获美国学术交流基金会资助,赴美访问一年,并曾担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华文顾问;曾获台湾国科会杰出研究奖、国家文艺奖(文学理论类),香港研究资助局多次研究资助等。
已出版:《清代诗学初探》、《清代词学四论》、《清代文学批评论集》、《诗经与楚辞》、《白话诗经》、《先秦文学导读》、《仪礼乡饮酒礼仪节简释》、《中国文学鑑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品)》、《温庭筠菩萨蛮词研究》、《论语新绎》、《老子新绎》、《作文课十五讲》、《从阅读到写作》等专书三、四十种,学术论文约百篇。除研究中国文学及古代文献外,也从事新文艺创作,出版过《回首》、《微波集》、《波外》、《合唱》、《留些好的给别人》等诗文集,作品曾被选入台湾、韩国、马来西亚等地语文教科书。
自序 7
《六祖坛经》解题 9
第1章 登坛说法 32
第2章 卖柴闻经 37
第3章 黄梅求法 44
第4章 师命作偈 49
第5章 众推神秀 53
第6章 楞伽变相 56
第7章 神秀夜题 59
第8章 罢画看偈 64
第9章 神秀再作 68
第10章 惠能作偈 72
第11章 密传衣法 82
第12章 庾岭传法 91
第13章 大梵因缘 98
第14章 佛性无别 100
第15章 定慧不二 104
第16章 一行三昧 109
第17章 灯光体用 116
第18章 顿渐皆悟 118
第19章 三无法门 121
第20章 看心看净 129
第21章 禅定法门 135
第22章 自性三身 140
第23章 清净法身 145
第24章 应身化身 149
第25章 圆满报身 153
第26章 四弘誓愿 156
第27章 无相忏悔 161
第28章 三归依戒 167
第29章 摩诃即大 173
第30章 般若智慧 179
第31章 观照智慧 186
第32章 般若三昧 189
第33章 般若顿教 195
第34章 万法一心 199
第35章 大善知识 204
第36章 悟无念法 209
第37章 传与不传 212
第38章 无相灭罪 215
第39章 达摩宗旨 222
第40章 西方净土 228
第41章 净土真谛 233
第42章 无相修行 241
第43章 传宗依约 254
第44章 南能北秀 258
第45章 志诚问法 261
第46章 法达转经 268
第47章 智常问乘 276
第48章 神会悟禅 280
第49章 三科法门 286
第50章 三十六对 292
第51章 离相离空 297
第52章 法宗坛经 301
第53章 真假动静 303
第54章 一花五叶 312
第55章 禅宗世系 322
第56章 众生即佛 326
第57章 自性真佛 330
第58章 六祖禅寂 337
第59章 灭度纪事 340
第60章 坛经传承 344
参考书目举要 351
自序
年纪逐渐老大,回首向来萧瑟处,觉得人生虽然风雨载涂,但毕竟时有阳光普照。有些人,值得纪念;有些事,值得回忆;有些书,值得推荐。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很多条,所谓「世路多歧」。有人生来浑浑噩噩,白白走了一遭;有人不知方向,犹如暗夜到了十字路口,徬徨而无依;有人则始终认定一个方向,勇往而直前。哪一条路适合你呢?完全在乎你自己的选择。
书有很多很多种,但就一般人而言,「书到用时方恨少」。少的不是书,是你所需要的知识。知识,包括智慧和见识。对于人生的道路,很多书都曾谈到,但值得推荐的。
我對《六祖壇經新繹:圓融淡定的生命智慧》這本書的評價,其實更多是基於一種期待。身為一個在台灣生活了這麼久的人,我見證了社會快速變遷,也感受到了其中帶來的一些壓力與不安。每當覺得有點迷失方向,或是被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所困擾時,我總會想起長輩們常說的「知足常樂」、「隨緣」。這些話雖然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而《六祖壇經》的智慧,聽說就是這種幫助人找到內心平靜的鑰匙。我非常好奇,這本「新繹」的版本,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解讀這些古老的經典?是會更貼近我們現代人講話的習慣,還是會加入一些新的社會觀察?我特別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讓我們在面對人際關係的複雜、工作壓力的挑戰,或是對未來的焦慮時,能夠學會放下執著,用一種更為豁達、更為寬厚的態度去面對。畢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學習如何與這些不如意共處,並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與力量。
评分《六祖壇經新繹:圓融淡定的生命智慧》這個書名,讓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最近在生活和工作上,總會遇到一些難以預料的狀況,有時會感到無力,有時又會覺得鑽牛角尖。身邊的朋友有推薦我一些心靈成長類的書籍,但我總覺得那些內容離我有點遠,不夠貼近我的實際生活。而「圓融淡定」這幾個字,恰恰是我最渴望擁有的特質。我對《六祖壇經》的印象,是它蘊含著深刻的智慧,能夠幫助人看透生命的本質。這次的「新繹」,我猜測應該是結合了現代的觀點,讓古老的智慧更容易被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所理解和應用。我特別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操作方法,教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一種更為從容、更為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各種挑戰。例如,當我遇到意見不合的人時,該如何保持圓融?當我面對挫折時,又該如何淡定地處理?我相信,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做到,那它絕對會成為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讀物。
评分這本書名《六祖壇經新繹:圓融淡定的生命智慧》聽起來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最近常常覺得自己像顆陀螺,被生活推著團團轉,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也越來越難感受到快樂。心裡總覺得有個地方是空虛的,渴望找到一種能夠讓自己更安定、更踏實的力量。我聽過《六祖壇經》的大名,知道它是禪宗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但老實說,對內容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覺得有些距離感。這次看到「新繹」這兩個字,就覺得很有意思,似乎是在說,它會用一種比較現代、比較容易被我們理解的方式來詮釋。我特別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修行方法,或者是一些能夠幫助我們調整心態的觀念。例如,如何在面對人生的起伏時,保持一顆淡定的心?如何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做到真正的圓融?我希望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本能夠陪伴我,帶領我一步步找到內心寧靜的指南。
评分哇!一聽到《六祖壇經新繹:圓融淡定的生命智慧》這個書名,我就覺得好對味。最近生活中有好多瑣碎的事情纏繞著,總覺得心裡有點亂,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夠讓自己沉靜下來,並且能夠更看開一點的方法。這本書名給我的感覺就是一股清流,好像在告訴我,人生不必總是緊繃著,可以有更從容、更圓融的姿態。尤其「圓融淡定」這幾個字,真的是我現在最需要的「心靈補帖」。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貼近現代人生活的角度,來詮釋《六祖壇經》的智慧,而不是那種遙不可及、學術性的講述。希望它能用淺白易懂的方式,引導我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學習如何在紛擾的塵世中,保持一顆不被外界牽著鼻子走的心。尤其對我這種常常容易鑽牛角尖的人來說,能夠學到一種「淡定」的生活態度,大概是無價的。而且,「新繹」兩個字也讓我感到好奇,不知道會有哪些創新的觀點,讓古老的智慧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也讓我這個現代的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评分這本書我一看標題就大概知道是什麼類型了,是那種比較心靈成長、宗教哲學類的。我平常不太接觸這類書籍,但偶爾會翻翻,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啟發我的。這次之所以會對《六祖壇經新繹:圓融淡定的生命智慧》產生興趣,主要是被「圓融淡定」這幾個字吸引。我總覺得現代人好像都活得太用力了,什麼事情都要求快、求好、求完美,結果反而把自己搞得很累。如果這本書真的能教我們怎麼「圓融」,怎麼「淡定」,那真的太棒了!我對《六祖壇經》本身其實了解不多,只知道它很有名,是佛教裡很重要的一部經典。但我相信,真正的智慧是不分宗教、不分時代的,只要是能夠幫助我們過得更好的方法,都值得我們去嘗試。希望這本書的內容能夠深入淺出,不會太過艱澀難懂,讓我這個「入門者」也能看得懂、學得會。我特別想知道,書裡面會不會有一些具體的例子,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遇到壓力的時候,該怎麼去應用這些「圓融淡定」的智慧,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論的層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