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簡單!TOYOTA成功祕訣完全透視
嚮銷售量、品質都是世界第一的TOYOTA取經!
豐田汽車成立至今七十多年、外銷到美國也已五十多年,而其全球首輛商用油電混閤車已問世十年以上。豐田經曆瞭2011年日本震災的衝擊後,2012年豐田集團總銷量又躍居世界第一!
究竟,豐田成功的祕訣在哪裏?為什麼各行各業的人都爭相學習豐田的生産方式?
豐田生産方式的兩大支柱就是「剛好及時」與「自動化」。在必要的時間,生産必要的物品,而且隻生産必要的數量,藉此徹底剔除浪費。機器會在異常發生時,自動停止,讓問題突顯齣來,然後進行「改善」。
本書作者群為「豐田生産方式研究會」的成員,以深入淺齣的專業筆觸,搭配生動且清楚的圖示,解析一切你想知道的事:
.何謂TPS?
.製造的平準化
.標準作業的多能工化
.發現浪費的著眼點
.龜(平準化生産)與兔(大量生産)
.對「看闆方式就是豐田生産方式」的誤解
.以TPS為基礎,降低生命週期成本
.庫存是罪惡
.製造的同時就做好品管
.縮短換模時間,實現平準化生産
【適用對象】不論您是豐田生産方式的專傢、學習者,或隻是想要多瞭解一點,隻要您渴望自己的企業能達到豐田的成就,本書都能為您帶來緻勝的果實。
【熱賣好評】日本亞馬遜網站長銷熱賣,兩年內狂銷十一刷!
作者簡介
豐田生産方式研究會
執筆者:
澤田善次郎
(木昌)山女學園大學教授
經濟學博士、技術士(經營工學)、中小企業診斷士
岡田貞夫
岡田技術經營顧問
技術士(機械)、中小企業診斷士
加藤允可
技術士(經營工學)
河內宣孝
河內宣孝技術經營事務所、中小企業診斷士、ISO9001∕14001主任審查員
藤井春雄
(株)經營技術研究所 代錶、中小企業診斷士、ISO9001∕14001、HACCP審查員
三浦恭治
(株)經營技術研究所
中小企業診斷士、社會保險勞務士
森安賢治
中小企業診斷士、行政書士
譯者簡介
周姚君
輔仁大學日文係畢業,現就讀於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日文組,曾任《電子時報》日文編輯,科技公司行銷專員、特約翻譯等職。
前言
第一章 豐田生産方式的本質
1. 豐田生産方式的架構——徹底剔除浪費的思維
2. 如何創造獲利——削減成本纔是優先課題
3. 何謂「剛好及時」(Just in Time)——後製程隻在必要的時間,嚮前製程拿取必要數量的必要物品
4. 不依賴量産的製造——不期待量産效果的製造
5. 前製程是神明,後製程是客戶——對前製程與後製程的「體貼」
6. 庫存是罪惡——庫存不是資産,它什麼都不是
7. 徹底激發人的潛能——以人為本、以人為主的製造
8. 生産、流通、消費的同時,與地球和平共存——環保是企業經營的大前提
9. 與結盟企業攜手閤作——建立結盟企業閤作新關係,大傢應是最佳夥伴
10. 監督者的任務——監督者是生産綫的靈魂人物
11. 透過自主研究會,建立企業的改善體質——豐田生産方式的自主研究會
12. 確保安全為首要之務——安全的行為與機器設備的本質安全化
13. 緻力成為「零廢料」工廠——推動工廠內廢棄物減量,先選擇示範工廠
第二章 品質保證
14. 在間接部門推動科學SQC——豐田的SQC復興運動
15. IT時代的TQM——技術、製造、銷售三位一體
16. 製造的同時就做好品管——絕不能流齣不良品給後製程,因為後製程是客戶
17. 「重視實際狀況」是減少不良産生的原則——確實做到三現(現場、現物、現實)
18. 以異常來管理——將作業標準化,找齣異常所在
19. 連問五次「為什麼」,追根究底找原因——徹底找齣真正原因
20. 不製造不良品的檢查——徹底剔除製造不良品的浪費
第三章 平準化
21. 平準化製造——Just in Time製造是最大前提條件
22. 初期管理(一)【特彆管理】——廣義初期管理
23. 初期管理(二)【初品管理】——一般初期管理
24. 初期管理(三)【初物管理】——狹義初期管理
25. 進度管理(闆)——讓進度「可視化」
26. 縮短換模時間,實現平準化製造——換模次數增加,照樣迅速執行
第四章 標準作業
27. 以Q.C.D改變製造方法——透過徹底改善,強化Q.C.D的競爭力
28. 作業標準與標準作業的不同——標準作業是不斷重復的作業,以人的作業為標的
29. 標準作業三要素——沒有標準作業,就無法推動改善
30. 製作相關報錶——三種報錶的製作是改善及指導的基礎
第五章 剔除浪費
31. 工廠作業的實際運作情形——何謂提升附加價值的作業
32. 提升效能過程中的盲點——錶麵的效能與真正的效能
33. 以「零搬運」為目標——如何去除搬運的浪費
34. 盡量使用輸送帶——使用方法不同,還是會産生浪費
35. 何謂浪費——培育能注意到浪費的人纔
36. 七種浪費——豐田生産方式將浪費分為七種
37. 作業的再分配——徹底做好省人、減少人力的基本功夫
38. 作業改善與設備改善——從徹底實施作業改善,往設備改善邁進
39. 目視管理,掌握異常——發現浪費,剔除浪費的管理方法
40. 各種管理闆(Andon及其他)——各式各樣的目視化管理工具
41. 整理整頓,減少尋找的麻煩——到處尋找東西的浪費
42. 機器清潔的重要,甚於環境清潔——清潔是為瞭檢查,檢查是為瞭發現異常
43. 從多機器到多項製程——防止過度製造待加工品
44. 通暢靈活的配置——考慮人員、物料、資訊的流動
45. 從直綫型生産綫到U字型生産綫——U字型生産綫有助於達成少人化目標
46. 其他生産綫——若重視機器的工作效能效率,就按照機器種類配置
47. 犯錯之前就要改善——橫嚮推展纔能做到犯錯前就改善
48. 深入改善——讓改善的循環不斷重復
第六章 自動化
49. 何謂自動化——突顯浪費與異常
50. 以AB控製防止生産過剩——不同製造能力機器之間的存貨控製
51. 以定位停止找齣問題所在——輸送帶生産綫的自動化
52. 在機器故障之前——事前預防勝於事後治療
53. 用耐心及恆心,排除短暫停止——挑戰完全生産
54. 將人的工作與機器的工作分割開來——讓機器看守員失業
第七章 看闆
55. 豐田生産方式與看闆方式——有如豐田生産方式的軟體和硬體
56. 何謂「看闆」——Just in Time生産的資訊係統
57. 看闆的規則——實現Just in Time的工具
58. 看闆的進化:e看闆(電子化看闆)——透過網路,傳遞供應指示資訊
第八章 降低成本策略
59. 生命週期成本管理——考量商品從開發、生産到使用、廢棄的生命成本
60. 降低成本是為瞭顧客——降低生産成本,創造利潤
61. 挑戰50%成本的目標——降低一半成本的基本仍是「配閤市場需求製造」
62. 削減間接部門成本,提升生産效率——白領的生産效率到底如何?
63. 提升物流、銷售部門的生産效率——以豐田銷售物流方式(TSL)提升業務效率
64. 永無止境的總成本削減——全體參與的TCR
65. WARP:豐田的全球採購係統——目標全球第一的電子採購係統
【小論壇】
.何謂TPS?
.將品質三惡掃地齣門
.製造的平準化
.標準作業的多能工化
.發現浪費的著眼點
.龜(平準化生産)與兔(大量生産)
.對「看闆方式就是豐田生産方式」的誤解
.以TPS為基礎,降低生命週期成本
參考資料
索引
前言
日本如今麵臨瞭更大的挑戰,少子高齡化、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國內産業的空洞化、通貨緊縮等等,環境比以前更為艱睏。在這樣的環境中,更需要有效運用有限的資源,盡量減少廢棄物的産生,不給地球帶來負擔。如何朝這些方嚮來進行製造,是每個企業的重大課題。
大量製造的生産方式,一不小心就會製造過多。在物資缺乏的時代還無所謂,但是今天已是少量多樣化的製造當道,超過必要數量的大量製造,很容易造成生産過剩。生産過剩不但會造成材料、零件的浪費,電力及石油等能源的消耗,甚至導緻包裝與容器增加,以及必須增設倉庫等等。由於製造的數量超過市場需求,銷售後剩下的産品,有些隻能當成産業廢棄物處理掉。再怎麼強調零排放(Zero Emission)的重要,若是製造過度,零排放也就隻是口號──因為製造多餘的物品就等於製造産業廢棄物。
此外,當今社會還有許多人仍有以下的錯誤認知:
1大量製造比較便宜。
2大量購買比較劃算。
3庫存是資産。
4購買新機器就能提高生産效率。
5機器設備的使用年限就和法定的耐用年限一樣。
豐田生産方式的兩大主軸是「刪好及時」(Just in Time, JIT)和「自化」。
「Just in Time」就是「在必要的時間,製造或購買必要數量的必要物品」,其基本精神是「庫存是罪惡」,唯有如此纔能不産生浪費,纔能讓公司獲利。
提到成本削減,有人以為隻要導入新的機器設備,生産效率自然會提升,成本也會降低。其實重要的是如何改善現有的機器設備,讓自己使用起來更得心應手。不必管機器的摺舊年限到底是幾年,就算是老舊的機器,隻要確實做好維修,加上巧思,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都會有所改善。要記住,是人在使用機器,不是機器在使用人。
豐田生産方式的基本思維是:徹底消除浪費。隻要徹底消除浪費,自然能夠降低成本、節省能源,同時兼顧環保的趨勢要求。
工廠必須每天持續推動改善,讓機器的工作與人的工作共存,使得原本需要相當大的空間來放置機器設備的工廠,能夠以精巧的設備取代原本笨重的機器,並以更少的能源來製造。
推動剛好及時、看闆等方式,能夠防止生産過度,進一步廢除輸送帶,建立以人為主的颱車導引生産綫,改善零件搬運階段的包裝方式,達成製造零垃圾的目標。
除此之外還有迴收(recycle)的問題。豐田汽車已能利用廢棄物再生品來製造汽車。如果不能從設計的階段即仔細思考迴收的問題,便很難做到高比例的迴收。
要實現毫無浪費的製造方式,應該建立銷售後再製造的「客製化製造」機製,也就是接到顧客的訂單之後,纔開始開發、製造、交貨。要達成「客製化製造」,必須做到下列幾點:
1改善物流。
2縮短製造的前置時間(leadtime)。
3提升生産綫的可靠度。
4減少並抑製産品品項的增加。
改善物流方麵,應以混閤運送等方式提升裝載率,集貨時也不要怕麻煩,多跑幾次生産綫。這樣做可以讓銷售速度和生産綫製造速度趨於一緻,讓庫存量維持在一定程度。
縮短製造的前置時間方麵,透過縮短換模時間、改善從原料進貨到成品齣貨的流程等方式,即可達成。
要提升生産綫的可靠度,重要的是必須盡量提升良率。增加工作效能、緻力於預防維修,不讓機器故障,也是提升可靠度的不二法門。要防止機器故障再度發生,做好工廠的管理則是關鍵。
減少並抑製産品品項增加方麵,可以在開發、設計階段時即統一零件,藉此減少産品品項。與零件供應商閤力開發産品,是可以嘗試的方法。
要實現以上目標,必須建立「後製程領取」的體製,製造齣來的物品就放在製造齣來的地方,商品的製造順序則從銷售齣去的東西開始。持續推動之下,必然能纍積可觀的成果,成功降低製造成本,並培養齣優秀的人纔。
生産現場的成本削減活動是永無止境的。若提到削減成本隻想到裁員,活動一定無法維持下去。因為保有並持續開發模具、鑄造、鍛造、闆金加工、樹脂成形等基礎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
許多導入豐田生産方式的企業,一開始都經曆一段陣痛期,因為要改變長久以來習慣的想法、看法、做法,實在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我們與東南亞及中國的競爭越演越烈,在這個沒有先知的時代,唯有絞盡腦汁努力實行改革改善,彆無他法。
本書成功付梓,期間多承濛施行豐田生産方式的各製造商與零件廠商,以及日本生産管理學會的諸位先進給予許多寶貴意見,在此緻上由衷的謝意。
希望本書能為工廠經營者、管理監督者、工作人員,以及想要學習豐田生産方式的各位解答一點疑惑,如此將是本書作者最大的光榮。
我是一個對效率和流程優化有著天然追求的人,在工作過程中,我經常會思考如何讓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省力。這本書的齣現,正好契閤瞭我這種需求。它所闡述的那些關於“價值流”、“拉動式生産”以及“看闆管理”的原則,雖然名字聽起來有點專業,但一旦結閤書中的圖解和解釋,立刻就變得清晰明瞭。我特彆欣賞書中提到的“現地現物”的原則,這是一種多麼樸素又深刻的智慧,提醒我們要迴歸事物的本質,深入一綫去觀察和解決問題。我腦海中已經浮現齣一些可以將這些原則應用到我目前工作中的場景,雖然挑戰不小,但我充滿瞭嘗試的動力。這本書就像是一本武林秘籍,給瞭我一些招式,剩下的就需要我自己去勤加練習,纔能真正領悟其中的精髓。
评分這不僅僅是一本介紹生産方式的書,我感覺它更像是一本關於“精益思維”的入門指南,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看似高深的管理理論剖析得條分縷析。書中的案例分析和實踐經驗的分享,讓那些理論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有血有肉的真實故事。我能感受到作者在組織內容時,花瞭很多心思去考慮讀者的理解路徑,從基礎概念的鋪陳,到具體方法的詳解,再到實際應用的引導,層層遞進,毫不含糊。而且,書中貫穿始終的“持續改進”的理念,不僅僅體現在生産綫上,更滲透在作者的寫作風格中,每一個章節都力求精煉,每一個觀點都力求準確。我個人對書中關於“消除浪費”的探討特彆感興趣,感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不少“浪費”的影子,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和優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習慣。
评分一本讓人眼前一亮的書,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僅僅是翻閱,就被其精美的圖文結閤深深吸引。書中的插畫和圖錶設計得非常清晰直觀,仿佛把抽象的管理理念具象化瞭。我尤其喜歡那些標注著關鍵信息和流程步驟的示意圖,它們能夠幫助我快速理解概念的核心,而無需花費大量時間去啃讀枯燥的文字。這種“看圖說話”的方式,對於像我這樣平時工作繁忙,更偏好直接、高效學習方式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迫不及待地想花一個周末的時間,靜下心來,逐一研究這些圖示,我相信它們會為我打開理解豐田生産方式的新視角,甚至可能在我的工作實踐中帶來一些新的啓發和想法。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很有質感,閱讀體驗也因此得到瞭提升,讓人願意花更多時間去翻閱和品味。
评分讀這本書的過程,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點點地學習如何打造一個高效、低耗的係統。書中沒有空洞的口號,也沒有浮誇的理論,更多的是實實在在的工具和方法,以及如何將這些工具和方法靈活運用的指導。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人纔培養”和“團隊協作”的論述所打動,原來一個高效的生産係統,不僅僅依賴於技術和流程,更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和不斷成長。這種以人為本的理念,讓我對豐田生産方式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生産産品,更是關於如何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組織文化。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管理的一個更為人性化和智慧化的維度,這對於我這樣身處管理崗位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评分我一直認為,成功的管理之道,往往蘊藏在那些看似簡單卻被實踐證明有效的原則之中。這本書恰恰就做到瞭這一點。它以一種非常係統和結構化的方式,將豐田生産方式的核心理念一一呈現,並且通過豐富的圖示和詳實的案例,讓這些理念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持續改進”的哲學,它不是一次性的變革,而是一種融入血液的思維模式。這種對完美的追求,以及對細節的關注,深深地打動瞭我。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對工作方式和思考模式的啓迪。我感覺自己好像獲得瞭一張通往更高效、更精益世界的地圖,而這本書就是那張地圖的詳細說明書,讓我知道該如何一步步地去探索和實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