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概论

生态文学概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冰河及永冻层在融化,海平面升高,降雨的形态在改变,风也越来越强,同时,海洋过度补捞,沙漠话严重,森林面积越来越少,这个星球上的物种越来越少我们活在一个有毒的废弃世界……─贝特

  环境与生态浩劫的议题在国内虽已渐受注意,但并未受到普遍重视。台湾过去数十年经历四小龙之首的经济风光与骄傲,却也付出了环境恶化惨痛的代价。这个现象,自然引起国内人文学者的深刻思考,而这方面的文学专书却很少。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生态为主题的西洋文学专书。开启以生态批评的观点来诠释文学、思想与文化,勾勒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愿景。内容分七个部份:1.生态文学理论的爬梳;2.人与非人的关系;3.生态女性主义;4.全球原住民文学;5.动物与文学;6.有机农业论述;7.全球暖化论述,含括各文类与主题,并兼顾多样性与实用性,所集结生态文学专文11篇,充分表现台湾人文学者对后人文主义与生态论述的高度关怀。

作者简介

蔡振兴

  台湾大学外文研究所文学博士,现任淡江大学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华民国文学与环境学会理事长(ASLE-Taiwan)、中华民国比较文学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教授科目为英文写作、西洋文学概论、文学作品导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诗选及文学批评。研究领域为文学理论、史耐德研究、全球暖化论述、生态文学与文化批评及世界文学。英文主要着作为Gary Snyder, Nature and Ecological Communication (Bookman, 2010);近期期刊论文有“Gary Snyder: Translator and Cultural Mediator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2012)、“(Post)Modernity in the Penal Colony: Richard Flanagan’s Gould’s Book of Fish”(Neohelicon, 2011)。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林耀福--序 iii
蔡振兴--绪论-生态文学批评1

Ecocriticism
1.刘蓓--论生态批评的生成语境23

Human and Nonhuman
2.蔡淑芬--《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45

Ecofeminism
3.张雅兰--生态女性主义69

World Indigenous Studies
4.黄心雅--环太平洋原住民的生态想像99
5.阮秀莉--原住民文学与生态思潮:「原住」之生态意义导向129

From Animal to Animality Studies
6.张丽萍--卡特《少年小树之歌》中之自然与动物意义151
7.梁孙杰--吃或不吃,根本不是问题:《冰原历险记》中动物的灭绝173
8.蔡淑惠--食物、宠物、圣∕剩物:失衡的鲸灵世界189

Agrarian Discourse
9.周序桦--有无相生:美国有机农业论述与农业伦理221

Global Warming
10.蔡振兴--气候变迁、自然与生态沟通241
11.林国浒--伊恩.麦克尤恩《追日》与暖化景观269

作者简介291
索引297

图书序言

7吃或不吃,根本不是问题:《冰原历险记》中动物的灭绝
台湾师范大学英语学系 梁孙杰


我们不得而知,狼是否从〈小红帽〉中所扮演的角色开始,就变成人人喊打的「大坏野狼」,但我们确实知道,这只狼并没有如我们一般所知道的野兽进食习性,先撕扯、咬碎、再咀嚼猎物,而是把奶奶和小红帽整个儿完好无缺地吞嚥到肚子里,然后安心的躺在床上唿唿大睡,等着胃液慢慢儿消化老幼两人。这个猎人口中「怙恶不改的罪人」(Grimm 109),犯下吃人的滔天恶行,难怪成为古今中外几乎人人唾弃的「大坏野狼」。就进食习惯而言,这个童话故事似乎告诉我们,吃肉,特别是吃人肉,是动物的行为,不容于人类文明进化的社会。

因此对照狼的食物,奶奶吃的是蛋糕和葡萄酒。我们或许可以初步推断,吃肉代表卑鄙狡猾邪恶的兽性,吃素代表慈悲正义善良的人性。不过假如我们平心静气想想,这头狼的所做所为真的如传言中的「畜牲」行径吗?假如是的话,那么在刚遇到小红帽时,为什么不先吃了这个小女孩呢?狼和牠的猎物,单独在广茂的森林里,距离村落约15分钟的路程,这是天然绝佳的犯罪地点,此其一;再者,这头狼也同时在内心盘算着:「这细皮嫩肉的小东西会是肥美的一小口,一定比老的要来得好吃」(Grimm 108)。但是,狼竟然完全违背身为动物的本能和天性,舍弃眼前鲜嫩多汁的美食而直奔木屋先吞下气血两虚且身上有病的老奶奶。这完全是逆反本性的选择,先吃不好吃的肉再吃好吃的肉。更何况小女孩也很有可能就此迷失在森林里,永远到不了奶奶家,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狼为什么会做出这么高风险的决定呢?

一、吃肉文化

假如「人吃人」是英雄成长的历程和人类社会建构的基石,那么〈小红帽〉所呈现人类和动物的进食行为正是对于这种思维模式的批判和反思,同时还显示了「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cism)从中作祟的踪迹。人类是万物之灵,只有我们可以随意消耗动物的生命和肉体,怎能容许卑下的牲畜来吃我们的血肉?

要吃人子的肉,喝人子的血,首先要成为人。换句话说,狼耗费那么大的功夫,压抑吞噬的慾望,泯灭自身的狼性,用了借口把小红帽留在森林摘花,沿路直奔奶奶家,以小红帽的身份吃了奶奶,然后穿上奶奶的衣服,并假扮奶奶和小红帽虚与委蛇一番,才吃了小红帽。这一切延宕进食的展演,在在说明狼不能以狼的身份吃掉人,牠必须费尽心思扮演人类,模仿小红帽,以她的嘴巴说话,以她的手敲门,以小女孩的身份吃掉奶奶;进而穿上奶奶的衣服,模仿奶奶,以她的身体躺在床上,以她的嘴巴说话,以她的耳朵眼睛鼻子替代动物的感官,以奶奶的身份吃掉小女孩。显然,狼变身成人的企图最终还是失败了。小红帽识破了牠的装扮,狼就算披着人皮,还是一头动物。既然是动物,牠吃人的资格就被取消了,奶奶和小红帽也得以安然回返。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